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笔记》的后现代元小说叙事技巧探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d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小说是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对小说艺术进行自我反思的结果。英国作家莱辛的《金色笔记》体现了典型的元小说的特点:首先它的中国盒式结构,探讨了现实与虚构的关系。其次,小说中的侵入式叙述不断提醒读者作品的虚构性。再次,小说颠覆了传统作家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的模式,作者通过倒叙、预叙等手法,使作品可以随意转换时空,进而使读者在阅读中积极建构、在不同的碎片中寻找呼应,从而获得最大的阅读乐趣。
  关键词:后现代 元小说 侵入式叙述 时间倒错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元小说是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试验性小说。1970年,美国作家威廉·加斯首次提出了“元小说”一词,他指出,“许多反小说都是地地道道的元小说。”琳达·赫琴恩为元小说定义:“元小说就是关于小说的小说——即自身包含着评论自己的叙述本体或语言本体的小说。”帕特里夏·沃给元小说下的定义是:“元小说的写作展示小说创作的常规,清晰地呈现创作行为状况,从而探求生活与虚构之间的关系。”元小说是小说家们以小说的形式对小说艺术进行自我反思的结晶。因此,又称为“自我意识小说”或“超小说”等。从广义上来说,元小说属于后现代主义小说,因而具有很多后现代主义的特点,然而,元小说又具有其独特的重要特征,元小说的定义首先指出了它的第一个重要特征—它是关于小说的小说;第二个显著特征就是在文本中引入作者,也就是“侵入式叙述”;第三个特征是元小说中叙述往往背离现实主义的按时间顺序叙事的原则,故事时间往往颠倒错乱,这就是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所定义的“时间倒错”。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英国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她以其作品中广博的视角和对作品形式从不间断的试验而享誉文坛。莱辛多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最终于2007年获此殊荣。发表于1962年的《金色笔记》是莱辛对小说形式与技巧的大胆尝试,标志着她写作生涯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转变。《金色笔记》体现了显著的后现代元小说的特征。本文通过探讨《金色笔记》的后现代元小说的叙事技巧,旨在解读小说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传统的颠覆,从而揭示莱辛对文学创作和理论的思考。
  二 中国盒式结构
  《金色笔记》首先是关于小说的小说,探讨了现实与虚构的关系。故事的主人公安娜是位离异的女作家,带着女儿简妮特住在伦敦的一座公寓里。因为患了写作阻塞症——写不出新的作品来,于是安娜决定将生活中的不同方面的心理和经历记录在四本颜色分别为黑、红、黄、蓝的笔记本上,最后安娜用金色笔记结束了所有的日记,她的写作阻塞症也迎刃而解。安娜在小说中分别写了三部小说:《战争边缘》、《第三者的影子》和《自由女性》。《战争边缘》是安娜的第一部小说,一经出版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二战期间的非英国殖民地罗德西亚的草原上,一位年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英国空军飞行员同一个黑人女孩悲惨的爱情故事。安娜是根据她黑色笔记本上记录的非洲生活创作出来的。《第三者的影子》是爱拉——安娜的又一个自我的感情生活,反思和投射了她与迈克尔的感情经历。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爱拉和已婚医生保罗保持了长达五年的恋情,却在一天被无情地抛弃,受尽了感情上的折磨。《自由女性》是一篇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约6万字,是安娜克服写作障碍症后创作的。安娜和莫莉是两个离婚的所谓自由女性,各自带着自己的子女生活:安娜带着女儿简妮特,莫莉带着儿子汤姆。18岁的汤姆刚刚高中毕业,却无所事事。在常人看来面临太多美好选择的汤姆却整日苦闷迷茫,在绝望之际,他企图开枪自杀,却如神话中的俄狄浦斯一样双目失明。然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汤姆在失明后却似乎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他与继母马利恩积极参加各种进步活动。马利恩是传统父权制度下的牺牲品,她与汤姆的父亲理查德结婚后,无力干涉丈夫的无数风流韵事,只能整日用酒精麻醉自己,却仍然被理查德指斥对子女造成不良影响,几近崩溃。失明后的汤姆拯救了马利恩,鼓励她成功戒酒,并帮助她摆脱了与理查德的痛苦婚姻,重新恢复了生活的勇气。
  这种中国盒式结构(一个故事套一个故事)让读者跟作者一起游移于其所在的现实世界和虚构世界里,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享受。
  三 侵入式叙述
