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郎道、武士道、骑士道的比较分析

来源 :银幕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di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朝鲜半岛的花郎道、日本群岛的武士道,以及欧洲的骑士道都为各自的国家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服务。其中日本的武士道的军事作用被极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武士成为军国主义扩张的冷血机器。花郎道和武士道的宗教来源都是中国的儒释道。不过二者对其吸收和发展不同。花郎道重视道教的超脱和出世精神,崇尚神仙的超验和大道。而武士道推崇极致的忠君思想导致其对生命的厌弃和无视。骑士接受了基督教精神的中理性规范。
  关键词:花郎道;武士道;骑士道
  一、花郎道、武士道、骑士道的内涵和产生的背景
  花郎道又称风流道,是朝鲜三国时期新罗王朝半官方性质的组织。花郎道具有政治军事性、宗教性、风流行等特征。花郎道的实践主要通过习文论道、练习武艺、游山玩水等活动为国家培养人才。新罗真兴王为了强化国家的安定和抵制外敌创建了花郎道。花郎道是“中国文化全方面、深层次地影响朝鲜半岛政治、经济、文化的结果。”(蒋荣,1)花郎广泛学习儒家经典,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为约束,遵守三纲五常。花郎的生活方式受到魏晋的审美心理的影响,重视风流,爱好山水歌乐。
  日本武士道兴起于藤原氏专权政时期,此时日本各地庄园兴起,庄园主为了领土和安全而分离一些农民去训练,后来干脆成立了专门负责保卫工作的武士团。一些寺庙、神社也组织了“僧兵”。十一世纪初期,分散的武士被聚集在一地组成了武士团逐渐形成了超越庄园范围的地区性武装集团。武士团的首领称“物领”下属称“庶子”。武士团有着极强的宗族观念并遵守严格的主从等级关系。武士具有“武家习气”、“弓矢之道”等观念,这是维持武士团组织的重要思想支柱。
  “骑士制度”产生于中世纪欧洲的上层社会,骑士本身就是一些中、小、封建主,骑士身份一般是世袭的。如果出生于贵族家庭的子弟想成为骑士,他必须从小训练,并且通过各种通过严格的考试、隆重的仪式,宣誓及其他宗教礼仪后才正式取得骑士封号。从这样一种制度产生的文化,显然是一种封闭的,贵族文化,其文化精神也是一种贵族文化精神。骑士制度中有骑士不得与平民交手的规则,可见其气质。它看重身份、注意修养、恪守诺、尊重法规,是一种是社会有序化的文化精神。
  二、花郎道、武士道、骑士道的政治军事以及宗教特征比较
  (一)三者的政治军事特征比较
  朝鲜的花郎道早期是半官方性质的民间组织。但是,随着新罗国内政治状况和国际局势变化的需要,花郎被投入到政治军事事务上,加强了其政治军事作用。花郎道的产生缓解了新罗时期的六部贵族与王室的矛盾,缓和了各骨品之间的冲突。在新罗政治改革和领土扩展时期,花郎起到了稳定国家秩序的作用,并推动了新罗统一朝鲜半岛三国的进程。
  花郎还积极参与了抵御外族入侵和拓宽疆域的军事活动。花郎道精神中“临战无退”的宗旨使郎徒无退后偷生者。花郎道的客观使命和主观心愿使他们重视武艺训练,成为国家政治军事稳定的重要力量。花郎出身的将军金庾信、士兵金歆运等是出生入死,杀敌无数的英雄 。
  不过,新罗统一三国之后,保卫国家的迫切性减弱,花郎道政治军事性也随之减退,其尚武的精神也随之消减。此外,统治者也渐渐沉湎于享乐,逐渐盛行的游乐之风也影响到花郎道造成其政治军事性的萎缩。最后,随着新罗汉化过程的推进,年轻子弟可以通过文籍来获得官职,以武入仕不是唯一的途径,所以,花郎道对武艺的重视也相对减弱。
  日本武士道以武勇为本,武士们必须拥有高超的武艺才能生存。武士以戰争为职业,以武勇为谋生技能和晋升途经,个人的生死存亡和家庭的贫富贵贱统统取决于武勇。武士之刀被视为武士之魂,刀不见血不算武士。 武士道作为昔日武士的精神信仰和“大和民族之魂”,在日本法西斯军队里找到了用武之地。1890年,明治天皇发布的《教育敕谕》中要求国民象武士一样“忠君爱国”,《军人敕谕》宣称:“武勇乃日本自古以来最尊贵的特色,身为日本人若无武勇,则愧对日本臣民。”武士道有两面性,对天皇和日本民族利益来说,是献身之道;对其它国家与民族来说,则是战争与屠杀之道。
  欧洲骑士的政治军事作用一开始就得到极大的强化。中世纪的欧洲是由于宗教信仰差异和政治权力之战而战事不断的时期,“精英的儿子年龄很小就开始学习骑马,使用战争武器”(Chambers,255)。他们要“擅长使用武器,勇敢,对主人忠诚”等。骑士道极其强调骑士的军事技能的培养。
  中世纪的法国史诗《罗兰之歌》刻化了骑士罗兰在战争中的英雄形象,他不怕死、充满勇士的骄傲,绝对服从的品格成为骑士精神中重要的内核。但是,由于骑士们分别投靠不同的贵族,这些骑士被他们的主人用来进行内斗,成为相互之间争权夺势时的工具。骑士的消亡也与其军事作用的减弱相关。在实际作战中,徒步士兵手拿长矛要比骑在马上拿着短剑的骑兵变得更加有效。所以培养骑士的风气逐渐减弱,直至弃之不用。
