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分析了管道施工现场管理的一些重要的环节和管理的主要要点,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提升管道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对策。
【关键词】管道;施工;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管道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施工现场管理的要点和难点,并针对要点和难点提出应对的对策,提升管道施工的效果,确保管道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顺利完工。
二、甬台温管道工程概况
甬台温天然气和成品油管道工程地处经济发达的浙东沿海经济带宁波市、台州市以及温州市,其中甬台温天然气管道工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核准建设,管道全长468km,设计输气规模为95×108m3/a,站场设计分输规模为50.9×108m3/a,设计压力6.3MPa,气源为浙江LNG,西二线天然气和丽水36-1气田天然气,本工程包括2条干线、2条支线、22座远控线路截断阀室以及15座输气站场,干线工程管径均为Ф813mm,支线工程管径分别为Ф457mm和Ф355.6mm,该工程是浙江省天然气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项目业主为浙能集团控股浙江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
我公司承建该工程A标段,工程地点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奉化市,其中天然气管道设计长度60km,设计压力6.3MPa,管径Ф813mm,设3座线路截断阀室以及奉化分输站1座,中型定向钻7次。成品油管道设计长度59.7km,设计压力9.5MPa,管径Ф457mm,设2座线路截断阀室,中型定向钻5次。
三、管道工程的基本特征
1、管理复杂
管道工程中涉及材料与机具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的复杂性。首先,因为在实施工程中沿线群众的不断阻挠导致施工单位不能顺利地施工,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需对其不间断地做思想工作,工作的结果又不可预知。其次,虽然对线路进行地质勘查,但地下地质条件不能完全明确,而各种管件的角度和各种支线的材质不同,导致局部位置的材料不能使用,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最后,各个管理方的人为因素。由此看来,油气管道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十分复杂的。
2、管理困难
管道施工的流动性为管理增加了难度。一般的企业施工有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生活,而管道施工项目的人员属于流动作业,在一年内就要跨地域施工作业,尤其是有时候为了抢时间或天气,施工人员通宵达旦地在作业。施工的流动性给施工人员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很多的油气管道工程都是翻山越岭,施工人员的生活极其单调与乏味,从而导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不高。
3、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管道施工采用多个台班同时连续作业的施工流程,而且纵深线路很长。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与监理工程师不能随时在现场监督,而施工人员则在没有管理监督的情况下,施工时会采用不负责任的施工方法,导致工程局部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管理人员对此却又毫不知情。
四、油气管道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管理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各施工项目管理的水平不平衡,相当一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偏差。目前在项目管理中存有如下问题:
1、项目管理制度较完善,但执行力度不够
经过多年的项目管理,加强项目理论的宣传和学习,项目实施了项目管理模式,并制定了各自的项目管理办法,在实际工程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一定的成效,但受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管理思想的影响,受本身体制的制约,即使有好的管理办法、好的管理经验,在具体项目管理实施中亦难以认真地贯彻和落实,导致管理粗放,项目管理制度貫彻执行力度不够。
2、项目经理的责、权、利不明晰
在很多情况下,管道项目部在项目经理的责和权方面划分的还算清楚,但实施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儿。有的事情多头管理,有的工作又相互推诿,责权利难以统一。
3、项目质量管理的问题
(一)具有质量管理体系,但执行不严格
完善对施工承包方的考核机制的管理经验,在具体项目管理实施中亦难以完善对施工承包方的考核是落实项认真地贯彻和落实,导致管理粗放,项目管目管理的有效方式,是项目管理各项制度理制度贯彻执行力度不够。施工承包方虽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项目管理中并非所有工序都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来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并没有能够真正的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水平。
