基于“导思议展评拓”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

来源 :中学生物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cb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尝试以“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为素材,以竞拍作为活动形式,采用“导思议展评拓”教学模式在高中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学生在模拟活动中体验相关职业的工作,体现STS教育价值,不但内化所学、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相关职业,还能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具备核心素养的接班人。
  关键词 导思议展评拓 生物教学 职业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R
  1 问题的提出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要求学生对选科目相关的专业有清醒的认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明确要求设置职业前瞻板块。这些方案实施的前提都要求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在学科中进行渗透。但目前学校中进行有关职业规划教育比较缺乏且方式单一,课堂中缺乏有效的教学实施途径。如果教师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中注重体验式与交互式的教学,能有效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中加强职业认知。因此,尝试以“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为素材,以竞拍作为活动形式,采用“导思议展评拓”教学模式在高中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途径。
  2 “导思议展评拓”教学模式概述
  “导”即导入,通过一些素材或情境帮助学生导入课堂。“思”是在“导”的基础上提出疑问启发学生思考。“议”是小组合作讨论,解答“思”环节提出的问题。“展”是小组展示议论的成果。“评”是其他小组、教师点评展示小组的作品,展示小组针对点评内容作出解答和解释,通过评价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拓”是教师在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或能力的拓展,从而对知识进一步深化或为下一节的内容奠定基础。在这个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包括了小组合作、分析讨论、展示互评,符合主动学习,说明该教学模式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为透彻。
  3 基于“导思议展评拓”教学模式在生物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探索
  以人教版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教学为例。
  3.1 教材分析
  生物必修二前五章主要讲述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而第六章主要讲述这些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一节对应于课程标准中“搜集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实例”,对学生的认知要求为达到理解水平。本节的核心内容为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等各种育种方式在原理、方法和优缺点的比较,有重要的STS教育价值。该节内容实际上是对前面可遗传变异的知识的综合运用,适合让学生自主分析应用,是开展“导思议评拓”的好素材。另外,本节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各育种方法的优缺点,在实际情境中懂得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蕴藏着育种工作者、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人员等职业的相关内容,因此也是适合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好素材。
  3.2 学生认知的分析
  学生在初中时学习了人类应用遗传变异理论培育新品种的内容,在高中学习了遗传变异的基础知识,对育种原理己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从各种媒体会对杂交水稻、无子西瓜等有一定感性认知。但是,学生对育种方案的设计以育种方法的详细过程、各自优缺点比较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育种由感性认知层面上升到理性认知层面。
  3.3 教学设计思路
  经过上面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适合采用“导思议展评拓”的教学模式。但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为了避免让各个环节是各自分散独立,需要一条主线将各环节有效贯穿起来,本设计采用的是“竞拍活动”作为课堂的主线。教师利用多层竞争和奖励的机制,使学生一直保持學习的动力。同时,教师采取问题驱动、习题巩固的教学策略,将知识问题化,有助于激发学生思考,从而突破重难点。
  3.4 教学过程
  3.4.1 课前准备
  教师将学生分为8个小组。课前,每个小组派代表来抽签自己小组的角色,8个小组中2个小组为专家组,负责审查竞标公司的方案,其余6组为竞标公司。在小组的桌面上放置代表其身份的水晶牌。
  3.4.2 导——情境导入,吸引兴趣
  借鉴国外经验,许多国家在小学就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个内在的连续的过程。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选择时令水果——草莓作为素材,先展示“点赞草莓”的图片,并提问:若将这些特殊形状的草莓的种子种下去,后代还是心形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通过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回顾不可遗传变异和可遗传变异的内容,引入本课题学习可遗传变异在生物实践中的应用。
  3.4.3 思——新素材引思,锻炼理性思维
  教师播放草莓界的白富美——白草莓的介绍视频,在视频中介绍了白草莓比较甜,但缺点是产量低。接着,引入情境:现在有一家LDBS育种公司有高产红草莓(AABB)和低产白草莓想要培育高产的白草(aaBB)。若大家是前来竞标的公司,你会如何设计你的培育方案?请模拟竞标的过程。
  教师先简单讲解竞标流程:学生分组所代表的6家公司,其背景是两两相同的。相同背景的公司的方案撰写完先交给专家组审查,由专家组选出能进行展示的3组方案,最后由专家组评选出展示最好的公司,将赢得神秘大礼。讨论限时7min,超过期限上交方案意味着淘汰。
  学生了解规则后,针对公司背景(表1),思考适合本公司的育种方案。
  3.3.4 议——小组议论,合作解决问题
  小组结合抽到的公司背景,开展讨论,并完成课堂上所发的小组竞标书(图1)。竞标书有效引导学生讨论的主线,并且能有效巩固学生对于育种原理的理解、遗传图解的书写。作为方案的推销者,学生除了要设计方案以外,还需要讨论方案的卖点,为有效应对点评环节做好准备。因此,学生要提前思考自己方案的缺陷,思考应对措施。讨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学生在思考具体的育种方案,实际上也体验了一名育种工作者的部分工作。此外,自由议论的环节实际上就是一个无领导的小组活动,无领导小组面试是目前许多企业和单位面试的一个环节。这个过程有利于学生对这一方面能力的提升。   3.3.5 展、评——展中促表达,评中促进步