  元小说中的叙述者在文本中自我暴露叙述和虚构的痕迹,甚至在文本中公然讨论各种叙述技巧。这种“侵入式叙述”往往成为元小说最显著的外部特征。也就是说,作者和批评家的角色通常合为一体,因此作者通过小说创作来探究小说理论。对大多数小说家而言,叙事操作手段是必需的而又是藏之唯恐不及的,而最好的叙事手段则是能够在文本中将作者的主观色彩最大限度地减少的那些技巧;最优秀的小说家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在文本中隐去人为痕迹,使故事获得最大逼真度的人。这对那些把“再现真实”视为神圣天职的作家们来说尤其如此。为此他们发展出了一整套可称之为“自然化”的叙事技巧,以强化自己所描述的人物、故事以及环境的真实性,从而使读者产生一种“意识幻觉”而将文本误读为现实本身。然而元小说中的那个叙述者却采取了一种与此完全相反的立场:尽可能地向读者表明作者写作的痕迹。在传统的小说中,作者通常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但是在后现代小说尤其是元小说中,故事通常是由第三人称来叙述并伴有第一人称侵入式叙述。在《金色笔记》中,主人公安娜在写作过程中的故意露迹,对写作技巧的讨论以及对其作品中的主人公的评论,打破了读者将小说与现实混在一起的幻觉,而这一幻觉正是传统全知叙述所要制造的效果即通过制造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身临其境。这一点在安娜写的小说《第三者的影子》中尤为突出。这部未完成的小说是安娜与迈克尔的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只不过主人公的名字换成了爱拉和保罗。在《第三者的影子》中,安娜就时不时地插入自己的评论:
  “这部小说已经写成,我这会儿正在读它,如今我从整体上审视过一遍之后,我又发现了当初没有意识到的另一个主题:即天真……”
  在故事的末尾,安娜又写道:
  “这篇故事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是以分析保罗和爱拉之间的关系解体的方式写出的。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来写它……如果我极其详细地描写其中的两天:一天写时间的开端,另一天写事件的结尾,那又怎么样呢?”
  因此,元小说中作者的声音不再是唯一的独白的声音。在作者失去权威地位的同时,元小说中的主人公亦不再是传统小说中任人摆布的“无声的奴隶”,而是具有自我意识的自由的独立体。通过各种不同程度以及各种方式的自我暴露,作者以“侵入式叙述”这种元小说手段,揭穿了小说的虚构性,颠覆了读者的阅读期待,使读者在阅读中因叙述者不断地提醒而保有一种批判的眼光,并消解了一切利用小说的逼真度以制造各种“意识形态神话”的可能,从而捍卫了小说的文学性。而“侵入式叙述”通过对小说虚构性的揭示,还将我们的目光进一步地引向了对小说与现实关系的思考,它向我们表明:任何小说都是经由语言的叙述而出现的一个纯属想象的虚构世界;小说的主题意义并不纯然是现实的客观存在,在很大的程度上它是叙述的产物;小说不是所谓对“现实”的再现,至少小说不能“忠实”地再现现实,因为词与物之间不是一种同构关系,所谓“真实性”无非是我们的一种意识幻觉。进一步来看,我们所面对的这个“现实”并不比虚构更真实,所谓“现实”也无非是语言的构造物而已,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而“世界”也仅只是经由语言叙述出来的一个文本而已。由此,元小说揭穿了“再现真实”这个统治小说几百年的理性主义神话。
  四 时间倒错
  小说《金色笔记》颠覆了传统作家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的模式,作者通过倒叙、预叙等手法,使作品可以随意转换时空。法国文论家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首次提出了时间倒错(anachrony)这一术语,他用预叙指事先讲述或提及以后事件的一切叙述活动,用倒叙指对故事发展到现阶段之前的事件的一切事后追述,用时间倒错这个笼统的术语指两个时间顺序之间的一切不协调的形式。从宏观的角度看,《金色笔记》的内容布局就充斥着倒叙和预叙。小说的框架是一部6万字的中篇小说——《自由女性》,《自由女性》是一部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品,但它又被作者刻意切割成五部分,由黑、红、黄、蓝四本笔记记录的不同部分分割开来。这四本笔记由《自由女性》的主人公安娜所写,分别记录了主人公安娜的不同心理和生活经历。黑色笔记主要记录了安娜作为作家的生活和反思,里面记录了她在非洲生活的经历,以及她对自己所发表的第一部小说——《战争边缘》的反思和商业处理,故事主要发生在1959年到1965年期间;红色笔记记录的是1950年到1957年的事件,主要是安娜的党内生活,以及她如何加入和退出共产党的。黄色笔记是一部小说的草稿,这部小说记录的是爱拉——安娜的又一个自我的感情生活,反思和投射了她与迈克尔的感情经历,没有提及日期;蓝色笔记记录了安娜1950年到1956年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最后的金色笔记结束了四本不同颜色的笔记,是安娜在克服精神分裂后于1956年到1965年写成的。小说每一部分的时间起点和终点都是不重合的,读者跟随着作者在不同的时空中来回穿梭。乍一看,莱辛在不同部分这种混乱的时间安排令读者如坠入迷雾中,但在仔细研读作品之后,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每一部分时间段重合的部分,故事情节是可以相互印证的,整篇作品的结构是一个紧密相连的网状结构,而这种看似松散混乱的时间顺序又恰恰有力地衬托出主人公安娜混乱的内心世界。从微观的角度看,四色笔记中“时态”的混用也同样再现了安娜分裂的自我。在黑、红、黄、金色的笔记中,安娜使用“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两种时态来叙事。当安娜用一般过去时追忆非洲的往事时,讲述她被情人迈克尔抛弃而倍感痛苦的故事却以一般现在时的时态不时地穿插进来,从而打破了原有叙事的连贯性。在以日记体裁记录安娜精神危机的蓝色笔记中,用一般过去时记录的日记片段有时也穿插在用一般现在时记录的片断中。莱辛运用“时间和时态混用法”,使其作品摆脱了传统时间的束缚,情节结构呈现出很大的跳跃性。这种跳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体现了主人公安娜特殊的病态的心理结构特点,符合刻画她内心世界“分崩离析”和“裂变”特点的需要。形式和主题得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赋予了作品永久的魅力。
