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新政实施中亟待解决的体育教学问题及对策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tan1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6月12号,江苏省教育厅召开“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推进会”,强势推出教育新政,提出“五严”规定,即严禁下达升学指标、严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严格规范考试和招生管理、严格制止义务教育学校违法办学行为。2009年9月4号,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又一次颁发了关于中小学生在校时间有关问题的通知及补充规定。
  笔者以为,江苏教育新政的核心就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让教育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生动活泼发展,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契机,提高素质,创设自主高效的体育课堂,努力让阳光体育运动在江苏教育新政的春风下开花结果。两年来,随着江苏教育新政的实施,教育教学现实特别是体育教学工作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
  一、加深对新政规定的解读宣传,解决思想认识重视不够的问题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体育课就是玩,体育老师组织活动课就是不务正业。体育课和文化课常常被放在矛盾的对立面,重文轻“武”的问题始终存在。“五严”规定不可谓不细不可谓不全,但任何一个新政从出台到落实都有一个取得思想认识一致的问题和过程。当教育的春天来临时,也还一下子舍不得脱去厚重的外衣,总怕搞不好会感冒生病,所以仍还存在思想重视的不到位,落实健康教育的土壤仍不算上佳。
  江苏教育新政中,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科学教育理念跃然纸上,领导部门的态度之坚、决心之大也有目共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地位较之以前,肯定是提高了许多。但决定这一新政能否自觉落实的一个根子问题,那就是高考指挥棒。
  有专家指出,教育导向问题是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江苏教育新政所禁止的,就是过去那种向“题海战术”要效益、“课内损失课外补”的应试教育。那种以分数和考试作为指挥棒的教育体制,沉重的代价之一则是师生的体质下降。再不禁止,学生废寝忘食,教师全程陪护,师生的正常休息和课余生活无法保证,学生的体质一天天地下降,视力一步步地衰减,身心健康严重透支。而更为沉重的代价则是看不见的隐性伤害。要想教育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要想学生能有健康的身心,必须改变“学生无病就是健康”、“体育教学可有可无”等错误思想认识。所以,我们务必要从“少年强则国家强”的高度,从健康是根本、体育是基础的角度,认清健体、人格、知识三者缺一不可,认清中学生正处在身体发育的高峰期,正处于身体锻炼的关键时刻。而且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健康,还可以培养很多诸如勇争上游、积极向上、永不服输永不怕输、分秒必争追求效率、团结协作等可以影响一生的优良品质。
  江苏教育新政对体育活动时间作了明确规定,这是对体育教学地位的肯定。体育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体育教学不仅有体育知识和体育技能的传授,同时也有体育理念和健康锻炼习惯的培养。体育教学也需要体育教师按照体育教学大纲认真备课、精心授课和课后复习消化。体育课虽然不像文化课那样可以用高考来测试,但体育课上得好,既是文化课的有效调剂,同时,学生体育与健康理念的转变、体质和体力的增强、体育终身锻炼习惯的养成等一系列体育成果将促进学生学习精力旺盛、大脑思维敏捷,必将转化为文化课成果的提升动力,体育教学活动的健康开展能起到文化课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一定要加大体育教学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师生、家长的思想认识,增加落实体育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二、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业务素质,解决体育课堂不够自主高效的问题
  江苏教育新政给体育健康教育如此高的地位的同时,也对体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少体育教师因为过去长期各方面对体育的不重视,对迎面而来的提高教学素质和技能的压力一时难以适应,更不要说自主教学、高效课堂了。体育教师如何当好导演,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需要的相关本领还有很大有待提高的空间。
  体育课堂的高效,取决于广大学生的思想重视和行动配合,更取决于体育教师业务素质的精深。要变“注入式”“填鸭式”“满堂灌”教学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开放式教学,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关系到每一堂课的质量,教师在平时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上课严肃认真,言而有信,爱护帮助学生,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便会积极配合教师上好每一堂课。相反,如果教师上课经常迟到,无故旷课,上课时随意体罚学生、辱骂学生,就会伤了学生的自尊,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就会与教师背道而驰。这时,教师想提高教学质量是不可能的。其次要精心做好教学准备工作。要讲授什么内容,在什么场地上课,以及需要什么器材,该如何摆放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成功的一半。一旦备课敷衍了事,课前准备不充分,进入课堂就会匆匆忙忙、不知所措,于是随便发几个球给学生自己打或安排学生自由活动,流于“放羊式”教学形式。课堂内容的准备要注重趣味性和贴近性。课的内容既要符合体育课程大纲,又要贴近高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既要强调学生心理健康和愉悦,照顾兴趣、娱乐、休闲、舒适,又要注重体育课的强度和密度,实现体育课程增强体质的功能,做到活而不乱。再次,教学方式要因人而异、区别对待,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尊重学生人格,承认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遵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体育基础不同,制定可供学生选择的教学目标,力图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学会健身、学会创造,从而达成育体、育心、育人、身心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四是加强学习研究,提高业务素质。体育教师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学习“充电”的机会,注重教学反思总结,参与课题研究,提高思想水平和業务能力。
