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ly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们都生活和工作中,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大量而广泛地接触到各种门类的美术。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通过美术教育对学生从小进行审美教育,可以推动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情操,促进智力和才能的发展,获取丰富的知识,有利于他们对各科知识的学习和全面提高素质。尤其是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智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能力。同时也使学生懂得如何理解艺术美,所以在绘画中要做到有计划的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想像力。在教学中要使学生开阔眼界使学生懂得欣赏,在学生心目中要懂得艺术美,从而我们要创造美术教育。
  爱美是人的天性,尤其是少年儿童。他们喜欢赏心悦目的东西;喜欢新奇的事物。但是他们的鉴赏能力确不是天生的。如何辨明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下……需要经过教育和引导、培养和训练。因此,从小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美术有着多方面作用,有意识的把美育和德育结合起来。美术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世界,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课外知识,并促进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发展。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欣赏作品,潜移默化的渗透德育教育。
  一、在实践训练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
  美术技能训练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在纯技法训练课上,我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有时搞一次集体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他们学会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 如为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在教师节、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我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亲手绘制的一幅画或一件小制作、小卡片送给老师、妈妈和爸爸,既深化了主题活动,使学生知道了老师、妈妈和爸爸的辛苦、辛劳,学会感恩,又使老师和父母们感到了孩子们的爱和成长,从而感到由衷的欣慰。
  二、启发学生动之以情,生动具体地渗透德育。
  在教学方面必须以情来打动学生,通过赋予情感,深化主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同时充实、丰富德育的内容。例如在《戏曲人物》(人美版11册)一课的教学中,先布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等各种手段,了解我国的各种不同戏种、各种人物造型,重点是我国的京剧人物,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你了解到哪些京剧曲目?你知道京剧里面的几个行当?他们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典型动作?让学生提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京剧艺术的特点,了解了京剧人物的相关知识,培养了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了欣赏评述的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我国戏曲艺术的关心和热爱。这样可以焕发起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心中充满喜悦、充满憧憬。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向学生讲授如何理解作品的结构、纹样的设计,可令学生注意力集中,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在美术课外活动中渗透品德教育
  德育的实质在于实践,积极开展多种美术课外教育教学活动,把美育和德育、德育与活动熏陶相结合,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启迪和教育,真正做到“寓德育于活动”、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课外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组织学生外出写生,参观各种展览、野游等。在教学第四册《春游》一课时,先在春游活动之前给学生强调观察和到大自然捕捉春天的迹象。学生在游览、玩耍时就能够除了饱览了山川的秀丽,还注意了解体会大自然的美。通过活动,启发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提高学生对治理河山,保护环境的认识,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绘画创作,抒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纯真感情。在教学第七册《升旗》一课,通过让学生参加升旗活动,观察升旗仪式,结合图片。电影,电视中升国旗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畅谈讨论,当我国运动员在国际体育比赛中获奖后,场上升起了五星红旗。我国科学家登上南极最高峰后,升起了五星红旗,我国宇航员登上外星时,把五星红旗插到外星上……通过创作,学生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他们把自己和祖国连在一起,立志刻苦学习,努力成才,为祖国争光。
  美术课的德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作为一种美术活动所具有的德育价值,几乎随着美术课的整个过程出现。美术课在作为德育手段方面,有其它学科没有的优势。美术的特征是艺术形象,它不是通过理论的说教与灌输,而是通过具体的、有情趣、生动的形象反映出来的,所以生动、形象、有趣味、潜移默化,是在美术课中进行德育的特点。在美术课中加强德育,成为每个教师的共识,自觉的在美术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个性心理的教育。注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和审美观念。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结合本学科特点,深入挖掘教材,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功能,根据美术的教学内容将德育渗透其中,将美育和德育教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成为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很多,让学生在玩中长技能,在玩中懂道理,根据各学习领域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使德育渗透科学化、经常化、系列化,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后的美术教学工作,使学校的美术教学更上一层楼,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其他文献
针对地膜覆盖带来的农田污染,人工捡拾、堆放费工费时和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引进11FMS-120型旋齿式废膜回收机,有效降低土壤白色污染,对保护耕地有着显著作用.
初中阶段,学生以追求个性化为自豪,这并不是坏事,我们教师要理解这种心理,正确引导,利用这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对个性化进行培养。个性化培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对进一步推进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将发挥重大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相互关系,成为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体育教学中个性化培养的有效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人们对电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对供电系统的安全性能给予高度重视.对于供电系统而言,输电线路占据着核心位置.要想使电力系
新课标对体育课堂教学的认识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掌握如何向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主要的是能否使学生快而准确地学会并掌握你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这就是体育教学效果的一种具体表现。由于体育教学具有空间大、组织繁、外界干扰因素多、学生思想不易集中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则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一、利用教材与实际校园环境相结合  教材是一堂课的依据和内容,而组
【摘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个积极、活泼欢快的课堂教学情境,就是一切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努力为国家培养健康有用的人才,就应更新教学观念,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热情。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情境;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所以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对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接口一词起源于IT行业,是指两个不同系统(或子程序)交接并通过它彼此作用的部分,如电脑等硬件组件间的接口叫硬件接口.而房建项目是一个长期系统性的工程,涉及到多专业、多系
期刊
通过对甘肃省玉门市赤金镇韭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韭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