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雨”未停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ariz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创作本就是艺术的再现,它关注表现力、感染力、洞察力以及对读者的启发。施蛰存《梅雨之夕》叙述“我雨中邂逅少女”后的短暂心路历程,但其叙事模式超越了简单的心理还原和分析,背后美学的余味悠长,可谓营造了极富艺术特色的“心雨”。若以审美的眼光重读这部小说,还原人物心境,追问性别认知,观照社会现实,读后更能收获感性的哲思,也可一窥施蛰存进步的创作观、男女观以及深刻的都市思考。
  关键词:心理艺术 语境 男女关系 都市心理危机
  当前,在对现代新感觉派的心理分析小说研究中,通常关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自我、本我、超我三者的关系,而对小说中的语境、审美要素、心理外因、社会心理层次内涵的关注较少。本文以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梅雨之夕》中的“心雨”为研究对象,由心理环境切入,进一步分析小说中的现代男女关系及其中暗含的女性话语,最后上升到社会心理层次,探讨现代都市病态心理危机,由浅入深,从三个维度分析故事意欲展现的那场不曾停下的“心雨”。
  一、雨中“心雨”:心理环境的情景交融
  雨——伞——人,施蛰存的《梅雨之夕》勾勒了才子佳人同撑一把伞的现代版古典“雨中漫步图”,这一叙事场景经过作者有意识的审美选择与艺术加工,由景及情,情景交融。该小说不同于他其他作品的动荡和激烈,如《将军底头》《鸠摩罗什》,而是在清新雅致中引入人物细腻的情感。
  初夏时节,江淮流域经常出现一段持续时间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又适逢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季节。作为江南的标志气候现象,梅雨时节空气潮湿阴闷,令人生出孤独凄凉之感。而梅雨持续时间又很长,雨势如烟雾一般空蒙且绵长,很容易与缠绵的情思联系在一起。宋代词人程垓的《忆秦娥·愁无语》借用梅雨意象,写就爱情的绵长愁思:“黄梅雨。新愁一寸,旧愁千缕。”
  《梅雨之夕》的故事发生在梅雨季工作日的下午,文中的“我”身处烟雨空蒙的场景,行进间不仅有一种对雨中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感慨,还有一种一切人事物都如真似幻的朦胧,雨的细腻和绵长更给了“我”对美好事物的审美意义上的别样憧憬。这一雨中意境的渲染为心理活动提供了想象、发挥的空间,建构了心理环境(mental environment),借此表现“雨中浪漫”便是水到渠成。
  如果将“雨中”看作大的心理环境,那“共伞”就是小的心理环境。伞本有“遮蔽和呵护”的意味,面对雨中佳人“孤寂地只身呆立着望这永远地,永远地垂下来的梅雨”,“我”顿生以伞作为盾牌为伊人“挡着扑面袭来的雨的箭”的冲动,这源于“我”潜意识里男性对女性本能的保护欲。伞一直是浪漫的象征,“共伞”更是爱情的见证。余光中在《伞盟》中表达对“共伞”的憧憬,即“愿你与我做共伞的人,伴我涉过湿冷的雨地”。伞作为雨中的隐蔽,也是“我”与女子仅有的共有空间。不同于戴望舒在《雨巷》中“逢着”一个撑着油纸伞的“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我”与陌生女子在雨中同撑一把伞,算得上是亲密接触了,对方还是一位完全符合“我”对美的认知的伊人,心理波动则更加激烈。“我”的心理活动正是一次次在伞下偷看女子,并暗自猜测、想象。因为有伞柄的阻隔,“我”恨它阻挡视线,以至于无法“完全观察”,只留依稀中女子的侧脸。但这种物理的阻隔增添了思绪上朦胧的美感,更是让“我”产生了她是多年不见的“初恋”的遐想。在此意义上,伞还赋予了女子诗意的美。
