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前后:中国为什么“两头穷”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l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清“紫禁城”红墙碧瓦的背后,是没钱为老佛爷过生日、没钱为北洋水师装备弹药的清廷政府;城墙外是饥寒交迫、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佃农,即便没有“国内战争”、“天灾人祸”、“对外赔款”、“战争费用”四大出血口,政府岁入也本不该如此寒酸。那么,大清帝国的钱都进了谁的腰包?

佃农有多穷?


  极度的贫穷,让广东沿海的贫民会去哄抢英国使团从船上扔到海里的死猪死禽,“洗干净后腌在盐里”;黄河中下游贫农的日常食物,必须掺入野菜甚至树皮。他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生存状态越来越糟。甚至连基础代谢量的一半都维持不了。他们就是晚清的无地农户,只要你失去了土地,你就会生不如死。
  据中外学者估算,当时中国的人均基础代谢量(维持生存最低消耗:口粮、生产成本、衣着、赋税等)折合粮食约为:516斤/年·人。
  即便按照1887年GDP总量33.28亿两、人均GDP8.32两/年计算,只要无地农户租种地主的土地、按照5∶5分成交租的话,无地农民每人到手的粮食、每年只有250斤。按照清中期人均成品粮350斤计算,当时的平均家庭收支也有-5.8%的缺口,而当时欧洲的粮食消费量约335升/年·人;日本约3合/天·人、一石/年·人。就是说无地佃农“汗珠子砸脚面”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最多只能获得半年的口粮。所以,无地农户会一直处于半饥饿或负债累累(借入口粮)的半破产状态。
  中国佃户的比例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它标志着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比例,租佃土地占30%以上这个数字,应当是比较保守的估算。
  那么,按无地农户三分之一(佃农或贫雇农)计算,中国清末就至少有约33%的农村人口(1.32亿人)处于这种饥寒交迫的状态。于是,只要李自成揭竿而起,至少会有三分之一的贫雇农会冒死随行,因为反正是生不如死。
  这里的所谓“绝对贫困”状态,是指中国的无地农户(佃农或贫雇农),一直处于半饥饿、无温饱,甚至无法维持基础新陈代谢的状态。他们不得不向地主借贷举债,之后又必须用高利贷来偿还。这样会使他们的口粮进一步减少,并形成一再重复的恶性循环。最终,甚至连基础代谢量的一半都维持不了,以致他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生存状态越来越糟。
  清末人口总数的迅速膨胀、耕地面积的有限增加,决定了人均耕地从不到8亩减少至不到3亩。并且,无地农户希望通过垦荒、造田,或通过更多租种地主土地的方式,来改变这种绝对贫困状态的努力,在经济和资源总量上都不可能。
  所以,当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地区提出:农民迁入后可以自主开荒、并获得土地的政策后,立即受到贫苦农民的拥护,吸引了很多周边无地农户迁入陕西延安周边地区。
  那么,自耕农和半自耕农的情况如何呢?
  即便是自耕农,按照一家五口计算(耕地2.5亩/人均),每年平均总收成也不过2713斤,扣除税赋每人约25斤、所余人均517斤将达到每人516斤的基础代谢量。就是说农民即便自己有地,也仅仅能够勉强糊口,绝无购买进口曼彻斯顿洋布的奢侈。
  问题是,在半个中国的江南人口聚集的主要省份,人均耕地远远达不到2.8亩/人均的全国平均水平。暂且按照人均1.9亩计算,这就意味着大部分自耕农实际上也处于温饱水平以下,至少会有25%-35%的基础代谢缺口。
  自耕农的这种勉强维持生存的状态,不能碰到任何歉收和灾害(而中国1840年至1910年间,各种自然灾害多达2000次)。稍有连年风不调、雨不顺,就会因借债而失去土地,沦为无地农民。破产后的自耕农便不断变为新的佃户,他们失去的土地,又会被纳入地主阶层新的财富,所以中国明朝以后佃户比例在不断上升。
  在人多地少恶性循环的巨大压力下,中国作为人口超级大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有着对土地的更多渴望,土地就是命根子。这样,占有更多土地的强烈欲望便成为一块强力磁铁,吞吸了中国绝大部分的财富和投资资源,截断了向工业化投资的血脉。
  徽商聚敛钱财后,几乎会全部用于建造深宅大院和家族宗祠,无休无止;晋商发财致富后,会到江浙一带买地建宅、隐姓埋名,为的是让子孙后代可以农民身份参加科举,世代为官、出人头地。这与日本幕末商人在赢得财富后,开始用金钱从武士那里买到武士身份,冠姓佩刀的做法同出一辙。
  理由很简单,在“官本位”的中国社会,“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如清末普通官吏的正常俸禄,仅相当于实际收入的1/16。知县的法定收入年仅1900两,而其合法额外收入相当于国家税收的24%、每年多达3万两。而且,其他现金财礼和贵重礼品也属于正当收入。
  中国约占总人口2%的地主士绅阶级,通过租赁土地时的“租税差”(50%地租-5%税赋=收成45%的地主收入),获取了相当于国家税收2.7倍的巨额财富。如按1834年(道光十四年)GDP28.04亿两、总税收1.80亿两(中央税1.2亿两+地方税0.6亿两)、总税率6.42%计算,地主阶层截取的税收至少有4.8亿两之巨。
  问题出在地租的定价权上,当从明朝中期开始的土地兼并、官田比例提高、人口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使人多地少愈演愈烈时,地租的定价权自然掌握在了地主手里。所以才有《暴风骤雨》中赵玉林“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头来还欠地主一百元”的哭诉。

