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阅读复习指要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v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考情总览:
  
  就近几年江苏省高考的实际情况来看,2006年和2007年的文学类文本考查的都是散文(2006年为汤世杰的《一副烟雨牛鹭图》,2007年为雷抒雁的《麦天》,2008年考查的汪曾祺的小说《侯银奖》。)总的来说,文学类文本考查的体裁以散文为主,兼及小说。2009年的《考试说明》在2008年的基础上上稍作改动,主要表现在考查要求方面:1、增加了“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要求,并具体阐释为“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这就启示我们,2009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究题有可能要求考生结合作者和文本的相关背景等资料对作品进行合理的解读和深层次的挖掘。2、将2008年的第三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转换表述为“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更加具体二明确,也表明命题更加更加趋向科学化、实用化及层次化。
   据此,考生在备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选材上看,可能仍以散文和小说为主。
   2、如果考散文,则可能为两种:一种是象征性、比兴式的散文,带有一点哲理性,这在近年高考试卷中多次出现,如2007年山东卷《灯火的温情》、2007你啊广东卷《泥泞》;另一类是生活感悟类的散文,如2006年江苏卷《一副烟雨牛鹭图》、2007年江苏卷《麦天》。
  3、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命题已加大了对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的考查。这一类题型的分值在这一两年的高考试卷中有明显增加。如08北京卷此类题目分值达到了10分。
  4、小说的考查频率也越来越高。现在越来越多的专家主张文学类文本阅读要考查小说,07年只有宁夏海南卷选择了小说《林冲见差拨》。而08年有四个省份选择了小说作为阅读材料:广东卷的《河的第三条岸》、宁夏海南卷的《二十年以后》、江苏卷的《侯银匠》、浙江卷的《乌米》。
  