  以马林诺夫斯基提出的“语境”(context)a概念进行分析,文中的“雨”是小语境,即文本的“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作者负责展示故事画面,但把“言外语境”留给了读者。此“言外语境”包含阅读主体的主观因素,如身份、处境、知识、心情等,更像是动态的,是大脑的主观产物。故事里的雨映照的是“我”的“心雨”,而不同的读者读《梅雨之夕》,也将建构心中独特的自在语境,于假设、补足、延展中生成自己主观的“心雨”。这也符合“陌生化”和“奇异化”中延长审美时间的观念。
  施蛰存点到即止,但虚幻的“心雨”极具感染力,给予读者更大的思考空间,这种创作模式偏向“读者导向型”写作,考虑了“受众”的观感体悟与审美接受。从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的角度来看,重要的是人进行推理和思考的自主过程,所以创作应更侧重读者自行思考赏析作品的审美过程。对叙事场景进行“实”的勾勒很重要,可如果作者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倾向,那么小说则会破坏读者的阅读体验。“心雨”一直下,方显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二、“心雨”的变奏:男性本位的淡化与女性话语的显露
  《梅雨之夕》以男性为第一人称叙述,围绕一个让“我”心乱的女子展开。“心雨”于宁静之下暗藏性别认知的“变奏”,宛若一出极具表现力的伦理剧,在“我”对自己、女子、妻子的心理认知波动中,辐射着现代男女的关系,探讨男性对于自己角色的界定以及对于女性的认知。
  根据男性本位意识,女性即男性征服或消费的客体。送伞之前,“我”对于女子有“残忍的好奇心”,想看她“在雨中如何自处”。那时,“怜悯和旁观的心理在我身中各占一半”,即便上前借伞也別有目的:“但至少是要求制服她的心在我身里急突地催促着。”如弗洛伊德所说,“被压抑的潜意识和意识的两种心理因素的冲突支配了我们的一生”。“我”潜意识里将女子看作“美的事物”,亲近她是在潜意识的推动下产生的意识。可以说,“我”对于美的事物有潜在的欲望和支配的心理,这放在男性对于女性的认知上,符合男性本位的价值观。
  这之后,“我”的一系列心理波动皆受内向投射(introjection)的影响。荣格提出的内向投射指“将主体内容摄入客体之中”,这一心理过程从“我”见到女子将其误认为是初恋情人开始,直到雨停后女子独自离去终了。在此期间,“我”的欲望在自制力的约束之下,始终无法获得满足。“我”展开遐想,并将她与记忆中的初恋少女比对,在屡次的猜测和否定中重新审视眼前的女子,可仍不能肯定是她,也不能确定不是。但因心中有不甘的执念,“我”试图用一切美好的词语来形容这位女子:她时而“娇媚”,时而“端庄”。“我”最初的男性本位意识由于内向投射,在倾注了大量主观好感后,也由“物化女性”变成“美化女性”,戏剧性地渐渐淡化了。   在男女关系方面,小说“精神出轨”的叙事暗含对于现代婚姻与家庭伦理的思考,但不存在杨绛《小阳春》那般“婚姻危机”的叙事。“我”数次在途中看到妻的“影子”,看似诡异突兀,实为移情效应(feelinginto),源于对妻子的情感认同:
  我偶然向路旁一望,有一个女子倚在一家店里的柜上。用着忧郁的眼光,看着我,或者也许是看着她。我忽然好像发现这是我的妻,她为什么在这里?我奇怪。b
  但铃木所画的美人并不和她有一些相像,倒是我的妻的嘴唇却与画里的少女的嘴唇有些仿佛。
  小说虽没有对妻子的直接描写,但这些“错认”和“巧合”的移情绝非空穴来风,恰恰证明了她在“我”心中的分量和她的话语权。如“剩下妻在家里焦灼地等候着我”等种种想法,也證明了“我”对妻子的重视。爱情的热酒并没有失温,在“我”看来,妻子不是男性本位的附属品,而更多的是规范和约束的存在。妻子的反复“闪现”将那颗迷离的心拉回正轨,引导雨中的艳遇“发乎情,止乎礼”。“我”对妻子有一种精神上的莫名归属感,可谓思绪混乱、纠结时的一份心安。“我”对妻子真是“又敬又爱”,在婚姻中二人的男女地位也是平等的。
