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道上行走的老师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enal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一个平凡的放学傍晚,陆秀美认真打理好内宿生的晚餐后,便系上那双有点破旧的鞋,拿上手电筒出门了。她步履匆匆,因为她要赶在晚上九点之前走访完外宿生的家庭,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情况,了解并详细记录学生放学后的活动。
  “每天晚上,只要看见山道上那束手电筒的亮光,村民就知道是陆老师来了。”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忠良中心小学)校长温福华感慨地说,“夏天晚上,山里虫蛇多,就连男人也不敢到处走,但陆老师风雨无阻,村民还开玩笑说,村里的路是陆老师走出来的。”
  这样的山路,陆秀美足足走了25年。如今,她的办公桌上已堆放了一大摞学生情况记录本,每一本上都详细记录着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状况、心理状况。“这是我最宝贵的财富。”她抚摸着那摞记录本,如抚摸自己的孩子一般,眼中满是怜爱。
  “学生就像我的孩子一样”
  陆秀美常年在忠良乡偏远山寨的多个教学点工作,那里山高岭峻,不通公路,交通极其不便,学生的学习用品常常要靠她独自走几十公里的山路,从山外面肩挑手提带回来。当地乡民说:“每次看到陆老师从外面回来,都背着满满一背篓学生用的东西,汗水把衣服都打湿了。”
  教学点的工作繁重而琐碎,陆秀美往往要负责几个年级、近十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点里,她是校长、老师、保育员、工友,也是学生的“妈妈”。她除了上课、辅导学生,还要给学生做午餐、烧开水、洗衣服,照顾学生的日常生活。山里穷,有些学生只有一套冬装,为了能让学生穿上干净的衣服,她每天检查学生的衣服,脏了就将衣服洗干净、烘干;为了让学生安全上下学,每逢雨天、雪天,她总要起个大早,亲自去接家离学校较远的学生上学,放学后又挨个送回家;为了学生的健康,她自学了简单的医理,常备一些感冒发烧之类的药品,在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她还每天到山上采集草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熬煮给学生喝……多年来,陆秀美为学生打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家长们都说:“只要有陆老师在,我们就放心了。”
  在瑶乡教书,陆秀美担心的还有学生的辍学问题。每学期初,她都要跋山涉水到学生的家中家访,劝说学生赶紧上学。温福华校长说:“她有一双铁脚,她的足迹遍布全乡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1992年9月,陆秀美在忠良乡德香村六桂教学点(以下简称六桂教学点)任教时,当地村民重男轻女的思想较为严重,学生红红(化名)的父母早想让女儿辍学回家帮忙干活。听闻消息后,陆秀美多次上门了解情况,跟红红父母谈读书的重要性,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和红红的家人一起下地干活,帮忙喂猪、喂鸡。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红红的父母被陆秀美感动了,最终答应让红红回校上课。
  家访、劝学生上学等事情,对于陆秀美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可瑶胞家长们却记在了心里:家长经常给她送来新鲜蔬菜;每逢过节,家长们总抢着邀请远离家乡的陆秀美到家里过节。有一次,又到了瑶族的传统节日,家长们来叫陆秀美到家里吃饭,但都被她婉拒了,家长们于是把她的锅藏了起来,在一旁笑着说:“陆老师,这回该去了吧。”
  2002年9月,由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陆秀美被调到忠良中心小学任教。2011年秋季学期,陆秀美所教的六(1)班有个女生林林(化名),她父亲因重病瘫痪,失去了劳动能力,生活费和高额的医疗费负担全落在了母亲身上,于是家人打算让林林辍学回家。得知情况后,陆秀美和校长一同到林林家了解情况,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林林的情况,为林林妈妈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解决了林林家里的部分开销,此外还通过乡妇联为林林争取到了资助,让她最终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
  多年来,陆秀美把自己的爱和热情播洒在了瑶乡的土地上,让瑶乡的学生在欢笑中健康成长。
  “学校就是我的家”
  忠良乡地处偏远,经济不发达,当地教育教学条件落后,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教室是简陋的茅草屋,课桌用石块和长条模板搭成……对于那段时间的教学生活,陆秀美记忆犹新。她是1989年8月来到六桂教学点,开始教师生涯的。“那时候,教室很简陋,一有暴风雨,屋顶就被掀开。”她回忆道。后来,教学点的学生逐年增加,由原来的9人增加到35人,建设新的教室就成了她最大的愿望。1991年10月,她跟六桂村村长商议,倡议村民捐款建校。她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背沙挑石,为村民做表率。她的行动感动了村民,村民们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纷纷加入到建设学校的行列中。
