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针对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学生、创新与开放实验及实验平台的建设等方面对提高医学高校实验教学质量探讨,旨为促进医学院校实验教学质量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 实验教学 创新 实验开放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QIN Qi-zho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Chongqing Medi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China.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vestigate to the way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s,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xperimental opening and experimental platform construction, etc.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Opening.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395-01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关部门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急需大批创新型人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实践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1]。医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同时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医学实验教学的实践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教与学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作用的过程,本文就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提高医学高校实验教学质量从教师、学生、创新与开放实验和实验室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一浅析。
1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室教师
很多人认为高校教学的质量高低关键是在课堂上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仅属于很次要的辅助部分,在思想上不如理论教学那样重视实验教学过程。不少老师认为懂理论,有现成的实验流程就不需要预实验,甚至不认真备课仅是照本宣科,不紧密联系实际应用;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正确演示基本实验操作,不懂得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更谈不上怎么维护仪器等。
1.2 学生
很多同学认为学好理论课就可以了,从思想上不重视实验课程;实验操作不规范,缺乏基本训练,如:溶液如何正确配制不清楚,不会正确操作仪器;进实验室时没有自我防护意识或行为不规范,如:上实验课时不穿白大褂,在实验室里进食或喝水以及实验后所用试剂或器材不及时归位等。
1.3 实验平台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多数学校平台建设也得到长足发展,如:很多高校不断扩建实验室面积,增添不少先进仪器等;但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却相对较少,同学动手训练的机会相对较少;很多先进仪器一般仅对研究生或科研工作者开放,并非面向大部分同学。
2 针对上述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从如下方面进行探讨
2.1 教师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要有颗乐意奉献和负责任的心,端正的态度。现在实验室的教师大致分为实验课兼职老师(同时也上理论课)、实验专职教师和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等。由于各实验室实际情况不同,很多实验室老师的角色往往不单一,这在实验教学过程很难达到合理而良好的效果。
加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实验课兼职老师:应精通所讲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及意义、原理、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及主要注意事项等,形成一个整体,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及如何学以致用,这对学生学习极为重要。如果能合理拓展开实验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联系过程,这对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提高兴趣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实验专职教师应对所承担的课程相关内容非常熟悉,可弥补课堂理论课没讲清楚的内容,如实验原理,操作步骤,仪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等,可对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或重要补充。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不应仅起辅助作用,他们可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和实践操作积累经验,可向前两者老师提出更为合理的实验项目改进措施:如以无毒或低毒的代替有毒药品,实验操作过程有部分可以简化,甚至对某些仪器可提出改进意见等。
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合理的开设实验课。如:临床或护理[2-6]等专业的同学可多开设些与临床紧密联系的案例讨论课,以拓展他们的临床思维;而卫检或预防[7]等实验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可适当多开设动手机会较多的实验课,以训练其操作技能及群体预防思维等。在上课之前,实验课教师应同技术管理人员一起集体备课,统一实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核实涉及到试剂的配制及仪器正确操作等,一起做好预实验并有相关记录这对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教师在上实验课的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示范作用,把正确的操作和个人防护意识交给学生,这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非常关键。
2.2 学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端正的态度,避免总处于被动状态。在社会对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显得特别重要。 学生在上实验课前应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原理、操作步骤、仪器的正确使用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在实验课中,除认真听讲和联系理论课的重点内容外,着重关注自己没弄明白的地方,尽量多动手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和训练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实验前先仔细观察老师的正确操作,多练习操作过程并养成良好的习惯,遇到仪器操作等不明白的问题时不能擅自主张,及时报告带教老师以求得到合理的解决。实验记录作为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结果应如实记录,学生可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改进实验项目等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生上实验课不应为做实验而实验。要学会思考,交流可以是同专业的同学之间,也可以使同学与老师之间,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师生之间。学生或老师均可以多参加各种类型的讲座,可以从中吸取成功之精髓---端正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持之以恒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个细节,这对提高师生的素质及教学质量很重要。
2.3 创新与开放实验
高校实验室多是针对大众同学而设置的专用场所,而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增大,教学可利用资源显得相对匮乏。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逐渐提高,部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可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完成自己的兴趣项目而产生了有特色的创新与开放实验;它可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合理适量的创新与开放实验对提高高校实验教学有特殊促进作用。
