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ongying1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实施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提高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和管理水平提出改进对策。
  【关键词】高职教育 顶岗实习 改进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52-02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前的一个教学环节,工学结合的具体体现,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特色,其对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成为受社会和企业欢迎的技术技能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内涵界定
  “顶岗实习”就是指学生毕业前在真实岗位上进行的工作实践[1]。顶岗实习应具有如下特征:
  1.顶岗实习的在岗性——即学生从事的在岗实习,这是顶岗实习显著地区别于其他实习之处。
  2.顶岗实习的双重性——即“员工+学生”的双重身份,顶岗实习要求学生一方面作为企业的准员工,另一方面他们是学校的在籍学生。
  3.顶岗实习的就业性——顶岗实习应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根本目的。
  4.顶岗实习的社会性——即高职院校学校的顶岗实习向企业延伸,向真实的工作岗位延伸,使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等社会群体紧密联系,使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
  二、存在问题
  1.不受企业欢迎——每年联系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学校面临最大的难题之一。主要体现在对口的企业不愿接收顶岗实习的高职院校学生,接收顶岗实习的企业充满顾虑,对学校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2]。
  2.在岗不知所措——高职院校学校的学生来到顶岗实习单位后,难以进入到“准员工”的角色之中,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难以与顶岗实习企业的师傅和同事进行沟通和交流,孤独感油然而生。
  3.过于注重待遇——顶岗实习给学生一定的工作报酬是应该的,但个别学生过于注重顶岗实习待遇,在安排实习企业时挑肥拣瘦,忽视顶岗实习的真正的意义,给顶岗实习安排带来很大困难。
  三、问题分析
  1.学生认识不足——顶岗实习的高职院校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岗位责任的认知、设备操作的认知、安全生产管理认知、产品质量管理认知、服务质量管理认知和顶岗锻炼等这些最基本的认知没有进行深刻认识和理解。
  2.适应能力较差——顶岗实习的学生不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不适应企业岗位的技术要求,不适应企业的职业道德要求。实习前期充满希望,对将要进行的顶岗实习激动而渴望;实习初期抱怨不断,感觉企业要求苛刻,工作单调乏味;实习中期出现脱岗,逃离实习岗位,给学校和实习企业留下不良影响。
  3.企业顾虑较多——企业不愿接收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起因主要源于较多顾虑,主要是顾虑管理成本增加;顾虑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顾虑商业机密泄露等许多问题,从而不愿意接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高职院校学校的学生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4.管理难度较大——企业不可能一次安排较多的顶岗实习学生。学校必须将学生们分散安排在多个单位,但学校安排的管理和指导教师的人数有限,面对较多的实习学生和实习单位,学校的管理人员难以实施适时管理。
  5.文化差异凸显——校园文化与企业的文化差异是出现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种种“不适应”的根本原因之一。从高职院校学校学生的身份到企业准员工的角色转换之间存在的差异,从学校实训室到企业的真实场景之间存在的差异,从学校的教学目标要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质量要求之间存在差异,从学校的人性化管理到企业的制度化管理之间存在的差异,给顶岗实习的学生造成非常大的不适应[4]。
  四、改进策略
  1.深入做好动员,形成正确认识
  学校必须从思想认识上全面提升学生对顶岗实习目的性、安全性和权利、义务、责任的正确认识。
  2.深化校企合作,激发企业热情
  顶岗实习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需要激发企业参与的动力,学校应积极寻找到与企业的利益交集,建立校企合作共赢机制[5]:
  3.做好阶段总结,完善反馈机制
  (1)实习之前,明确意向(2)实习中期,强化管理(3)实习结束,及时总结
  4.利用科技手段,充实质量监控
  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与顶岗实习的学生们及时建立联系,可以通过邮件、短信、语音以及视频等方式,对学生顶岗实习的环境、情况、效果进行及时的了解、跟踪、交流和指导。
  5.充分发挥潜质,多个角色实习
  (1)以“正式工”的身份实习:即学生以正式工作人员的身份进行顶岗实习。实习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和纪律,积极争取和努力完成师傅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以“旁观者”的身份实习:即要求学生能够跳出具体事务,从旁观者清的角度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从更广的层面认识企业,增强适应能力。
  (3)以“研究者”的身份实习:即要求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时刻关注企业存在的不足之处,多提合理化建议。
  (4)以“安全员”的身份实习:即要求顶岗实习的学生强化学生“安全第一,服从管理”的意识。要求实习指导教师督促和检查顶岗实习的其他同学和员工时刻注意安全,强化安全意识。
  6.注重“硬技能”,更注重“软实力”
  顶岗实习是在一个全真的职业环境进行,最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软实力”。因此,在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评价考核办法时,既要评价考核学生操作能力的“硬技能”,又要考核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品德行为、安全意识、团队合作等“软实力”[7]。
  参考文献:
  [1] 李存,林淑玲.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探索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2(8):20-22.
  [2] 陈迪辉.从心理学视角探析高职教育顶岗实习管理[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15-16.
  [3] 李晓明.高职管理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问题探讨[J].教育界2012(31):14-15.
  [4] 罗冲.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9):88-89.
  [5] 吴薇,王云江.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存在问题探析[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79-80.
  [6]何辉.高职顶岗实习管理机制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18(2):134-136.
  [7] 朱丹.建立健全顶岗实习管理机制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04-205.
其他文献
理论联系实际是实践教学的关键,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在大多数高校中仍然普遍存在,成为中国药学教育发展的严重障碍。本文深入分析我国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针对现状提出
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的特点在业界迅猛发展,这种车型必将改变现有能源结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作为电动汽车的一个分支,在保留传统发动机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机的优势,大大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习惯性保持沉默,不经常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积极参加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在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误认为这种现象缺乏客观的认识,教师本身也缺乏改变这一现象的科学方法。以往对课堂沉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类型等方面,即使提出了改变这一现象的建议,但相对缺乏实际的可行性和可效性。因此本文主要从教学法的角度首先对少数民族地区英语课堂沉默现象进行调查,访谈
韦勒克在《比较文学的危机》一文中直接针对法国学派缩小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三大策略,揭示了比较文学持久危机所表现出的三个症状。通过分析法国学派的弊端指出今后比较文学的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其次探讨了制约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因素,再次结合教学管理理念、学科课程结构、教学评价体系、教学管理组织形式这些方面的创新与改革,探讨了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 创新型人才 培养目标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是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的沃土,因此对于“电气运行”这门课程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理论知识、技术知识外,还必须具有解决工作现场生产中实
<正>在钱币的鉴定评级中包括两个最基本的概念,一是首先对钱币的真伪进行鉴定,二是对钱币的品相进行评价。其中真伪鉴定是基础,后续的品相评价体现价值。钱币的真伪辨别和品
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中心。结合新时期农业发展方向,学院制定了新的课程体系,明确了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优化课程结构
【摘要】针对本学院《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电子日历”实例将Proteus仿真软件引入到课程实验教学中,该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软硬结合的系统设计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创新和应用能力,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单片机 Proteus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