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怀斯

来源 :名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hard_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大画家安德鲁·魏斯在国内曾经非常出名。记得19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但好多人喜欢他的画,还有几个青年画家模仿他的风格,其中以何多苓最为突出。当时好多人用"怀斯"这个翻译名称,有一段时间几乎国内所有的艺术杂志都刊载过他的作品,他的水彩、蛋清画风靡一时。后来现代艺术在国内兴起,魏斯风才慢慢的降温下去。
  当时在国内流行的他的作品主要是他的"克莉斯汀娜的世界",画腿部有残疾的克莉斯汀娜在缅因的荒原上匍匐的情况,孤寂而坚强,画风细腻,冷漠而感人。这张画出名之后,画上那栋孤零零叫做"奥尔逊住宅"的房子甚至成为旅游景点。克莉斯汀娜患小儿麻痹,1969年就去世了。真人真景,画得丝丝入扣,我看到印刷品的时候都很震撼,后来在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看到原作,呆立在那里看了好久,不仅仅是看画,好多旧事在画前涌上心头。
  我自己对缅因的感觉,最早是来自安德鲁·魏斯的画。1987年,我在美国东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中的一所,叫做西切斯特大学做访问学者,西切斯特在宾夕法尼亚靠近特拉华州的边缘上,附近有个连小镇都很难说得上的特别小的居民区,叫做查兹佛德,就是我上面说的魏斯的出生地了。那个地方位于一条老铁路和有100年以上历史的东部一号公路交叉位置上,在靠近铁路平交口附近有个小小的餐馆,我经常和系主任林伍德·魏特开车去吃午饭。
  那个店很小,仅四五张桌子,前面对着一号公路,后面是铁路边的一片广阔的草场,秋天了,收割了的干草卷成一个一个圆形草垛,堆在那里,是给牲口越冬吃的口粮。远处看得见森林。丘陵起伏,草场中间有栋孤零零的石头房子,林伍德告诉我:那就是魏斯的家。餐厅的老板跟我们聊起:魏斯的父亲和妹妹,因为汽车死火,卡在铁路上,就是在这个铁路的平交道口上被急速开来的火车撞死的。那好像是1945年前后的事情了。
  魏斯的作品非常阴郁精细,总是秋天的寂寞、冬天的孤独,有种宿命感。我自己对这位画家也是很有好感的。有一天我们正吃午饭,一个老人走进来,坐在靠窗的座位上,要了碗汤,静静地看窗外的深秋草场。林伍德过去给他打招呼,并且叫我过去见这个老人,原来就是魏斯。魏斯是我工作的西切斯特大学艺术系的教授,早已退休,但有时还会去学院看看,因此说起来我们还算是同事。我握握他的手,他的手很冷,很干燥,表情近乎冷漠。我告诉他:很喜欢他的画,他说:"是吗?"仅此一句。我问他准备在这里过冬天吗,他笑了笑,说:不,我要去缅因的家过冬天。老人好像已经对所有事物都不再感兴趣,谈话很干巴,一问一答,也从来不提出问题,那种气氛很不像是在对话。我留意到,餐厅里的所有的人,特别是餐馆老板都在留意我们的谈话,我反而紧张起来,问道:缅因冬天很冷吧?他说:冷的,不过我很喜欢那里。
  我知道他在缅因有工作室,但是从来不知道他喜欢冬天去那里。在美国,缅因是夏天去避暑和秋天去看红叶的地方,冬天的孤独感一般人是受不了的。魏斯喝完那碗汤,慢慢站起来,朝门口走出去,那小餐馆的人都站起来向他告别。魏斯是当地大概最出名的人物,也是整个美国当时最著名的画家,这里的人都把他视为神圣偶像。
  我去西切斯特的前一年,魏斯在那里突然拿出自己收藏了十多年创作的一个系列作品,好像突然打开了一个十多年的大秘密。画是请一个叫做赫尔佳·特斯托佛的当地妇女做模特的。他画这个相貌平庸的中年妇女的身体、肖像,极为精细而充满了一种冷静的宿命感。多年来,他们的合作连魏斯的太太贝斯也完全不知道。直到1985年,他第一次把14年里画的这一大批画给贝斯看,把她惊呆了。美国媒体那几年对魏斯和赫尔佳之间的秘密关系渲染得相当热闹,那天偶遇魏斯本人,本想问问他这个系列的创作过程,林伍德在他身后紧张地连连对我做手势,后来才知道魏斯最讨厌人家问赫尔佳的事情。
  魏斯生于1917年,我见到他的时候是他刚刚70岁,不过老态已经很明显了。看他的画,就知道他心态很老。那次见面后,很注意看魏斯的缅因时期的创作,对缅因有种近乎崇拜的感受,那是魏斯带来的,那种渺远、清寂、出世、孤独、离群、宿命的氛围很令我迷惑。我自己的背景完全没有那些元素,因此更加受到吸引,觉得奇特而喜欢。虽然艺术界有评论家说魏斯基本是个插图画家,我倒从来不在乎这种绝对化的评价,画是给人看的,给人感觉的,不是给评论家定调的。我喜欢魏斯,也就产生了一种对缅因的情感。
其他文献
三星并不仅仅是电子品牌,现在它作为高端医疗服务品牌也正在为人熟知。在韩国,三星医院将酒店星级标准引入医院,被韩国公众认为是只为有钱人服务的医疗机构。韩国明星金喜善是三星医疗院的服务对象,韩国艺人柳时元父亲的祭奠仪式也曾在三星医疗院举行。由三星集团投资建设的三星医疗院原来定位于高档医院,后来尽管在定位做了调整,成为非营利性的公众医院,但它做的依然是有足够财力的大客户。在韩国一项国家服务等级评比中,三
期刊
