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锡市东北塘中学 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意志、促进学生健康等方面有着其他各育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校由原来的东北塘中学初中部和锡东体校资源整合后的“教体合一”的特殊性学校,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体育工作,特别是竞技体育捷报频传,不断攀高,较好地实现了“和而不同,两翼齐飞,教体双赢”的办学目标。
一、过去一年的主要成绩
(一)竞技比赛取得新突破
2010年是我校競技体育大丰收的一年。学校被锡山区人民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学校棒球队作为全市唯一的集体被推荐为“奠基未来,感动无锡”——无锡市2010年度教育人物评选。我校曲棍球队获全国青少年曲棍球比赛冠军;垒球获全国青少年垒球比赛亚军;棒球甲、乙组分获全国棒球锦标赛AAA和AA组冠军。在第十七届省运会上,学校棒垒曲球队代表无锡市参赛,共获得17.25枚金牌,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为无锡市保四争三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无锡市唯一全面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训练单位。此外,学校田径队获得区运会初中组团体冠军、区学校体育节“金奖”。张家宝同学获得第六届亚洲学校国际象棋锦标赛亚军;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成果交流汇展大会”上,学校国际象棋又勇夺团体和个人赛三项桂冠。
(二)“教体结合”模式取得新进展
我校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合作成立中国首家棒球发展中心,正式运行已经一年多时间。MLB DC这个项目的运作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造性工作,在合作模式、学籍管理、教学方式、文化交融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困难和问题。一年多来,学校本着合作双赢的理念,坚持立足现实,正视问题,多方争取,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和工作思路,在发展中逐步加强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与管理效能的研究。如通过分析、商讨、总结,认识到西方宽松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不适合现代中国学生,创造性地出台相关管理策略,及时调整和加强对DC学员的管理,已初步收到管理成效。学校“教体结合”的实践模式被列入“新锡山工作创新奖”申报项目。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不畏艰难,讲究策略,我校国际合作“教体结合”模式的探索之路必将越走越宽阔。
二、我们的主要经验
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让我们倍感欣慰,成功的经验也弥足珍贵。这离不开我校的科学管理和运行策略,其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认定一个目标即以上级指定的十七届省运会金牌任务作为学校竞赛训练的工作目标,做好规划,分解任务,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细化环节,强化监督。做到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定信念不动摇,一着不让抓落实,狠抓过程不懈怠,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奔省运。
(二)明确两个中心即初中以教学为中心,德才兼备;体校以竞训为中心,教体相长。在强调初中“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强调学校必须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竞技体育的成功之道也是学生个性发展之道,同时也是学校创新发展之道;在强调体校“以竞训为中心”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文化知识对于体育运动的不可缺失,明确文化课教学与体育共同承担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未来美好人生奠基的重任。以此营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学习、工作氛围,淡化教学与体育系统人员的分类,淡化初中与体校的两校分类,淡化教学与竞训的工作分类,突出部门与岗位的工作责任,突出成绩与成效的优劣考核,推进合力建设与共同发展。
(三)着力三个走向即学校办学的重心和思路沿着“走向文化、走向现代、走向特色”方向迈进。学校应该是一个文化场,教学与体育都是这种场力的综合效应。走向文化即各项工作要以富有文化品位为导向,致力于学校棒、垒、曲运动背后的高雅文化的挖掘与聚集,努力让体育运动置身于文化的氛围之中,使学校文化之象可徵,文化之形渐弥,促进师生健康成长。走向现代即尊重科学,崇尚智慧,以先进的竞训思想、理念、现代的训练方法、手段来提高教育、训练的效率,促进学校事业健康、有序、科学的发展。走向特色即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或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东西。“走向文化、走向现代、走向特色”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作用,互为影响的。
(四)构建四项机制即致力于构建一个科学与人文互济、激励与引导并重的管理机制;教学与竞训的常态优化机制;过程与目标二维考核、个体与群体双重激励机制;教师、教练员聘任、培训、激励、发展机制。在学校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积极体现“公平是最大的激励”及“和而不同,继承发展”的理念,落实“多劳多得、责重多得、绩优多得”原则,以“规则、变通、兼容、引导、激励、人本”为具体操作方略。使学校各项管理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日常工作运行规范有序、流畅高效,形成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五)实施五个走进即在管理方式上坚持走进教室、走进宿舍、走进家庭、走进学生、走进心灵。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参与到学生的生活、学习、训练、思想中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服务,引领学生终生发展。
