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方言“哩”字考察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2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研究不同地区的方言,可以了解不同地区方言的特色,并且可以促进语言的交流与融合。笔者将就洛阳方言“哩”字做些考察,打破对“哩”的用法的单一化与误解。“哩”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用法,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应当做具体的分析描述。
  关键词:“哩”字;语言现象;功能
  在洛阳话语里,“哩”字的使用时非常普遍的,它从古代老百姓的日常口语中诞生,口耳相传一直延续至今。如:“你在干啥哩?”“他在叫你哩!”“我现在不想理你哩。”可见在我们洛阳这个地区,“哩”字的使用十分普遍,我们的日常口语交际离不开“哩”的使用。
  “哩”字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应与其他地区的方言加以比较,实现语言多样化发展。“哩”字并非在一开始就广泛使用,而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作为构词语素,如“怪哩怪气”、“稀哩哗啦”,或者充当语气词,如“他哄你哩!”“你骂谁哩!”再或者充当助词的、得、地,如“白哩”、“红哩很”、“跑哩快”等等,在我们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中,它成了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哩”字的功能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表示领属关系、作为语气词存在(表疑问、感叹、陈述、肯定)、作为助词(的、得、地)、作为构词语素。
  一、表示领属关系
  由“哩”字组成的表示领属关系的词语,我们可以概括为:你哩、我哩、他(她)哩、谁哩、人家哩、公家哩……
  这些词有一个共同的语言现象,那就是它们的意思都可以理解为“××的”,表示某人对某物的所属关系。
  二、表示语气词
  1.表示疑问
  如:“你骗我哩吧?”“你说的是真哩假哩?”“谁又惹你哩?”“你在想啥哩?”等等,透过这些语言现象,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句子之所以归为一类,它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哩”一般位于句尾表示疑问的语气,透漏着对说话人的不信任或者持怀疑态度。
  2.表示感叹语气
  如:“真是老天不让我们活哩!”“你真是要气死我哩!”“咋还有恁远哩!”“你咋还不知道哩!”“俺真是服了你哩!”“这天咋还不晴哩!”或生气,或着急,所以我们将其归为一类,这里的“哩”都表示感叹的语气。
  三、助词“的”、“得”、“地”
  1.充当助词“的”
  以下例子,如“甜哩”、“苦哩”、“胖哩”、“弯哩”、“新哩”、“旧哩”、“酸哩”、“黑哩”、“吃哩”、“远哩”、“近哩”等等,这些词组中,“哩”字都是与形容词搭配,表示的意思也多是形容词,相当于“××的”。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哩”字在这些词组中的作用是充当一个助词,相当于“的”。
  2.充当助词“得”
  充当助词“得”的“哩”字词组很多,我们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例证这一语言现象,如:“好哩很”、“胖哩很”、“软哩很”、“明哩很”、“早哩很”、“粗哩很、“多哩很”、“稠哩很”、“红哩很”、“黑哩很”等等这些词组,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有一个模式,由“形容词+哩+很”构成,形成一种固定结构,往往表示的是说话人要表述的这个对象具有鲜明的特点,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表示的程度比较深,有强调的作用。
  3.充当助词“地”
  由:“哩”字组成的表示助词“地”的词组也很多,且也有其固定的组合规则,下面我们再举例介绍一些这样的词组加以例证,它们分别是:“跑哩快”、“挖哩深”、“走哩远”、“懂哩多”、“刮哩净”、“吹哩干”、“磨哩平”、“拆哩快”、“射哩准”、“跑哩远”、“动哩少”、“吃哩多”、“充哩慢”、“用哩快”等等,这些词组也代表着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并且这种语言现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时时离不开的,这些词组都是固定的三字结构,当然,我举的例子不多,也有其他组合结构的,并且它们的共同点是,都由“动词+哩+形容词”组成,这些词组的意思都可以理解为表示性质的词语,表示物体的性能或者状态,其中“哩”字在词组中的意思则是在动词后面,充当助词“地”。
  四、充当构词语素的“哩”
  我们可以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分为词根、词缀、词尾三类,其中词根和词缀是构词语素,在我的方言的“哩”的使用中,这种语言现象表现的更为明显,如以下几种语言现象,“噼哩啪啦”、“啰哩啰嗦”、“稀哩哗啦”、“哩哩啦啦”、“叽里咕噜”、“酸哩吧唧”等等,在这些词语中,“哩”没有实际含义,而是充当构词语素,组成词语现象。
  “哩”字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我们的日常口语中广泛应用,并且体现着语言的多样化。随着我们生活的发展进步,它正在逐渐走向消亡,我们应该尽力保护这种语言现象。
