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十五)

来源 :阅读与鉴赏(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一)1.阅读下面的微型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
  仰望星空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suì;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1};那lǐn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bó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wēi。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2} ;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
  ——温家宝2007年5月14日在同济大学的演讲
  (1)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1分)
  A.栖息 B.炽热
  (2)按拼音在田字格中写汉字。(2分)
  A.深suìB.lǐn然C.bó大D.依wēi
  
  (3)在横线上为语段的空缺处填写恰切的短语。(1分)
  答:{1}{2}
  2.结合语境,辨析黑体词语的内涵。(2分)
  (1)诚信铸就品牌,是本公司的企业理念。()
  (2)他一直坚持做人要诚信的理念。()
  (3)保护健康和尊重生命正逐步成为富裕起来的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理念。( )
  (4)我们需要建立起城市文化的新理念。()
  3.认真阅读下面的新闻,在“□”内为其拟写标题。(2分)
  □□□□□□□□□
  9月20日,在以“华夏情·相约圆明园”为主题、以龙灯会睡莲展为主要内容的2007圆明园金秋主题文化月开幕仪式上,圆明园首次公开了代表圆明园的标识。圆明园标识是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吕敬人先生设计的,他把中国玉玺的篆体字作为圆明园标识造型的设计元素,采用“圆明园”三个字的篆体,并将其演化成圆明园的标志性遗址“大水法”。
  (选自2007年9月22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4.探究下面的短文,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把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补充完整。(2分)
  方法最重要
  游义平
  一只蝎子掉进水里,拼命地挣扎想上岸来。这时一个路人用一截小棍伸向它,准备把它拨到岸边,再行施救。困境中的蝎子猛地受到木棍的外部打击,心中愤恨,抬起螯足向棍子蜇去,然后猛推,想远离攻击。路人再拨一次,蝎子就再反击一次。路人把小棍浮在水中,正沉思良策,小棍无意间漂到蝎子的螯足上,蝎子已经紧紧夹住,路人顺利地把蝎子拖到了岸边。教育就如同对蝎子施救一样,很多时候,
  。
  (选自《知识窗》2007年第10期)
  5.阅读名著选段,回答问题。(4分)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正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虫急要挣扎,被武松尽气力纳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往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一顿拳脚打得那大虫动弹不得,使得口里兀自气喘。……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其表现的故事情节是:______________。(1分)
  (2)请根据上文概括武松的性格特点。(2分)
  答:
  (3)在同一本名著中,还有哪一个杀虎的情节?(1分)
  答:
  6.古诗文默写。(10分)
  (1)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2)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坚信理想抱负一定能实现的顽强、自信、执著精神的千古名句是:
  ,。
  (4)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同时又蕴含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
  (5)等待是“何当共剪西窗烛, ”;等待是“ ,还来就菊花”;等待是“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_”;等待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等待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等待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口语交际及互动(3分)
  7.北京时间8月31日,第11届田径世锦赛进入第七天的争夺,在刚刚结束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世界纪录保持者、雅典奥运会冠军、中国“飞人”刘翔以12秒95击败古巴名将罗伯斯勇夺世锦赛金牌,至此刘翔也实现了110米栏的奥运会、世界纪录、世锦赛的大满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作为中学生的你打算向刘翔说些什么?请把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答:
  
  (三)综合学习及探究(10分)
  8.整体感知全文,链接下面表格里的信息,回答问题。
  表一:留守儿童道德行为指标
  
  表二:留守儿童社交能力指标
  
  (1)从“表一”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从“表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3分)
  (2)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探究留守儿童产生不良现象的原因。(4分)
  答:
  