(二)质量管理忽视了全员管理的原则
质量管理意识不能贯彻到每一个人,只是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或者主要技术
管理人员清楚、了解项目的质量管理要点、质量管理程序及质量管理的技术要求,
而没有将质量管理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参加施工人员头上,忽视了全员管理的质量管理方针,没有让每位员工参加到质量管理中来。
五、管道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
1、施工管理
加强技术管理与支持。第一时间将各种施工图纸、各种施工规范与标准发放到施工机组,并对他们进行交桩、技术交底。因本工程天然气管道与成品油管道分属两家不同的设计单位,设计规范、设计理念不同,交底时要求他们牢记相同点与不同点,仔细学习图纸及相关说明书,以免施工出现差错,平时项目部检查时也重点关注这些差异。项目部依据业主编制的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规程及焊接作业指导书并贯彻到机组,按照项目划分原则划分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实际编制各种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积极帮助机组解决问题,对机组提出的困难第一时间予以解决或与设计、业主探讨解决。
2、项目部的质量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本工程业主争创省优工程,为保证工程质量,项目部以“高标准、高水平”为工作目标,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首先是注重质量标准培训,培育员工质量管理理念,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其次是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质量管理体系平稳运行。第三是以施工全过程控制为重点,强化现场质量管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中心环节。项目部通过对施工全过程的管理,使现场质量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认真开展“三检制”,建立各工序详细的检查记录,对质量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和追踪,强化全过程监督。全面开展QC活动,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原因并制定对策。Z1焊接机组通过开展QC活动,对焊接质量进行全过程跟踪,认真分析焊接缺陷原因,对电压、电流及焊接速度等参数进行适时调整,有效的提高了焊接质量,本标段开工以来焊接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
3、项目部的安全管理
甬台温天然气和成品油管道工程是我公司大力开拓地方性工程,也是浙江省地方工程中的重点工程,业主对于施工安全高度重视,项目部按照管道局安全管理模式与业主安全管理要求相互结合,极大提高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丰富了安全管理的内容,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如下:
(一)持续开展“两全”工作,提升员工风险防范能力
(1)甬台温项目部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印了《安全生产手册》、《HSE管理制度》、《HSE绩效考核管理办法》、《HSE体系文件》、《两书一表》、《应急预案》及编制安全专项方案下发到机组,以便于机组员工进行体系推进知识及规章制度的学习。机组坚持HSE培训,从今年12月14日开工以来,项目部编制的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安全培训,截止目前,项目部和各机组共进行了64安全培训。
(2)组织风险识别座谈会,Z1机组共有23名员工参加,员工结合自身经历、施工经验谈安全作业体会,谈安全作业风险。
(3)对每个新到员工进行入场前安全考试,对考试不合格的员工进行重新教育,直到考试合格。对每个新开的机组及新作业的内容进行安全交底工作。
(4)加大员工风险识别能力,项目部要求每位新进场员工填写安全风险识别单。
(二)认真实行有感领导,直线责任管理
根据管道局要求项目领导和机组长制定和实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制定了5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明确了行动方案及时间要求,践行有感领导理念,项目经理与机组长签定安全环保承诺书。机组长承诺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在工地,三次不在工地者自动离开本工地。机组长与员工签定安全环保承诺书,共112份。确保安全环保责任线性传递,层层落实,不留死角。
(三)推行安全标准作业流程,提升员工行为安全能力
安全管理体系推进的关键是提高员工行为安全能力。项目部分析了近几年来管道施工系统所发生事故的特点,开展JSA分析,本着“统一、规范、简明、可操作”的要求,逐一分解管道施工流程,形成安全标准作业流程。项目部认真推行安全标准作业流程,提升员工行为安全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道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一定要有计划的展开,针对管道的现场施工的薄弱环节要进行重点关注和管理,尽量保证管道工程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提升管道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朝晖.浅谈建筑燃气管道的设计与施工[J].价值工程.2011(16)