  透过这些语言现象可知,“哩”字在不同的组合中有不同的含义,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保持方言的独立性,同时不同方言之间的交流,以及本方言与普通话的交流,都有利于本方言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石彦霞.近代汉语中“哩”字的话语功能与文化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4年,第1期.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06.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學院)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意识到维护自我权利的重要性。早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为“五位一体”,也就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互相发展、互相协调,自此,居民共建社区营造概念提出,本文就社区营造的含义、安置社区中儿童朋辈群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和完善措施进行分析,其目的就是建设有利于居民和谐相处、儿童喜欢的社区环境,从而促进人的全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发展的助力器。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企业员工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的增强,也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最终决定或影响企业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创新,是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理论、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把职工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企业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从而保证思想政治工作高效运转,充分调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
期刊
一、基层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领导层对党务工作的重视不够:就当前我国基层党组织中所开展的基层党务工作整体现状来看,基层党务工作表现出操作性差、合理性不佳、缺乏全面性等特点,使得党务工作的实施效果不佳。而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领导层对基层党务工作的重视不够。领导层将目光都放在政绩工程建设中,严重忽视党务工作这项基础工作,促使此项工作得不到合理的规划、监督与控制,相应的在实施的过程中很容易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对职业教育的总体把握和综合理念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高职毕业生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培养具有职业特色的高职学生,不断加强职业观教育。  关键词:职业观;高职院校;内涵  在2014年6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发展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这是我们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标志着党对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认识的不断深化。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建设;党建经验  前言  担负着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和党和政府的主要机构是各级,而
期刊
摘 要:英国作为宪政国家,在政治分工方面,分权思想一直处于指导地位。光荣革命过后,分权思想的关注点经历了从国体到政体的转变。关注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加深對于英国历史和分权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英国;分权思想;国体;政体  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在几百年的风雨洗礼中屹立不倒。在朝代更迭之际,流血的革命让英国人深深的恐惧。最终他们清楚的认识到,各阶级必须进行妥协,王权必须得到限制,并且做出更
期刊
摘 要:文章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聚焦老旧小区存在的消防严重问题,抓住要害和重点部位采取精准有效措施,补齐短板,做到消防安全工作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当好居民的消防安全“守护神”。  关键词:消防;老旧小区;一体化联控;守护神  消防安全是物业服务公司创建“五型”社区的灵魂,是居民安心、放心居住的保障,是实现社区优质服务的前提条件。物业服务公司消防工作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针对
期刊
一、引言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反映了各国烹饪和吃的艺术,是该国古老文明的见证和象征,同时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特点。  二、中式菜肴名称的命名方式与文化特点  (一)普通命名方法与文化特点  中式菜肴选料丰富,技艺精湛,八大菜系各有其代表菜,但是也有共同的特点,即制作精致讲究,菜肴的色、香、味、意、形、养俱全。根据菜肴的不同的质量要求,会使用不同的刀法和技巧,加工后的原料会呈现丝
期刊
摘 要:《太平经》的“承负论”是道教善恶报应思想的核心,它与佛家的因果报应思想不同,其受报的主体是不完全一致的,前人行善,后人得福,前人行恶,后人受灾,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还承负着先人的善恶行径。  关键词:太平经;承负说;善恶思想  每种宗教都有其对善恶的论述,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善恶报应思想的核心是《太平经》中提出的“承负”说。“承负”即因果,是说行善事或做恶事的人,此生或
期刊
摘 要:水语和汉语都属汉藏语系的语言,量词在水、汉语里都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由于汉语的渗透和影响,水语在量词的使用上与汉语有相同也有不同点,本文通过两者的比较,突出水语量词的特点。  关键词:水语;汉语;量词;比较  由于受汉语的影响,人们可能会认为水语在量词的分类、名量词的语法功能等都跟汉语一样,事实上,水语量词虽在某些方面与汉语相同,但在使用上水语有自己不同特点。水语语料主要来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