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方式看“他们”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34169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导演科恩兄弟(乔尔·科恩 Joel Coen、伊桑·科恩 Ethan Coen)被称为电影界的“漫画家”,这一点从他们影片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便可得到证明,在他们的影片中无论是小市民还是大富翁,性格的某一面都会被放大并突显出来。科恩兄弟从普通人身上抽离出极其鲜明的性格和个性特征进行艺术加工,使每一个人物,哪怕只是一个小配角也都拥有与众不同的吸引力。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以及他们近似漫画般的性格充分体现了“科式”风格,增加了影片的观赏性。科恩兄弟大部分影片中的主角都是男人,矛盾的展开也是在男人和男人之间。男性形象在他们的作品中显得十分突出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男人以不同的身份和性格出现,他们或是孤独无助,或是与同伴形影不离,要么沉默无语,要么喋喋不休,抑或是他们以胖子的外形出现,都是科恩兄弟的“代言人”。
  


  
  沉默少语的男人
  
  “……一个人沉默不语并不仅仅表示消极而已。保持沉默常常是一种故意的、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动作,而且它经常代表某种十分明确的心理状态。”
  
  少言寡语的人经常得到科恩兄弟的青睐,在他们的影片中总是会有这样的角色出现,他们很少说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听别人讲话,偶尔说的几句也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一两个词。他们有的善于思考,因为思考占满了他们的思维,所以他们几乎变成了失语者。有的则毫无表情,不喜欢思考,偶尔说出的话要么是重复别人毫无意义的词语,要么就是愤怒的抱怨。
  前者大多时候是科恩影片的主角,也许他们两人更喜欢这样的人,也更加重视他们的精神感受,所以让他们来担当自己的发言人——几乎无语的“发言人”。比如《缺席的人》中的男主角艾迪,他几乎是生活在自己建构的精神世界中。整个影片通过他的内心旁白将他经历的故事串在一起。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个局外人或者说是旁观者,只有少数时候他参与到事件中去,说几句无关紧要的话,他最喜欢安静的抽烟,表情凝重地看着人们从他的身边走来走去,或者他只是在那里安静地听着对方喋喋不休地讲话。他已经完全习惯了一个倾听者的角色,没有回答也没有反抗,这也正是他的妻子喜欢他的地方。虽然与人沟通很少,但这并不影响他做出惊人的举动,他也有激情,他很想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也不需要别人的建议,他选择行动——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做自认为正确的事。我们完全可以认为他是一个有沟通障碍的人,也许他最后被送上电椅也是因为他完全违背了这个社会的潜规则:人是一个群体的动物,无论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种与人交流的状态。
  与“失语者”相比,那些毫无表情、不喜欢思考的男人出现的情况就比较多了,似乎后一种男人的沉默少语是科恩兄弟所厌恶的。对于前者来说沉默是金,那么对于后者,沉默则是一种愚蠢。如《冰血暴》中的绑架者盖亚尔,他在影片中的所作所为都是故事发生转折的关键,而导演也特别青睐用正面的近景镜头让观众来审视他,近景镜头可以揭示一个人的心理感受,相信对于盖亚尔观众已经很了解了,他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就可以引起观众对他的厌恶,这也正是科恩兄弟的别有用意,我们越是接近他,就越是发现他是一片空白,他只是一个躯壳而已。从他的出场我们就不难了解到,他视任何人为空气,在和杰瑞的会面中,他仅仅重复了一句卡尔所说的话。他完全没有思想,与他的言语比起来,他的行动可以称得上是极为“迅速”:在车里的四个小时他只说了两个字“没有”,而在停车的几分钟之内他却杀了三个人。任何阻碍他行动的人都会被毫无顾忌的杀掉,他的这种“嗜血”行为更加体现了他是个毫无头脑的人,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这样的人做个杀手都不合格。
  对于上述这两种沉默少语的人,无论是导演喜欢的主角也好,还是观众都十分厌弃的配角也罢,他们都十分成功,相信任何看过科恩影片的人都对这些既有相似之处又相差甚远的两类角色过目难忘。人们对他们即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就有这类人而且绝非少数,陌生是因为科恩兄弟夸大了他们的个性,将他们的“失语”做了进一步的放大和夸张处理。
  
  喋喋不休的男人
  
  “人的言语不仅是讲给某些听众听的进度报告,而且也是他们的情绪的一种自然的表现,它正像笑和哭一样,并不一定跟理性的目的有什么关系。人们不仅仅说些出于理性的或有目的的话。最能表现他们性格的往往并不是他们那些理性的话。我们一定不要忘记,即使在有声片里,言语也是一种可见的面部表情。”
  
