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与李光耀如何相互欣赏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zhilin1235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光耀是习近平尊敬的长者
  3月23日,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辞世。习近平在唁电中,对李光耀如此评价——“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广受国际社会尊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李光耀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新关系的奠基人、开拓者、推动者。李光耀先生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确立了中新关系发展方向,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开拓两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光耀先生的逝世,是新加坡人民的损失,也是国际社会的损失。”
  战略家、政治家、老朋友、奠基人、开拓者、推动者,这些词用在李光耀身上,极为切帖,也凸显了李光耀在习近平心中的分量。
  此前,习近平还曾这样评价李光耀:“李光耀是我们尊敬的长者,迄今,他依然不懈地推进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关系,我对他满怀敬重之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对我们的双边关系做出的重要贡献。”
  李光耀称习近平媲美曼德拉
  同样,在李光耀看来,习近平品质宝贵、能力卓著。
  2007年11月,来华的李光耀见到了履新不久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回新加坡后,他如此评价习:“习近平的大气让我印象深刻。他视野广阔,看待问题深刻透彻,但又丝毫不炫耀才识。他给人的感觉很庄重,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我进一步想到他曾经受的磨难与考验,1969年到陕西插队,一步步往上奋斗,从未有过牢骚或怨言。我想,他应该属于纳尔逊·曼德拉级别的人物。”
  习近平十八大履新中共中央总书记后,在“中国正处于关键时期,习近平将会集中精力处理这些问题”的背景下,李光耀又说,“不过我相信,他能处变不惊、妥善应对。习近平很有影响力,我相信他能领导好中国共产党,他的军队背景又使他在军中同样很有威信。”
  四次相见与三次电贺
  检索《人民日报》可以发现,2007年十七大以来,习近平与李光耀至少有过4次见面。
  第一次是2007年11月16日,北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来访的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通稿中更多谈及中新两国友谊。而正是这次见面,让李光耀对习近平有了高度评价。
  第二次是2008年8月7日,北京奥运开幕前夕,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出席开幕式的一些外国政要,其中便包括李光耀。当时的新闻通稿显示,习与李交流的文字篇幅,要比习与其他领导人的交流略长一些。
  第三次是2010年11月14日,
  正在新加坡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会见了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会见后,习近平与李光耀共同出席了在新加坡河畔舉行的邓小平纪念碑揭幕仪式。纪念碑是为纪念中新建交20周年、由中新双方共同合作完成的,体现了两国人民对邓小平的深切缅怀之情。
  第四次是2011年5月23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习近平祝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再次赢得大选并蝉联执政,高度赞赏李光耀作为中新关系奠基人和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多年来为促进中新关系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习近平积极评价中新关系良好的发展势头。李光耀则高度评价中国发展成就,并表示相信中国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5个年头,习近平与一名国际前政要4次见面。这种频度,不可谓不高。
  除此之外,李光耀对习近平,至少有3次电贺。
  2008年3月16日,一些外国国家领导人纷纷发来电报,向新任领导人表示祝贺。向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发来贺电的5名国际政要,其中便有李光耀。
  2012年11月,十八大后,一些国家和政党领导人、友好组织及人士纷纷致电或致函,热烈祝贺习近平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其中就包括李光耀。李光耀在贺函中说,我坚信在阁下的英明领导下,中国将会成功应对这些挑战,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迈上新的高度。
  次年3月,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李光耀又发来贺电。