  (3)针对实际问题,请你以提建议的方式,向社会发出呼吁。(3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13分)
  (一)对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其山外峻中夷,由青阳西南行,则峰攒岫复,瑰奇百出,而入其中则旷以隐,由山麓褰裳则寒泉数十百道,喷激沙石碎玉哀弦,而入其中则奥以静,盖岩壑盘旋,白云蓊郁,道士所族处者,是为化城。一峰屹然,四山云合,若群龙之攫明珠者,是为金地藏塔。循檐送目虚日之气远接江海,而四方数千里来礼塔者,踵接角崩,叫号动山谷,若疾痛之呼父母,蹈汤火之求救援。道士争缘为市,几以山为垄断矣,岂复知有云壑乎!
  于是择其可游者日东岩,其上有堆云洞、狮子石,僧屋数间,刻王文成手书。文成聚徒讲学,游憩于斯,有东岩燕坐诗。令求其讲堂,无复知者。
  天柱峰最高,俯视化城如一盂。绝壁矗立,乱山无数。所谓九十九峰者,迷离莫辨,如海潮涌起,作层波巨浪,青则结绿,紫则珊瑚,夕阳倒蒸,意眩目夺。盖至此而九华之胜乃具。惜余非闲人,不得坐卧十日,招太白、梦得辈于云雾间相共语耳!
  (选自施闰章《游九华山》)
  9.在甲文的“[ ]”内填写恰切的汉字。(1分)
  10.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2分)
  (1)略无阙处 阙: (2)沿溯阻绝 溯:
  (3)峰攒岫复 攒: (4)四山云合 云:
  11.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文:
  12.写出甲、乙两文中描写山势的句子。(2分)
  答:
  
  13.甲、乙两文各写了哪些景观?请分别列出。(2分)
  答:
  
  14.甲文中的“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与乙文中的“惜余非闲人,不得坐卧十日”均流露出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请写出这些语句具体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15.甲、乙两文在详略处理上都非常恰当,请举例说明。(2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18分)
  金鱼缸
  柳恋春
  黄英在学校门口等了好一会儿,还不见儿子出来。此时的校门外卖各种学生爱吃的食品的小贩云集,糍粑、糖葫芦等什么都有。
  儿子平时放学也爱买这些零食吃。黄英走过去拿一元钱买了十个糍粑,装在塑料袋里就一小砣。她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一小砣糍粑能值一元钱。
  儿子终于出来了。黄英马上追过去,一脸讨好地把糍粑递给儿子。儿子接了,很礼貌地说了一声:“谢谢妈!”这一客气,黄英把脸扭开了,眼里的泪花就在闪了。
  儿子以前不是这样的啊!以前的儿子活泼开朗,老爱吊着妈妈的脖子说:“妈,给我一元钱,我要买糍粑吃!”她知道儿子从不乱花一分钱,所以,每天儿子上学,她都给他一元钱。
  自从丈夫赌博越陷越深后,黄英提出了离婚,这就意味着,十一年的婚姻将宣告结束。丈夫想悔改,跪着求自己。可是,黄英就不答应,坚决要离。十岁的儿子看着父亲跪在地上,一脸的惊恐。从此,就变得沉默寡言了。
  黄英把离婚协议写好后,丈夫一直不签字。现在仍然僵持着。儿子也从此不向自己要钱买零食了。
  儿子接过糍粑也不吃就往前走,黄英紧紧地跟着儿子。
  儿子来到一爿卖金鱼的门面前不走了。黄英的手搭在儿子肩上:“儿子,想买什么?”
  儿子往里面看看,问:“金鱼缸多少钱?”
  老板说:“六十元!”
  儿子不说话了。黄英马上说:“五十元,再送两条金鱼!”
  老板想了想,就说行。
  黄英就招呼儿子选金鱼。儿子茫然地看着母亲。
  黄英选了一条大红的金鱼,又选了一条小金鱼。
  金鱼缸买回家后,儿子放学除了做作业,就是看金鱼。有时,星期天一看就是半天,对着金鱼看,不言不语,很专注。
  过了几天,儿子突然说:“妈,你每天给我一元钱好不好?”
  儿子终于又向自己开口要钱了。黄英一阵激动,搂着儿子说:“来,儿子,妈给你。”她掏出五元钱。可是儿子不要五元,只要一元。
  儿子每天都只要一元。黄英想,儿子越来越懂事了。
  这天,黄英下班回家,去给金鱼喂食。她突然发现,金鱼缸里多了一条黑色的大金鱼。两大一小三条鱼相偎在一起,在鱼缸里自由自在地游玩。
  儿子也回来了,趴在妈妈背上,一起看金鱼。儿子好像忍了很久才说:“妈,三条比两条好!”
  黄英眼里流出了泪,笑着点头:“嗯!”
  (选自《精品小小说》2007年第4期)
  16.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表达作用。(2分)
  黄英就招呼儿子选金鱼。儿子茫然地看着母亲。
  答:
  