朝廷是怎么穷困潦倒的?


  甲午战前的1894年,按照GDP约42.49亿两、总税收3.04亿两(中央2.17亿两+地方0.87亿两)、总税率7.15%计算,地主阶层截留的税收会高达8.2亿两。仅此一年这笔钱即便打50%的折扣,也可以购买北洋水师的旗舰“定远”号铁甲舰(“steel battleships”造价620万马克=340万两白银)120艘;或者按照每次600万两计算给慈禧太后过68次生日。   而这还仅仅是1894年一年的国税减收。如果计算1864年(平定太平天国后)到1894年这30年税收总体减收的钱,这笔钱不应少于45亿两(增收1.5亿两/年均)。金额之大至少可以组建75支北洋水师。
  即便这些钱全部成为税赋,也仅会使1864年至1894年的税率提高约3.5%-4.5%,清末的总体税率也不会超过10%-11%。就是说,即便税率如此提高,也会比同期的日本税率至少低50%(中国清末耕地8亿亩,地价10两/亩,按税率=地价2.5%计算,嘉庆20年清廷岁入不应少于2.4亿两,而不是实际岁入0.8亿两)。
  按照1863年(平定太平天国农民暴乱后)至1894年,30年间中国GDP总量951亿两计算、如果清末税率即便可以提高到相当于日本同期一半的15%、且岁入增收部分的50%用于工业化投资的话,当时中国的工业化投资至少会增加43亿两、大约相当于34.4亿美元,这会比1840年至1894年中国实际工业化投资总量的0.78亿美元(1893年汇率:1.25两/1美元),多出44倍。
  对专制和独裁的大清帝国而言,所有希望得到土地的人——不管农民、商人、贪官还是买办,即便你通过合法手段得到了土地,也会因为触犯了国家权威或官方而得而复失,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于是,土地越是稀缺,官本位就越是稳固。而且,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等后遗症,即便百姓深恶痛绝,只要其危害造成的破坏强度、小于土地(财富)的吸引力和中央集权的约束力,就很难对官本位构成威胁。因为,只有仕途稳固,才是财富的根本保证。
  中国的超低税率,造成了清末“两头穷、中间富”——朝廷和佃农超穷、地主超富——的罕见格局,国家成为超穷政府、无地农民穷得叮当响成为超穷民众。政府拿什么钱扩军备战、又怎么可能打赢甲午战争?
  耐人寻味的是,地价地租作为明治维新成功的重要保障,早在明治政府成立五年后的1873年就颁布了《地税改正法》,将地税税率定为“土地价格的3%”。地价地税虽然不能彻底解决地主与佃户的贫富差距,也不能完全改善佃户的收入和窘境,但却可以确保国家高额税收的长期稳定,保障了富国强兵的财政资源。
  问题是,到甲午战争的1894年中间共有21年,到清朝灭亡后1912年孙中山提议实行“地价地租”间隔有39年,清廷为什么没有借鉴日本变革租税法呢?

“税改”为何这么难?


