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分析及对策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e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永恒不变的主题,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的同时,部分农村家长对家庭教育仍存在模糊的认识以及缺失。
  一、农村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
  1. 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在调查中,家长的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占绝大多数,在学生成长的指导方法上不会用正面的方法引导,而用训斥、粗暴的方式对待,家长的教育方式缺少文化氛围。
  2. 传统观念影响,教育价值观认识偏差
  农村家庭教育受旧的传统观念的长期影响,如“养儿防老”、 “不打不成器”等,这些陈旧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落后的教育方法,在农村家庭中广泛地流传,很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有相当部分的家长把分数当作成才的唯一标准,对孩子的兴趣、爱好认识不足。
  3. 家长对留守学生教育不到位
  由于长期在外工作,家长把教育小孩的责任推卸到爷爷奶奶的身上,没有认识到父母教育的重要性,更没有监护好孩子的成长。
  4. 交流不足,缺乏正确教育
  部分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不明白青春转折期的心理特点,不主动沟通,强加意志到孩子身上,造成思想对立,关系紧张。
  5. 单亲家庭影响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变迁,单亲家庭越来常见,孩子缺少父母的任何一方,只会带给孩子痛苦,失去爱,影响孩子个性,影响成长。
  二、农村家庭教育缺失背景下学生的不良表现
  家庭教育是人类一切教育的起点,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身心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一)性格孤僻型
  家长忙于工作,忽视关心孩子,没有顾及孩子的心理需要,教育孩子用简单粗暴的训斥、责骂方式,不会主动与孩子沟通,只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缺少家庭的温暖,使孩子陷入极度的自卑之中,甚至寡言少语,产生自我封闭状态。这类学生不愿与别人接触,对他人有厌烦和戒备心理,内心脆弱,情绪压抑,容易出现精神消沉和恐惧心理。
  (二)情绪暴躁型
  父母经常吵架、家庭关系紧张是造成孩子情绪暴躁的主要因素,因为孩子整天都被打骂争吵所围困,感受不到家庭的幸福。烦恼、郁闷、焦虑都在心灵上留下烙印,久而久之就形成暴跳如雷的脾气。情绪暴躁型的学生处事冲动,不想后果,不接受批评,爱顶撞老师、父母,行为失控,爱打架。
  (三)放纵自由型
  一些家长长期外出工作,致使自己的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只能在爷爷奶奶那里得到物质满足,而缺少心理方面的指导,在得不到父母有效监管下变得放任自流。这些放纵自由型学生往往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观念薄弱、不羁于学生正常的行为规范,对荣辱、责骂、批评不屑一顾,社会交往复杂,无心向学等现象。
  (四)文明行为不良型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起着言传身教和人格示范的作用,然而在农村,部分家长素质低下,出言就是秽语,张口便是脏话,行为不注意,随便在孩子面前吸烟、赌博等。他们的言行不但没有给孩子以好的示范,反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产生不良的影响。通常这些学生文明礼貌素养较差,表现在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粗言秽语、吸烟、不尊重长辈、随意破坏等不良行为上。
  (五)感情冷漠型
  家长感情粗旷,不懂得与孩子交流与沟通,常用冷漠和冷色调的措辞训斥孩子,使孩子在心灵上得不到关怀和呵护,这类学生的独立能力强,但冷漠、孤傲,对任何事或人都是冷眼旁观,表现为情感欠缺、反应迟钝、兴趣缺乏、无责任感、不会关心别人、集体感观念低、交际能力差。
  三、对策探讨
  (一)更新农村家庭教育观念,提高认识
  当前,广大农村学生家长由于受传统观念束缚,加之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等因素,往往用错误的思想、态度、方法教育孩子,缺乏科学教育子女的观念。我们需要加强学生、家庭与社会的相互沟通,通过家长会、家访、电访、家校互动手册等途径加强交流,宣传教育观、人才观、价值观等。要从养子防老、追求分数等陈旧观念转到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的培养。自觉系统地正确教育孩子,改变娇惯溺爱、粗暴的方式转为严而有爱、沟通疏导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引导家长从单纯靠学校教育转到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共同教育进行。
  (二)建立家长学校长效学习机制,掌握教育孩子的规律和方法
