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实施策略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c235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实施以来,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课堂乐器的学习运用,音乐实践活动更广泛”为标准,使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渐渐有了活力。广大教师依据音乐新课程的新理念,不断探索、实践、创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让高中音乐鉴赏课变得“活”了起来。但是,一些新问题、新矛盾也在教学实践中凸现了出来:如何正确看待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学科综合问题?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处理学生的音乐理解与作曲家内涵不一致问题?如何真正有效地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怎样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人根据自己对音乐鉴赏教学的多年实践和思考,针对当前音乐教学的现状,谈谈自己对这些问题的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一、音乐从兴趣开始
  “兴趣是第一生产力。”兴趣,是一个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去认识、掌握和参与的心理倾向。音乐兴趣的培养是推动学校音乐活动的动力,也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中,我首先从激发学生音乐兴趣这一关键问题入手。高一年级新生入学后,我对学生的音乐兴趣、音乐基本知识以及学习乐器等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兴趣爱好一项中,百分之百的学生喜爱通俗音乐、流行歌曲;在音乐基本知识一项中,我选了七首较为大家熟悉的中国歌(乐)曲进行听辨测试,让学生辨别曲名及作者,结果高一年级的学生竟无一人全部答对。其中答对四首曲目的仅占学生总人数的34%。兴趣调查告诉我们,当今中学生对通俗音乐、流行歌曲情有独钟。对此我没有采取禁止、遏制等简单做法,而是因势利导,让学生们利用每堂音乐鉴赏课最后的五至十分钟,推荐一首她们喜爱的、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通俗歌曲播放给大家听,并让学生对歌曲进行简要的介绍,说出喜欢这首歌曲的原因。我和学生们一起听,一起分析。随后,又让学生把通俗歌曲与课本中的经典名曲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使学生们进一步理解经典名曲的经典所在,引导学生具有把握音乐审美的尺度,对音乐作品中的良莠现象、通俗与庸俗品格具有鉴别能力。此外,还注重在音乐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并充分利用各种感知通道,对音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探究、理解和体验,使她们在音乐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听、看、想、唱、念、写、画、评的立体化音乐特色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活动设计要恰当有效
  新课改提倡的“音乐实践活动更广泛。”使音乐鉴赏课带来了很大变化,原来是“规矩、呆板、拘束”的课堂渐渐离我们远去,各具特色的教学课例层出不穷,令人回味,新课改精神已逐渐入人心。 随着“热闹”的音乐课就体现不出课改的理念。于是,那些即兴课堂表演、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分组讨论等必要的教学环节,统统都被夹在了课堂教学中,这种“被合作、被讨论、被表演”的课堂活动,在平常一些公开课、优质课中,随处可见。老师为快速实现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常常使学生刚开始合作或还没开始合作学习,就让老师“被结束了”。这样的课,“热闹”是有了却大有哗众取众之嫌,因为有些课堂活动根本就没有踏踏实实的为开展,只有形式没有实质,只是为了制造课堂“热闹”,感性课程的时髦而已。
  课程改革的过程也是扬弃的过程,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只抓住了教学方法的外壳,盲目模仿,迷失了方向,远离了新课程。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要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从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学的时机、学生的参与程度等多角度来分析问题,是音乐课堂的教学设计既有活泼新颖的形式,又有凝神思索、警示墨香的时刻,最好是能水到渠成,这样的活动,才事半功倍、锦上添花。
  三、用生活中的感受、体会来进行音乐欣赏
  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大家熟悉的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創作的钢琴独奏曲《献给爱丽斯》,其创作源泉来自于贝多芬自身的一段恋情,音乐家贝多芬将他与自己的学生——美丽少女马尔法之间纯洁、美好的爱情。以及其间所发生的矛盾、冲突和最终和好的爱情历程,写在了五线谱上,并通过音乐这种特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但恰恰是这种生活当中最真实、最普遍、最美好的感情,却被音乐家变成了不朽的乐章:这就足以证明艺术来源于生活,一切艺术创作的源头都是都来自于生活。每一部音乐作品的诞生往往是生活和情感的一种体现、高度升华和凝结。
  对于处于青年时期的学生,决定了他们具有思想敏锐、情感丰富等显著特点,如果在教授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能教会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受、情感体会来欣赏音乐作品,将会使学生更容易领略和掌握音乐鉴赏的方法,并且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要适当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达,多媒体技术在各个学科的应用日渐不凡,多媒体技术在音乐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的扩展了教学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为音乐鉴赏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局面,也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因此,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已逐渐成为目前主流的音乐教学辅助手段。