  在科恩的影片中还有另一种性格十分鲜明的男人,他们的出现有时是和那些沉默少语的男人相对的。这样的人物无论在哪部影片中出现,也无论以何种身份示人,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间断的说话。让剧中人和观众同样感到莫名其妙的是他们总是在不停的说,不管听众为何人也不管说的是何事。倾诉仿佛是他们出现在影片中的使命,他们的出现就是为了倾诉,说话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形式。从这一点来看,科恩兄弟完全实现了形式大于内容的表现手法。科恩兄弟让他们站出来说话,只是为了说话同时也可以间接地衬托剧中的“失语者”,抑或仅仅是为了增加影片的观赏性。
  


  还是以《缺席的人》为例,片中理发店的首席理发师也就是艾迪妻子的哥哥就是这样一个典型人物,他的出场就是在对着顾客的头发不停地讲话,从此以后他的每次出现都是如此,他总是在不停地讲话,像一个说话机器,这让他的同伴艾迪感到十分的厌烦,相信观众也和艾迪一样弄不清楚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的话。片中最经典的段落即是当艾迪的妻子多利斯需要钱请律师的时候,他和艾迪两个人坐在抵押贷款的大厅里,他仍然在不停地说话,他想通过语言掩饰自己的紧张,虽然他一直在说那里的工作人员如何的普通,如何和自己一样的生活之类的话,可当真正要他一个人去面对那些他所谓的“普通人”时,他却表现得十分怯懦胆小,他希望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的艾迪陪他一起进去。这个让人忍俊的段落更加清晰地告诉观众,他是真正意义上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话多的人在科恩的影片中似乎总是不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这一点正和我们的生活相反,也许这也正是导演的高明之处。那些擅长发表言论的人仿佛是一个只有嘴巴的物件,他们讲话的能力被无限的扩大,仿佛漫画中的人物一样,观众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们的说话能力上,甚至没有在听也听不清楚他们说的内容而只是希望他们能够马上停下来,似乎他们的喋喋不休已经影响了影片情节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些喜欢不停讲话的人有时也是愚笨的人,他们话多且容易被激怒。如《米勒的十字路口》中的卡斯帕尔,影片开场就是他在那里大讲他的做人原则和交友理念,之后他的每一次出场也都是如此,几乎每一次也都是愤愤的离开。原本他可以辨别汤姆的谎话,但也许他的话太多反而影响了他的判断力,最后他轻信了汤姆的话而导致自己不明不白的死。
  这些喋喋不休的人物同样是科恩兄弟所钟爱的对象,在他们的影片中如果没有一个相对重要的人物具有这样的“本领”,那么就会有一些小人物喜欢“站出来说话”。如《金钱帝国》中电梯上的服务生巴兹,他是一个带着奇怪口音且特别喜欢讲话的人,他让主人公如此讨厌以至于为了躲避他,巴恩斯宁愿抱着假装晕倒的艾米爬楼梯。和其他喜欢讲话的人一样,他也是个有点儿愚笨的人,这使得他最后被董事会利用却不自知。《抚养亚里桑那》中阿海的上司也是这样的人。卡尔·克劳斯认为“语言是发现思想之泉的神杖”,不过似乎科恩兄弟并不赞同这一点,甚至是反对这样的说法。在好莱坞一直保持低调的科恩兄弟以嘲讽的方式通过塑造上述两种人物性格的强对比来表达他们自己对于这两种人的看法以及他们自己的做事风格——少说多做,避免以言代行。
  
  我胖故我在
  
  “……科恩兄弟偏爱非常态的人物。这份对差异的嗜好又一次使他们远离当前好莱坞式的电影艺术,后者倾向于巩固古典美的标准,比如使用越来越多的女模特。而科恩兄弟对完美与时尚都不感兴趣,即使提到,也是为奚落它们……科恩兄弟倾向于它们的反面——色彩鲜艳的、肥胖且粗鲁的人物,他们还刻意夸大这些人物的率直。”
  
  


