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d56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认为教师应通过挖掘历史教材的深度,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通过多媒体教学活跃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史实的理解,并且应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有效强化历史教学的整体性。
  关键词: 历史综合素养 教材深度 多媒体 教学衔接
  
  教无定法。但作为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一定要从各种教法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历史教师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一、挖掘教材的深度,提升学生思维层次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主阵地。挖掘教材中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内在的因果并列关系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的关键。例如:我在讲授“公元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废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历史上称为后梁,唐朝灭亡”这一史实时,就通过优化设计教学方案,挖掘教材的深度,培养学生的思维层次。我设计的具体课堂提问为:唐朝前期政治清廉,民风淳朴,生产发展,因而社会安定,国运昌盛,在历史上称为什么?然而,至唐玄宗天宝年间,唐朝出现了什么样的危机?造成这种危机局面有哪些原因?上述危机导致的直接后果是什么?是什么事件使唐朝由盛转衰?削弱唐朝统治力量具体有哪些因素?导致唐朝灭亡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是什么?学习这段历史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有什么启示?如此设计和安排教学,有效推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入,强化了学生对唐朝由盛及弱,最后瓦解灭亡的历实的理解和掌握,极大提升了学生深层思维的能力。
  
  二、巧用多媒体活跃学生思维,深化对史实的理解
  
  1.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勤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是激发学生质疑精神的重要“助推器”。多媒体教学具有表达形象直观,反馈迅速及时的特点,比较有利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如在上《原始农耕文化》这一课时,我就组织学生观看“尖底瓶”的汲水动画,让学生细细品味原始的半坡人用尖底瓶慢慢汲水的过程,然后让学生针对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行质疑。因为多媒体课件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所以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毫不费力就理解了尖底瓶使用起来既省力又方便,了解到原始人在当时就已掌握了一定的重心原理。
  2.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记忆、理解和掌握教材重点。如:在中国近代史上,西方列强通过侵略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扩大对华商品输出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在中国设立通商口岸。教材中提到关于通商口岸的条约有五个,分别是1842年的《南京条约》、1858年的《天津条约》、1860年的中英和中法《北京条约》、1885年的《中法新约》、1895年的《马关条约》,开放的城市有20个。如何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记忆并理解呢?我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计了通商口岸图示法,生动、直观地反映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势力及通商口岸由东南沿海到内陆的逐渐延伸的趋势。
  3.推进个性化和合作化探究学习。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界面友好,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如讲授“异彩纷呈的艺术成就”这一课时,我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以分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讨论内容分别围绕绘画、石窟艺术及“书圣”王羲之。我在课前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课堂以讨论发言的形式来展示各组自主学习研究的成果,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以第三小组为例:课前,学生搜集了大量有关王羲之的材料,如王羲之小时侯苦练书法的故事;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并附介绍他写的字风格的旁白,有效地推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合作化探究学习的行为。
  
  三、注重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强化历史教学的整体性
  
  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处理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在灌输系统、科学历史知识的同时,不继强化提升、拓展学生历史的知识的层次和内容。
  1.对于高中教材将出现历史内容。在初中历史课本中,若遇到有些学生较难理解的知识点,而此知识点又会在高中出现,对此历史教师就应讲授适当的感性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进一步深化的内容可在高中阶段讲授。例如在教授“红军的战略转移”、“甲午战争”等时,我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片段或电教纪录片,并将一些精彩对白或感人情节等制作成课件,以便随时根据学生需要播放,加深学生对这些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充分利用教材中外史结合的特点。在讲述具体史实时,教师可以顺便提及同时代的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便于学生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如在讲述“三国干涉还辽”时,教师可以阐述一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有关内容,让学生明白: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开展激烈斗争,从而在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的矛盾,而“三国干涉还辽”事件正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围绕着“争夺在华利益”相互斗争、相互矛盾的表现,由此帮助学生从单纯地死记硬背,逐步过渡到在比较、联系和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
  3.对于初高教科书都出现的难、点知识,努力寻找知识的突破口,进行启发诱导,讲清重点和难点,尽量进行对学生的历史知识进行深化和扩展。例如“辛亥革命”,这是初高中教科书都出现的知识,我采用问题式教学法,准备好、设计好如下几个递进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和阐述:一是在辛亥革命时期,旧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二是在辛亥革命时期,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什么?三是在辛亥革命时期,完成了哪些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综合以上内容,系统说明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性和教训是什么?通过上述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原来的教师讲讲、学生记记的授课模式逐步转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正勇,钱焕延,应安明.基于Internet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计算机世界,2004.8.
  [2]倪现杰,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中国教育出版社,1999.3.
其他文献
自新课程教学实施以来,高一师生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教材以专题形式的编写体例、新颖独特的史学观点都给我们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不在于此,而在于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有很多困惑,时常感到一节课的内容难于按时完成,上课往往是忙于赶进度,无法很好地完成新课标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学生也抱怨课堂教学内容太多、教学速度太快、知识跨度太大,难以记忆和理解。造成这种情况
小组合作是小学教育当中最常采用的一种方式,它能以和谐的环境促进小学生沟通,并且让学生在轻松地氛围当中完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无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
摘 要: 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本文从教法调控、兴趣调控、语言调控等方面总结出了调控课堂教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 调控艺术 调控方式    教师自觉地运用“控制论”的原理,对地理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调控,使课堂出现张弛有致、意趣盎然的教学格局,整个教学流程呈现出预定的、有序的、最佳的调控态势,这是现代地理教学的显著特点之一。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1984年8月至9月,我们一行六人对法国、芬兰有关选矿研究、设计、化学加工与矿山公司进行为期一月的参观和考察,了解到两个国家选矿发展的新技术,对解决我国沉积磷块岩与低品
在我国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今的小学教育.现阶段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新型的教育系统可以改变传统系统的弊端,并被教育界的各层领导和学
包括口语在内的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学生英语口语训练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课堂教学这一阵地,因此,要紧紧抓住英语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依托教材
摘 要: 本文认为,中学地理教学应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突出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并应用心理学知识,根据人的心理规律特点,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轻松地获得地理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中学地理教学 兴趣 课堂教学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任何好的教法都离不开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它是学生获得知识、开阔眼界、调动思维活动的巨大动力。心理
为养猪场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与综合防疫措施,本实验采用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免疫接种试验等方法,对贵州省3个规模养猪场主要疫病如猪瘟、口蹄疫等进行
从高校开设UI界面设计课程所面临的问题,依托优慕课云平台技术,重置课程体系,构建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摘 要: 新课程的实施和当前规范办学行为都要求结合当前的高考形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真正实现减负增效。高三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落实教学计划,应用教学策略,整合教学资源,反思课堂教学,调整教学心态,积极探索高效复习。  关键词: 高三地理教学 教学设计 备考模式 问题    高三地理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更好地领会新课改精神,贯彻高考要求,提高学生的成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