但在教学实践中,有的老师过多依赖多媒体技术运用,认为一堂成功的音乐课必须的使用多媒体,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就等于上了一堂优秀的音乐课,从而走进了多媒体运用的误区。有些老师在准备一节音乐鉴赏课时,似乎不是把功夫下载钻研教材、设计教法上、而是把精力聚焦于课件制作上:彩色背景、立体文字、三维动画、影视录像等等应有尽有,而不关于教学内容有关无关、有没有必要。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都被这“辅助手段”深深吸引,他们在没有心思去聆听音乐、去体验音乐。一堂课下来,学生们发出的唯一感慨就是:音乐教师制作的课件太棒了!音乐鉴赏课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感情交流、共同创造的过程,教学中我们应当科学、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让多媒体课件真正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新课程改革,给音乐课注入了一丝活力,但如何提高音乐鉴赏教学效果,只有一股热情、盲目模仿是不行的,要对各种教学方法和措施进行实践,并不断反思和小结,才会真正有所收获。在今后的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时刻紧跟时代的发展,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合理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方法,注重实效,避免走秀!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已然成为当今人类的第一大杀手。因此,对于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一个全球性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中药穿心莲和冬凌草在治疗癌症的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我们希望通过对上述两味中药的计算药理学研究,找到其中抗癌效果较好的活性分子,为抗癌药物的研发提供指导。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通过文献查找,得到穿心莲中已知的147种化合物以及冬凌草中已知的168种化合物。然后用C
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炼总结出鉴赏古典诗词“四步”解题法,为考生理解诗词本体,进入鉴赏层面,作出满意的答案提供一条符合认知规律和循序渐进地理解答题思路以及具体的答题操作要领。  第一步:读诗文,明确本体信息  这里所说的本体信息,不僅仅指诗文的内容,必须着重指出的是要关注在考试题目区域内出现的任何信息,如诗题,诗前的小序,诗后的注释,这些都是明示信息,有用信息,可能给考生提供帮助,应如获至宝。这
摘要:表现性美术教学是中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人在艺术活动中的主观意向及内心世界的表现,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空间,把学生当作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笔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对表现性美术教学的意见,即:表现性美术的内涵;表现性美术的原则;表现性美術教学的实施。  现代绘画艺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脱离物象形体和固有色的束缚,运用色彩自身的视觉美感和结构规律,大胆进行组织与搭配,更多地运用
现在传播学理论的“受众研究”中普遍提到,“在传播学演进的历史中,人们的研究重心发生着从传者中心论到受者中心论的转移,受众研究的地位也逐步从效果研究中凸现出来”。其
湖沼区高分辨地震勘探受各种因素影响难度较大,不能用地面常规方法施工。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在湖沼区进行高分辨地震勘探所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成果,为高分辨地震勘探在湖沼区的应
摘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我国的未来建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意识的创造力又是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在教育事业不断进行改革的今天,音乐教育成为素质教育中重要一部分,有着其他学科不可顶替的作用。其中幼儿创造力的发展和音乐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  一、在节奏感的训练当中发掘幼儿的创造力  节奏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幼儿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逐步能注意使自己的动作符合音乐的节拍。他们往往会经历三个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视与日俱增,随之而来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旨在针对完善学前教育学科的宗旨,针对学生整体音乐素质偏低的现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质性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客观分析,论述提高学前教育学生音乐素質的重要性,为今后完善本科学前教育音乐素质培养奠定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的不断提高,学前教育事业越来越被大家重视,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是孩
精彩电视节目,一口气不间断地看完,那是一种心灵上的享受,也符合受众正常收看习惯。但如今不少地方电视台,常在好看的电视节目里多次插播内容一成不变的广告,任凭受众在苦苦
通过多年多种小区试验和多点高产示范,对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期和适期早播,只要处理好与播量、冻害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协调好穗、粒、重三因素的
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趋势更加明显,加强区域合作越来越重要。泛珠三角区域涵盖了东部、中部、西部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占全国面积的1/5、人口1/3强、经济总量占全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