实验教师及技术管理人员有更多机会对其进行指导。如在进入创新与开放实验前的入室教育--实验技术培训:个人安全防护,实验室药品或试剂的保存和排列方法,试剂的配制过程,实验过程中仪器操作的原理、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如何处理等,这些对学生的实验素养的提高和实验室安全特别关键。很多实验室安全事故是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如:近年有多起实验室火灾、化学实验类事故、生物安全事故等发生,严重威胁师生生命安全,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这些都是可以预防的。
参与创新和开放的同学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对部分创新和开放实验同学的培训,让他们给更多同学讲授在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的体会,同学们更容易接受,往往可以起到良好交流和沟通的效果。
2.4 实验平台建设
高校实验教学平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摇篮,是社会服务的窗口,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验室的建设水平、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是学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重要保障。教师和学生要通过一定实验平台才验证相应的理论,在实验中可以发现新的现象,进而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中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3 小结
简言之,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老师和学生及实验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过程。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为本,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实验室资源找到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案逐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5);129~130
[2] Feng RC, Chen MJ, Chen MC, Pai YC. 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e and disposition of clinical nurses in a medical center [J]. J Nurs Res. 2010, 18(2):77~78
[3] Sullivan DL, Chumbley C. Critical thinking a new approach to patient care [J]. JEMS.2010, 35(4):48-53
[4] Brunt BA.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 an integrated review [J]. J Contin Educ Nurs. 2005, 36(2):60-67
[5] Rogal SM, Young J. Explor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critical care nursing education: a pilot study [J]. J Contin Educ Nurs. 2008, 39(1):28-33.
[6] Cruz DM, Pimenta CM, Lunney M. Improv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clinical reasoning with a continuing education course [J]. J Contin Educ Nurs. 2009, 40(3):121-127.
[7] Colditz Graham A. Over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observational study designs [J].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10, 50 (Z1): 10 ~12
作者介绍:秦启忠(1983-),实验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实验教学管理中心
【关键词】 高校 实验教学 创新 实验开放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QIN Qi-zhong.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Center of Chongqing Medi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1331,China.
【Abstract】 In response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vestigate to the way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s,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xperimental opening and experimental platform construction, etc.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perimental Teaching;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Opening.
【中图分类号】 R-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395-01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关部门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社会急需大批创新型人才;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实验教学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验、实践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1]。医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同时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医学实验教学的实践过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教与学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教师与学生双方共同作用的过程,本文就目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提高医学高校实验教学质量从教师、学生、创新与开放实验和实验室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一浅析。
1 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实验室教师
很多人认为高校教学的质量高低关键是在课堂上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仅属于很次要的辅助部分,在思想上不如理论教学那样重视实验教学过程。不少老师认为懂理论,有现成的实验流程就不需要预实验,甚至不认真备课仅是照本宣科,不紧密联系实际应用;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正确演示基本实验操作,不懂得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更谈不上怎么维护仪器等。
1.2 学生
很多同学认为学好理论课就可以了,从思想上不重视实验课程;实验操作不规范,缺乏基本训练,如:溶液如何正确配制不清楚,不会正确操作仪器;进实验室时没有自我防护意识或行为不规范,如:上实验课时不穿白大褂,在实验室里进食或喝水以及实验后所用试剂或器材不及时归位等。
1.3 实验平台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大多数学校平台建设也得到长足发展,如:很多高校不断扩建实验室面积,增添不少先进仪器等;但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却相对较少,同学动手训练的机会相对较少;很多先进仪器一般仅对研究生或科研工作者开放,并非面向大部分同学。
2 针对上述实验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从如下方面进行探讨
2.1 教师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首先要有颗乐意奉献和负责任的心,端正的态度。现在实验室的教师大致分为实验课兼职老师(同时也上理论课)、实验专职教师和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等。由于各实验室实际情况不同,很多实验室老师的角色往往不单一,这在实验教学过程很难达到合理而良好的效果。