[2]李卫东,姜凌云.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检验的工艺方法[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06)
[3]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管道;施工;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管道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明确施工现场管理的要点和难点,并针对要点和难点提出应对的对策,提升管道施工的效果,确保管道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进行,顺利完工。
二、甬台温管道工程概况
甬台温天然气和成品油管道工程地处经济发达的浙东沿海经济带宁波市、台州市以及温州市,其中甬台温天然气管道工程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核准建设,管道全长468km,设计输气规模为95×108m3/a,站场设计分输规模为50.9×108m3/a,设计压力6.3MPa,气源为浙江LNG,西二线天然气和丽水36-1气田天然气,本工程包括2条干线、2条支线、22座远控线路截断阀室以及15座输气站场,干线工程管径均为Ф813mm,支线工程管径分别为Ф457mm和Ф355.6mm,该工程是浙江省天然气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项目业主为浙能集团控股浙江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
我公司承建该工程A标段,工程地点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奉化市,其中天然气管道设计长度60km,设计压力6.3MPa,管径Ф813mm,设3座线路截断阀室以及奉化分输站1座,中型定向钻7次。成品油管道设计长度59.7km,设计压力9.5MPa,管径Ф457mm,设2座线路截断阀室,中型定向钻5次。
三、管道工程的基本特征
1、管理复杂
管道工程中涉及材料与机具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的复杂性。首先,因为在实施工程中沿线群众的不断阻挠导致施工单位不能顺利地施工,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需对其不间断地做思想工作,工作的结果又不可预知。其次,虽然对线路进行地质勘查,但地下地质条件不能完全明确,而各种管件的角度和各种支线的材质不同,导致局部位置的材料不能使用,从而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最后,各个管理方的人为因素。由此看来,油气管道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十分复杂的。
2、管理困难
管道施工的流动性为管理增加了难度。一般的企业施工有固定的地点、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生活,而管道施工项目的人员属于流动作业,在一年内就要跨地域施工作业,尤其是有时候为了抢时间或天气,施工人员通宵达旦地在作业。施工的流动性给施工人员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很多的油气管道工程都是翻山越岭,施工人员的生活极其单调与乏味,从而导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不高。
3、施工质量管理问题
管道施工采用多个台班同时连续作业的施工流程,而且纵深线路很长。建设单位管理人员与监理工程师不能随时在现场监督,而施工人员则在没有管理监督的情况下,施工时会采用不负责任的施工方法,导致工程局部不能满足设计要求,而管理人员对此却又毫不知情。
四、油气管道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管理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项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从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各施工项目管理的水平不平衡,相当一部分基层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的理解和认识还存在偏差。目前在项目管理中存有如下问题:
1、项目管理制度较完善,但执行力度不够
经过多年的项目管理,加强项目理论的宣传和学习,项目实施了项目管理模式,并制定了各自的项目管理办法,在实际工程管理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一定的成效,但受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管理思想的影响,受本身体制的制约,即使有好的管理办法、好的管理经验,在具体项目管理实施中亦难以认真地贯彻和落实,导致管理粗放,项目管理制度貫彻执行力度不够。
2、项目经理的责、权、利不明晰
在很多情况下,管道项目部在项目经理的责和权方面划分的还算清楚,但实施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儿。有的事情多头管理,有的工作又相互推诿,责权利难以统一。
3、项目质量管理的问题
(一)具有质量管理体系,但执行不严格
完善对施工承包方的考核机制的管理经验,在具体项目管理实施中亦难以完善对施工承包方的考核是落实项认真地贯彻和落实,导致管理粗放,项目管目管理的有效方式,是项目管理各项制度理制度贯彻执行力度不够。施工承包方虽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项目管理中并非所有工序都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来进行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并没有能够真正的提高企业质量管理的水平。