  17.文章第四段至第六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8.整体感知全文,探究黄英两次流泪的原因。(4分)
  (1)这一客气,黄英把脸扭开了,眼里的泪花就在闪了。
  答:
  (2)黄英眼里流出了泪,笑着点头:“嗯!”
  答:
  19.文章第一段的环境描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答:
  20.对于小说中的儿子来说,金鱼的数量和特点是有着深刻寓意的,请说说你对此的理解。(4分)
  答:
  21.文章最后一段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请你推导它所传达的信息。(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7题。(20分)
  良知良能 国之魂魄
  李泓冰
  温家宝总理又去看望钱学森、季羡林、朱光亚、何泽慧等学界泰斗了。这条新闻,已经不会出人意表。对季老,温总理继“三顾医院”之后,这是五年来第四次登门拜望了。两人促膝谈论“讲真话”、“和谐”、“泰山与民族精神”之类平实而又高远的话题。其情其景,大有古风,令人慨然。
  以一大国之总理,在日理万机之际,仍不忘践行尊师之道,在老学者面前,谦恭地执弟子礼。这样的画面,对国民、对孩子自然也是一种道德教育。
  联想到最近的“公民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各地“反响强烈”——这份“强烈”耐人寻味,百姓们对道德楷模能够在某种程度上移风易俗,寄予厚望。
  想起一位大学女教师。她患有头晕病,一旦发作就不能举步,只能蹲踞在地,以防跌倒。每在路上发作,旁边行人匆匆视若无睹,而她自己也习以为常。不料,某次出差北欧,在街上行走时再次发病,竟不间断地有行人上前,嘘寒问暖……
  女教师一时百感交集,原来,人情淡漠,不该是社会的常态啊!
  女教师的经历虽属个案,但也并不罕见。不要说对路人伸出援手,少数人“利”字当头时,连自己的亲人也会顿成仇雠,势同水火。甚至是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诸如不闯红灯、不插队、不随地吐痰之类,也需要从头教起。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一些人远离了相濡以沫、助人为乐乃至慎独守礼的良知?
  一个民族,在急步追赶世界的时候,在经济飞速上升之际,仿佛刚离饥寒的人,忽然发现物质丰盈触手可及,那种日益膨胀的欲望,比起坚守道德底线的意志,来得更加强烈。精神层面的说教,敌不过物质层面活生生的诱惑。欲望的洪水冲击着道德堤坝,让五千年文明在有的领域失守了。
  当一些大众媒体热心于渲染某人的发迹史、某明星的奢华生活之际,当现实中频频上演类似“宝马”车主伤人后还漫不经心的活剧,当学校里的孩子们把攀比名牌服饰与运动鞋当成热议话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要让全社会形成文明的道德风习,将是一件艰巨的长期的事情,这恐怕也需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季羡林老人和温总理聊天,谈及“良知良能”,也谈及他在《泰山颂》中的两句话:“国之魂魄,民之肝胆,屹立东方,亿万斯年。”如果用来比喻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比喻他所推崇的“良知良能”,也再恰当不过了。
  总理的尊师重道之举,百姓们对评选道德楷模的热心,从不同层面在做着“移山”的努力。
  是的,我们不能再容忍自己失“魂”落“魄”了!
  (选自2007年8月6日《人民日报》)
  22.结合语境,解释加着重号的字的含义。(4分)
  (1)日理万机 机:(2)移风易俗 易:
  (3)相濡以沫 濡:(4)漫不经心 漫:
  23.文章标题是论点还是论题?为什么?(3分)
  答:
  
  24.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括文章前两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3分)
  答:
  
  25.文章第四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答:
  
  26.文中画线句中的“山”具体指代什么?(2分)
  答:
  27.整体感知全文,链接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 陈凯歌称胡戈把本属于别人的知识产权拿过来任意地篡改,完全不顾当事人的感受,任意地去糟蹋别人的作品,对此做法,他感到非常悲哀。
  材料二 中国新闻网撰文称山西繁峙“6·22”特大爆炸事故查清,隐瞒不报,弄虚作假的县长等人近日受到处理。令人注目的是,有11名新闻记者在采访事故过程中收受当地有关负责人及非法矿主贿送的现金、金元宝后就昧着良心编造假新闻,存在严重的经济违纪行为。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2分)
  答:
  