  故事结尾的细节体现了夫妻间感情的和谐与对等。妻子对“我”很迟回家的反常,加以询问和关切,而非一味地质问和猜忌;“我”经历雨中邂逅,回到家则淡淡地解释:“遇到了朋友,在沙利文吃了点心,因为等雨停止,所以坐得久了。”这隐瞒绝非单纯欺骗,而恰是站在妻子角度的思量:一方面,“我”对自己片刻的“精神出轨”感到愧疚,但“我”也清楚这“背叛”无法说得太清楚,只是顷刻的思想游离罢了;另一方面,为了不让妻子为此焦虑,“我”尽力维持婚姻关系的和谐。这一解释的动因是出于对妻子的爱,毕竟“我”始终是忠于妻子的。
  另一位女性形象,即施蛰存笔下的雨中女子,则是理想的现代知识女性:看似柔弱,但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明晰的价值判断,也懂得有选择地接受与拒绝。
  她举止优雅大方,对陌生男子的雨中送行,有礼貌地接受好意,但仍时刻保持距离;对于“我”的问询,也是点到即止的浅浅回答。雨停后,她对“我”意味不明的“好意”不断拒绝,先是说:“谢谢你,不必送了,雨已经停了。”在“我”流露出送她回家的意图后,她予以婉拒:“不敢当呀,我一个人可以走了,不必送罢。时光已是很晏了,真对不起得很呢。”最后她更是不等回答便转身离开:“谢谢你,请回转罢,再会。”这场关系本就该和雨一样来也快去也快,雨中同行的应允本就是她在特殊时刻的权宜之计。“我”之于她,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而已,而她不失礼节地委婉拒绝、回避,保持了陌生男女之间的距离,也暗中自我保护,真是独立而聪慧的女子。
  施蛰存在《梅雨之夕》中塑造了“一内一外”两个理想的女性形象,即家中的温柔妻子和雨中的知性少女,也给予她们不弱于男性的话语权,体现了他对女性地位的认可和对女性形象的现代认知,是男性作家创作观中女性意识的体现。这场关乎现代婚姻与男女关系的“心雨”有极强的代入感,能启发男性读者对自己在婚姻与爱情关系中的定位进行再思考,也能引导女性读者对女性形象与女性话语权进行再衡量。
  三、“心雨”与社会心理危机:压抑者的片刻释放
  《梅雨之夕》中“心雨”最深层的内涵是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在社会维度上揭示现代心理危机和都市病态心理,从而带给读者无穷的震撼。
  施蛰存塑造的不是一般的上班族,而是大都市中的浪漫绅士形象,小说中的男主人公喜欢“在滴沥的雨声中撑着伞回去”。不同于同事们下雨天便坐车匆匆回家,他享受着听雨看雨的惬意美好,将这看作是“一种生活上的希望”,“用一些暂时安逸的心境去看看都市的雨景”已然是他的习惯。这些心理活动已经属于审美的范畴,是他排解、释放内心的压抑与苦闷的方式。
  社畜(日语:しゃちく)是日本企业底层上班族的自嘲用语,西方社会则用薪资奴隶(wage slave)来形容废寝忘食的工作者。这些用语都指向了现代社会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对上班族以及都市人的压迫,这种压迫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心理上的。千篇一律的繁杂“公事”让“我”的生活流于表面,看似很忙碌,但这“充实”只是假象,实则缺少了生活的参与感和对内心情感世界的关注,难免陷入机械麻木的“都市病态”之中,这样的人与机器无异。都市上班族们太过熟悉每日的生活,在“上班——下班——上班”这相似又反复上演的日常中,他们是精神上被压抑的群体。
  在近来的连日的大雨中,我依然早上撑着伞上公司去,下午撑着伞回家,每天都如此。
  忙碌的都市人心中时常有“麻木感”,表现在对所做的事、所面对的人失去乐趣、缺乏激情,甚至陷入“这样做的意义何在?”的自我怀疑中,这已然是现代社会普遍的都市心理危机。都市人有时需要一闪而过的美好,就如文中“我”在雨中邂逅的那位美丽少女一般,从而能够暂时从“病态心理”中走出来,慰藉空虚和疲惫的内心世界,重燃生活的希望和热情。这种美好让他们期待每时每刻都有精彩发生,从而以感性的目光重新审视自身和这个世界,恢复对生活美感的敏感认知。由此可见,《梅雨之夕》中男主人公的“精神出轨”,是社会人面临都市心理危机时的一种宣泄。