  胖子似乎是科恩兄弟影片中总也少不了的角色,可以说从他们的早期影片直到最近的影片都可以找到这些胖子们熟悉的身影,他们有时嚎叫,有时机智,有时暴怒,有时愚钝,无论他们的性格如何变化,他们的外形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胖。他们在影片中扮演着或重要或次要的角色,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胖子的形象更多的出现在漫画书上,他们总是能引人发笑,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科恩兄弟才更愿意引用他们的外形来丰富自己的故事。
  让我们从他们最早的影片《血迷宫》说起,威斯——影片中的核心人物,一个本该和这场三角恋情毫无关系的人,被嫉妒的马狄雇用去杀死跟人私奔的艾比。他作为一个类似侦探的角色,通过他敏锐的观察力成功的找到了艾比和雷依的藏身之处,通过自己的一点儿小聪明骗得了马狄的信任。与之后科恩影片中其他的胖子相比,威斯这个角色是最饱满的,他没有奇怪的性格,贪婪又有些残忍,虽然最后死在艾比的枪下,但却带着满意的微笑。
  下面一个出场的胖子便是《抚养亚利桑那》中的盖尔。首先是他的出场,从淤泥中奋力爬出,带着大声的号叫,他和他的同伴艾威尔获得了自由。他来到故事中就仿佛他从淤泥中爬出来一样不可思议,对于整个故事来说,他们是多余的两个人,表面上看好似他们打乱了阿海和埃德的生活,其实还有另一个胖子,那个从阿海梦中出现的人才是真正的破坏者。因此,他们是这个故事中最多余的两个人,最后他们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两个人又沿着原路从淤泥中回到了监狱里。与威斯比起来,盖尔这个角色要可爱得多,他更像是一个从漫画书中跑出来的“坏蛋”,没有改过从善的想法也没有太坏的心眼儿,做事鲁莽张扬但又很重情重义。正如阿海所说的,他和他的好朋友艾威尔从不分开。
  在影片《大人物拉伯斯基》中,督爷的好朋友沃尔特也同样是个大块头儿,他是影片的主角,督爷做的每件事都有他的指点和帮助,他从不把自己当外人也绝不放弃任何可以占到的便宜,身为越战老兵,他始终无法走出战争的阴影,这也是督爷最难以忍受的,无论讨论什么事儿沃尔特都要扯上越南战争。他坚守自己的一套原则,即使是朋友也不可以“越线”,任何违背他原则的人和事他都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这更加说明越战给他带来的影响。与前面的两个胖子相比,他更加有勇有谋,整个绑架事件也被他分析的十分准确,应该说他是科恩影片中最有头脑的胖子,同时他还时刻对他的好友督爷施加影响。当然,和其他的胖子相似的是,在片中他也一定要搞砸一两件事儿才算充实了自己的身份。
  


  虽然他们每个人都在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结果却是得不偿失。他们要么因为过分贪婪而走上绝路,要么因为无法适应外界的生活而退回到原来的生活,即使是沃尔特也还是按照老样子继续着自己的生活。上述这几位在科恩影片中具有代表性的胖子还都具有一个共同的本质,那就是对于金钱特别的敏感,也具有特别贪婪的一面,这也许是科恩兄弟设置这些胖子的首要原因,无论是威斯、盖尔还是沃尔特对于金钱都十分敏感,威斯因为见财起意才杀死了马狄,盖尔更是一心想着要去抢银行,沃尔特知道有一百万的赎金在手上时马上想到了掉包记。每个胖子都受到金钱的驱使,最后却也都是得不偿失。通过这些胖子科恩兄弟道出了他们对于贪婪的鄙视和批判。同时,犹太人被公认为天生就与钱有着不解之缘,他们擅长从事和钱有关的所有事情。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曾说过“有钱的地方就有犹太人”。身为犹太人的科恩兄弟通过刻画这些胖子对于金钱的敏感和喜爱,表达了自己对本民族这一特性的深刻自嘲和讽刺。
  
  这些令人难忘的男性形象成就了科恩兄弟影片的整体风格,甚至有人认为他们的影片将成为未来好莱坞新的类型片种类。正如环球公司老板所说:“他们的片子可能不会赚很多钱,但大家都希望跟他们打交道,甚至签下合约,因为像科恩兄弟这样的人,是将来会拍出我们这个时代伟大电影的人。”[责编/布丁]
其他文献
  