  道理十分简单,中国的高级官僚阶层,几乎全部来自大地主或士绅家庭,出身贫寒者凤毛麟角。在没有义务教育和学校的时代,那些普通民众的孩子,从小就不可能像富家子弟那样高薪聘请名师单独教授,或进入学费昂贵的私塾深造。其结果,科举高中、学而优后仕者,多为富家子弟——大地主的后代。
  于是,在清廷决策高级官僚阶层与地主阶层之间,就存在着割不断的脐带关系。这就决定了,在清朝灭亡以前,清廷几乎没有哪一个大地主阶层的孝子贤孙,会在地税改革方面主动挖自己的祖坟。
  相反,日本明治维新后能够迅速为地价地租制度改革立法,主要是那些刚刚实际掌权的中下级武士,包括西乡隆盛等这些最早主持当时改革政策出台的日本政治家,几乎都是武士出身的军人,与地主阶层没有盘根错节的利益血脉和利益瓜葛。
  那么,集中到了地主手中的财富又有多少投向了工业化呢?

杯水车薪:晚清工业化投资中的地主资本


  大量财富集中在地主阶层手中之后,中国特有的“土地价值观”,被清朝中期以后人口的迅速膨胀无限强化,导致财富的绝大部分不是投向工业和商业,而是被捆绑在土地上。这决定了中国国力和财富的绝大部分,不可能转向工业资本原始积累和实体经济投资。
  集中到地主手里的财富,主要会被用于新的土地买卖和兼并。即便不为自己享受,他们也要为应付儿女分家不得不去获取更多土地。于是,中国的主要社会财富就会黏着在土地的买卖、集聚、兼并、分割(分家)的搅拌中,不断在膨胀与收缩、周转与停滞中循环。即便有工业化投资的机会出现,只要工业化投资的收益率还没有大大超过土地投资,工业化方向的投资者就仍然会寥寥无几。
  清末,中国地主阶级用于实业投资的钱大约有多少呢?
  在1913年以前,中国早期工业化投资中民族资本的格局中,来自地主阶级的投资约占一半(55.9%),另外一半是商人阶层(买办占24.8%;商人占18.3%)。即,甲午战前的清末除了地主和商人,没有人有钱去投资。
  到辛亥革命后1914年至1920年期间,随着商人阶层在开放市场经济中盈利规模的扩大,商人和买办在投资者结构中的比率迅速上升:商人占到53.7%、买办9.1%,而地主阶级的比重则下降到22.3%。
  这表明,随着中国工业化投资规模的扩大,地主阶级在总投资中的比重却在不断下降。或者说,与商人阶层相比,地主阶层的工业投资取向相对保守且有限。即便看着商人阶层在工业化投资中有利可图,他们也无动于衷。
  1840年至1918年间中国民间总投资约1.43亿两(8976万美元;汇率:1893年=1.25两/1美元;1900年=1.65两/1美元)。其中,地主阶级的总投资仅约0.69亿两(约占48.3%)。而同期1868年至1910年间的地主阶级的总收入,却不应少于387.8亿两(计算依据:1834年中国GDP28.04亿两、总税赋1.80亿两;1887年33.28亿两、总税赋2.93亿两;1894年42.49亿两、总税赋2.93亿两;1903年58.15亿两、总税赋3.04亿两;1908年69.23亿两、总税赋4.54亿两。1913年以前,地主阶级在中国民间工业资本投资中的比重约占55.9%、地主阶级总收入大约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7倍)。
  1895年以前中国地主阶级的投资倾向,变得至关重要。要命的是,清末中国地主阶级的积累率仅有约0.37%左右,还不到2012年中国积累率52%的1/140。当时地主阶级投资欲望之微弱,成为中国工业化投资姗姗来迟的重要掣肘。
  日本的情况截然相反,甲午战前日本社会的财富总量的88%集中在商人手里,在政府模范工厂的鼓励之下,这些本来就是在商贸中积聚起来的财富,转向工业化投资也就顺理成章了。
  虽然如此,我们仍然无法解释:在1868年至1894年的26年中,原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的中国和日本,从工业化投资总量到人均GDP,中国怎么落后了这么多?日本人当年迸发出的巨大财富创造力,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作者为原东京大学经济学部客员研究员、日本法政大学经济学部客员教授
其他文献
教育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公众都期待着尽快启动实质性的教育改革。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不久前教育部又核准北大、清华的章程,突出“政校分开”。这些都表明,新一轮教育改革正在启动。  过去的事实表明,由于社会缺乏共识,教育改革很难坚持深入推进。为了凝聚社会共识,推进教育改革,10月17日,本刊与“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联合举行了“教育改革座谈会”。与会专家围
期刊
“做一个大学校长,就要争自己的历史地位,”李嗣涔先生说,“个人成就事小,学校成就为大。”  大学作为学术的“象牙塔”,曾经备受社会尊敬。但是近年来学术丑闻、校园腐败等一系列问题的不断出现,让内地大学成为社会的批评对象。人们对大学校长的整体评价很低,中国呼唤真正的教育家。  今年62岁的李嗣涔,曾担任八年台湾大学校长,直到去年才卸任。在他任期内,台湾大学跻身多家国际权威的大学排行榜前列,并位居两岸三