  小组完成的竞标方案书交给专家组审查,专家组选出优秀的3组进行展示。展示的小组需要模拟公司竞标演讲,先简单介绍公司背景、取得的成就;其次,介绍方案的育种原理、具体方案及卖点。在整个过程,因为存在竞标的机制,学生除了讲清楚育种方案外,还需要思考如何讲解能更打动评委,如需要考虑成本、销售价格等现实因素。这也是对于销售者职业的一种简单体验。在每一个小组展示完后,其他小组、专家组针对该组的方案进行提问,展示的小组需要答辩。在一問一辩中,学生对方案进行完善,理清育种方案的重点。教师在这一环节中作为引导者,针对育种方案中学生还未提及的知识重难点,采用问题驱动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突破。
  3.3.6 拓——拓展课题,进一步深化知识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提出问题:若需进一步改良“高产白草莓”,你有何改良建议,并简单说说改良的方法。若想生产会发荧光的高产白草莓呢,又该如何做?教师利用问题锻炼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并为下一节基因工程的内容埋下伏笔,吸引学生兴趣。最后,教师简单提问:若以后在职业路上想要成为育种工作者,需要具备哪些品质?从而使学生明白不但要有极其缜密的理论指导,还需有严谨求学的科学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4 总结与启示
  在生物学科教学中渗透相关职业、也与实际生产相联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能为学生日后选择职业或专业提供帮助。通过以上课例的实践,采用“导思议展评拓”的教学模式,辅以任务驱动和问题驱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活动中体验相关职业的工作,实现将职业生涯规划渗透到学科教学,从而体现STS的教育价值。学生不但能够内化所学、将理论联系实际、了解相关职业,还能提高自身的交流、表达的能力,成为国家、社会的全面发展,具备核心素养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刘雪冰.对国内外职业规划教育发展状况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 200(3):32-3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6.
  [3]吕维伟.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1.
其他文献
当我们仰望星空,面对繁星点点的美丽景象,听老人们讲着“天狗吃月亮”、“牛郎织女”的传说,你可曾深思斗转星移的奥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摘要 尝试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一般生物教学流程,探索和尝试将深度学习理念运用于初中生物课堂。并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一节内容为例展开论述,通过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关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生物学基本概念的学习,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生态 生物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G633. 91  文献标志码B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特定的学习概念,最初由美国学者马顿和萨尔乔提出,他们认为与
阅读理解型题,内容丰富,异于常规。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这类题目的特点是:题中给出一段材料,学生经过阅读,加以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按照题目的要求作出解答。这类题一般有三种类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一、选择题  1.点P(-3,-2)到x轴的距离是().  A.2  B.3  C.4  D.5  2.点P1(-3,0),P2(2,0)之间的距离为().  A.2  B.3  C.4  D.5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E与点F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不同,则直线EF与x轴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垂直  C.平行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若点P的坐标为(2-a,3a 6),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同学们要想在短时间内掌握好数学知识,迅速提高认识水平,就必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本文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谈谈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谁不知道诺贝尔(1833—1896)的大名?可是谁又知道阿贝尔(1802—1829)的名字?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胡老师去了解一下阿贝尔吧。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有关概念,蕴涵的思想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都是中考试题常常涉及的.下面看看吴老师给同学们搜集来的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考点.  考点1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选择  例1(2019年郴州)下列采用的调查方式中,合适的是().  A.为了解东江湖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B.我市某企业为了解所生产的产品的合格率,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C.某小型
玩过了“数字接龙”游戏。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纷纷表示要王老师再表演一个数学游戏助兴。  王老师说:“同学们。我们来玩一个猜幸运数字的游戏吧?”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  游戏开始了,王老师说:“请同学们按照我的指令进行运算:把你的幸运数字乘以2。加上3,再乘以5,最后减去25,将结果告诉我。”  “我的结果是80。”赵林清同学率先回答。“你的幸运数字是9!”王老师不假思索地说。  “我的结果
类比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不仅使数学  一.类比定义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同学们学习时若能运用类比思想,则会大大提高效率.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都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区别在于:一元一次方程表示的是相等关系,等号两边可交换位置,如5-3x=6也可以写成6=5-3x,它们的解相同;一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是不等关系
1 我国古代的研究。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