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e87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更应关注数学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将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发展的心理环境和如何诱发心理动因方面来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民主自由权利,使学生的心理和情感不受来自外界权威的管束和压制.教师要通过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积极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发现问题,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呼唤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呼唤学生生命活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自由舒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自由、充满生命活力的民主氛围,使学生作为一个极富独创性的主体来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形成多元交流的统一体,互相作用、互相影响.
  分析教育哲学主义认为,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而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多尔认为,教师作为领导者,他仅仅是作为学习者团体的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向与情景共存.在共同的教学情景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际上是一种相互探讨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整体的、有机的、全面的.这有利于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有利于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赏识,学生更是如此.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教师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尝试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发挥教师的向导作用,创造性地运用提问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有利于学生产生稳定的探究心向和积极探究的过程.另一方面表现为教师引导之下的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要在充分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用讨论法、研究法等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思维方法,相互启迪,产生共鸣,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这种合作必须是人人平等参与的合作,每个人都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审视教学中提出的种种问题,让课堂呈现出“杂音”.同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使合作过程成为一个愉快、欢乐和充满智能挑战的过程.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亲历数学构建过程,掌握认识事物,发现真理的方式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心理动因,即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等为内容的心理动因.由于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来的.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诱发学生的心理动因.
  1.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可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他们因兴趣而思维,并提出新质疑,自觉地去解决和创新.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会把学习作为自己内心的需要.在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2.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
  例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比赛、晚会、故事演说等,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3.利用数学中的美、教学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线条美、色彩美等给学生最大的感知,使他们充分体会数学给生活带来的美,使他们产生创造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4.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有趣的内容和活动总是吸引着他们,即使这种活动需要克服较大的困难,他们也乐意参加.教师只有创造出教学中的各种美,才能引发学生不断探索的欲望,激起学生智能的涟漪,点燃学生创造的火花.
其他文献
在数学教学中常常听到学生反映“听懂了课,但做不出题”.这种现象在我们农村中学还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而我们的教师往往把这归结为学生没有真正听懂课,是“似懂非懂”或“不懂装懂”,因此就必然做不出习题.对于这个结论我有不同的认识.  根据我自己的数学教学的实践,以及多年来对一些学生进行调查和分析,我发现学生做不出习题的原因,似懂非懂有之,不懂装懂也有之,但大多数情况确实是听懂了课,而做不出来习题.这一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咖啡消费量日益增长,咖啡渣是咖啡生产的主要副产品,其合理利用对生态环保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含有咖啡渣的配方进行平菇栽培的效果初步研究,对平菇产量和其子实体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常规栽培培养基中添加少量咖啡渣(10%),可达到增产的目的,但添加过量的咖啡渣(≥30%)就会造成减产;平菇子实体中粗多糖和蛋白质的含量随着配方中咖啡渣含量(10%~30%)的增加而增加,但
摘要 从三门峡烟区农药使用现状出发,全面分析了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强管理和培训、加强烟草农药管控、推广新型植保器械、严格把握农药安全间隔期和使用次数等方面提出 了相应的对策,并对今后烟田农药科学使用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当地农药减量增效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药使用;问题;对策;三门峡烟区  中图分类号 S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9
新课程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应该与生活密切联系,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新课程下的地理教育观  新课程下地理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而是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形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方式等.地理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
摘要 烟辐188是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烟中22、兴麦7721和鲁麦7号γ2为亲本,运用阶梯式复合杂交和γ射线诱变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矮秆耐肥、抗病抗倒、穗大粒多、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2002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2016年,以烟辐188为亲本,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和山东、江苏、河北、山西4省共9个单位共育成品种9个,这些品种通过淮黄北片、黄
摘要 为了观察掌握明麦133的生长特性,2014—2019年在东台地区开展了该品种的适应性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明麦133小麦品种在本地区生育期早,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不同的年份该品种的稳定时间和湿面筋在强筋一级和二级之间略有变动,在本地区遇特殊的年份可能会感赤霉病、高感白粉病、中感纹枯病,在栽培技术上需注意纹枯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的防治。  关键词 小麦;明麦133;生育期;抗逆性;产量;江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分化的趋势比小学阶段更严重,学困生问题时刻困扰着农村初级中学的教学,学困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一大问题,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成果.因此,如何预防或减少分化是每个教师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学困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八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不利于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预防严重
依据课程标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应该形成的课堂教学的理念.如何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可以实现有效教学.  当教材版面发生变化,像科普读物,如何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提炼化学知识,在提炼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是新时期化学教师面临的新任务.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在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目标进行精选和结构
摘要 EM菌作为近代治理水体应用较为广泛的菌剂,本文将之用于不循环水体治理。结果表明,EM菌对水中总磷、总氮以及化学需氧量值均有降解作用,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下降趋势均较为稳定,水中鱼类的死亡现象消失,水体逐渐澄清。  关键词 EM菌;人工湖;不循环水体;富营养化;治理  中图分类号 X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6-0140-02   阿坝师
摘要 宜昌市夷陵区位于三峡坝(库)区,经济社会条件优越,经济建设发展迅速,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需要大量的建材石料,而由于长期采石使大量的废弃采石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本文以分乡镇为例,在分析采石场现状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介绍几种植被恢复治理模式和技术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采石场;植被恢复;技术措施;湖北宜昌;夷陵区;分乡镇  中图分类号 S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