期刊
众所周知,朝鲜已经处于“灾难”状态很多年,其“经营管理”看上去相当差。但是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朝鲜正处于变革的进程中,它已经开始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并逐渐变得更加富裕。  全球下一个最佳的投资机会也许就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什么是朝鲜  之所以如此判断,原因之一在于朝鲜现任领导人曾在欧洲接受过教育,他们看到欧洲有着不同的生活,这是其祖辈、父辈所不了解的事情。另外,他们也了解多年以前的北京、上海
期刊
8月2日,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 Joy)在上海落幕,本届展会共计入场人次27.3万。巨大的人流背后,是中国庞大的游戏市场。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发布的《2015年1月-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游戏市场(包括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移动游戏、社交游戏、单机游戏等)销售收入高达605.1亿元人民币,其中移动游戏销售额达到209.3亿元。  这似乎是
期刊
当今中国社会,说起教育的重要性,很容易达成共识。但要说起应该如何抓好教育,却又很难形成共识。与30多年前不同,今天中国社会里已经很少听到“教育革命”一词,说得最多的是“教育改革”。如果硬要划分的话,今天中国社会里已经基本没有“教育革命派”,最多的是“教育改革派”,其次是“教育发展派”及“教育创新派”。  我自己更倾向于“教育发展派”。不是说我不重视教育改革与创新,而是我认为,当前主要的还是发展问题
期刊
10月16日,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浙江蚂蚁金服”)在北京举行小微金融分享日,并正式宣告成立。马云系金融帝国的神秘面纱,慢慢掀开了一角。  浙江蚂蚁金服首次出现在公众眼里,是9月26日中国银监会对浙江民商银行筹建的批复。在这个红头文件中,浙江蚂蚁金服赫然位居浙江民商银行发起人的首位,引起了不少关注。据报道,浙江蚂蚁金服的核心业务是支付宝,还包括余额宝、招财宝、小额贷款等品牌和业务
期刊
A股波云诡谲,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最焦灼的莫过于回归路上的中概股企业。  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中国A股市场牛市行情,在今年5月达到顶峰。乘着“互联网+”的东风,A股市场内稀缺的互联网企业受到热烈追捧。以暴风科技为例,自3月24日登陆创业板后,创纪录地连续拉出36个一字涨停,高点时在创业板的市盈率超过900倍,市值为迅雷的8倍。  受这种“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刺激,大批中概股企业纷纷宣布私有化回归
期刊
从2005年针对水稻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算起,中国的政策性农产品价格补贴机制,已执行了近十年时间。在这期间,除了从2006年起针对小麦启动最低收购价政策外,国家还从2008年起,陆续针对大豆、玉米、棉花等农产品出台了不定期的临时收储政策。  这些政策可被统称为托市政策。其基本机制是政府制定价格,通过干预性收购来减少市场上相关农产品的流通量,达到把市场价格支撑在一定水平之上的目标。  托市政策的核心目
期刊
1997年6月16日、17日两日,我在香港《信报》发表了一篇谈文化认同与心理回归的文章,指出“政权移交可以一夜间完成,但香港人的心理回归却需要一个过程”。  17年来,香港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历经了亚洲金融风暴、“沙士”疫情、全球金融海啸的冲击,仍然自由开放,活力充沛。这是香港的骄傲,也是对当时美国《财富》杂志等国际传媒所说的“香港之死”的有力驳斥。  虽
期刊
每逢中共和國家发展的重要节点,中共的重要制度——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都会对中共及国家的发展前途提出相应对策,从而深刻影响党和国家的走向。  10月20日至23日,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依法治国”为中央全会的主题,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适逢改革戮力推进,高压反腐方兴未艾,法治中国呼声四起,执政党审时度势,聚焦“依法治国”,回应当前党自身领导能力与执政能力的建设,党与政府、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