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空间的导演者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j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我与电影结缘。一次是应黄建新和陈可辛的邀请,在《中国合伙人》里出了一次镜。我不是演员,只是应邀参加一个饭局,不用说话,坐在那里就行,为了表现黄晓明饰演的成冬青跟两位创业兄弟的情感纠葛,拍摄过程中我也跟他们聊天,随便说了几句。
  这让我回味起自己这二十多年的创业历程。让我审视自己所选择的行业,思索到底我们的价值在哪里。有人说我们做房地产的是做土地的生意,有人说是在做房屋的生意,我觉得都不太准确。在我看来,我们是在做空间的生意。我以前常说,未来房地产将走向”导演+制片“的模式,就拿《中国合伙人》来说,陈可辛他有权益,自己投了一点钱;第二笔钱就像斯皮尔伯格、张艺谋,他们不投钱,你也得给他分红,是制片费;第三是票房分账,看最后卖出去多少。最近张艺谋转签到乐视,就是有一笔权益金,这是身价,另外还有制片费,最后超额票房还要分账。这就是他的品牌影响力带来的市场;因为他会组合各种社会资源,他知道是用章子怡还是用李子怡,知道怎么把美工、服装、道具等这些东西整合到最佳,让你体验最好的视觉和最感动的故事。 在商用不动产行业也有类似的"手艺人",一眼就能看出你这个空间应该怎么改,让一个空间的价值彰显出来。
  我们知道中国房地产的问题,实际上是住宅问题,而住宅问题又是一个居住体验的问题。我年轻时看过恩格斯的《论住宅问题》,其中一篇专门讲述工业革命初期英国工人阶级的住宅问题。台湾在20世纪80年代末发生的无壳蜗牛行动,也跟住宅有关,甚至查韦斯将军队开进高尔夫球场,把富人的高尔夫球场改成了经济适用房,而波及全球的美国次贷危机也是住宅问题。
  我们所创造的有价值的空间,首要的是人造空间,这种空间买卖数量级巨大,并且伴随人类社会始终。因为人一脱离动物属性,就知道人造空间。我们观察动物世界,毛厚的都生活在地面之上,不建造居住空间,没毛或毛少的都打洞,人脱离动物以后毛越来越少了,没毛了,就开始往洞里钻。哺乳动物在陆地上基本也是两个类型,一类是找自己的空间,一类是利用自然空间。
  不管怎样,人类都需要为自己制造一个空间,比如借一个山洞,躲进去,就省得自己挖了。陕西的窑洞不是自然形成的,它是一种人为空间。但是,人为制造一个空间有什么用呢?它可以遮蔽与保护身体安全,遮挡恶劣气候,居住着舒适,外边下雨了,室内也很干爽,还有一种人生的方便:生老病死、吃喝拉撒。
  如果从大的概念着手,人与动物划清界限,实际上始于创造空间,而这种创造空间的本事,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人的本事越来越大,建造空间的能力也就越强,同时附着在建筑空间上的社会关系与价值伦理也更复杂、深刻与繁复。
  先人结草为庐,成都的杜甫草堂,刘备对诸葛亮"三顾茅庐",他们的居所都是泥土结构的建筑,在木头上边加一点稻草,或者是麦秸,或者是玉米秆,反正都是最简单的、最初步的。西安半坡遗址,我去看过,就是几根木头,连墙都没有,屋顶上铺草,据说那时的人还不会做墙。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三大发明的出现,人类建筑摩天大楼成为现实,技术在进步,建筑功能也更加多样化,原先纽约的摩天大楼只有单一功能,写字楼就是写字楼,住宅就是住宅,但随着通信革命、照明等技术突飞猛进,现代的摩天大楼发展成为大型的综合体,保证控制每一个角落空间的光线、空气和通讯,并且又都是舒服的,建筑的细部更加精准、精确与精密。
  建筑空间的价值体验主要指三件事,第一件事讲的是行为,行为不同,建筑空间的价值就不一样,体现在物质上,就是租金不一样,建筑空间的收益不同。一个形象的说法是,在一个空间里,站着的不如坐着的赚钱,坐着的不如躺着的赚钱。在购物中心一般都站着,现在基本上不怎么赚钱,尤其淘宝等电商大发展之后,更是如此。
  第二件事就是在同等条件下,位置或地段,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比如在北京CBD区,我们提供一个办公空间,如果在亚运村也有一个同样的办公空间,建筑功能和服务质量都一样,但CBD的空间价值依然比亚运村那边大 ; 第三件事就是成本。创造了一个有价值的空间,也就是说选择了一个正确的位置,用专业的方法提供了一个满足人们需求的空间,这时即便前两件事做对了,而 成本这件事做反了,也不行。对客户来说,成本太高了而不愿意付出,这个空间的价值就实现不了。
  这三项都做到了,还有一条必须提到—要有好的服务,如果经常断电、服务态度也不好,洗手间很脏,空调一会儿冷一会儿热,门口拴了几条狗,也会降低空间的价值,可见,软件服务也是空间价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个人认为做房地产的最高境界,不是自己持有很多物业, 因为我们不是这个社会的"有钱人",而是具有一技之长的"手艺人",可以通过我们的专业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物业规划方案,并实现物业运营价值的最大化,做一个"眼光好、手艺好、良心好"的空间导演者。
其他文献
上海,年初有这么一场新年派对,汇集了新年音乐会、西洋古典乐、意大利经典歌剧著名咏叹调。这在上海社交圈(并非汽车圈,与奥迪夏季音乐界有很大不同)算是一个盛大的庆典。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些被挑剔的乐评人们津津乐道的诸如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慕尼黑爱乐、纽约爱乐等世界上最好的乐团,如果到上海来举办音乐会,试着对社交圈说:有这么样的一场演出,我包了场送你票,请你来。结果,肯定是惨淡的—什么交响乐?
