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探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是创意经济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文献研读的基础上,探讨了两大产业发展的相关背景,得出产业融合是实现两大产业升级转型的必然趋势,最后对两者的深度融合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融合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旅游产业在某些地区业也成为支柱产业。两大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创造社会经济价值的重要方式之一。
  一、文献综述
  (一)产业融合文献综述
  产业融合的研究最早是从技术视角展开的,美国学者Rosenberg在对美国机器工具产业演化的研究中发现同一技术向不同产业扩散的现象,并把这种现象定义为技术融合。国内学者周振华对产业融合的现象和本质进行了系统研究,在产业融合这一概念的界定上,他认为产业融合就是以数字融合为基础,为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马健将产业融合的定义概括为: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在经过不同产业或行业之间的业务组织管理和市场的资源整合后,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和市场需求的特征,导致产业内的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
  (二)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文献综述
  刘艳兰以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为例,通过对阳朔《印象·刘三姐》的实证分析,认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必须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识,要努力发掘文化产业,凸显文化创意。王振如以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为例,说明三者互为一体、互相提升、互相渗透的结构优势。董桂玲以动漫业和旅游业产业融合模式为例,认为通过动漫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功能互补和延伸实现产业间的融合,形成融合型的产品体系。刘志勇以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为例,分析了创意产业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指出两者在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旅游营销3个方面找到融合的切入点,并对两者的深度融合提出了若干建议。
  二、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四川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强劲,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省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自2002年以来,全省旅游总收入的增长保持着每年超过一百个亿元的水准,在2004年566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886.09亿元,2012年四川旅游总收入预计将达到2500亿元。目前,四川省大力发展旅游业,《四川省"十二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强调突出四川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突出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实现"基本建成旅游经济强省,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世界遗产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形成"1级、3带、5区、5环"的发展格局。
  四川省虽然拥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文化资源大省并不等于旅游强省。就目前情况来看,四川省丰富而立体的旅游资源体系,还没有完全转化成旅游产业优势。四川省博大精深、异彩纷呈的文化张力还远远没有在现有的旅游產品中得到体现。因此,有待通过产业融合来整合旅游产业链上的上下游产业,实现产业链条的完善与延伸。
  (二)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7)》指出,在我国15个创意产业发展较快的城市中,成都与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天津等城市实力相当,位居第二集团,仅次于排名最前的北京市和上海市。
  近年来通过文化行业的大规模资源整合和产业再造,四川省成都市形成了"项目承载→龙头引领→规模经营→集群发展"的产业布局,文化实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大集团带动大产业的发展思路逐渐形成。截止至2005年,四川省共组建八大文化集团,总资产超过100亿元。并鼓励集团之间在资本、网络、技术、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相互合作,完善产业链条,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通过骨干企业的支撑和重大产业项目的带动,促进了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娱乐、演艺、文化旅游、文化会展、动漫、数字内容等九大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与文化产业格局的形成。
  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品牌挖掘力度不够,缺乏深度的品牌塑造,文化张力还远远没有在文化创意产品中体现;第二:缺乏战略性规划,没有充分的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形成经济竞争优势;第三:行业集聚度低,急需形成完整、合理、高效的产业链以及加强相关、互补产业之间的有效融合。
  三、四川省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策略分析
  四川省特色旅游业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搭建了丰富的平台,文化创意产业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长足发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一)产业链融合,跨越产业边界联动发展
  产业链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接,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链条。旅游业"无边界产业"性质为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产业链融合打下基础。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产业链融合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表现在横向上,把文化创意产业融入旅游业发展全过程,促使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互融,提高旅游产业的文化附加值,促进旅游产业链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表现在纵向上,抓住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通过产业链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引导政府管理者、旅游经营者、服务者和文化创意产业经营管理者加快内容形式创新和手段方式创新,有效拉长旅游产业链条。
  (二)找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切入点
  找准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互融合的切入点,是促进文化创意产业能否融入旅游业,是否能与旅游业更好的融合发展的关键。可以从旅游商品开发、旅游项目策划与旅游营销等几个角度切入,开发产业融合的精品项目。使文化创意成果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更为旅游业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下表1)   表1 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切入点
  (三)引进和培养"旅游+创意"人才
  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需要一支既懂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和开发,又懂旅游策划、管理和营销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它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必备因素,也直接决定了两产业的融合程度。培育和引进"旅游+ 创意"综合性人才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政府尽快制订有利于"旅游+创意"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政策与计划。另一方面,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组织相关培训,着力造就一批具有高素质、宽视野、有创新的文化旅游人才,从而更好地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
  (四)加强政府在产业融合过程中的作用
  推动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需要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尽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构建高效的、以政府服务为核心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服务体系。然后,制定和完善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政策,在市场准入、财税调节、投融资渠道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扶持,完善文化旅游扶持政策支持,引导和推进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其次,加强文化旅游的市场监管与行业管理,丰富和完善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内容和形式。
  四、结语
  旅游产业和文化创意产業是两个既有共性又有特性的产业,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论是对于旅游产业还是创意产业都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能促进产品与服务的创新,延伸旅游产业链条,拉动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联动。最终推动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Rosenberg N.Technological change in the machine tool indusyry:1840-1910[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1963,23(2):414-446.
