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uji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完成教学任务,依据教学目标、重难点和学情,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认真思考、分析或合作作出正确解答的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只有科学地找出疑问、提出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去思考、去解决。如何掌握课堂提问的技巧和艺术,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突破性提问
  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的放失。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问题,并设计好程序,确立好重点,切勿“满堂问”,而无视教学的重、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撰写教案时,要认识到每一个问题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抓、去攻每堂课的重、难点,设计出有突破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提问,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黄河颂》这一课时,本课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赞颂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难点是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于是,我一开始上课就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一条流淌了千百万年的大河,作者为什么要用那么强烈的感情去赞美,他仅仅是赞美这条河吗?2.黄河在历史上究竟与我们国家发生了哪些联系呢?两个难度适中的问题,一下子把学生推向对课文重、难点的研讨中去,更准确更好地把握住了教学目标。
  二、技巧性提问
  在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思维的方式、习惯,理解的层次、角度,注意的集中、落点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个差异一定要引起教师注意,在课堂上精心设计一些技巧性提问。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的课堂提问不重艺术、不讲技巧,往往都是些“懂了吗”、“好吗”之类的提问,有的教师甚至在课堂上搞出让听课教师“广为传颂”的笑话,请看下面的例子。
  朱自清的《春》结尾有三个经典的比喻句,有位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课堂总结,“同学们,朱自清先生说,春天像刚落地的——”话音没落,学生们马上接上“娃娃”,教师接着又问“春天像小姑——”,学生们马上又齐声接上“娘”……
  简直是荒唐之极!这种令人厌恶的课堂提问,还谈得上什么艺术和技巧,将极大地损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有的教师提出问题过难,超出学生知识范围,甚至自己都没有搞明白,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引思、激趣、领悟的综合性艺术活动,教师只有重视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把握提问的对象和时机,才能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三、反思性提问
  现在的学生读书,往往浅尝辄止,留不下“痕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读书不会生疑,所以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体会文章的真谛和妙处。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设疑、解疑,多设计反思性提问,来提高学生的反思论辩能力。反思性提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提问的设计,要多设计二、三级问题,不能只回答是不是、对不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假如不这样会怎么样”。例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课堂提问中有一项:“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比较生动优美?”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出:“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如果教师表扬了一番就完成了教学,那就错了,要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生动优美”。学生如回答出“字词凝练,句式整齐,音调铿锵有力,感情强烈感人”,这就非常好。但此时还要继续追问句子中的“沥”可否换成“用”、“倾”字,继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当学生真正明白一个“沥”字,深刻表现了闻先生是用自己的心血一滴一滴浇灌学术研究花朵的精神时,才算“大功告成”。二是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气氛,以鼓励学生提问,向同学提问,反问教师,对每一个提出问题的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促使他们充满自信。
  四、互动性提问
  教学过程是师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组组互动、生生互动,巧妙设计问题,问题连问题、问题带问题、问题牵问题,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设计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通过互动,能使学生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调整,有利于教学相长和学生潜能的发挥。例如,教学《伟大的悲剧》可采用互动性提问的合作探究方式来理解文章题目的内涵。先由教师提问“既是‘悲剧’又何来‘伟大’呢?这不是矛盾吗”引入話题,然后“挑动”学生形成正反两大阵营进行“驳斗”,逐渐辩出“悲”不只是“悲痛”、“悲哀”,还有“悲壮”之意,勇士们的肉体悲壮地死去令人悲痛,但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却是伟大的。继而领悟鲁迅先生说的“悲剧就是把有意义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真正内涵,明白了课文颂扬的是一种为事业而献身的伟大精神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这门艺术的中心环节。掌握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就能助推学生思维的引擎,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真正优化课堂教学。
  (责任编辑陈剑平)
其他文献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是一种解释归纳推理,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教师正确运用"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教材,处理
初中体育是初中阶段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初中体育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的发展。因此,初中体育课程的教学至关重要。基于当今初中体育教学中模式单一、效率低下的现状,采用丰富多样的体育游戏活动,将会在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活动,是一种遵循一定目的和规则而进行的体育活动,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组织性、竞争性和教育性等
初中生物是一门基础学科,然而在现实中普遍不受重视,课程教学几乎尴尬低迷甚至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既对学生的个人成长极端不负责任,又严重地违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因此,初中学校及其生物教师必须扭转这种不良的局面和态势,以改革、发展、创新的精神面貌实施教学,促使课程教学努力跃出洼地,从此一路前行。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简要阐述。   一、潜心研究教法,不断提升教学履职能力   作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学生就无法进行主动的物理学习,更不用说新课强调的物理探究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将物理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各种教学策略和藝术,激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发现、提出问题,并分析和解决问题。  问题导学法就是以问题为契机,引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下面结合教学实践,从物理课堂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谈谈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