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comak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师的思维素养,既是具有语文性特征的教师人格魅力的体现,又具有显著的人文性特质,它始终贯穿于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语文教师的思维素养是其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语文“语”的特质和“文”的特质均要求较高思维的思维素养。语文的文本是融思想意义与表达形式于一体的,讲究的是“文”“道”的统一。思维素养不高,是无法感悟文本、透析文本和鉴赏文本的。教师的思维素养将直接决定着他的价值观念和教学观念,决定着他的知识积累的宽度和深度,决定着他的教学风格。所以思维素养对语文教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那么,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的思维素养呢?
  一、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优秀的思维品质
  思维是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人格品质。语文文本承载着古老的中华文明,拥有着博大的思想和丰富多彩的表达形式,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极高的思维素养,去领悟、掌握继而传播,而不是只依据教参,简单地灌输知识。语文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钻研教材,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这都会闪耀出自己独特的思维火花。
  教师的思维品质要求其具有独立的人格,要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态度,要热爱真理,尊重生命,也要“一日三省吾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勇于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形成积极的有价值的思维成果。
  二、语文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思维是人与生俱来的,但不同的人思维能力却大不相同,重要原因就在于每个人的思维习惯不同。作为语文教师需要掌握两个重要的思维习惯。
  1.学会联想
  联想是一座桥梁,它标志着思维的活跃,能让我们的思维产生绚丽的火花。没有联想,便没有真正的思维。一个人,有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有没有联想的习惯。牛顿之发现“万有引力”,瓦特之发明蒸汽机,爱因斯坦之创立相对论……无不与联想的习惯有关。身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联想的习惯,联想可以让你深入文本,深入作者的内心情感,建立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从而引导学生真正与文本、作者展开交流,获得情感上的共鸣。如在教《前方》一文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你觉得自己是在路上吗?你的前方又是什么呢?学生由己及作者,深刻地领悟到作者的精神层面。继而我又引导他们谈谈哪些人一直在路上,他们又有怎样的精神情感,同学们的思维一下子打开了,有了许多深刻的见解。
  2.学会质疑
  学有所得需要多思,需要质疑,质疑才能激发思维,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须有疑”,我们要学会“于无疑处生疑”,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生活中的一个画面,一个现象,一篇文章,一部电影……都会能引起我们的思考,质疑。例如,阅读《刺客列传》时,你自然想到田光为什么要自杀?是因为燕太子不信任他吗?荆轲到底要等谁?如果等到这个人,刺杀是否就会成功?《淮阴侯列传》会让你思考韩信到底有没有造反?一系列的质疑会让你对文章有更深的认识。优秀的语文教师要能够发现文本、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讨以解决。
  总之,思维素养其实是人的基本素养,而思维习惯就是教师教学中最重要的习惯之一。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很不容易,开始会很苦,但渐渐你会体悟到其中的乐趣。当然,这乐趣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的。
  三、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凝冻思维成果的意识
  所谓“凝冻思维成果”就是将思维成果物化。凝冻成果绝不等于发表论文。如果发表的论文能够运用于教学实践,改善教学,带来教学效益,那么,它是对成果的凝冻,如果撰写的论文仅仅是为了发表或评奖,就没有实际的意义和价值。相反,个人的点滴经验、体会、认识、看法,以教学后记的方式记录下来,虽然没有发表,没有评奖,但却能够有利于我们的教学,有利于对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那也算教学成果。对于教师来说,这种形式的成果应该是最主要的。
  要想凝冻思维成果,必须把握住以下几方面。
  1.要及时抓住课堂上一闪即逝的亮点
  上课前,我们精心备课,设置了一系列的问题来探讨文本,可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发言是不可预设的,课堂上我们会常常听到意想不到的精彩发言,或是某个质疑的声音。这些教学中的亮点和质疑,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我们一定要及时把握住时机,加以引导,使学生有所收获,使自己有所收获。
  2.要积极撰写教学活动日记
  在听其他老师的课或专题教学研究时,会有一些新奇的、有价值的想法一闪而过,这些对教材、教学方法的感悟和体会,要及时记下来,转化为积极的思维成果;一节课结束,对教学中的得失、教学内容的重新审视、教学活动的重新组织,我们也要及时的将这些反思感悟写在备课笔记本上。一段时间后,将这些感悟整理成文,成为对教学有益的思维成果。
  3.要善于联系生活中获得的体验
  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与生活密不可分。人生的感悟,自然的熏陶,艺术的感染,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音乐知识能让我们轻松地感悟描写音乐的文学作品,哲学能使我们更理性地理解教材作者,历史能让我们更全面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能把这些生活体验同教学联系起来,使之成为极为宝贵的财富。
  总之,中学语文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育之路走的更遠、更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思维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去培养、去学习,试着运用以上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等等解决教育教学中问题。做一名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的语文教师。
  ★作者单位:江苏句容市实验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一、前言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地区,在20世纪下半叶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经济奇迹.这些经济奇迹的取得,除台湾采取了"鼓励民营事业发展"、"鼓励发展加工业"、"改善投资环
改革春风吹绿了深圳,吹绿了神州.中华大地,举国劲吹"南窗风"全民齐奏奔康曲,和着深圳发展的节奏,随着"深圳速度"的步伐,安良村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十载奔康路禅
VITROS 2 5 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系美国JOHNSON&JOHNSON公司产品 ,是采用干化学技术对人体血液、尿液、脑脊液等进行各种生化项目的检测 ,从分离血清到加样及与试剂反应全部采用一次性用品 ,保证了结
情感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围绕认知因素借助相应的教学手段并通过语言、态度、行动等来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和认知需要,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效果的增强和教学目标的完善的教学方法。  一、情感教学法与语文课程  语文,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人们无论说什么话都是蕴含情感的,即便是平白直叙,也是当时的一种情感状态。因此感情是文学的基础,语文教学是离不开“情”的。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大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