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襟怀——宋步云诞辰110周年纪念展”前言

来源 :美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是宋步云先生诞辰110周年,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院美术馆承办的“云水襟怀——宋步云诞辰110周年纪念展”经过精心策划筹备,终于呈现在我们眼前,这也是宋步云先生的艺术作品与相关文献首次“回到”中央美术学院,展现在美院师生和广大社会公众面前.
其他文献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十六罗汉及二明王壁画,保存了元、明两次重绘及涂改画迹.壁画内容和罗汉像风格的特殊性,显示其底本应或多或少受到汉地早期圣僧信仰和行僧图像的影响,显著区别于南宋以来寺院罗汉像主流样式.推测现今已不可见的更深层壁画,初创于辽金时代的可能性较大.创作者从唐辽时期祖师、弟子立像中吸取灵感,配合重塑后的十一面观音主尊,描绘十六罗汉行走世间,传承佛法并教化、救度众生景象.多次重修为壁画尤其下方人物画面增添时代色彩,亦将诸尊者教化与传法功能表现得更加具体化和世俗化.观音阁壁画保留了寺院罗汉像中极为缺乏
关于赵雍的生年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意见.本文检讨并匡正以往诸说,并通过以诗证史,重新考订赵雍生年,将其推定为1296年或1297年.这一结论不仅更新了赵雍的生平交游经历,也为重新审定赵孟頫、管道昇婚年时间及其子嗣排序问题提供了新视野.
20世纪艺术史与思想史领域众多学者围绕透视问题展开的阐释与论述,反映出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理论方法与范式之间的碰撞与对话.本文尝试以欧文·帕诺夫斯基、纳尔逊·古德曼和于贝尔·达弥施三位学者的透视研究文本为对象,去讨论和分析这几种透视认知方式下隐含的叙述逻辑与话语结构.
秦王瑞兽镜铭文“赏得秦王镜,判不惜千金;非关欲照胆,特是自明心”的意涵以及“秦王”的指称对象,目前学界观点分歧很大.本文以《西京杂记》为线索,考察魏晋至唐代小说家笔下古镜故事的演义与神化叙事,认为其构成铜镜文化传播史的重要内容.秦王宝镜故事,经过诸家小说广泛传播,无疑为唐朝时期人们所熟稔,据此还演化出一个照骨宝的传闻,时人将该故事画成《秦宫对镜图》加以传播.通过实物资料证明,以上文学小说及民间叙事最终被写进铜镜铭文之中.上海博物馆藏月宫葵花镜铭文“秦王之镜,照胆照心”,唐代镜铭提到“照胆照心”“影照秦宫”
生命的境界与书法的境界,是一个镜像关系,互为映照.书法的成像,能够淋漓尽致地表达心境.弘一法师的书境,是他生命境界的体现.本文从“弘一体”笔法上的“纯净”与“凝敛”、字体上的“断离”与“冥灭”和章法上的“空阔”与“通澈”三个方面,探析“弘一体”书风的主要特征,继而从“诸艺纯化”和“空性参化”两个方面探索“弘一体”的生成机制.
对于真实和真相的探求,构成了周虹视觉叙事和逻辑的关键词.在探寻周虹视觉表达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她所有的创作系列都具有鲜明的个体经验视角.而对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她来说,她的视觉符号不仅代表着一种属于过往时间的阶段性叙述,也寓意着一种处于新的历史阶段的人对于未知领域或新奇事物的追逐与探寻.在这一系列的视觉探求背后则体现的是周虹对于特定事物、特定历史情境以及特定的群体情感的一种原始认知动力.
期刊
全球化格局下的艺术史研究常受到两个方面的挑战,其一,以往的研究对象大多局限于经典艺术品;其二,研究方式囿于对地域和学科的划分.然而,放眼世界的研究意识却早已有之,本文以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世界艺术研究为例,从16世纪欧洲的海外扩张到东方学的出现,再到艺术史学科的建立,以边界概念为线索检视艺术研究者们在怎样的情境中、用何种方式去突破知识范畴的限制.
“书写史学”主要通过年表、传记、学术研究以徐悲鸿写艺术史,学术场域中的徐悲鸿是历史与时代坐标中的个体,是学术领域身份指认建构的“徐悲鸿记忆”.在“影视史学”视域中,视听文本对于徐悲鸿媒介形象建构具有同等重要的史料价值.学术场与媒介场的“习性”不同,决定了二者在行动者、信息、载体、受众、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影视文本的生成过程和复杂动因呈现出元场域、学术场、大众文化场、媒介场的交织与僭越.文化资本互换、真实性以及文本改编等问题是历史人物进入公众领域应重点把握之所在.
在福柯的时代,绘画及艺术史研究由于过分强调时代的针对性以及逻辑的连贯性等宏观问题,忽视了对于绘画作品本身的认知.福柯在20世纪60-70年代完成了系列关于绘画研究的文章,通过讨论绘画,来探索隐含在其中的知识秩序和认知结构的更替,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艺术史观或历史观,进而对20世纪下半叶的艺术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福柯关于绘画研究的文本分析来探讨其背后的思想来源与话语实践.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在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座伟大丰碑.从脱贫攻坚的启动伊始到决战时期,中国美术界就积极行动起来,在中国美协、各地美协、各美术机构和高等美术学府组织下,广大美术家投身脱贫攻坚的各个现场,感受脱贫攻坚战斗火热的场景和感人的事迹,以大量的写生采风实践和创作精品塑造这场战斗中涌现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