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病不死话抗癌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971659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一位恶性淋巴肉瘤患者。1987和1988年两次在北京接受放射性治疗。1989年春,因肿瘤转移到左腹膜靠近动脉处而无法手术,被迫接受了化疗。由于用药反应大。厌食、呕吐晕厥、失眠整天煎熬着我。我硬是凭借毅力,吐了马上再进食,以增加抵抗力,并配合专家治疗,用上了大剂量的新药。三个月后,腹腔肿块萎缩,险象缓解,我终于战胜了死神。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五年半了。目前我坚持上班,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并主编《齐齐哈尔科技报》。几年来,我先后发表文史考证、民俗研究、科普作品千余篇,近200万字,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这里谈谈我与癌魔作斗争的几点体会。
  有一个好的心态 癌症不等于死亡,这句话说起来轻松,但真正能领悟其辨证的内涵,却非易事。我在求医和住院期间,看到一些待查的病人,脸色虽然憔悴些,毕竟还能行动自如,但当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常会瘫倒在地,也有人从此一厥不振,使病情急剧变化,最后不可救药了。统计资料表明,癌症病人有三分之一是自己把自己吓死的。因此患癌后的心理状态与治疗效果关系十分密切,敢于向癌魔抗争的强者,预后普遍较好,生命存活期也长。
  依靠专家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对于早、中期癌症患者。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如已确诊,首先应认真听取专家的治疗意见,也可走访同类病例的康复者,然后再根据病情和自身的条件痛下决心。因为早就医、早用药是挽救生命的良策。这几年我遇到许多癌症患者,他们真可谓是当事者迷,总怀疑医生、仪器检查不确,结果到处查,一拖几个月,浪费财物不算,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宝贵的时间,稀里糊涂地把命丢了。还有些占位性癌变患者,害怕动大手术,不愿作放疗或化疗(这些治疗反应大,患者一时很痛苦,但克癌效果好),总是托人到处寻偏方,结果把正规治疗耽误了,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手术、放疗、化疗攻癌,基本上做到了准确定位、定性、定量,不像偏方仅凭经验治病。我三年内经过两次放疗,一次化疗,将原发病灶和转移灶的癌细胞杀死,控制住病情后,再长期服用中药方剂来巩固治疗成果。
  中草药是癌的克星 1987年和我一天入院的癌症患者23名,目前只有2人存活。其他人1~2年后不是转移入肺,就是转移入脾,入肾,第二次大手术后不久就失去了继续治疗的条件。我认为,有一条重要的教训,就是出院后忽视了服用中药抗癌。我服用过名医施今墨门人亲开的抗癌药丸;也服用过一些抗癌名医的方剂。还看了许多古医书,决定在医师所开药方的基础上综合一方,每个疗程加减用药。我是被判过“死刑”之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的老同学赵升全(齐齐哈尔市著名中医)也在探索中医中药抗癌的途径,于是我把收集到的抗癌药方交给他研究,并自愿做试验人。每个疗程服药后,我细心记录体温变化,大小便色泽、次数,出汗的多少、气味,饮食情况,睡眠质量,自我感觉(是否乏力)等等。经过8个月的加减,最后定型为以沙参、苍术、白芍、薏仁、黄芪、罗汉果、茯苓等为主药的28味药成方。此方无毒,不热不燥,扶正祛邪,滋阴益气,是较好的抗癌方剂。我服用此药已经三年。1991年初春,赵升全大夫中药抗癌又有新的进步,他决定在我身上改变给药途径,先在肛门、肚脐处作了试验,效果满意。正当他欲将新剂型公开之时,却因脑血管病突发,英年早逝,许多患者得此噩耗。十分悲痛。肛门、肚脐给药抗癌的课题,看来还要有志者去开拓探索了。
  服中药抗癌,最好不熬不煎,保持其生物原始药性。我的办法是将药配齐后烘干,打成粉末。每天早、晚分服30克。先用一半热水将药冲成糊状,然后用静置一日的清洁凉水掺拌服下。这是一种在日本兴起的新法,据说对提高药效、利于吸收有好处。
  科学运动 近年国内流行气功热,宣传气功包治百病,是癌的克星。平心而论,世界上的事物就怕绝对化,气功克癌的话也不应说绝。我住院期间就发现有许多患者是在练气功3~5年后患病的。至于中、晚期患者被所谓外功发气延误了治疗的事例,江苏、河南等地都有报道。练气功并不是癌症患者必修的运动项目。它作为一种生理和心理的运动方式,健身的效果是无疑的。但关于它克癌的机制还要观察研究。因此要提倡因人而异、因病而异。一般以散步、太极拳、保健操等平缓活动为最好,以空气新鲜的活动场所为最佳。活动尽量做到规律、节制,以身体有热感、不乏力为恰到好处。
  合理饮食 康复期或发病期的患者,一般都身体虚弱,不愿进食。此时讲究吃喝是抗癌的第一法宝。说到饮,癌症病人应该戒酒,因为酒精伤肝。绿茶中含有抗癌物质,能明目,增食欲,是理想的养生饮料。近年有人认为啤酒是“液体面包”,对人体有益无害,但抗癌专家一再告诫康复期的患者,要禁绝饮用啤酒,他们认为大麦芽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某种物质是诱导癌细胞活化的因素。