  那段时间,陆秀美为六桂教学点的建设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她早上五点便拿着手电筒从学校出发,到90公里外的蒙山县县城购买建材。由于交通不便,她需要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先到蒙山县夏宜瑶族乡请到手扶拖拉机,再搭乘拖拉机到蒙山县县城把建筑材料拉回夏宜瑶族乡,自己再步行回教学点。为了不耽误学生的上课时间,第二天天没亮,她就和村民一起拿着手电筒,到夏宜瑶族乡把材料搬回来。来来去去,陆秀美的手都磨出了血泡,上课板书时一用力就钻心地疼。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一栋崭新的教学楼拔地而起,校园内还建起了花坛,绿叶红花给校园增添了勃勃生机。陆秀美因此成为了全乡动员群众建校的典型,受到上级的表彰。
  陆秀美说:“安全优美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她每到一处教学点,都积极改善该教学点的办学条件。2000年7月,陆美秀调到忠良乡车田村小学任教,那时该校需要进行改扩建。为了做好校园的“三通一平”工作,陆秀美号召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同工人一起铲土运石;没有绿化用草,她就亲自带领学生从野外移植;工程资金不足,她就同学校领导一起到处“跑”捐款……如今,该校已成为忠良乡全乡农村学校校园建设的窗口学校。
  热心助人的“陆老师”
  温福华校长说:“陆老师除了关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注重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多年来,陆秀美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平时除了经常阅读理论书籍和文学名著,还利用网络资源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拓宽自身的视野,提高课改实践能力。对于外出培训学习,她总是保持着高度热情,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山区学校的实际,创新教学方式。金秀瑶族自治县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后,要求全体教师利用多媒体备课,陆秀美积极主动学习,率先垂范,多次利用多媒体为全县教师上示范课、探讨课……
  除了严格要求自己,陆秀美还乐于提携青年教师,她经常走进年轻教师的课堂,听课、评课,共享教育教学经验。陆桂平老师从忠良乡林秀村小学调入忠良中心小学后,陆秀美为了让她尽快熟悉新的教学环境,便经常到她的课堂听课,从备课、教学设计、写反思等各方面给予指导,帮助她尽快提升。在陆秀美的指导下,陆桂平的语文创新录像优质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在县、市、自治区各级评比中一路过关斩将,均获得一等奖,并被选送全国小语会参加全国评比。陆桂平说:“陆老师总是无私地给予年轻教师指导,帮助我们快速成长。”
  不仅学生、教师视陆秀美为“老师”,当地的乡民也亲切地喊她“陆老师”。陆秀美在六桂教学点任教期间,正值政府开展扫盲工作,政府部门在六桂村建立了“成人扫盲学校”,教育教学重担便落在了她的肩上。她白天给学生上课,晚上给村民上课。为了让村民积极参加学习,她放学后经常到村民家里帮忙剁猪潲、喂猪。村民看到她的诚意,学习也很刻苦。有一位大嫂学习非常勤奋,上山干活都带着课本,休息时就坐在树下学习,雨天干不了活,就拿着课本找陆秀美,最后在扫盲学习结束考试时考了最高分。平时,陆秀美还常常给村民尤其是妇女讲授卫生保健知识,提高村民们的自我保健能力。
  从教二十多年,陆美秀成绩突出,曾获得国家、自治区、市、县等各级各类奖励共计90余项,并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刊物上。25年过去了,陆秀美的青春在平凡琐碎的教学工作中逐渐逝去。如今,她已双鬓染霜,但依旧不变的,是她那温和的笑容和对教育的热情。
  (责编 陈 蓉)
其他文献
今年是高考数学大纲卷最后一次出现在我区考生面前,其题型、内容、对考生能力的要求等是如何延续往年试题的风格的,又与今年的新课标卷有何异同,是每一位即将步入高三的师生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纵向[追溯往年的大纲卷(理)]及横向[对比今年的新课标卷I(理)]两个维度对今年的高考数学大纲卷(理)进行分析,同时对今后备考提出建议。  一、2014年全国高考大纲卷(理)数学试题总体分析  (一)怀旧色彩浓重,题型
期刊
贵港市民族中学于2009年5月被确认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2010年11月被认定为自治区民族体育示范学校,2014年5月被确认为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立项建设)。近五年来,该校在贵港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紧跟广西高中课改新形势,认真分析自身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紧紧围绕“求真务实、特色鲜明、全面发展”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目标,不断优化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
期刊
在百色市西林县普合乡希望学校(以下简称普合希望学校)的一角,建设教师住房的施工队正忙得热火朝天。该校校长李国新告诉记者,这是该县今年刚批下的教师住房建设项目,该县财政给予了大力支持,全额补给建设款项。此次新建的教师住房共20套,建成后将基本满足该校全体教师的住房需求。该校一位年轻教师说:“到时候我就不用再在外面租房住,就可以安心教书了。”据悉,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该校早在2006年就已建成教师