(二)质量管理忽视了全员管理的原则
质量管理意识不能贯彻到每一个人,只是项目经理、项目总工或者主要技术
管理人员清楚、了解项目的质量管理要点、质量管理程序及质量管理的技术要求,
而没有将质量管理贯彻、落实到每一位参加施工人员头上,忽视了全员管理的质量管理方针,没有让每位员工参加到质量管理中来。
五、管道施工现场管理的对策
1、施工管理
加强技术管理与支持。第一时间将各种施工图纸、各种施工规范与标准发放到施工机组,并对他们进行交桩、技术交底。因本工程天然气管道与成品油管道分属两家不同的设计单位,设计规范、设计理念不同,交底时要求他们牢记相同点与不同点,仔细学习图纸及相关说明书,以免施工出现差错,平时项目部检查时也重点关注这些差异。项目部依据业主编制的焊接工艺评定,编制焊接工艺规程及焊接作业指导书并贯彻到机组,按照项目划分原则划分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实际编制各种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积极帮助机组解决问题,对机组提出的困难第一时间予以解决或与设计、业主探讨解决。
2、项目部的质量管理
确保工程质量。本工程业主争创省优工程,为保证工程质量,项目部以“高标准、高水平”为工作目标,积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原则,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首先是注重质量标准培训,培育员工质量管理理念,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其次是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质量管理体系平稳运行。第三是以施工全过程控制为重点,强化现场质量管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中心环节。项目部通过对施工全过程的管理,使现场质量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认真开展“三检制”,建立各工序详细的检查记录,对质量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和追踪,强化全过程监督。全面开展QC活动,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确定主要原因并制定对策。Z1焊接机组通过开展QC活动,对焊接质量进行全过程跟踪,认真分析焊接缺陷原因,对电压、电流及焊接速度等参数进行适时调整,有效的提高了焊接质量,本标段开工以来焊接合格率一直稳定在98%以上。
3、项目部的安全管理
甬台温天然气和成品油管道工程是我公司大力开拓地方性工程,也是浙江省地方工程中的重点工程,业主对于施工安全高度重视,项目部按照管道局安全管理模式与业主安全管理要求相互结合,极大提高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丰富了安全管理的内容,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内容具体如下:
(一)持续开展“两全”工作,提升员工风险防范能力
(1)甬台温项目部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印了《安全生产手册》、《HSE管理制度》、《HSE绩效考核管理办法》、《HSE体系文件》、《两书一表》、《应急预案》及编制安全专项方案下发到机组,以便于机组员工进行体系推进知识及规章制度的学习。机组坚持HSE培训,从今年12月14日开工以来,项目部编制的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安全培训,截止目前,项目部和各机组共进行了64安全培训。
(2)组织风险识别座谈会,Z1机组共有23名员工参加,员工结合自身经历、施工经验谈安全作业体会,谈安全作业风险。
(3)对每个新到员工进行入场前安全考试,对考试不合格的员工进行重新教育,直到考试合格。对每个新开的机组及新作业的内容进行安全交底工作。
(4)加大员工风险识别能力,项目部要求每位新进场员工填写安全风险识别单。
(二)认真实行有感领导,直线责任管理
根据管道局要求项目领导和机组长制定和实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制定了5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明确了行动方案及时间要求,践行有感领导理念,项目经理与机组长签定安全环保承诺书。机组长承诺不得以任何理由不在工地,三次不在工地者自动离开本工地。机组长与员工签定安全环保承诺书,共112份。确保安全环保责任线性传递,层层落实,不留死角。
(三)推行安全标准作业流程,提升员工行为安全能力
安全管理体系推进的关键是提高员工行为安全能力。项目部分析了近几年来管道施工系统所发生事故的特点,开展JSA分析,本着“统一、规范、简明、可操作”的要求,逐一分解管道施工流程,形成安全标准作业流程。项目部认真推行安全标准作业流程,提升员工行为安全能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道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一定要有计划的展开,针对管道的现场施工的薄弱环节要进行重点关注和管理,尽量保证管道工程不会出现质量问题,提升管道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董朝晖.浅谈建筑燃气管道的设计与施工[J].价值工程.2011(16)
[2]李卫东,姜凌云.燃气管道施工质量检验的工艺方法[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06)
[3]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