  “我”遇到雨中少女所产生的心理波动,实则象征着被压抑许久的激情和感性。这场雨中的浪漫呼唤着最真实的爱情,她勾起了“我”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只可惜这一切宛如一场梦,不过是被都市生活压抑许久的上班族的“白日梦”。
  在车上的我,好像飞行在一个醒觉之后就要忘记了的梦里。我似乎有一桩事情没有做完成,我心里有着一种牵挂。但这并不会很清晰地意识着。我几次想把手中的伞张起来,可是随即会自己失笑这是无意识的。并没有雨降下来,完全地晴了,而天空中也稀疏地有了几颗星。
  “我”与女子分别后,长期呆立,心中怅然若失,在车上仍无意识地想撑起伞,想多回味一下,可美好已然逝去,再也寻不到了。女子独自离开的瞬间,美梦的泡沫破灭,最终“我”的生活还将回归麻木与僵硬,片刻的内心放飞之后又将回到暗无天日的沉寂常态,被都市压抑的自我认知、内心的真实情感,日后也难有释放的机会。   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小说受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影响,但后者侧重“个体”的心理剖析,认为一切心理活动产生于“本我”,即欲望是原动力,故较少关注心理情感发生的社会背景,淡化所谓的“外因”。施蛰存在借用这一手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良,他的心理分析小说在叙事建构上有社会心理学的内涵,是关照人生、映射社会、反思现实的一门艺术。
  施蛰存的《梅雨之夕》写于1933年,故事发生在上海这个当时最繁华的大都市。作者关注的是都市的普通工作者,他思考的是个人情感在都市的喧嚣中“压抑还是释放”的问题,暗含了作者对“个人情感与都市文明碰撞”这一社会话题的关注。这些都是小说男主人公心理活动的“外因”。
  在《梅雨之夕》的结尾,雨停了,但背后的社会问题直到现在也没有办法解决,那象征都市被压迫者的心理危机的“心雨”一直未停。就如高尔基所言,“文学是人学”,文学探讨的终极命题应是人活着、存在过的生命意义。物质生活千篇一律,若人的存在只是一串标签与数字,不妨叩问内心,于不可视的内心生活中寻觅“生命本真”,觅得一丝心安。施蛰存的心理分析可谓心理艺术,他着眼于美感与灵性,为生活在现代都市中且不自觉被枯燥工作压抑着的民众发声,在追求效率与物质的理性时代,呼唤人们用心去感受、思考身边美的事物,以此证明人的真实而无可替代的“存在”,其创作背后有着超越文本的深意与跨时代的启迪。
  a 小说阅读好比作者与读者进行潜在对话:作者是倾诉者,读者是倾听者。此处借用语言学中的“语境”概念分析这一交互过程。参阅陈晨:《现代修辞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7页。
  b 施蛰存:《十年创作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5页。(本文有关该书引文均出自此版本,不再另注。)
  参考文献:
  [1] 施蛰存.十年创作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 朱永生.语境动态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炯.文学透视学——文学理论体系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 林树鸣.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6] 荣格.心理类型[M].吴康译.上海:上海三聯书店,2009.
