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及其资源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探究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lv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就网络背景下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进行探究。根据自己在教学上的实际经验,认为教师应充分认识网络对学生思想道德起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批精通网络技术的德育工作者,利用网络媒体技术丰富德育内容。开展多种德育活动,寓教于乐,有力促进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网络 资源 未成年 思想道德建设
  
  当我们乘着网络时代的春风,尽情享受信息阳光的普照之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崭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也随之到来。网络以其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信息传播的快速性,倍受现代社会的青睐。据资料表明,上网已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学习和生活的必需,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和网络走在了一起。然而在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学校又是未成年人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在网络时代,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对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网络的两面性
  
  有人形象地将网络比喻成一把“双刃剑”,我想这正是针对它给学生思想道德工作带来机遇和挑战而言的。不错,互联网缩短了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时间和周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但在获得的信息中,除积极健康的主流外,也含有消极颓废的支流。因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网络大战中,我们既要唱响网络资源的主旋律,可也千万别忽视了其支流的负面影响。
  1 网络及其资源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积极作用
  利用网络及其资源的教育模式与传统的教育模式相比。表现为德育素材的丰富性,德育形式的生动形象性、趣味性以及绩效的高效性。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教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枯燥单调的素材已不能满足其需求,很难对其产生吸引力和感染力。而现代网络技术集声音、文字、图片、动画为一体,既生动又形象,让受教育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教育活动的趣味性;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再为德育素材而烦恼,只要通过相关网站、网页等就可以查到有关思想道德建设的信息资料,用以充实自己的德育内容,增强教育的深度和感召力,大大提高了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效。
  2 网络及其资源对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消极影响
  网络世界毕竟是不现实的,它是虚拟的生活,它的开放性、平等性促使广大的网民朋友们陶醉其中,网上聊天、谈情说爱……尤其是现代网络游戏,更是深深吸引了广大的青少年朋友,有的竟痴迷到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学可以不上的程度,严重地影响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再说网上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且良莠不齐,再加上未成年人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往往把虚拟的东西当成了现实生活,因此,让网上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乘虚而入,腐蚀着未成年人的思想、意志和道德情操,有的青少年因上网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尽管老师、家长苦口婆心,试图将他们从“网瘾”中解救出来,但往往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二、利用网络及其资源需造就一批精良的师资队伍
  
  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离不开教师,在网络背景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造就一批具备良好网络思想道德素质的工作者队伍,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1 精通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在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任务艰巨,要完成学生的德育工作,尤其是在网络条件下的学生德育工作,主要还得依靠教师,因此教师是否精通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
  2 掌握专业的网络技术。网络的管理、网上资源的利用、网页制作以及与学生搭建网上交流平台等方面都需要教师熟练的操作,只有掌握好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因此,我们建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多加强这方面的师资培训,尤其是对边远落后地区的教师。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寓教于乐。
  
  1 开展网络文明教育。我校是一所农村乡镇中学,与城里学生相比,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少,对网络媒体充满了更加浓郁的神秘感。近年来,随着古镇的开发、网吧的进入,不少学生也开始接触这一新生的事物,渐渐成瘾,学校采用多种方式禁止,不见成效。为此,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堵流”不行何不采用“疏导”呢?于是,学校开展了文明上网教育活动,专门举办了网络知识讲座,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演示,让学生了解网络知识,教会他们辨证地看待网上的信息,规范自己网上的言行,学会文明上网。同时开展问卷调查、书写文明上网承诺书、网上征文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事实证明,这些活动的效果比起“围”“追”“堵”的禁网方式和空洞的说教好得多。
  2 充分利用媒体技术。使思想道德内容鲜活起来。把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与网络媒体特点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例如,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专题教育,可以利用相关的影视片段、文字、图片、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思想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又如。开展“三月文明礼貌月”活动教育,可以组织学生收看相关的新闻、图片、评论等,还可以让学生具体实践,把观察并拍摄到的文明或不文明的行为输送到校园网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受到文明礼貌的教育。像这样内容充实、形式多样的德育素材学生更喜欢,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3 师生互动开辟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利阵地。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急待倾诉,由于胆怯、害羞使得有什么话都不敢说或无处说,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的隐匿性,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例如,师生之间开设积极健康的聊天室、建立班级QQ群、知心姐姐信箱等多种互动方式,让学生在网上敞开心扉与老师、同学甚至家长平等交流、沟通,当我们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后,可以让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老师在网上即时或定期解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总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在网络背景下,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自己的角色,不断探究、创新德育工作的方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其他文献
电视养生类节目是一类结合了科学性和娱乐性的电视科教节目.文章在批评语篇分析的框架下,探讨了在养生类节目这种特定的媒介机构中,话语权的掌握者如何实现信息的传达和话语
“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和农民的负担,但它却进一步暴露了义务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要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问题,只有探讨的视角从“农村税费改革”
心室颤动是临床上最凶险的心律失常,是造成心跳骤停的主要原因.2002年6月我们成功抢救了1例反复室颤达20min的病人.因抢救及时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美用一体是《文心雕龙》的重要特色,本文从刘勰的人生追求、所受传统的影响、对“自然”的追求以及《文心雕龙》行文的需要几方面分析了这种特色形成的原因。 The aesthetic
【摘要】校园网建设已成每所学校对外宣传的窗口,为学校常规管理提供保障机制。经过多年观察研究,从人才培养全面性、社会性角度,我们提出网络校园文化建设,希望能得到各位教育同行的帮助。  【关键词】校园网 校园文化 功能 建设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的整体改革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可有意识地构建自己的文化场,让学校的每个角落,每个活动都充满着文化的气息和符号,让
广告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广告语作为广告的宣传用语,其最终目的是说服消费者购买宣传的产品或服务.因此,为达到这一目的,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角度出发,探
【摘要】柔性管理是现代人文科学管理的体现,如何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落实教师的考勤制度,首先管理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挥情感激励功能;寻找契机充分关注教师的情感需要;筑建快乐健康的园所文化;提高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运用柔性管理策略落实考勤制度。  【关键词】柔性管理 教师    考勤制度中所谓的柔性管理即人性化管理,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发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
编辑无疑职业,专业乎?所谓编辑学,20世纪80年代方有人提出.rn于学无所不窥,乃编辑职业特质,故称“杂家”.“家”为一门,“杂”出多头.许地山说:“为学有三条路向:一是深思,二
随着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了极大冲击.特别是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更是受到了冲击.如何让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进一步赢得受众,关乎着地方电视台未来发展
对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实现网络考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网络考试的各环节管理,提出可行的运作方式和进一步提高网络考试管理水平的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