期刊
一双有力而粗糙的大手,在努力地、用劲地缝着一只刚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破鞋子……这,便是电影《长江7号》的开场镜头。在一片幽暗中,在一间小房屋中,在一对父子之间,影片的故事就此开始了。    电影《长江7号》主要讲述的是一对穷困潦倒的父子和一只外星狗之间的奇异故事。之前,小狄(儿子)和老爸经常被人欺负;最后,小狄和爸爸碰到了外星狗“七仔”,他们的生活和遭遇便有了重大的变化。在片中,星爷一改往日“无厘头
期刊
建厂在赤岗    王为一      珠影早在1956年就筹划建厂了。我是1958年才从上影厂调来的。那时侯,珠影正在珠江两岸一片荒岗上大兴土木,这儿全是一片红土,故叫赤岗,遍地枯木败草,乃旧时死囚就刑之地,有人说凄风惨雨时可闻野鬼嚎哭。那时中山大学是江南的公交车终点站,在此转乘破旧的长途汽车,在颠簸的公路上坐4个站到了赤岗,一路上尽是果树菜地。要在这片荒凉土岗上建立华南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真叫人难
期刊
火花这个名词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陌生,其实指的就是贴于火柴盒上的标贴画,也称火柴商标、火柴盒贴画,或叫磷票。它既是一种小型广告宣传画,又是一种袖珍的艺术品。火花题材广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从现实生活、政治运动、战争与和平到文物古董、书画艺术品、花鸟虫鱼,再到风景名胜、古今人物、电影艺术、体育、科技等等,包罗万象,几乎涉及到大千世界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我国早期生产的火花,主要为舞龙、
期刊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部署,推进广播影视工作发展,国家广电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实同志一行4人(总局数字节目管理中心主任毛羽、总局办公厅秘书邓光辉、总局电影局市场初干部康健),于3月26日至27日到广东省考察广播电影电视工作。27日上午9时,赵实同志一行在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广电局局长杨健,省广电局副局长刘红兵及省文改办副主任姚军毅等领导的陪同下,到我公司视
期刊
90年代以来,亚洲影视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新趋势之一,是韩国电影的迅速崛起。在一大批风格鲜活,题材新颖,影像丰富的韩国影视佳作中,也不乏一些以女性意识与视角拍摄和通过建立更接近妇女情感体验的手法来审视韩国电影中多元化的女性形象的影片!并且很多影片更在本土或国际电影节上得到了认可与嘉奖:《种女》(1986年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漂流浴室》(第19届布鲁塞尔电影节大奖),《密阳》(第60届戛
期刊
姓名:杜淳  职业:演员   生日:1981年5月22日    部分影视作品:  电视剧《汉武大帝》;青年汉武帝  电视剧《大旗英雄传》铁中棠  电视剧《五十一号兵站》梁宏  电视剧《换子成龙》林筠山  电视剧《江南第一店爱无悔》杜浩然   电视剧《少女总裁》江南雨    一剑霜寒十四州——浅析杜淳的梁宏     杜淳实在让人惊诧,他的梁宏有一种横空出世的震撼。  这位阳光、时尚、俊朗的80后演员
期刊
又到年底,又是扳着指头数着回家日子的时刻。我可以想见当我回到我的故乡,北方那个四季分明的小村庄时,我的生活将是一副怎样截然不同的情景。大伟、小星、军军、二鹏,他们都在。我们在腊月二十几的晚上,气定神闲地斜依在大伟或者军军家的宽大的沙发上。电视里不知名目的联欢晚会在播着,歌舞升平的音乐在他们吞云吐雾的嘴间被合着,大伟的媳妇则在更宽大的双人床上一只手支着头躺着看着,不时的我们寥寥数句对年少时光缅怀的谈
期刊
独立制片的个性代表科恩兄弟在蛰伏三年之后,凭借《老无所依》高调复出,并众望所归地捧走了第80届奥斯卡的小金人,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配角和最佳改编剧本四大奖项。这部犯罪题材的西部电影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和反类型特征,反映了西部片这一重要美国电影类型的时代变奏。  小说版的《老无所依》(马克·麦卡锡著)发表于2003年,出版之时已经引起一阵热潮。科恩兄弟秉承自己一贯的黑色幽默和血腥暴力,把这
期刊
*佳片赏析*  《欢迎来到东莫村》(韩国)  导演:朴光铉  主演:申河均 郑在泳 姜慧贞  上映时间:2005年      韩国战争片虽起步于九十年代末,但每一部影片都堪称经典,片中对普通人命运的关照、对特殊环境中人性的拷问、对意识形态的深切反思、对民族心理的探求都渗透着浓浓的人文情怀,给人的情感以抚慰,给人的灵魂以洗礼。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韩国最卖座的十大影片中,战争片就达五部之多,以艺术手段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