  家长学校是普及和推广家庭教育新观念、新方法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建立健全长效学习机制,强化对家长学校的科学指导和规范管理,更好地向家长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引和服务。针对农村家长素养欠缺的现状,学校要积极发动家长参与,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利用晚上、休息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班,指导和协助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改善家庭教育环境,了解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通过家长学校开展如感恩教育、责任教育、学习潜能开发教育、学习习惯教育等一系列专题性培训辅导,使家长与孩子全程参与,同步提升,提高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的能力。
  (三)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有效保证。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家长之间要勤于沟通,建立互相爱护、关心、体谅的夫妻关系;父母对长辈要体贴、尊重和照顾,对孩子要严爱适度,有要求、有疼爱。注意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和孩子做知心朋友。家长不仅在生活上照顾,在学习中引导,还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给以恰当的关怀与抚慰,尊重孩子的人格,切忌采取暴力教育,促使孩子形成自尊、自信、亲切、责任感等积极情感,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学习小天地,使其身心愉悦的茁壮成长。
  (四)学校、村委相结合,构建农村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学校教育引领农村文化教育氛围的发展,加强与村委合作,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消除封建文化残余,广泛开展“文明家庭”、“书香家庭”评选活动,树立新形象。开展体育、歌咏、书法等各类竞赛,建立适合农村孩子发展、创造、竞争成长的健康家庭文化,减少和消除封建主义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从观念上、文化上、形式上改革家庭。同时适当开放学校资源,让家长带孩子参加一系列的亲子活动,不仅能使农村的文化氛围有一个很大改观,而且对转变农村家长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会有很大帮助,有利于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提高民众的文化品位,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责任编辑 罗峰
其他文献
为配合本地种植业结构调整.改变栽培品种现状,满足市场对甜瓜品种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我站在安迪尔牧场进行甜瓜新品种对比试验。
中国民间陶瓷流传远久,传递着中华大地自然的禀赋与历史的繁荣,不论造型结构、式样,或是装饰题材、内容,都是现代陶瓷艺术可借鉴的经验与成果,将民问陶瓷文化的视觉信息符号或元素
尝试将线性规划技术应用到燃气间歇窑炉的操作管理中。叙述了线性规划模型(LPM)的建立过程及求解过程中利用改进单纯形法加快收敛速度的理论基础,并在计算机上进行模拟分析,得出
麦苗越冬冻害与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长短有关,也与品种、播期、播种质量等有很大关系。因此,要落实好各项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如遇冻害,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小麦生产达到稳产、
吴光辉,安徽铜陵市人,1959年6月出生于景德镇市。江西农业是学学士,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历任景德镇市林业局局长、浮梁县县长、中共景德镇市委副秘书长。系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乌苏市位于天山山脉北麓,准格尔盆地西南缘,天然草地总面积97万公顷,有效利用面积88万公顷,其中冬草场29.6万公顷,春秋草场50.8万公顷,夏牧场7.9万公顷。长期以来,鼠害一直是
教学工作中,学科内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越来越被教师们所关注,同时渗透教育也不断地发挥着它特有的德育功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积极探索如何渗透思想教育势在必行,必须在教学实践中认真研究,努力实践。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一、吃透语文课的特点,明确思想素质的渗透  古人云:“文以载道。”“文”指的就是文章的表现形式,“道”指的就是文章的思想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只讲“文”而不讲“道”,
近年来.笔者发现,许多教师已经似乎忘了黑板粉笔和多媒体电脑一样是教学的重要媒体.不少教师对传统板书的“自惭形秽”现象愈演愈烈,一提到教学手段就言必称多媒体了。觉得一堂课
近年,辣椒已成为焉耆盆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因多年来的种植品种单一及重茬栽培,造成辣椒病害呈逐年加重之势,特别是个别大板形色素椒表现尤为突出。航天椒以其抗病、丰产
在硅微粉结合的SiC窑具材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铁矿渣,铁矿渣中的Fe2O3在高温下形成一定数量的液相,能使硅微粉析出的α-方石英转变为稳定的α-磷石英,提高窑具材料的热稳定性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