  癌症病人的饭食,要以粥养为主,若辅以药膳粥更佳。如黄豆粥、红小豆粥、胡萝卜粥、绿豆粥等。还可佐以玉米面、杂豆面熬粥,增加营养,调剂口味。每天进食的菜蔬,可侧重于十字花科(圆白菜、花菜等)和金黄色的水果。冬季每顿饭前40分钟可坚持进食1个苹果或梨、橘子,以增加多种维生素。香菇、大蒜、萝卜也应该进入经常性的食谱。我在康复阶段,每天除早晨一个鸡蛋外,有时还要喝半碗牛奶。每周平均进食2~3次炖小鱼。这对久用药的人来说很有好处,因为增加钙质后可以防止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那段日子,我的人生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先是父母因对我心生不满而颇有微词,接着,我资助的已读大学三年级的小弟突然患上了抑郁症,老师一次次来电话督促我尽快带他去看病。而就在此时,为了保住自己。来之不易的工作,我几乎每天加班到深夜,丈夫的脸色也日渐阴沉,他受够了和女儿一起眼巴巴地等我回家的煎熬。  工作危机四伏,亲人漠不关心,家也失去了应有的温暖,世界在我面前变得阴冷,看不到希望。但我仍咬牙坚
老年人慢性腹泻多属中气不足或脾肾阳虚,因脾气虚弱、运化失职而造成。所以,食疗就应以健脾益气、理湿止泻为原则。  一、参莲大枣粥 党参10克。干莲子10克,大枣10枚、粳米30克。党参、莲子碾细末待用。将大枣用水略煮,剥皮去核,取枣肉切碎。以煮枣水将米、枣肉、党参末、莲子末煮成粥。早晚温热服食。党参补中益气、莲子补脾止泻、大枣健脾和胃、粳米和胃止泻,诸物成粥共达益气健脾止泻之效。此方组织严紧周密,屡
今年3月中旬至4月下旬。中央电视台举办了第13届全国青年歌手演唱比赛。在其中的文化知识测试中,有这样一道考题:辣椒原产于何地?选手茫然,伫立良久。实在无法回答。后来还是余秋雨评委做了点评和解答。这也难怪,作为一道文化知识测试题,未免偏了一点;但作为一种生活常识,又确实是人们应当知道的。那么,辣椒究竟原产于何地呢?又是何时传人中国的呢。  辣椒为一年生茄科草本植物,在热带地区却是多年生灌木植物。辣椒
谈起癌症,不少人会有“谈虎色变”之感。然而,癌症常是具有较强恶变倾向的非癌疾病的发展结果。这些病变在医学上称为癌前期病变。如果能阻断癌前期病变的发展,无疑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因此,防治癌前期病变系当前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而中医治疗癌前期病变有特色、有疗效。  食管癌为常见癌症,在我国北方发病率较高,好发于中老年。其典型表现为吞咽困难,系食管肿瘤肿大而导致食管腔狭窄所致,而早期病变常无此症状。我国
青年舞会正在进行,小青突然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我们急忙将她送到医务所,医生立即对她作了检查,说是“低血糖症”。给她静脉注射葡萄糖后,见她渐渐地好转了,我们才松了口气。我们几个人围着郭医生问开了,低血糖是怎么回事?怎样发生的?又怎样预防?……郭医生见我们兴趣很大,就给我们讲解起来;  我们通常所说的血糖,就是指血液中所含的糖(主要是葡萄糖)。象你们这样的年轻人在正常情况下,血中糖的含量是:100毫升
《新科学家》杂志2005年10月12日报道,英国华威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电子鼻,它能够嗅出患者是否感染了抗药性极强的“超级细菌”,准确率很高。  俗称超级细菌的耐甲氧苯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MBSA)抗药性越来越强,已经有突破抵御病菌的最后防线一一万古霉素的趋势。目前, “超级细菌”在英国一些医院中肆虐,严重影响患者健康。通常的培养基检测需要2-3天才能确定“超级细菌”的存在,正在开发中的DN
吸烟者如今成了社会上最受攻击的目标之一。美国的药剂师们最近也在公共舆论上开始攻击起吸烟者来了。他们为吸烟者又找到了一条劝谏吸烟的理由,即香烟会影响人体代谢药物的过程。美国药物协会主任施莱辛格尔说:“正在服药的吸烟者应比一般服药病人服用更大剂量的药物或增加服药次数,这样才会得到应有的药效。”他还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几乎所有吸烟的人都已意识到了吸烟的危害,但恐怕只有很少的人知道,抽烟会抵消药物的作
问:我是一位癌症患者,经手术和化疗之后,现已控制病情。但不知如何预防和减少复发,望贵刊告知。  北京 童力平  答:癌症病人最关心的是如何才能使癌症不复发。因为这对于癌症病人的康复以及延长生存期,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才能顶防或减少癌症复发?专家们认为:  一、抗复发治疗:目前一次性的手术或突击性的放疗和化疗还很难做到根治。对体内残留的一部分癌细胞,还要进行抗复发治疗,以杀灭残存的癌细胞和抑制原
性病是全球性的传播疾病,一直为世人所关注。过去的传统概念,认为性病只有淋病和梅毒。现在国际公认的性病已有20余种。目前认为,性病应包括所有能够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疾病。  近十年来,人们对性病的认识更为深刻,而且又发现不少新的传染源,如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等。  解放前,性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政策的保障,加上医学工作者15年的努力工作,1
生活中,谁没有过咳嗽?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但也是一种病理性症状。别以为咳两声是小事。有的人咳了2个月仍咳声不绝,这其中,不少病人是因为医不得法。为了更好地指导医务工作者正确诊治,由钟南山院士领导的慢性咳嗽防治小组在2005年年底公布了中国第一部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对误诊率高达64%的慢性咳嗽进行了诊断和治疗方面的规范。作为老百姓,对于咳嗽,我们应该了解什么?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在配合医生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