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诗词的融合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63317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属理,诗词属文,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却有相通的地方。数学入诗,使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意境深远;诗词的数学化解读,则别具韵味,引人入胜。总之,数学与诗词互相渗透融合,相得益彰。
  【关键词】数学 诗词 意境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221-02
  “数学”一词在希腊文中的最初意义相当宽泛,是“学到的或理解了的东西”,只有到了亚里士多德时代才开始专门化;而“诗学”的最初意思是“完成的、做好的、或取得的东西”。因此有人说“数学”和“诗学”对公元前4世纪以前的希腊人来说,很可能指的是同一件事[1]。这说明数学与诗词同源,是数学与诗词融合的有力支撑。到了现代,由于数学和诗学在各自领域不断深化发展,使两者“貌离”,然而通过用诗的意境去解读数学,用数学的思维去解读诗词,仍可看到两者的“神合”。
  一、数学与诗词融合研究综述
  数学与诗词的融合研究由来已久。严加安在《数学如诗》中从数学与诗歌的理念、形式、对偶与对仗、直觉与想象、美感、境界等方面论述了数学与诗歌的共性,为数学与诗词的融合提供了方向和理论依据。徐利治在《数学美学与文学》中指出:文学造型使用语言文学表达典型,数学造型是用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达模型或模式,数学的符号表达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定的语言文字,说明数学与文学同源以及两者相融合的实质。陈德华在《中国数学诗歌的起源与发展》中,从我国古算诗说起,到当代数学诗诀,研究了数学诗题融合的发展与过程,指出诗歌是数学与文学的文汇,是数学家与诗人的和谐统一。张奠宙在《数学和诗词的意境》中指出数学和诗词的内在联系在于意境,这样的意境使数学家和文学家可以彼此相通。吴庆华在《浅谈古代文学意境的数学化解读》中,用建立坐标系的方法解读诗的意境,指出中国古代文学有着丰富的数学意境。
  二、数学入诗,让诗的意境更加独特
  宋朝理学家邵雍曾有五言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首诗把数字1到10写进诗里,读起来朗朗上口,村落、亭台和野花简单组合出一幅静美的乡村的意境。郑板桥也有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诗人把1到10按顺序嵌入诗中,描写了雪由小逐渐变大的过程,后两句用“千”“万”夸张的方式描写了大雪满天飞的景象。以上两诗都是数字从1到10入诗,那“一”字的连用,则使诗更有韵味。如李白的诗句: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三个“一”连用,把诗人喝酒酣畅淋漓的画面表现的淋漓尽致,也说明诗人酒量之大,高兴之至;三个“一”连用,也给读者无穷的联想:诗人到底喝了多少酒,高兴到什么程度.....马宝林教授在河南科技学院数学文化节开幕时作过一首诗:一撇一捺一天地,一生一死一朝夕。一腔热血一头颅,一声呐喊一世纪。作者在诗中用了10个“一”,从空间上说,人是顶天立地,从时间上说,人生是有限的。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抛头颅,洒热血,不断拼搏,深刻地表达了人生的不易。古代诗人也常用“千”和“万”夸张的手法表达诗的意境。如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和“万”连用,大地被大雪覆盖,白茫茫的雪地便跃然纸上;又如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所有山上鸟的和路上的人都没了踪影,渲染了一种孤寂凄凉的意境,使读者能够真切的感受到诗人当时孤独的心情。
  三、古诗的数学化解读,使诗的意境更具深意
  我国古代的诗歌意境丰富无穷,若用数学的思维去解读诗词,便得到不一般的意境。数学家徐利治在讲极限时,常引用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让大家体会变量趋近于0时的情形[3],化抽象的数学定义为生动的自然景观,恰到好处,让人容易理解,也让读者对“孤帆远影碧空尽”的意境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在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若用数学去解读这句诗,就是落日与地平线从相离到相切,再到相交,则正好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诗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解读为数学中的点动成线;“横看成岭侧成峰”则可以解读为数学中的三视图;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把流下的瀑布看成一条曲线,河水看成曲线的尽头,所有的水都向一个点汇集,则刚好是数学中“单调有界必有极限”定理的情形。再如苏轼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可用有限覆盖定理去解释:湖是一个有界闭域,所有的荷叶为一个开域族,则有限个荷叶(开域)就可以把一个湖(闭域)覆盖。在河南科技学院数学文化节的数学三行情诗大赛中,很多作品诗意优美又带有丰富的数学元素。如三行诗:爱//[你,我],在数学中“”读作属于,此诗读起来就是“爱属于你我”;再如诗句:我只是个群/而你是个环/但我会努力成为你的理想,诗中“群”“环”“理想”是《近世代数》中的概念,集合满足不同的条件,则会从群到环再到理想。这种用镶嵌数学元素的方法写诗,怎能不使学生喜欢数学?怎能不使数学变得有趣?这样的数学与诗词的融合,是数学的学生独有的浪漫,唯有数学人能懂。
  四、结束语
  数学与诗词看似没有丝毫关系,但通过数学入诗和诗的数学化解读使之相互融合,可达到“数学入诗,诗中有数学”这样完美的效果,使数学不失诗词的意境美,诗词又不缺乏数学的理性美。
  参考文献:
  [1]汪晓勤.数学与诗歌:历史寻踪[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28(3):16-21.
