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卫士顾昌华赞习近平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ing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当前的转作风反腐败,曾担任毛泽东卫士的顧昌华老人说道:“习主席抓反腐败工作抓得好!抓作风建设就是要一抓到底。延安时期,党对腐败就是零容忍,现在更不能大意!”而后,顾老沉重地说:“在延安,我认识一个很能打仗的人叫肖玉璧,因贪污了3000块钱被边区法院判了死刑。当时党中央坚持一条:腐败的口子决不能开!”
  实际上,顾老从武装部政委的岗位上离休之后,一直关心部队的建设发展,至今仍保持着看新闻、听广播的习惯。对部队这些年个别干部发生的作风问题,顾老忧心忡忡。这些年,每逢领导干部来看望,他总要反复叮嘱:“对腐败问题不能手软,领导干部不能搞特殊,共产党的队伍里可不能再出肖玉璧那样的贪官!”
  顾老谈到,1947年,他调中原野战军工作。一次,与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同桌吃饭。两位首长得知他在主席身边工作过,又是长征干部,准备提升他为旅长。顾昌华站起来说:“我多年不在战斗部队,文化又低,万一干不好会辜负首长的厚望。”对于两位首长的安排,他婉言拒绝。
  “凭本事吃饭,不要搞特殊。”几十年来,顾老一直没忘记毛主席和周总理对他的教诲,始终严格要求自己。1955年,全军评定军衔,顾老被授予中校军衔。有些战友、同事和家人觉得他亏了,可顾昌华说:“参加革命这么多年,身边牺牲的战友数不清,我能活下来,国家还给我这么高的荣誉和待遇,还不知足?”
  半个世纪以来,顾老从未对组织提过什么要求。干休所几次提出给他整修住房,他都拒绝,而是自己出钱让子女们收拾;所里保障老干部的车,他从未因家事用过。对此,顾老小儿子顾京涛说:“父亲生活十分简朴,当年周总理送给他一个刮胡刀,他一直用到现在。喝水的搪瓷缸子用了几十年也舍不得换。”
  在子女的成长进步上,顾老对他们更是言传身教,从未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们走过“后门”。二儿子顾京洲两次报名参军,都因视力不合格被刷下来。当时身为当地武装部政委的顾老只要想想办法,就可圆儿子的从军梦,但他就是没有开这个口。小儿子顾京涛结婚后没地方住,尽管当时市房管科科长就是顾老的老部下,但他仍让儿子租房住。
  顾老曾这样说道:“我们是共产党员,你为自己,我也为自己,谁来为人民?”
  (《解放军报》2015.3.22钱晓虎、刘伟/文)
其他文献
深圳珠海从前的知青、同事多次邀约,“出来看看”,他都一一谢绝。“我这个年纪,不是创业的年龄了。厂里如果觉得我还有用,就干下去吧。”语含无比的沧桑。  1964年至1980年的三线建设,在中国当代史上,是一个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战略。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建设者,来到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形成了中国可
期刊
虽然阎锡山的这支王牌部队装备优良,但却在硬碰硬中像豆腐渣一样只用两个小时就被全部歼灭,只逃掉带伤的少将师长陈震东。阎锡山知晓后连连长声哀叹:“我阎百川白活了六十五,让个邻村的乡亲后辈徐向前整的好苦。”  在山西滹沱河中游的拐弯处,有两个村庄,隔河相望,一个叫河边村,一个叫永安村、就是在这两个村子里,先后哺育出两个名人:阎锡山和徐向前。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这两个山西“老乡”为了追求各自的理想和信仰,
期刊
习近平在年轻时曾任职耿飚秘书。据耿飚的司机回忆,当时耿飚的车可以放磁带,而习近平与他经常一起听邓丽君的歌,两个人都很喜欢。报道中就有这样的一个细节:“我们把那盘《小城故事》的磁带都听坏了。”  1995年5月8日,42岁的邓丽君在泰国清迈因气喘猝逝。20年后,台湾“中华邮政”首次发行艺人肖像邮票“邓丽君邮票”一组4枚。化蝶20载,不仅两岸没有忘记她,凡有华人的地方,仍然还回响着她的《小城故事》《甜
期刊
对于李鸿章来说,这次历时190天的环球旅行,遍历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和美国等8个国家,横跨三大洋,行程9万多里,并非游山玩水,而是肩负着沉重的使命——这是大清国全球外交的重要布局。  纽约的“炮台公园”,如今是个宁静的所在,除了停靠一些短途渡船之外,很少有船只。曼哈顿的主干道之一“西街”,在这里钻入了地下,一点噪声也没有留下。  1896年8月28日,这里曾经人山人海,几乎所有能看
期刊
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纪委打破了“盛会不打虎”的潜规则,公布了几名官员的落马信息;两会闭幕后,又连打数只老虎。这种节奏见证着高压反腐的力度——来北京开两会的两名高官代表落马,来了北京就回不去了,产生了更大的威慑力,网上因此流传着好几个描述贪官听到“有两人开会后需要留下”后被吓破胆的段子。曾有人说反腐让“官不聊生”,其实清官不受影响,主要是“贪官”不聊生。  这场旨在让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
期刊
对于发展两国关系,李光耀一直抱着极高热忱,并得到了积极回应。“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国官方对其的正式评价。  而对于中国的前景,他更是早早给出了积极的评价。  早在1974年,他就曾指出:“在今后的20年里,中国也许更有可能成为热力和影响力四射的太阳,而不是月亮。”1975年5月,正在英国访问的李光耀谈到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时认为,在20年到30年之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主宰力量。  1988年
期刊
李光耀是习近平尊敬的长者  3月23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辞世。习近平在唁电中,对李光耀如此评价——“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广受国际社会尊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李光耀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新关系的奠基人、开拓者、推动者。李光耀先生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确立了中新关系发展方向,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开拓两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光耀先生的逝世,是新加坡人民的损失,也是国际社会的损失
期刊
“新加坡模式”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新加坡的政体本身是典范的西方议会民主政体形式。在外向型经济和世界金融中心城市的塑造中,新加坡高层以其西方法治主义的思路对执政党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全面从严治党”,形成了一个分工合作有条不紊的文官制度和精英运行体系。其“全面依法治国”,产业转型强而有力,城市规划井然有序、有令必行。  至今,国内园区一些参与重大决策的退休官员,都会痛心疾首地说,要不是当初规划的绿地如今
期刊
2010年:  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  2010年4月10日上午,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2010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当年的年会主题是“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在主旨演讲中,习近平说,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他建议亚洲各国要坚持凝聚共识,加强团结合作,在实践中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路,以造福亚洲、造福世界。  在演讲中,习近平同时还
期刊
近平弟弟眼里揉不得沙子  谈起习近平,耿飚之女耿莹回忆道:2000年,我父亲去世,近平當时是福建省省长,他就像家里人一样,跟我们一起捡骨灰。父亲去世以后,近平一直跟着我们,从捡骨灰到遗体的安葬,一路都陪同着。  我对这个小弟弟的感情,应该说,跟对我亲生弟弟的感情是一样的。首先,他人品正,绝对没有邪的、歪的念头。另外,他睿智、聪明。我们的关系是父一辈、子一辈的关系,我比他大,是大姐姐。主席说邓小平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