期刊
伊顿宿舍是统一标准。无论王室成员还是其他学生,布置没有差别,只有床和桌子。伊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不在宿舍度过,而是在图书馆、教室、球场……  伊顿的老师拥有自己的教室,学生需要找到教室去上课。老师会把教室当作办公场所。一千多名学生在同一时间找不同的教室,就是电影《哈利·波利》里的经典场景……  英国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惠灵顿说,滑铁卢的胜利是在伊顿的后花园。伊顿强调培养男孩子的独立性、团队精神和性格养
期刊
在广东省参加雕塑家徐彬的展览开幕式,现场就有时尚行业的姑娘问我:那个穿得很特别的人是谁?通常在活动现场被问到类似的问题,包打听的都是男生而被打听的对象则多为美女。这次被问起的人是从商多年的余泽平。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刷新了人们对广东商人的印象。  一尚门创始人余泽平先生,之前从事传统建材行业,平时无论是商务差旅还是个人旅行都热衷搜集复古装备和创意设计产品,出于这份爱好,他在2010年与志同道合的伙伴
期刊
或许是一个悖论!一个企业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长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主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紧紧抓住主业的“牛鼻子”不放,心无旁骛,一以贯之,不能让多元化的诱惑扰乱了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所以,在企业的业态布局上,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当年的万科,在王石的主导下,在确定地产作为企业支柱产业和核心竞争力之后,毅然放弃了一直处于盈利状态的百货和矿泉水产业以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其它行业,结果,时
期刊
作为山水环球自驾俱乐部创始人,李峰曾经和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或朝着就业市场奔,然后过上平淡的工薪生活;或选择留在校园里继续深造。如今,他经常被人称为“中国单人单车自驾环球一周第一人”。  此刻,他泛美公路上行驶着。那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从“北美最北”的美国阿拉斯加,到“南美最南”的阿根廷乌斯怀亚为止。  从赌开始  李峰说:“旅游的情结是从2004年开始的。在此之前,我没有多少旅游经验,不爱开车,
期刊
黄明一身休闲服,头戴旅行帽,双眸炯炯有神,迈着精神抖擞的健步走来。如果他不说,你很难将此刻的他和广州名牌医院的专家大夫、大型医药国企规规矩矩的企业高管这两个身份联系在一起。已经快五十岁的他,当初从上市公司离职专心从事旅游时,身边人都觉得他一定是疯了,但黄明却将这项爱好持之以恒。  “环游世界的美梦谁都做过,只不过有的人把这个梦一直保留着,而有的人选择放弃。”黄明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烧钱取舍。但他愿
期刊
因为《色,戒》,汤唯在内地被封杀了。于是,汤唯索性入户香港。住在香港跑马地月租约两万的酒店式公寓,吃茶餐厅、讲粤语、拍港片。迅速地,在与张学友和鲍起静一起主演的电影《月满轩尼诗》里,变身地道港女。  郎朗成为“港民”,是香港前特首曾荫权牵的线。2006年的一场宴会上,曾荫权亲自向郎朗推介“优才计划”,引入这位钢琴家。郎朗定居在纽约和北京,在纽约距离卡内基音乐厅十步距离的地方,拥有数千万美元金的豪宅
期刊
美国大画家安德鲁·魏斯在国内曾经非常出名。记得19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但好多人喜欢他的画,还有几个青年画家模仿他的风格,其中以何多苓最为突出。当时好多人用"怀斯"这个翻译名称,有一段时间几乎国内所有的艺术杂志都刊载过他的作品,他的水彩、蛋清画风靡一时。后来现代艺术在国内兴起,魏斯风才慢慢的降温下去。  当时在国内流行的他的作品主要是他的"克莉斯汀娜的世界",画腿部有残疾的克莉斯汀娜在缅因的荒
期刊
浩瀚宇宙,璀璨星空,瑰丽人生。天津西郊,环亚国际马球会酒店,富国高银2013文化原创榜暨年度精英颁奖典礼头一天,以宇宙星空为背景的显示屏不断切换着画面,彩排紧张进行着,因为彩排没有达到要求,血气方刚的年轻导演厉声呵斥着两位工作人员:“两位在干嘛呢,赶快上来走台”。二楼的颁奖大厅,早已是实战状态,每个环节都在做精细的推敲和打磨。  马年说马  舞台灯光反复滚动着,黄绿色的基调给人生命的萌动和春的信息
期刊
美国人发明社交网络,人人分享成瘾,在网上铺天盖地发放个人私隐,包括联络方式、感情状态、兴趣爱好,尤其经常光顾哪一家餐厅,点哪一道开胃菜,全部由用者自己披露—偏偏这种人最爱把“私隐”挂在口中。  自曝私隐,何患人知?这是一个“分享年代”,社交网络已全面进驻人类的生活。截至二○○九年为止,三千一百三十万英国人有定期上社交网站的习惯,消耗共一百一十一亿分钟,而上瘾最深的人,一年间共消耗了一百二十五小时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