  [2]严加安.数学如诗[J].科技时报,2013,31(13):3.
  [3]徐利治.数学美学与文学[J].数学教育学报,2006,15(2):5-8.
  [4]陈德华,任军奇,赵鸿.中国数学诗歌的起源与发展[J].大理学院学报,2010,09(4):13-16.
  [5]张奠宙.数学和诗词的意境[J].世界科学,2007(2):48-48.
  [6]吴庆华.浅谈古代文学意境的数学化解读[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2(15):150-151.
  作者简介:郝晶杰(1991-),男,河南林州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学科教学及数学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心理舞台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延伸和创新形式,作为第二课堂文化心理教育的重要载体,打开了学生情绪的发泄窗口,提升了学生心理素质,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探索心理舞台剧在高校第二课堂文化教育中的实施与应用。  【关键词】心理舞台剧 第二课堂 心理教育 积极心理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
期刊
【摘要】对大学生群体来说,互联网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学生的学习和交往提供了便利,也让一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从而影响了大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日趋严重,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首先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归因进行准确分析,然后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有效纠正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不健康心理。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成瘾 心理归因 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期刊
【摘要】中国画是我国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门类之一。在当今前的语境中绘画专业应该如何发展?尤其是设立在综合性大学的中国画专业在教学中如何做到既具有民族文化本色又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中国画专业教学面临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几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综合形大学的中国画教学做以探索。  【关键词】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综合性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随着多媒体教学的盛行,其问题也渐渐的显露出来。本文讨论了由于多媒体教学的引入,造成教师的“隐退”,进而对学生人格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的现象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重要他人 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192-01  一、多媒体教学概念及其特征  多媒体教学是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它
期刊
【摘要】语文被我们称为“百科之母”,学好语文成为我们学好其他科目的一个重要前提。而识字能力又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但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特别是二年级以来,每篇课文要求掌握的汉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生字时常常感到很吃力。记了忘,忘了记,陷入一种恶性循环,随着生字越来越多,发现自己不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信心。因此,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德育课实效性不高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就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体验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希望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体验中感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并学以致用,从而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体验探究式 职业生涯规划 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社会储备人才,各大高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特点,对教学方案和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调整,使大学生人才在毕业后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变化。从人才培养和社会就业角度来说,需要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培養和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奠定其职业发展的基础。本篇文章在此基础上,主要从社会实践角度看大学生活动新方法和新路径。  【关键词】社会实践 大学生 活动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与自动化等新兴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库作为实现数据信息处理的一种程序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运用需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将针对Access开发数据库系统,从其开发数据的结构框架以及具体操作等方面,并结合该系统在实际运行应用中的安全性及有关问题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Access 数据库 系统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2 【
期刊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6-0233-02  芜湖市作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市,为全面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以信息技术引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经过前期深入走访、广泛调研、科学论证,研发构建出芜湖智慧教育平台,创新了信息技术在教学教研和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新模式,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提升了教育信息化整体水平。可以说,通过几年的实践证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飞跃,管乐团做为时代发展的产物逐渐从一些专业管弦乐团中分化出来,活跃在一些中小学的校园中,在现代音乐教育中发出它灿烂的光彩,使学校的音乐教育更上一层楼。分析了目前小学管乐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如何建设小学管乐队,并发挥乐队在学校音乐教育中的辐射作用,有效促地进学校音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激发学生热爱音乐情感,真正起到美育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现状与问题 科学手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