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新辅助化疗

来源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anl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胃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绝大多数早期胃癌通过手术可以获得治愈,但手术不能改变残留癌细胞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进展期胃癌术后局部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仍可高达60%以上,复发和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胃癌术后的保驾化疗在临床开展已有半个多世纪,但术后化疗的临床效果不尽人意。随着人们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提高,胃癌的治疗模式正向围绕手术开展的化疗、介入治疗、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方面发展。近年来,在『临床开展的术前辅助化疗,也即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其他文献
Chamlou R,Parc Y,Simon T等分析了1992-2004年问实行内括约肌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ISR)的9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男59例,女31例)的结局。5年存活率和无病存活率分别为82%
背景基层患者就诊时经常提出要做某些检查、治疗或者要求转诊。如何解决患者的这些请求,给临床医生带来了挑战。但是是否可以通过患者特征来预测其就诊请求,目前还鲜为人知。
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第5位常见的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5.6%。大部分患者在35~65岁之间,男性多于女性,5年总存活率〈5%。治疗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癌症的早晚期
目的 重新翻译、修订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并测试其在中国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信效度。方法 将原MUIS汉化并对其进行修订,形成中文版MUIS。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
1962年日本学者提出早期胃癌,即胃癌细胞侵及胃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无论有无胃周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日本早期胃癌分为隆起型(I型)、浅表型(Ⅱ型)及凹陷型(Ⅲ型),其中浅表型又分为浅表隆
目的观察高转移性人肝癌细胞系HCC9204转染抑制性κB基因(IκB-α)后核因子-κB(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改变。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IκBα基因转染HCC9204细胞,应用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及内镜治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1例拟行LC的患者术前或术后行ERCP检查,发现异常再行内镜治疗.结果 LC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