  由此可见,不论是朝鲜的花郎道、日本的武士道,还是欧洲的骑士道,三者的政治军事作用是其主要的功能之一。他们对国家内部的安定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被国家用在对外防御外敌侵略和拓展疆土。日本的武士道让武士成为杀人不眨眼的战争机器。相对而言,朝鲜的花郎道主要是用于安邦治国,欧洲的骑士更多地被用来为贵族服务。
  (二)花郎道、武士道、骑士道的宗教性特征比较
  崔致远的《鸾郎碑序》中谈“花郎道”,其文曰:“国有玄妙之道 曰风流 设教之源 备详神史 实乃包含三教 接化群生 且如则孝于家 出则忠于国 鲁司寇之旨也 太子之化也 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周柱史之宗也 诸恶莫作 诸善风行 竺乾太子之化也”(金富轼,80)。明确揭示了花郎道与儒释道精神的相通之处。
  正如崔致远记载“国有玄妙之道 曰风流 设教之源 备详神史 实乃包含三教 接化群生”(金富轼,80),三教即佛教、道家和儒教。花郎道受到佛教的影响主要体现为1.花郎徒中有僧侣郎徒,2.花郎道深受圆光法师的“世俗五戒”教义的影响,3.花郎徒中盛行弥勒信仰。圆光法师提倡的“世俗五戒”是“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交友以信,临战无退,杀生有则”(韩国哲学会,146)。此外,花郎道的风流性要求人从天地和自然中体验生命根源的思想与道教的逍遥精神同源。记载花郎道之书有称“仙史”,也折射出花郎道与道家深厚的渊源关系。   儒教和禅宗传人后,日本人将其兼收并蓄,与神道教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对武士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武士道在继承儒家“忠”、“礼”、“智”、“信”的同时,将“仁”、“义”置换为截然不同的“忍”和“勇”。这代表了残忍和勇气,对主君要随时尽忠赴死,而对平民可任意杀之,这促使日本武士阶层面对苦难和死亡的态度向冷酷恐怖的极端程度发展。“勇”使武士杀戮成性;“忍”让武士完全漠视生命,包括自己的性命。禅宗的“死生如一”理念也被曲解发展到否定一切人伦之道德,进入“无分别之分别”、“无念无想”的境界,以“无比勇猛之心赴死”,这就是武士道所倡导的武士狂死之境。这种信仰近代迎合了日本军国主义的需要。
  随着欧洲宗教战争的平息,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天主教渗透到骑士精神中。骑士除了勇敢和忠诚外,要“献身教会”(Chambers,304)。骑士们不再单纯的是佩戴宝剑来证明他们的身份,而是还要经过宗教仪式来获得认证。从而骑士成为宗教控制下的武士。教会让骑士相信自己和上帝存在某种关联,从而自愿献身于上帝的事业。因此,骑士除了固有的主从关系之外,还承担起了保护宗教的职责。另外,基督教会中特有的“圣母崇拜”也体现在了骑士对贵族妇女的典雅爱情之中。为了得到贵妇人的芳心,他们摒弃了粗野的举止,变成了翩翩绅士。这种改变在西欧形成了一种彬彬有礼、谈吐文雅的社会风气,直到現在,都对欧洲社会的文明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三者都是以宗教精神为其精神内核的组织。韩国的花郎道和日本的武士道的宗教基础来自中国,不过两国所吸纳和发扬的宗教理念各不相同。欧洲的骑士道以基督教为其宗教和精神指导,使得骑士即是当时教会势力的有力助手,也是世俗生活中礼仪的典范。
  三、结论
  朝鲜半岛的花郎道、日本群岛的武士道,以及欧洲的骑士道都是大约十世纪前后建立、发展和壮大起来的。起初这些组织的成员都是分属于国家政权之下的小官吏,由他们培养以便巩固自己在地方的势力,后来才逐渐由国家政权所吸纳。国家和宗教等权利机器利用他们进行强国安邦实践。其中日本的武士道的军事作用被极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武士成为军国主义扩张的冷血机器。
  三者都以宗教为其精神指导。花郎道和武士道的宗教来源都是中国的儒释道。不过二者对其吸收和发展不同。花郎道重视道教的超脱和出世精神,崇尚神仙的超验和大道。而武士道推崇极致的忠君思想导致其对生命的厌弃和无视。骑士接受了基督教精神的中理性规范,使其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标志性形象。
  此外,三者都重视文学和艺术修养对于人的精神影响。骑士道精神中后来加入了“学习唱歌和演奏一种乐器,跳舞,穿戴得体。举止要有礼仪”(Chambers,304)等。这三者虽然随着历史的发展都成为过去,但其精神和文化在各自的社会仍然有着相当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韩国哲学会.韩国哲学史[M].东明社,1987
  [2] 蒋荣.花郎道与中国文化[D].南京师范大学,2006.