2011年2月,韩国三星首尔医院就引入了针对国际贵宾而设定的顶级综合体检项目,这种针对国际CEO开展的365日综合医疗服务—“premiere体检项目”具有高水准、跨国性和因人制宜的特征。  “Premiere”所提供的检查分两天一夜、三天两夜和四天三夜等不同选项。体检设备为最高水准和最精密的国际顶级配备,如应用于胸部和腹部的CT、MRI和MRA,用于全身的PET-CT等。设备高配之外,接受“国际
期刊
记者:你怎么看香港政府此次对“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即专才计划扩充的政策调整?  关景鸿:“香港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特点是:无需投资,但须先获得雇主雇用,一般仅需3个月左右就可以拿到香港身份,此计划不设配额限制。2013年10月24日香港政府提出人口政策思想框架。对于优秀的申请人而言,这是获取香港身份的新契机,相信能开辟一条移居香港的黄金大道。香港政府有意吸引有用的人才和新移民。香港政府在2010年
期刊
上海,年初有这么一场新年派对,汇集了新年音乐会、西洋古典乐、意大利经典歌剧著名咏叹调。这在上海社交圈(并非汽车圈,与奥迪夏季音乐界有很大不同)算是一个盛大的庆典。  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些被挑剔的乐评人们津津乐道的诸如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慕尼黑爱乐、纽约爱乐等世界上最好的乐团,如果到上海来举办音乐会,试着对社交圈说:有这么样的一场演出,我包了场送你票,请你来。结果,肯定是惨淡的—什么交响乐?
期刊
伊顿宿舍是统一标准。无论王室成员还是其他学生,布置没有差别,只有床和桌子。伊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不在宿舍度过,而是在图书馆、教室、球场……  伊顿的老师拥有自己的教室,学生需要找到教室去上课。老师会把教室当作办公场所。一千多名学生在同一时间找不同的教室,就是电影《哈利·波利》里的经典场景……  英国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惠灵顿说,滑铁卢的胜利是在伊顿的后花园。伊顿强调培养男孩子的独立性、团队精神和性格养
期刊
在广东省参加雕塑家徐彬的展览开幕式,现场就有时尚行业的姑娘问我:那个穿得很特别的人是谁?通常在活动现场被问到类似的问题,包打听的都是男生而被打听的对象则多为美女。这次被问起的人是从商多年的余泽平。某种程度上来说,他刷新了人们对广东商人的印象。  一尚门创始人余泽平先生,之前从事传统建材行业,平时无论是商务差旅还是个人旅行都热衷搜集复古装备和创意设计产品,出于这份爱好,他在2010年与志同道合的伙伴
期刊
或许是一个悖论!一个企业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成长壮大,必须要有自己的主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要紧紧抓住主业的“牛鼻子”不放,心无旁骛,一以贯之,不能让多元化的诱惑扰乱了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所以,在企业的业态布局上,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当年的万科,在王石的主导下,在确定地产作为企业支柱产业和核心竞争力之后,毅然放弃了一直处于盈利状态的百货和矿泉水产业以及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其它行业,结果,时
期刊
作为山水环球自驾俱乐部创始人,李峰曾经和多数大学毕业生一样,或朝着就业市场奔,然后过上平淡的工薪生活;或选择留在校园里继续深造。如今,他经常被人称为“中国单人单车自驾环球一周第一人”。  此刻,他泛美公路上行驶着。那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从“北美最北”的美国阿拉斯加,到“南美最南”的阿根廷乌斯怀亚为止。  从赌开始  李峰说:“旅游的情结是从2004年开始的。在此之前,我没有多少旅游经验,不爱开车,
期刊
黄明一身休闲服,头戴旅行帽,双眸炯炯有神,迈着精神抖擞的健步走来。如果他不说,你很难将此刻的他和广州名牌医院的专家大夫、大型医药国企规规矩矩的企业高管这两个身份联系在一起。已经快五十岁的他,当初从上市公司离职专心从事旅游时,身边人都觉得他一定是疯了,但黄明却将这项爱好持之以恒。  “环游世界的美梦谁都做过,只不过有的人把这个梦一直保留着,而有的人选择放弃。”黄明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烧钱取舍。但他愿
期刊
因为《色,戒》,汤唯在内地被封杀了。于是,汤唯索性入户香港。住在香港跑马地月租约两万的酒店式公寓,吃茶餐厅、讲粤语、拍港片。迅速地,在与张学友和鲍起静一起主演的电影《月满轩尼诗》里,变身地道港女。  郎朗成为“港民”,是香港前特首曾荫权牵的线。2006年的一场宴会上,曾荫权亲自向郎朗推介“优才计划”,引入这位钢琴家。郎朗定居在纽约和北京,在纽约距离卡内基音乐厅十步距离的地方,拥有数千万美元金的豪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