机遇蕴涵精彩,创新成就伟业。回眸过去,我们倍感欣慰;展望未来,依然任重道远。“搏击进取、向善至美”将是实施“教体结合”的主旋律,我们将不断在管理制度创新、文化内涵发展中追求完善,做“教体结合”理念的积极实践者,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一、过去一年的主要成绩
(一)竞技比赛取得新突破
2010年是我校競技体育大丰收的一年。学校被锡山区人民政府荣记“集体三等功”;学校棒球队作为全市唯一的集体被推荐为“奠基未来,感动无锡”——无锡市2010年度教育人物评选。我校曲棍球队获全国青少年曲棍球比赛冠军;垒球获全国青少年垒球比赛亚军;棒球甲、乙组分获全国棒球锦标赛AAA和AA组冠军。在第十七届省运会上,学校棒垒曲球队代表无锡市参赛,共获得17.25枚金牌,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为无锡市保四争三目标的实现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无锡市唯一全面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训练单位。此外,学校田径队获得区运会初中组团体冠军、区学校体育节“金奖”。张家宝同学获得第六届亚洲学校国际象棋锦标赛亚军;在“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成果交流汇展大会”上,学校国际象棋又勇夺团体和个人赛三项桂冠。
(二)“教体结合”模式取得新进展
我校与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合作成立中国首家棒球发展中心,正式运行已经一年多时间。MLB DC这个项目的运作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造性工作,在合作模式、学籍管理、教学方式、文化交融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困难和问题。一年多来,学校本着合作双赢的理念,坚持立足现实,正视问题,多方争取,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和工作思路,在发展中逐步加强中西方文化的结合与管理效能的研究。如通过分析、商讨、总结,认识到西方宽松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不适合现代中国学生,创造性地出台相关管理策略,及时调整和加强对DC学员的管理,已初步收到管理成效。学校“教体结合”的实践模式被列入“新锡山工作创新奖”申报项目。我们坚信,只要坚持原则,顾全大局,不畏艰难,讲究策略,我校国际合作“教体结合”模式的探索之路必将越走越宽阔。
二、我们的主要经验
过去一年中取得的成绩让我们倍感欣慰,成功的经验也弥足珍贵。这离不开我校的科学管理和运行策略,其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认定一个目标即以上级指定的十七届省运会金牌任务作为学校竞赛训练的工作目标,做好规划,分解任务,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细化环节,强化监督。做到咬定目标不放松,坚定信念不动摇,一着不让抓落实,狠抓过程不懈怠,真正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力以赴奔省运。
(二)明确两个中心即初中以教学为中心,德才兼备;体校以竞训为中心,教体相长。在强调初中“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强调学校必须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竞技体育的成功之道也是学生个性发展之道,同时也是学校创新发展之道;在强调体校“以竞训为中心”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文化知识对于体育运动的不可缺失,明确文化课教学与体育共同承担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未来美好人生奠基的重任。以此营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学习、工作氛围,淡化教学与体育系统人员的分类,淡化初中与体校的两校分类,淡化教学与竞训的工作分类,突出部门与岗位的工作责任,突出成绩与成效的优劣考核,推进合力建设与共同发展。
(三)着力三个走向即学校办学的重心和思路沿着“走向文化、走向现代、走向特色”方向迈进。学校应该是一个文化场,教学与体育都是这种场力的综合效应。走向文化即各项工作要以富有文化品位为导向,致力于学校棒、垒、曲运动背后的高雅文化的挖掘与聚集,努力让体育运动置身于文化的氛围之中,使学校文化之象可徵,文化之形渐弥,促进师生健康成长。走向现代即尊重科学,崇尚智慧,以先进的竞训思想、理念、现代的训练方法、手段来提高教育、训练的效率,促进学校事业健康、有序、科学的发展。走向特色即学校特色就是一所学校的整体办学思路或在各项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与众不同的东西。“走向文化、走向现代、走向特色”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彼此作用,互为影响的。
(四)构建四项机制即致力于构建一个科学与人文互济、激励与引导并重的管理机制;教学与竞训的常态优化机制;过程与目标二维考核、个体与群体双重激励机制;教师、教练员聘任、培训、激励、发展机制。在学校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构建和完善过程中,积极体现“公平是最大的激励”及“和而不同,继承发展”的理念,落实“多劳多得、责重多得、绩优多得”原则,以“规则、变通、兼容、引导、激励、人本”为具体操作方略。使学校各项管理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日常工作运行规范有序、流畅高效,形成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五)实施五个走进即在管理方式上坚持走进教室、走进宿舍、走进家庭、走进学生、走进心灵。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参与到学生的生活、学习、训练、思想中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服务,引领学生终生发展。
机遇蕴涵精彩,创新成就伟业。回眸过去,我们倍感欣慰;展望未来,依然任重道远。“搏击进取、向善至美”将是实施“教体结合”的主旋律,我们将不断在管理制度创新、文化内涵发展中追求完善,做“教体结合”理念的积极实践者,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