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下,学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有很多,如革新教育与管理的理念;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校本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等。其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元素。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深入,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如何提升自己专业素质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而且学校应加大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力度,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升教师业务理论深度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面对各种具体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业务理论知识。为此,学校应围绕课程改革,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对教师进行多层面的业务理论学习培训。促进教师理念的更新,以便更好地解决研究问题。
1.集中培训学习
学校要给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激发教师学习课改理论的热情。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学习制度,以校长带头,以科组为单位,定时间定地点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校可以通过购买相关书籍,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观看教学实录、聘请专家进行讲座等多种渠道为教师提供学习途径,构建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学校内涵发展奠定基础。
2.开放式学习培训
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由封闭式发展向开放式发展的转变。学校要积极为开阔教师眼界,提高其业务水平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只有开拓教师视野,增加教师理论积淀,才能有力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以教学实践为平台,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会面临各种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的同时还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学校要大力开展“校本教研”,重点要做到教师培训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1.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
为了让教师将深厚的业务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等课型,促进教师将新的理念带入课堂,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课后进行说课、评课、研讨等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2.内外兼修,大大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了更快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还应该加强校际联系,多请名师、教学能手给教师上示范课,传经送宝,增加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淀。同时在学校内,要经常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比赛活动,以便丰富教师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以校本教研为根本,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学校把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紧密地结合,使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落实找到了结合点。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研究、再学习,成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素质。
1.建立问题积累和教学反思制度
新课程改革对每个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困惑和疑问是必然的。为此,学校要求教师将这些困惑、问题都记下来。要求教师每节课都写教前反思、教中反思、教后反思,将问题归纳总结,分析共性和个性,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方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2.进行专题研究,提升专业化水平
学校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将教师平时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困惑,作为专题来进行研究。要把教师的常规性研究、理论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要从学校和教师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研究主题。专题性的研究活动的开展,能有力地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水平,对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质能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已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只从教师专业化发展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校内涵发展是一个多方位、复杂的连动系统工程,是一个逐步提升、全方位发展的过程。
(作者单位 陕西省靖边县第十小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度和广度的不断深入,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如何提升自己专业素质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而且学校应加大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力度,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提升教师业务理论深度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将面对各种具体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业务理论知识。为此,学校应围绕课程改革,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对教师进行多层面的业务理论学习培训。促进教师理念的更新,以便更好地解决研究问题。
1.集中培训学习
学校要给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激发教师学习课改理论的热情。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学习制度,以校长带头,以科组为单位,定时间定地点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校可以通过购买相关书籍,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资源、观看教学实录、聘请专家进行讲座等多种渠道为教师提供学习途径,构建学习平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学校内涵发展奠定基础。
2.开放式学习培训
学校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就是由封闭式发展向开放式发展的转变。学校要积极为开阔教师眼界,提高其业务水平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只有开拓教师视野,增加教师理论积淀,才能有力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以教学实践为平台,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会面临各种问题,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的同时还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学校要大力开展“校本教研”,重点要做到教师培训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1.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
为了让教师将深厚的业务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通过研讨课、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等课型,促进教师将新的理念带入课堂,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课后进行说课、评课、研讨等活动,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
2.内外兼修,大大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
为了更快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还应该加强校际联系,多请名师、教学能手给教师上示范课,传经送宝,增加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积淀。同时在学校内,要经常开展各种教学实践比赛活动,以便丰富教师综合素质,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以校本教研为根本,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学校把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紧密地结合,使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落实找到了结合点。通过学习、实践、反思、研究、再学习,成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化素质。
1.建立问题积累和教学反思制度
新课程改革对每个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困惑和疑问是必然的。为此,学校要求教师将这些困惑、问题都记下来。要求教师每节课都写教前反思、教中反思、教后反思,将问题归纳总结,分析共性和个性,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方法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2.进行专题研究,提升专业化水平
学校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将教师平时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困惑,作为专题来进行研究。要把教师的常规性研究、理论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有机结合起来,要从学校和教师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研究主题。专题性的研究活动的开展,能有力地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育水平,对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质能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已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只从教师专业化发展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校内涵发展是一个多方位、复杂的连动系统工程,是一个逐步提升、全方位发展的过程。
(作者单位 陕西省靖边县第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