加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实验课兼职老师:应精通所讲实验课的教学目的及意义、原理、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过程及主要注意事项等,形成一个整体,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及如何学以致用,这对学生学习极为重要。如果能合理拓展开实验理论与实际运用的联系过程,这对激发学生的灵感和提高兴趣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实验专职教师应对所承担的课程相关内容非常熟悉,可弥补课堂理论课没讲清楚的内容,如实验原理,操作步骤,仪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等,可对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或重要补充。实验室技术管理人员不应仅起辅助作用,他们可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和实践操作积累经验,可向前两者老师提出更为合理的实验项目改进措施:如以无毒或低毒的代替有毒药品,实验操作过程有部分可以简化,甚至对某些仪器可提出改进意见等。
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按专业培养目标不同,合理的开设实验课。如:临床或护理[2-6]等专业的同学可多开设些与临床紧密联系的案例讨论课,以拓展他们的临床思维;而卫检或预防[7]等实验操作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可适当多开设动手机会较多的实验课,以训练其操作技能及群体预防思维等。在上课之前,实验课教师应同技术管理人员一起集体备课,统一实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核实涉及到试剂的配制及仪器正确操作等,一起做好预实验并有相关记录这对保证实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教师在上实验课的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示范作用,把正确的操作和个人防护意识交给学生,这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非常关键。
2.2 学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有端正的态度,避免总处于被动状态。在社会对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态度与方法显得特别重要。 学生在上实验课前应尽可能多的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原理、操作步骤、仪器的正确使用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在实验课中,除认真听讲和联系理论课的重点内容外,着重关注自己没弄明白的地方,尽量多动手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和训练自己的动手能力;在实验前先仔细观察老师的正确操作,多练习操作过程并养成良好的习惯,遇到仪器操作等不明白的问题时不能擅自主张,及时报告带教老师以求得到合理的解决。实验记录作为实验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结果应如实记录,学生可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这对提高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改进实验项目等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学生上实验课不应为做实验而实验。要学会思考,交流可以是同专业的同学之间,也可以使同学与老师之间,也可以是不同专业师生之间。学生或老师均可以多参加各种类型的讲座,可以从中吸取成功之精髓---端正的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持之以恒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做好每个细节,这对提高师生的素质及教学质量很重要。
2.3 创新与开放实验
高校实验室多是针对大众同学而设置的专用场所,而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增大,教学可利用资源显得相对匮乏。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及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逐渐提高,部分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可利用自己业余时间完成自己的兴趣项目而产生了有特色的创新与开放实验;它可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补充,合理适量的创新与开放实验对提高高校实验教学有特殊促进作用。
实验教师及技术管理人员有更多机会对其进行指导。如在进入创新与开放实验前的入室教育--实验技术培训:个人安全防护,实验室药品或试剂的保存和排列方法,试剂的配制过程,实验过程中仪器操作的原理、步骤及相关注意事项,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如何处理等,这些对学生的实验素养的提高和实验室安全特别关键。很多实验室安全事故是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如:近年有多起实验室火灾、化学实验类事故、生物安全事故等发生,严重威胁师生生命安全,造成国家财产重大损失,这些都是可以预防的。
参与创新和开放的同学是学生与老师沟通的重要桥梁。通过对部分创新和开放实验同学的培训,让他们给更多同学讲授在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的体会,同学们更容易接受,往往可以起到良好交流和沟通的效果。
2.4 实验平台建设
高校实验教学平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摇篮,是社会服务的窗口,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验室的建设水平、管理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是学校向高水平大学迈进的重要保障。教师和学生要通过一定实验平台才验证相应的理论,在实验中可以发现新的现象,进而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中是非常必要和非常重要的。
3 小结
简言之,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老师和学生及实验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共同作用的过程。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及科学的管理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为本,以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思维和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作为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实验室资源找到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案逐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王海波.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5);129~130
[2] Feng RC, Chen MJ, Chen MC, Pai YC. Critical thinking competence and disposition of clinical nurses in a medical center [J]. J Nurs Res. 2010, 18(2):77~78
[3] Sullivan DL, Chumbley C. Critical thinking a new approach to patient care [J]. JEMS.2010, 35(4):48-53
[4] Brunt BA. Critical thinking in nursing: an integrated review [J]. J Contin Educ Nurs. 2005, 36(2):60-67
[5] Rogal SM, Young J. Exploring critical thinking in critical care nursing education: a pilot study [J]. J Contin Educ Nurs. 2008, 39(1):28-33.
[6] Cruz DM, Pimenta CM, Lunney M. Improv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clinical reasoning with a continuing education course [J]. J Contin Educ Nurs. 2009, 40(3):121-127.
[7] Colditz Graham A. Overview of the epidemiology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observational study designs [J]. 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 2010, 50 (Z1): 10 ~12
作者介绍:秦启忠(1983-),实验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实验教学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