  [3] 杨铭舒.英国中世纪骑士制度研究综述[J].山西青年,2019(02).
  [4] 金富轼,著.崔虎,译解.新译三国史记[M].首尔:弘新文化社,1994/2006.
  [5] Mortimer Chambers, Barbara Hanawalt, Theoore K.Rabb,等.The Western Experience[M].MCGRAW-HILL, 2003.
其他文献
摘要:圆形作为日常随处可见的几何形状与构图形式有着密切的关联,本文将“圆”形构图单列出来浅谈其对画面的整体气氛有着怎样的效果影响,寄希在不断地尝试与总结中,对画面效果的把握能有新的理解。  关键词:圆;构图形式;气氛  以一种直白的方式去欣赏一幅绘画作品,首先应该欣赏画面呈现的整体气氛,而不是必须仅是分辨作者具体画的什么内容。或者说打造画面气氛的“架构”就是画面的构图形式。构图时绘画里最直接呈现画
期刊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领导中国人民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再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执政进程中,中国共产党都展示出了强大的领导能力。本论文将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历史原因、现实根源、执政和建设路径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出中国共产党为何能生根于人民之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带领中国人民越过万千险阻,携手
期刊
摘要:本文我将介绍,我运用大学这几年学习以及累计下来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来分析我在排演话剧《平凡的世界》中的“田润叶”这一角色人物的内部形象塑造。内部形象就要从人物性格以及内心矛盾出发,分析每一句话和每一个场景,角色内心的真实想法。接下来我将分享经过我的分析,怎么将“田润叶”这一角色的内部给呈现出来的。  关键词:内部形象;人物性格;内心矛盾  其实在刚拿到剧本的时候还是会有压力的。毕竟整个剧的
期刊
摘要:《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思想体现最为集中和全面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董仲舒从方方面面展现了《春秋》的大义,为我们集中展现了春秋公羊学的精神和风貌。学者对于其中义的观念也多有研究。但利作为一个与义常常对举的观念,却并未受到学界足够多的重视。笔者试图从“利”的观念着手,梳理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的相关论述,探析这一范畴在《春秋繁露》的文本中究竟有多少意义层次,并从“利”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董仲舒思想中的
期刊
摘要:政工师是国企、集体企业、合资企业等事业单位中专职从事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是刻画员工心灵的心灵塑造师。政工师是关乎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角色。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工师若想紧跟时代的步伐,在企业中顺利开展工作,就需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能力和自身素养。本文就政工师能力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展开讨论,以期为同行寻找更多提升政工师能力素养的可行性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政
期刊
摘要:在一个国家的体育事业中,最核心、最基础的环节就是人才培养,能否培养出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优秀体育人才队伍直接决定了国家体育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本文将从俱乐部培养、教育推动培养和跨行业培养领域,进行阐述,为创建体育强国建言献策。  关键词:体育人才;人才工作;体育强国  一、俱乐部培养模式  以体育俱乐部为核心的德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鲜明的“社会主导”特征。1816年,德国第一家体育俱乐
期刊
摘要: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加快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理论进行梳理,结合时代背景,阐述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方向性。为劳动教育开展提出有力支撑。  劳动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恩格斯的劳动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
期刊
摘要:随着当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注重精神领域的追求,固有和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享受和审美需求,为了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审美视角的变化,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和艺术形式的创新都要与时俱进。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创新不是凭空想象,是设计师打破原有固化的设计运用法则,洞察社会生活中的艺术设计理念,深入大众生活,从平常的生活中获取设计所需灵感,只有从设计理念、视觉语言和技术表现方式的创新
期刊
摘要:一个企业繁荣的重要步骤离不开党建思想和企业政工教育,牢记党领导的中心思想来引导企业展开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党的建设思想对企业政工引导工作的发展具备积极向上的领导作用,伴随着当下阶段企业党的建设任务的整合和改善,用党建思想来指导政工教育工作,党建工作在企业发展中是支柱力量并且具备积极踊跃的重大意义。这篇文章起初解析了党建思想对企业政工教育的引导意义和党建思想的各项内容,主要阐明了以党建思想为教
期刊
摘要:人工智能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领域成绩卓著,在文学艺术创作和视觉传达领域也崭露头角,由此带来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的归属问题。根据传统私法领域的法律关系主客体认定理论,兼采著作权立法对于全社会智力成果创作热情的激励,人工智能應被认定为法律关系客体。从制度考量和顶层设计角度出发,人工智能应借鉴民法的监护制度作制度架构。而关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认定,则要打破传统著作权法的立法理念,在著作权利益相关人(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