  三、科学统筹体育教学活动,解决体育教学人员、时间、内容、效果难落实的问题
  江苏教育新政,对不得侵占学生体育活动、自习、休息的时间作了明确规定。江苏教育新政明确:“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坚持‘健康第一’,切实保证师生法定休息权利。”在新政高压之下,一年来,体育课时有所保证,但主动落实、创新落实的土壤还很差,也还存在个别打擦边球侵占体育活动时间的现象出现。学生虽然喜欢体育却仍然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也还存在。体育教学活动要做到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为指导思想,保证学生每天都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首先要保证组织落实。要有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并详细分工,责任到人。其次要时间确定。要将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时间明确,具体到一周多少课时,一日多长时间。再次要明确场地和器材。学校应对体育器材进行核查,对老旧废弃的器材及时加以修整补购,加大资金预算,及时购置器材,保证体育活动需要。活动场地划分要科学,各项活动相互间不能冲突影响。四是加强考核。体育教师要认真组织和辅导课外活动,形成有布置、有检查、有专人负责的管理体系。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研究调整。五是要灵活促进。注重经常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单项比赛和班级对抗赛,以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来促进其开展体育活动兴趣的提升,让素质教育得到全面长远健康的发展。
  (责任编辑 谭有进)
其他文献
物理是一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教材的每一章节中都安排有几个小实验,有演示实验,也有学生分组实验。因此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一、通过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都有一种感觉:老师上课讲的内容都能听懂,但课外作业一做就错。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物理的学习兴趣,
习题:如图1,有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圈,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宽度为L的磁场,设ab边、cd边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分别为v1、v2,cd边离开磁场时的速度为v3,
结合一栋带结构转换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着重讨论其转换层结构的方案选择转换构件尺寸确定,结构内力分析方法、转换构件设计以及相应的构造措施和施工要求等问题,可供其它高层建
介绍了纽约世界贸易中心主楼的结构体系概况,从撞击,燃烧和连接几个方面对该建筑遭9.11受撞击后倒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建议在设计城市标志性超高层建筑时适当考虑飞机撞击这种
对于已用过所有治疗方法均失败的重症患者,在研新药是他们的一个希望,但是在研新药的安全性如何,已知数据很少。风险和获益两者之间如何把握平衡,对于研发人员来说,这是一个挑战。
根据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运行情况,从人员配备、自动计费、远程监控、多功能服务及规章制度的确立等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对电子阅览室进行科学管理.
古人说:“少成益天性,习惯如自然。”叶圣陶先生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这些都足以体现良好的习惯在写作训练中的重要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良好的写作习惯包括: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构思和修改的习惯;认真书写的习惯。  一、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鲁迅认为:“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要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观察就是引发写作欲望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遭受火灾后,由于混凝土剥落,有效断面减小,强度降低,构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形.对梁、板、柱分别进行加固后,采用应变测量系统进行检测,并根据数据分析及
在市场经济日益繁荣的时代,一些企业为追逐高额利润而不顾环境安危,不顾员工生存状况,生产不合格甚至有害产品,危害了消费者的身心健康、生命安全,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本文从
依据理想弹塑性模型和Von-Mises屈服准则对不同直径的焊接空心球节点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注意到大量关于焊接空心球节点的试验实际情况,对这些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二元回归分析,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