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治疗慢性重度乙肝二例报告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00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临床资料例1,男,33岁.因反复乏力、纳差1年,于2000年3月16日入院.自1999年3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纳差,肝功能反复异常,曾抗病毒治疗,病情时轻时重.有乙肝家族史.查体:巩膜轻度黄染,肝脾肋下未及.2000年3月20日肝功能TBiL 24.9 μmol/L, A 37 g/L, ALT 90 U/L, AST 67 U/L, γ-GT 108 U/L, AFP 240.6 μg/L,血清HBsAg(+), HBeAg(+), HBcAb(+), HBV DNA 200 pg(斑点杂交法)
其他文献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因发热、乏力半个月于2000年3月4日入院.患者半个月前因受凉出现发热、咳嗽、咳白色痰,体温38.5℃,乏力、胸闷、腹胀、纳差,在外院抗感染治疗无好转,
我从悖论与改错思维法的角度,得到一个与歌德尔不完备性定理类似的结论:“任何形式化、公理化的理论,均无法摆脱科学理论上的错误”,它属存在性定理,从古代、现代、新真空观三个事
从社会问题定义的角度看,"需要社会力量加以解决"并非社会问题存在的必要条件,而"引起人们关注"或"多数人不能容忍"也不是社会问题存在的必要条件.此外,将社会问题分为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