  [2]周振华.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融合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2(6):12-14.
  [3]马健.产业融合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 Liu Yanlan. Virtual academy: Innov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culture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Taking"Impression Liu San Jie"Guilin,Yangshuo as an example[J]. HLJ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 & Trade,2009(8):105-111.
  [5]Zhenru,Qian Jing. Study on combinative pattern of urban griculture,eco-tourism and culture creative industries[J]. Issues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09(8):14-17.
  [6]Dong Guiling.Research on the industry syncretic power mechanism of the cartoon and tour[J].Econnomic Research 2009(32):40-68.
  [7] Liu Zhiyong, Wang Weinian.Study on the combinative 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tourism industry [J ].Enterprise Economy, 2009(8):127-130.
  [8]侯水平,张立伟,向宝云,四川省文化产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0.
  [9]郑学益,构筑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J].福建改革,2000,(8),14-15.
  作者简介: 1.石洪(1988-)、男、重庆万州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2011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
其他文献
摘 要:近来,温州民间借贷市场异常活跃,温跑跑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民间借贷市场出现了新的特点,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民间借贷出现新特点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字:温州民间借贷 新特点 对策  最近,随着董事长胡福林从美国归来,信泰集团重现生机,但是我们难以忘记2011年9月以来,民间资本日益活跃的温州,相继发生了多起温州老板欠债逃逸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温州借贷市场除了具有传统利
期刊
摘 要: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水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对整个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以及维护水环境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水质监测;作用;水质指标  水资源是人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近年来随着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
期刊
摘 要:通过对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提出的背景进行分析,针对目前高校信息化的现状,提出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方面要注意投入产出比的情况,并对未来我国高校管理信息化发展的趋势进行了简单展望。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发展状况;综述  一、引言  2001年7月和2002年10月,我国信息产业部等部门为了提高国家信息化的水平,相继推出了国家信息化指标体系和企业信息化指标体系, 并要求全国要一年一年的脚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应用三种经典的激励理论和普遍认定的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为基础,分析目前公司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现状,探索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制度。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激励机制 保障建设  1知识型员工的概念  知识型员工的概念是由管理大师德鲁克所发明的,知识型员工被他描述为:"那些掌握、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2]。知识型员工主要包括以下人员:  (l)专业人士  (2)具
期刊
摘 要:本文从称样、热容量、充氧压力、内筒水温及搅拌器和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煤炭发热量准确测定的影响, 阐明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其采取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发热量;煤质分析;煤炭  1 前言  煤炭发热量不仅是评价动力煤品质的重要指标,并且也是研究煤质变化规律、煤炭分类必要手段,测定煤炭的发热量可为工业锅炉设计、燃烧设备选型和动力用煤计价提供理论依据,对煤炭生产和销售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1,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电力工程事业逐渐进入一个黄金发展的时期。政工工作作为电力系统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员工思想政治水平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责任感等多个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将从电力系统与政工工作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完善电力系统政工工作进行有效性研究。  关键词:电力系统;政工工作;新举措;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电力体制改革事
期刊
摘 要:在社会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想更好地推动我国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对党群问题的关注,对于党群问题来说,其是现阶段各级党组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要想有效地解决党群问题,加快我国的发展步伐,就必须要做好党群建设一体化的相关工作。  关键词:党群建设;一体化;问题;途径  通过对大量实践工作的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对于党群建设一体化来说,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要采取有效地措施确保党群
期刊
摘 要:《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语言基本是西周口语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先秦汉语面貌。叠音词作为先秦复音词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从侧面反映先秦语言的特点。叠音词的大量使用是《诗经》的一大特色,在三百零五篇中,就有一百零五篇运用了叠音词,总数约三百五十个,出现达六百五十次左右。仅《小雅·出车》一篇,就用了"悄悄'、"彭彭"等十二个不重复的叠音词。本文以《诗经》叠音词为主要研究对象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质检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质检系统创新力和文明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有利于"刚正廉明的依法行政形象、科学权威的技术执法形象、可亲可信的人民质检形象"的质检新形象树立。质检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质检文化的核心价值,转变观念,加强教育,练好基本功,随时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关键词:质检文
期刊
摘 要:宗教作为美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诸多领域。本文结合宗教在美国的发展及现状,阐述了宗教对美国社会的影响及其社会作用。  关键词:美国宗教;影响;作用  一、美国宗教发展及现状  美国历史上是以新教为主,但由于移民成份发生变化,新教、天主教和犹太教成为美国的三大主流宗教,同时存在着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宗教。二战以后,社会上又不断滋生出形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