  [7] 陈晨.现代修辞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作 者: 朱泽礽,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四个核心城市”,加上活力四射的珠三角,构筑粤港澳大湾区版图特色。岭南方言文化是粤港澳湾区的主流文化,同声同气、共建共荣“一带一路”湾区开放格局与经济文化的核心圈,战略意义非凡。承载百越底蕴的粤方言文化是广府文化的重要标志,粤俗文化传统传承与学校教育发展,是湾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当前湾区的语用属于粤方言与英语、葡语、国语以及五邑话、客家话与广西白共处一
期刊
摘 要:2006年的影片《巴别塔》(Babel)表达了普遍的隔离这一主题。值得注意的是,影片除了运用多线索交叉叙事以外,在单个故事的情节点和场景节奏处理上,也突破了好莱坞惯常的叙事原则,如美国故事中表现了一个无法推动事件的反主人公形象等等。本文将从后一种角度入手,探讨影片是如何将隔离这一主题视觉化的。  关键词:隔离 偏见 虚构  在电影中,你只能相信你所看见的。  这是一个关于普遍的隔离与对美国
期刊
摘 要:《摸彩》是20世纪美国短篇哥特小说,自出版起便引发褒贬不一的评价。它也是美国作家雪莉·杰克逊的代表作,被称作20世纪最恐怖的短篇小说之一。本文从福柯理论出发,从权力、话语、知识的关系与知识型理论对文章中田园牧歌般却又暗藏杀机的小镇进行分析,探究集体暴力的悲剧发生的根源及规范性权力对社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摸彩》 雪莉·杰克逊 福柯 权力话语 知识型  一、前言  《摸彩》是美国著名作
期刊
摘 要:村上春树是日本后现代主义作家,此派别推崇“零度写作”,但在村上小说的内容主题和特殊表达方式上,无疑都透露出纸背之后的感情表达,象征寓意,有悖于机械陈述,从而形成“伪零度写作”概念(把真意荫蔽在隐喻之后,运用看似轻盈的文字载体,实则担负了沉重的人生意义)。本文意在归纳村上短篇小说集《再袭面包店》中这些由小见大的细节,简述对于纯粹的零度写作真实存在的异议,进一步探讨形式主义文学背后的思想和文学
期刊
摘 要:曾国祥执导的《七月与安生》上映以来斩获了各大奖项,也开创了中国台湾金马奖两个最佳女主角的先河。导演运用两个女孩的故事,对女性主义展开解读。女性形象是一种父权文化交流的符号,当下主流商业电影或多或少都会将女性身体的视觉形象呈现为色情的消费对象,这是出于性本能,说明了当今社会仍是以男权主义为中心。而《七月与安生》对普遍的男性中心主义发起挑战,弱化男性在电影中的作用,强化女性形象。  关键词:曾
期刊
摘 要:由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构成的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作品伦理表达的核心内容。两种因子不断抗争和组合,丰富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本文以“斯芬克斯因子”为切入点,对《相助》中西丽·霍布里克的形象进行剖析,解读人性因子和兽性因子在西丽身上的不同组合和变化,从而给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去反思人物的伦理选择。  关键词:《相助》 西丽·霍布里克 斯芬克斯因子 伦理选择  一、前言  《
期刊
摘 要:审美现代性从感性角度来捍卫人的主体性,是对现代科技文明与理性进步的一种怀疑和反叛。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是维也纳现代派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其作品中的审美现代性意识十分突出。尤其是他的早期诗歌和诗剧所追求的审美现代性,体现在对充满危机的“自我”主体的关注、对人内在精神世界的探寻以及对语言形式的深层变革上。这种独特的审美现代性特征既是对传统的反叛,也是对个体感性、激情与想象权利的捍卫。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李劼人的《天魔舞》书写了成都市民人物生活的主要环境——八达号、归兮山庄、安乐寺及唐家杂院,突显主要市民人物唐淑贞、白知时、陈莉华以及陈登云的形象特点,展示了这一时期成都的市民生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时市民生活的图景。从文本细读的角度阐释《天魔舞》,有助于读者理解成都抗战时期市民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关键词:李劼人 《天魔舞》 市民图景  李劼人的小说被郭沫若称为“小说的近代史”a
期刊
摘要:康熙年间,农业经济开始全面恢复。富庶安定的田园生活,为诗人们提供了悠游逍遥的空间,催生了很多格调闲适的田园诗。这些田园诗收录各式田园景观,角度多变,内容丰富,记录下作者诗意的生活,可谓词秀调雅的佳制,使人如观画图,呈现稳定祥和的盛世气象。  关键词:盛世诗人 田园诗 生活写照  康熙亲政后,采取措施促进农业生产,他在康熙十八年(1679)上谕:“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又于康熙四十
期刊
摘 要:纳姆瓦丽·瑟佩尔(Namwali Serpell),赞比亚作家。2015年,瑟佩尔凭借其短篇小说《麻袋》(The Sack)斩获非洲凯恩文学奖。《麻袋》围绕雅各布(Jacob)和约瑟夫(Joseph)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展开,表达形式具有创新性,风格充满神秘感。本文拟从“兄弟情逝、仇恨滋生”与“梦与恐惧、致死之源”两方面对小说展开评析。  关键词:《麻袋》 非洲凯恩文学奖 纳姆瓦丽·瑟佩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