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Leigh综合征患儿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n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1例临床拟诊为Leigh综合征患儿的遗传学病因。

方法

对患儿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患儿家系成员进行线粒体基因Sanger测序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检测,同时对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相关的核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

结果

患儿表现为体格及运动发育落后,行走不稳、跌倒发作、双上肢抖动、肌张力增高进行性加重、抽搐,伴有口角歪斜;血生化中乳酸明显升高。头颅磁共振成像示双侧小脑半球、双侧基底节、左侧丘脑、放射冠异常信号。其母亲和哥哥无上述表现。Sanger测序显示患儿及其母亲、哥哥均携带MT-ND3 m.10191T>C异质性点突变,异质率分别是74.34%、9.73%、6.28%。MLPA检测显示患儿及其母亲、哥哥均携带MT-ND6、MTCYB-390nt异质性缺失变异。患儿及其父母、哥哥NGS测序未发现有意义的突变。

结论

Leigh综合征可由多种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这些突变可能在发病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常见耳聋基因(GJB2、SLC26A4、12SrRNA基因1494C>T和1555A>G)检测阴性的耳聋患者进行罕见耳聋基因变异分析,寻找可疑致病基因。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7年6月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遗传与产前诊断中心进行遗传咨询的33个的耳聋家系先证者及相关家系成员,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包含139个耳聋相关基因的外显子及侧翼内含子)对先证者进行罕见耳聋基因变异分
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大片段缺失/重复及致病性基因组拷贝数变异(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s,pCNVs)在内的基因组异常是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基于下一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的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为这类异常的产前诊断提供了新
期刊
目的探讨1例Smith-Magenis综合征(Smith-Magenis syndrome,SMS)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芯片技术对患儿的外周血进行染色体基因芯片检测,检索相关文献,收集有该疾病个案报道的华人病例并综合分析。结果患儿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矮小,特殊面容,多脏器异常,睡眠节律紊乱,自伤行为等,符合Smith-Magenis综合征表现。比较
目的探讨1例10p15.3微缺失综合征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分析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全外显子测序结果;结合文献分析10p15.3微缺失相关的临床及分子生物学特征。结果患儿主要表现为智力运动发育迟滞,语言及言语发育障碍,肌张力低下等异常。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儿10号染色体短臂远端ZMYND11、DIP2C、LARP4B、TUBB8、GTPBP4、IDI2、IDI1、WOR37及ADARB2基因存在杂
目的分析1例唐氏综合征(Down syndrome,DS)相关髓系增殖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学特征。方法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外周血细胞形态学、荧光原位杂交及免疫学分型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114种血液肿瘤相关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患儿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贫血,白细胞计数偏高,外周血原始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形态学染色及免疫学分型支持巨核细胞系增殖的特点,荧光原位杂交显示为21三体。114种
期刊
目的鉴定1例Ia型先天性糖基化障碍病(congenital disorders of glycosylation type 1a,CDG-1a)患儿PMM2基因的致病性变异。方法应用PCR技术扩增其PMM2基因的编码区及相关剪切位点序列,并对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参考ESP及SNP数据库对结果进行比对。利用protein BLAST系统分析突变氨基酸的跨种属保守性;利用PubMed B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