  (2)现实生活中,与材料性质相似的例子很多,请你再举出一例。(3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8~32题。(12分)
  神秘的海洋“无底洞”
  韩长代
  海洋中的“无底洞”,又称“死海”或“海洋黑洞”。在“无底洞”附近,有着异常的电磁波动。目前所知海洋“无底洞”有两处,分别在印度洋和地中海。
  印度洋“无底洞”:位于印度洋北部海域,北纬5°13′,东经69°27′,半径约3海里。这里的洋流属于典型的季风洋流,受热带季风影响,一年有两次流向相反变化的洋流。多艘轮船在此沉没。这片海域有着异常的振动及电磁反应,故有人称之为“无底洞”。1992年8月,装备有先进探测仪器的澳大利亚哥伦布号科学考察船在此科考,他们认为“无底洞”可能是个尚未被认识的海洋“黑洞”。探测发现,其附近海水的振动频率低且波长较长,由此推测“黑洞”可能存在着一个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巨大的引力场,但具体的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他们还在“无底洞”及附近探测到七艘失事的船只,而“无底洞”的奥秘并未解开。
  地中海“无底洞”:无独有偶,在地中海东部希腊克法利尼亚岛阿哥斯托利昂港附近的爱奥尼亚海域,有一个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大量吸取海水的“无底洞”。据估计,每天失踪于这个“无底洞”里的海水竟有三万吨之多。为了揭开其秘密,美国地理学会曾派遣一支考察队去进行科学考察。
  科学家把一种经久不变的深色染料放在海水中,观察它是如何随海水一起沉下去的。接着又察看附近的海面以及岛上的各条河、湖,满怀希望能发现该染料的踪迹和同它一起的那股神秘的水流,然而实验结果发现,那些染料彻底消失在“无底洞”中再无下落。
  地中海“无底洞”引起科学家们极大的研究兴趣,第二年又进行了新的实验。他们用玫瑰色的塑料小粒替海水作了“记号”。这些东西不会溶解在水里,也不会完全沉下去,因为它们的密度各不相同。科学家们把130千克肩负特殊使命的物质,掷入旋转的河水里。一会儿所有塑料小粒就被旋转的海水聚成一个整体,然后被无底深渊吞没。
  科学家对这次实验寄予极大的希望,他们渴望着把其秘密揭穿,哪怕能在附近找到一粒玫瑰色的塑料也好。然而他们的计划仍然是落空了。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竟然会没完没了地“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又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流到哪里去了呢?地中海“无底洞”成了千古之谜。
  (选自《知识窗》2007年第10期)
  28.海洋“无底洞”的神秘之处表现在哪里?(2分)
  答:
  
  29.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
  答:
  30.文章运用了哪种说明顺序?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分)
  答:
  
  31.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2分)
  据估计,每天失踪于这个“无底洞”里的海水竟有三万吨之多。
  答:
  32.文中加曲线的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四、作文(50分)
  