  二、考点指要
  
  通过对06、07、08各省高考试题的分析我们可以预见到2009年文学类文本于都命题的主要方向有:(1)、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2)、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归纳要点;(3)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4)对作品的语言、形象、内涵进行恰当的鉴赏和评价;(5)探究型试题。下面就结合09苏、锡、常、镇,南京,南通一模试卷所涉及到的题型进行分析: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分析作品结构这一考点常见的命题角度有:1、从分析、理解语句或段落的含意、作用入手,考查文章的结构特点;2、与筛选、整合文章的信息结合在一起考查文章或文段的结构思想;3、整体分析火评价文章的结构特点。本次一模试卷主要从第一、第二两点命题。
  本次南京一模卷第13题就是从分析、理解语句或段落的作用入手,考查文章的结构特点。分析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应从以下两点来切入:1、内容角度,主要分析和概括内容上突出/强调/渲染/表现/赞美/讽刺/褒扬了……。2、形式,弄清楚句子的类型是总起句,还是观点句;是承上启下句,还是卒章显志句,并结合句子在文中的位置进行分析。学生在解答此类题目时往往忽略了对句子或语段内容的分析。
  南通卷第12题是从理解语句或段落的作用入手,考查文章的结构特点结合表达特色。在阅卷过程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审题不清,忽略了题目中表达特色这个角度,部分同学则是对理解语句含意的题目是无从下手。其实理解语句的丰富含意,主要从两个角度来切入:1、从语法角度入手。①单句,从审句子的主干入手。当重要句子是以单句的形式出现时,必须做好树理工作,抽出句子主干,分析主干的构成,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答题的方向。②复句,从句间关系入手。当重要的句子以复句的形式出现时,把握分句间的关系,就成为理解句子含意的一把钥匙。2、从修辞的角度入手,明确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把握其表情达意的作用。
   南京一模卷11题: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苏、锡、常、镇四市一模卷第13题:作者的取景器里摄取了哪几类人?风分别概括他们在面对镜头时的心理。则是与筛选、整合文章的信息结合在一起考查文章或文段的结构思想。这类题型一般指向比较明确,学生在处理这类指向性比较的问题时得分比较容易,失分的原因主要在于点找的不够全面。但南通一模卷中的11题:文章反复强调草丛“抓住土地”。草丛为什么要“抓住土地”?请结合全文作具体说明。学生的得分却非常低,很多学生认为只能有一个点。在处理本题时首先应寻找文章中写到“草丛抓住土地”的段落和语句,然后思考在这些语句中草丛和土地有怎样的关系?并按照“抓住了土地草丛获得了………”的格式写出答案。虽然得出答案和参考答案在表述上并不完全形同,但意思却几乎能达到,而且表述完整规范、要点全面。本题失分的关键就在于学生没有能判别出这条题目也属于筛选信息、归纳要点题。因此解答此类题型首先应审清题目的要求确定答题区间,其次从答题区间中筛选出重要句子,最后视配分情况分点整合信息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这个考点可以从:1、整体分析形象及表现手法;2、综合分析语段或语句的表现手法;3、分析单一的修辞手法及其好处,三个角度设题。
  南京一模卷的第12题,苏、锡、常、镇一模卷的第11题就是从综合分析语段的表现手法来设题。学生在这类题型中失分通常较多,主要原因是:1、未能了解熟记表达技巧的术语,2、不能从多角度分析概括,特别是在分析语段的表现手法。
  因此在练习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注意:1、分析题干要求。如“艺术技巧”多侧重艺术构思和创造等方面,“写作特色”主要指描写方法和篇章结构,“写作技巧”主要指写作手法和修辞等。2、多角度分析概括。对文段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把属于表达技巧的内容都筛选出来。在回答时注意尽可能分条列举,显示出答题的深度和广度。3、注意术语的积累,熟记使用频率高的表达技巧的术语,了解常用技巧的作用,掌握一些常用的程式,如体现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深化了主题,点明了题旨等。4、注意手法分析一定要结合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分析。
  (3)探究题
  继07年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份新课标试卷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探究性试题后,08年上海、福建、广东、江苏、宁夏、山东等六份考卷考了探究题。探究题主要是针对现代文阅读中散文、小说命制的题,命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1、对所读文本中的疑点、难点提出问题,要求深入研讨2、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让考生判断其正误或优劣3、谈及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等。考查类型有:1、评价型:08宁夏海南卷14题、08广东卷18题、09南通一模卷14题;2、感悟型:07山东卷、09苏、锡、常、镇14题;3、评析型:08上海卷12题、08福建卷13题;08江苏卷15题、08山东卷22题、09南京一模卷14题。就07、08高考题来看探究题还是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探究。因此在解答此类题目时需注意:1、立足文本,整体把握。 “探究”题,先要“探”出题目的要求、范围的限度,再“究”其缘由和实质。2、抓住物象,由表及里。散文、小说的主旨和情感的表达往往借助一定的物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人物形象),而这些物象的表达又常常是含蓄的。所以,回答这样的探究题,要能抓住作者表达情感所借助的一些物象,把握作者的心理和物象的象征义。3、对于形式的探究必须熟悉不同体裁的艺术表现手法、技巧,以便从多角度分析。4、联系实际,开放答题。对于散文、小说,命题往往把最后一道题设置为开放性题。对此,考生在回答时应注意:一是自己的分析必须建立在该文本的基础上,文本与分析紧密结合,不要脱离原文回答;一是联系实际的例子要能够以点带面,分析时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拓展延伸,作出个性化的理性思考和探究。5、作答时观点要鲜明,探究要符合试题的限制条件,分析有理有据。
其他文献
摘 要:顺应时代与全球教育发展要求,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活动型学科课程势在必行。开展“多彩的消费”主题活动,从开放的活动设计、注重学生行为表现的评价方式等方面探索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实施,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可以使学生获得自主、充分、全面发展,有效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主题活动;学科核心素养;学习方式;多维评价;能力提升  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全球教育发展趋势,构建基于核心素
课题来源: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08cjj038]。    “共同体”一词源自1887年德国现代社会学大师斐迪南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他认为共同体是一种真正的共同生活,目标一致、共同理解、共同参与和享受为一体,个体生活于共同体中并通过共同体实现自身的存在。即 “共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包括共同的目标、协商的意义、实践;互相依赖的系统;再生产循环;通过循环,谋求共同
摘 要:太原市“时代新人”思政课建设历时两年多,全市各中小学主动参与,积极实践,涌现出一批在教育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优秀教师,探索出一些將育人功能落实在学科教学、课程建设中的有效路径。在此过程中,广大教师提升了政治站位、增强了教育使命,课堂教学成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主渠道;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养成能力、发展素养的同时,也增强了家国情怀、民族自信,弘扬了时代精神。  关键词:思政课建设;
摘 要:初中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可从历史到现实、从乡土到家国、从认同到传承、从学习到实践等维度进行,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兴趣,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拓展性课程;学习资源开发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积极探索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和共享机制,
一、点燃童趣,树立写作信心,让学生乐于表达  爱因斯坦说过“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特殊的享受,是一种精神的需要。中年级是习作的起步阶段,学生由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过渡到中年级写一个片断,再由写片段上升为写一整篇文章,很多学生都不太适应这一跨越,写出来的文章总显得不具体,不生动,达不到习作的目的和要求。因此,中年级习
摘 要:运用案例情境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丰富传统教学形式,还可以使学生在贴近教学内容的鲜活案例情境中深刻地感知教学内容,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鉴于此,从案例情境的选择、案例情境的呈现、案例情境的探析三个视角出发,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关爱他人”一课教学为例,来探讨案例情境教学的相关策略或做法。  关键词:案例情境;教学策略;初中道德与法治  案例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
【摘 要】 科研院所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专业科技队伍,研究所内外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科研事业的发展。本文探讨在研究所建立和谐的领导关系、干群关系、工作作风、部门关系、群众关系、家庭关系、党派关系、劳动关系、竞合关系和周边关系,从而为研究所创新文化建设和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提供内在动力。  【关键词】 科研院所;创新发展;竞合关系;创新文化  中图分类号: F324.3 文献识别
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是函数的三大性质,对于解析式明确的函数,运用导数处理不是难点,但是当函数中引入参数后,问题就显得复杂,很多同学就难以下手.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案例的形式对导数在处理含参数函数性质中的运用进行分类剖析,总结出对参数处理的常见规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利用导数研究含参函数的单调性  例1已知函数g(x)=lnx ax2 bx,函数g(x)的图象在点(1,g(1))
摘?要:信息技术是当今家喻户晓的一种高科技、综合性的技术手段。学校体育教学中也开始逐步采用这一现代技术进行各种教辅活动。为了对这一技术在体育课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解和梳理,本研究对近年来信息技术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总结和归类,以此阐述当前体育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的基本情况,为日后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应用;信息技术;体育课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
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感到缺乏先进的专业理论知识,日本教育学家佐藤学所著的《教育方法学》可以为大家提供帮助。这是一本难得的教育学入门教科书,已重印27次,被称为是概括了近30年来教育学研究范式转变的航海图,又是提出新的研究方向的罗盘针。  本书共十个章节,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方法学的概要和发展历史。作者以“古希腊的哲学家们”“中世纪的教会与大学的教育”“宗教革命与印刷术的发明”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