  五 结论
  元小说的这种对形式技巧的无尽追求,是与后现代主义分不开的,因为元小说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门类。在《金色笔记》中,莱辛通过中国盒式结构、侵入式叙述和时间倒错等后现代元小说的操作手段,颠覆了传统的现实主义叙事模式,构建出新的小说形式,既实现了她作为艺术家对社会的责任,也奠定了她作为当代后现代主义作家在文坛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美]华莱士·马丁,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法]热拉尔·热奈特,王文融译:《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3] 胡全生:《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申丹:《叙述学与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王又平:《元小说:暴露虚构的话语策略》,《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6] 赵毅恒:《后现代派小说的判别标准》,《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4期。
   [7] 刘莹:《论美国后现代元小说叙事手段及操作策略》,《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8] Mulkeen,Anne M.Twentieth-Century Realism:The Grid Structure of The Golden Notebook,Studies in the Novel,(1972:summer)p262.
  
   作者简介:贾琳,女,1978—,河南安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为了给老年人提供更多的肿瘤防治知识,记者采访过不少肿瘤专家,请他们谈了有关肿瘤的一些情况。但他们多是西医肿瘤专家,所谈问题均是西医治疗肿瘤的方法,几次过来,
关于作者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老人与海》,创下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绝后的一个纪录
用料:鲜净鸡脯肉350克 精盐、姜葱、料酒、胡椒,味精、化猪油、水豆粉各适量 桐叶数张 鸡蛋2个 制作:1、将净鸡脯肉用姜葱水、料酒漂去血水,然后用刀背捶茸,剔去筋,再用刀口
流行病学家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已经收集到证据,表明富含橄榄油的地中海饮食能够预防乳腺癌。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的哈维得·梅肯斯把乳腺癌细胞浸入到纯净的油酸中,结果发现致
环保餐具是所用材料对人体无害,生产过程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产品质量完全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要求,产品用完后具有易回收、易处置或易消纳等特点的食品容器。环保餐具不等于降解
中国传统医学是中华文化的三大瑰宝之一,养生保健则是传统医学特有的概念,其历史十分悠久,百且有着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虽然该理论源于几千年前,但现在分析其整体观和辨证基
摘要本文结合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对伍尔夫和莱辛小说中的叙事声音进行了文本解读。从宏观上看,伍尔夫与莱辛采用了相同的叙事声音,即以隐含的叙述者声音和多元化的人物声音对抗男权社会和文学规约对女性声音的制约,从而取得了女性话语权威。从微观上看,伍尔夫在文本中采用融合的声音,莱辛采用分裂的声音,这既体现了这两位女作家在构建性别话语中不同的叙事风格,又彰显出她们女性主义思想的独到性与先驱性。  关键词:叙事声
被寄予无限希望的干细胞研究遭遇巨大挫折,似乎是上帝开始对人类剥夺他创造和控制生命的“特权”进行反击天使和魔鬼只相差一步。9月初,一项有关干细胞的研究结果再次验证了
小说《到灯塔去》体现了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本文首先阐释了双性同体思想,其次分析了分别代表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拉姆齐夫妇之间的对立和人格的不完整性,然后
随着我国城市老年化的进程加快,老年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持续增长,已成为社会和家庭的巨大负担。针对老年肿瘤患者器官老化、基础功能差、免疫功能低的特点,中华民族的瑰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