  国际政要之间,表达互相欣赏,一是接受媒体采访时用语言表达,一是见面的次数和频度高于与其他人,三是发去贺电……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式。
  习近平与李光耀,相互欣赏的同时,也是两个国家的相互欣赏。
  正如习近平所说,中方高度重视发展中新友好合作关系,愿同新方一道,坚持和发展两国传统友谊,以今年中新建交25周年为契机,巩固睦邻友好,深化互利合作,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新华社 2015.3.23、《成都商报》2015.3.30)
其他文献
放平心态与人交流 一位阿姨在机场候机时与一位年轻的女孩发生争吵,旁边的老伴不停地劝解却毫无用处,在女孩走后许久,阿姨仍在念叨。原来,阿姨挎着一个大包,落座后一直挤到女孩,惹得女孩非常生气,認为自己一再避让,这位阿姨却一直不改正,有故意的嫌疑,于是明确指出让阿姨收好自己的包,不要妨碍他人。阿姨则认为自己不是故意的,女孩指手画脚的态度太过气人,要女孩道歉。专家指出,这其实是一件所很常见的小摩擦,但阿姨
期刊
美国《健康》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介绍:根据对美国多位性学专家的采访发现:年龄大了也有性优势,50岁后性生活可能更满意。   性欲可能更强 虽然专家可能告诉你,激素水平下降意味着性欲减退。而事实上,这一观点不见得成立。50岁后一度被避孕药抑制的性欲会重新释放,性欲可能更强。即使出现性欲低下问题,也不用过于担忧,激素替代疗法等现代医学完全可以治疗。  性爱没有干擾 50岁之后,性爱不会受到孩子的干扰,夜
期刊
邓小平访美这九天,可谓步步惊心。骚动对这九天来说,只是小插曲。当邓小平走出酒店时,突然蹿出一人,一边往前冲,一边将手伸进大衣口袋。美方警卫保罗·凯利意识到,此人可能有枪,冲上前一拳将其击倒。事后,据美方通告,此人为美国最庞大的恐怖组织三K党党徒。  5月15日,一部历史揭秘电影《旋风九日》在全国上映,片中讲述的是:197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应美国总统卡特的邀请,到美国进行九天正式访问的全过
期刊
5月9日俄罗斯的胜利阅兵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的进场音乐是著名的苏联歌曲《喀秋莎》,在50年代,这首歌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而和这首浪漫的爱情歌曲同样名字的却是一种相当威猛的火箭炮。抗美援朝战争中,“喀秋莎”也在志愿军手中大显神威。  温情而不凄婉的《喀秋莎》  “喀秋莎”是俄罗斯很常见的女生名字叶卡捷琳娜的爱称,这首著名的苏联歌曲就是描绘了一位叫喀秋莎的少女对离开家乡去保卫边疆的爱人的思念。歌词
期刊
深圳珠海从前的知青、同事多次邀约,“出来看看”,他都一一谢绝。“我这个年纪,不是创业的年龄了。厂里如果觉得我还有用,就干下去吧。”语含无比的沧桑。  1964年至1980年的三线建设,在中国当代史上,是一个规模空前的重大经济建设战略。几百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上千万人次的建设者,来到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形成了中国可
期刊
虽然阎锡山的这支王牌部队装备优良,但却在硬碰硬中像豆腐渣一样只用两个小时就被全部歼灭,只逃掉带伤的少将师长陈震东。阎锡山知晓后连连长声哀叹:“我阎百川白活了六十五,让个邻村的乡亲后辈徐向前整的好苦。”  在山西滹沱河中游的拐弯处,有两个村庄,隔河相望,一个叫河边村,一个叫永安村、就是在这两个村子里,先后哺育出两个名人:阎锡山和徐向前。在血雨腥风的年代里,这两个山西“老乡”为了追求各自的理想和信仰,
期刊
习近平在年轻时曾任职耿飚秘书。据耿飚的司机回忆,当时耿飚的车可以放磁带,而习近平与他经常一起听邓丽君的歌,两个人都很喜欢。报道中就有这样的一个细节:“我们把那盘《小城故事》的磁带都听坏了。”  1995年5月8日,42岁的邓丽君在泰国清迈因气喘猝逝。20年后,台湾“中华邮政”首次发行艺人肖像邮票“邓丽君邮票”一组4枚。化蝶20载,不仅两岸没有忘记她,凡有华人的地方,仍然还回响着她的《小城故事》《甜
期刊
对于李鸿章来说,这次历时190天的环球旅行,遍历俄国、德国、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和美国等8个国家,横跨三大洋,行程9万多里,并非游山玩水,而是肩负着沉重的使命——这是大清国全球外交的重要布局。  纽约的“炮台公园”,如今是个宁静的所在,除了停靠一些短途渡船之外,很少有船只。曼哈顿的主干道之一“西街”,在这里钻入了地下,一点噪声也没有留下。  1896年8月28日,这里曾经人山人海,几乎所有能看
期刊
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纪委打破了“盛会不打虎”的潜规则,公布了几名官员的落马信息;两会闭幕后,又连打数只老虎。这种节奏见证着高压反腐的力度——来北京开两会的两名高官代表落马,来了北京就回不去了,产生了更大的威慑力,网上因此流传着好几个描述贪官听到“有两人开会后需要留下”后被吓破胆的段子。曾有人说反腐让“官不聊生”,其实清官不受影响,主要是“贪官”不聊生。  这场旨在让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
期刊
对于发展两国关系,李光耀一直抱着极高热忱,并得到了积极回应。“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国官方对其的正式评价。  而对于中国的前景,他更是早早给出了积极的评价。  早在1974年,他就曾指出:“在今后的20年里,中国也许更有可能成为热力和影响力四射的太阳,而不是月亮。”1975年5月,正在英国访问的李光耀谈到中国与东南亚的关系时认为,在20年到30年之间,中国将成为亚洲最大的主宰力量。  1988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