  33.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
  成功的真谛
  有人问一位智者:“请问,怎样才能成功呢?”智者笑笑,递给他一颗花生:“用力捏捏它。”
  那人用力一捏,花生壳碎了,只留下花生仁。
  “再搓搓它。”智者说。
  那人又照着做了,红色的种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实。
  “再用手捏它。”智者说。
  那人用力捏着,却怎么也没法把它毁坏。
  “再用手搓搓它。”智者说。
  当然,什么也搓不下来。
  “虽然屡遭挫折,却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这就是成功的秘密。”智者说。
  阅读上面的材料,以“成功”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2)题目自拟。(3)立意自定。(4)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和人名。
  文题二:
  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所以懂得了感恩。亲爱的同学,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动吗?如果你曾经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祝福、一句劝慰,如果你曾经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颗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经感动于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落叶归根,那么请拿起你的笔,去记录你的情感历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美。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1)我手写我心,要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题目自拟。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苏 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标示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念 无 与 为 乐 者 
期刊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
期刊
薛 涌(旅美学者)  ①“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从1998年到2003年,我国识字者阅读率下降了8.7个百分点,2003年的国民阅读率仅为51.7%。  ②一石激起千层浪,阅读率下降引起了各界人士的诸多评论,担忧者有之,思考者有之,斥责者有之,宽谅者也不乏其人。阅读率下降到底意味着什么?不读书使中国人丧失了什么呢?  ③阅读是人类传递信息最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手段。因为通过阅读接
期刊
吴 佳  ①最新研究发现,饮料中所含的果糖会刺激人体中一种导致暴食的激素分泌。这个发现再次给人们畅饮甜饮料的习惯敲响了警钟。  ②以往人们只认为过多的葡萄糖和蔗糖对人体有害,以为果糖不容易升高血糖,是一种对人体安全无害的糖。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却告诉人们:大量摄______取果糖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性,其害处甚至超过了葡萄糖。  ③首先,果糖被人体吸收的途径和其他糖不同。人们吃了葡萄糖之后,胰岛素的分
期刊
王晋川  苏东坡平生爱吃鱼,常常自己动手烹饪,因而,深得各种做鱼妙法。他贬官黄州时写有《鳊鱼》诗:“晓日照江水,游鱼似玉瓶。谁言解缩项,贪饵每遭烹。杜老当年意,临流忆孟生。吾今又悲子,辍著泪纵横。”他在著名的《后赤壁赋》中记下了将“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的鳜鱼烹煮以佐酒的故事。他在常州时,有一位朋友请他吃河豚。苏东坡早就听说河豚有毒,弄不好会毒死人。开始时,苏东坡还只是用箸夹一点点鱼肉尝尝。到后
期刊
方永江  工作之余,读读书、写点东西、与二三朋友相聚,是我多年的生活状态。好读书,但求有所解。于读书中去体味沧桑,感悟人生,享受生活,其乐无穷!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心路历程的记载,人生的七情六欲、悲欢离合,都有了。读书,可以从中体味人情冷暖、人世沧桑。书籍是作品主人公或作者人生的记录,是鲜活的生活写真,艰苦卓绝、平坦如砥,或平凡或辉煌,全齐了。读书,可以从中感悟生存艰难、人生苦短。书籍
期刊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20分)  第一部分(1-6题 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4分)  春日的洪泽湖,碧水清清,茫无(ya)__________际。湖岸的花木争(yan)__________斗艳;夕阳西下,扁( )舟更忙;纵观远景,又如海市蜃( )楼,好一派风光。  2、根据提供的内容填写诗文原句,完成括号内相应的作家或作品的填空。(10分)  (1)__
期刊
三峡水库会不会因地震影响大坝安全,这一直是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目前,专家对此已形成相对一致的看法:三峡水库蓄水诱发地震虽然不可避免,但绝不会是灾害性的。  原因有三:其一,三峡大坝坝址建在一个完整的花岗岩岩体上,是相对稳定的地块,本身没有断裂和破坏;其次,库区最近的地震断裂处离坝址有39千米,地震点发生地震并传到坝址来,实际发生的基本裂度不会超过6级,而三峡工程是按照抗7级裂度设防的;其三,自古以
期刊
席慕容,祖籍内蒙古,1943年生于四川,现居台湾。当代诗人,诗集主要有《七里香》《无怨的青春》等。她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一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莲的心事》即是这样一首温婉的小诗。  这首诗中的荷花再也不是“才露尖尖角”的新荷,也不是香销、色褪、叶凋的残荷,而是盛开的夏荷。新荷宛如十二三岁的女孩,充满清新、妩媚的美;残荷大有美人迟暮之感,具有凄凉的美;盛开的夏荷则恰似
期刊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作为一篇小小说,《招牌菜》的特点是在有限的文字空间里,表现了更别致精巧的情节。  全文的中心是“感恩”,为了突出这一主题,作者设置了两个人物来表现:林子是正面人物,也是小小说的主人公。因为感恩,他不愿父母为供他上学再吃苦受累而悄悄撕掉了录取通知书;因为感恩,小说以插叙的方式交代了林家是如何获得“秘制盐水鸭”的配方和那坛百年老卤的;因为感恩,林子父母才放心把林子送到二叔那里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