期刊
2013年6月9日,我区全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盛大举行。在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以下简称八步区文化馆)瑶绣传习老师的带领下,八步区步头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步头中学)的赵成龙、赵元媛两名学生与来自全区14个市的近200名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同台献艺,展示了贺州瑶族服饰的制作过程。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项目学校,步头中学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建设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山区学
期刊
侧岭乡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西北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河池市金城江区侧岭乡拉合小学(以下简称拉合小学)便坐落在这个杂居着壮、瑶、苗、仫佬、高山、布依等少数民族的乡镇里。在这所农村学校里,有一个人日复一日,坚守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他努力提升自我,乐于奉献,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为改变当地的教育面貌作出了很大贡献。  他,就是拉合小学教师黄光照。  “努力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1984年,黄
期刊
2014年广西高考生物试题考查内容以考试大纲为指南,试卷的题型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方面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体现了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的一致性和权威性。试卷题型、题量及结构、分数比例均与2013年保持一致,总体而言是“在稳定中见创意,于细微处见特色”。考查内容既突出了核心知识的主体地位,又兼顾了知识点的覆盖,试题无偏题、怪题,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强调综合,稳中求新,能力立意,难度适中,具有良好的分
期刊
每年高考过后,分数与录取都会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据媒体报道,今年国内有31个省份均出台了新的高考政策,其中各地的高考加分“大瘦身”最引人关注。此轮大规模调整主要集中在体育、奥赛等缩减项目及降低分值上,多地奥赛获奖者被剔出保送行列或加分名单。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有13个省份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甚至对此加20分。  “特长加分”与“品德加分”的初衷无疑是好的,有利
期刊
编者按:新课改提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在此理念指导下,桂林中学于2001年开始进行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模式改革和实验,现已形成较成熟的操作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进步和学生的发展。2011年张弥特级教师工作坊成立后,该教学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并得以在桂林市全面推广;2012年我区普通高中实施
期刊
2012年8月底,钦州市钦南区关工委成员、钦州市文昌社区居委会干部在钦州市钦南区文昌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在教坛耕耘50余载、退休后还继续发光发热的老同志张传桢举办了一场“张传桢从教50周年座谈会”。十几位张传桢的学生闻讯赶来,讲述了张传桢以前对自己的教诲。座谈会上,张传桢感动得热泪盈眶。座谈会吸引了不少文昌社区居民的目光,他们坐在活动中心门口,不时为这位在教坛耕耘五十载的老人鼓掌。  扎根山区艰苦
期刊
本刊讯 最近,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联合举办“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启动仪式,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杨伟嘉出席仪式并讲话,她要求参训学员抓住机遇,做好职业规划,积极参与各项培训活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水平。据悉,该计划主要用来帮助高校新进青年教师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青年教师教学基本技能,培养青年教师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研究、教学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