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取材,优化《机械制图》课堂教学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ra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机械制图》的教学可以采用各种辅助教学工具,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还可以就地取材,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实际、更灵活、更有趣、更实用、更易接受。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具 优化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TH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7(a)-0049-01
  为提高《机械制图》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不仅广泛运用模型、示教板、挂图、多媒体等各种教学手段,还可以将“就地取材”运用于教学之中。“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1]
  
  1 就地取材,优化课堂教学
  只要善于思考观察,可用于《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手段很多。教师可以就地取材,更好地为《机械制图》课堂教学服务。
  1.1 直观教学,效果明显
  《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而直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有效方法,可以有效实现这一目标。
  就地所取的材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形式。通过这种直观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实物与视图之间的关系,把不容易理解的抽象理论和复杂空间视图,变成直观、形象、具体、易掌握的内容,把那些用无法讲清或难于讲清教学内容变得容易、简单,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直观教学由于从抽象走向了直观,学生对形体的结构特征就能得到更深刻的理解,相应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也就得到了加强。
  如讲授“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时,教师除了用挂图、模型、多媒体等常规的教学方法外,可以借用教室墙壁与地面所形成的三维空间,以教室内的实物为投影体,让学生观察其在地面形成的投影。从而增强了学生对投影理论的理解和空间认识、方位感知,使学生很快地建立起深刻的空间概念。
  可见,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的认识能迅速从感性升华到理性,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实现从“平面”到“空间”的转换。这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形体分析方法,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较大增强。特别是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直观教学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2 生动有趣,活跃气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机械制图》中的内容较抽象,没有一定的兴趣和信心,是比较难学的。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兴趣对完成教学任务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单向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枯燥乏味的,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教学效果差。而“快乐学习”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愉悦的心情,就有了探索知识的兴趣,自然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快乐学习”来自于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和情感的愉快交流,以及富有趣意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灵活运用直观、生动又富有情趣的方法来组织教学;要善于寓教于乐,将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产生兴趣;要让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使教学在轻松、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进行,使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探索的热情。
  如讲述国家标准时,如果教师仅反复强调“遵守制图相关规定及标准”显然是比较枯燥的。作为“工程图样是工程技术人员表达和交流的‘语言’”。就如学普通话,不按标准读或读不准,就难以让人听懂,甚至无法交流。一些因方言而引起的笑话,不但可以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牢牢记住了遵守制图相关规定和标准的重要性。
  点、直线、平面是三视图的基础,对后面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教师可借助挂图、模型、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但还不够直接、生动。如判断点是否在直线上,我们可以用教鞭作直线、用粉笔作为点来讲解。一次,在讲授两直线的的相对位置时,一时找不到很合适的教具,我环视教室,灵机一动,随手拿起在教室角落的扫把和一支废旧日光灯,引来学生们的哄堂大笑。等学生笑完,我接着讲授两直线相互平行、相交、交叉的投影。学生很快更理解了两直线的相对位置,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已知平面abc和平面def相交,求其交线mn并判别其可见性。如果仅从图中想象其相交情况并做出答案,是有一定难度的,特别是可见性。但我们看到,图中两个平面正好象两块三角板。如果教师运用教具三角板进行比划,并让学生拿起手中的三角板进行比对,就一目了然,就很容易理解并把答案做出来。对于直线与平面相交的情况也可同样运用三角板和铅笔进行直观想象。对这类问题来说,即使是多媒体也比不上两块三角板来得实在,显得更为直观、形象、具体,更有利于理解。
  就地取材这一辅助教学手段不仅具有较强表现力,还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所学的内容,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1.3 身边实物,活学活用
  就地所取之“材”都是一些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或身边的趣闻,形象、具体、生动,让学生倍感亲切,更容易接受。
  截交线和相贯线是制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充分运用粉笔、橡皮泥、胡萝卜、土豆等实物进行辅助教学。要求圆柱截交线。我们还可以让学生把铅笔或粉笔削成图中形状即可轻易看到截交线的形状,从而把截交线在各投影面上的投影作出来。
  类似这样的教学手段,不仅使学生对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得到直观的认识,而且使学生对相关的投影特性将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
  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这些形体画出投影图,然后再让其反复观察投影与实物的关系,然后亲自动手做模型。这样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使抽象知识化形象,增加了感性认识,使得一些复杂难懂的问题变得容易,变得一目了然了,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既使学生学制图的积极性得到了提高,又达到了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目的。
  
  2 观察思考,创新必备
  创新能力从哪里来?从观察中来、从思考中来、从丰富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中来。
  上述例子,教師讲完后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相应的观察、思考和练习。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通过观察和思考寻找问题的答案或得出科学规律,这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基础。教学实践证明,手脑并用的练习和实习活动是培养学生绘图读图立体思维能力的最有效方式。学生经常不断地观察和思考,自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有利于空间观察想像力的培养和提升,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创新所必备的素质。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设法通过就地取材这样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不断增强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就地取材”是一种较好的直观教学方式,它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还能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地思考、开拓其思维想象空间、培养其创新能力,还能较大地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岗.优化机械制图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9(1).
  [2] 冯俊华.在制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J].职业,2009(5).
其他文献
早春时节,根据省委的安排,由石兆彬、丘广钟同志带领的省直及九地市领导组成的学习考察团于4月9日至20日赴山东、浙江两省考察,先后考察了国有企业、乡镇企业、个私企业、农业高
9月9日,山东省农机局在潍坊安丘市召开全省玉米收获及秸秆还田机械化现场会,落实全省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工作推进会精神,安排部署进一步推进发展的任务和措施。现场会上,来自省内
十六大报告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动指南,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其中,报告首次阐述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而语文教育对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作用。语文作为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肩负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称《建议》)近日发布。"三农"作为国家历次五年规划的关键议题,不出所料再次受到了着重关注。《建议》提出,
一是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令以及质量技术监督法规、规章和文件,严格依法办事,法律没有规定的,不得随意作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