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加分”何去何从

来源 :广西教育·D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g4g4354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高考过后,分数与录取都会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据媒体报道,今年国内有31个省份均出台了新的高考政策,其中各地的高考加分“大瘦身”最引人关注。此轮大规模调整主要集中在体育、奥赛等缩减项目及降低分值上,多地奥赛获奖者被剔出保送行列或加分名单。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有13个省份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和见义勇为,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甚至对此加20分。
  “特长加分”与“品德加分”的初衷无疑是好的,有利于多元选拔人才,弘扬社会正气,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不少问题。近年来,“高考加分”曝出不少丑闻,某些人通过不正当手段,在将小部分人送进“象牙塔”的同时,阻隔了更多学子的升学之路。因公平、公正性难以保证,高考加分政策备受争议。
  “高考加分”加剧不公
  @王劲松(高中教师):近年来全国各地申报获得加分的考生越来越多,有的班级里“二级运动员”比比皆是,“少数民族”也不在少数,其中“内情”大家心知肚明。这使得那些无法获得加分、平时刻苦学习的学生深感不公,对高考的公平与公正性产生了很大的质疑。
  @何云路(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尽管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但不可否认的是,城乡之间教育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实际情况,使得一些加分项目更多地为城市考生所享受,农村考生能享受的机会很少。在这方面,问题较为突出的就是奥赛加分和体艺特长加分。
  @李 俊(时评人):高考加分中的思想品德加分如何量化?参与考核的老师该如何取舍?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符合道德规范的人格,而一旦道德被加以量化并强调其实用性,功利色彩的出现几乎无可避免,而投机主义之风势必蔓延,其中衍生的不公现象将十分突出。
  “高考加分”影响学生发展
  @单作义(高中班主任):由高考加分政策衍生出来的各种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等陋习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值得警惕,学生过早认识到通过不公平的手段就能获取利益,对今后一生的健康人格养成都将造成负面影响。
  @罗和平(社会学家):既然见义勇为可以加分,那么学生做了好事之后,会不会出现找各种证据途径寻求社会认可的行为?这是一种很不好的导向。况且学生还属于弱势群体,对他们提倡见义勇为,可能会让他们受到伤害。
  @马定文(某高中校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进入好点的大学,许多家长把获得额外加分当成孩子进入好大学的另一途径,让孩子为了能加分而去学、去做,这会阻碍孩子自身的个性发展。
  “高考加分”何去何从
  @王同仁(大学讲师):我觉得应该取消。仅就考试而言,分数就是唯一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其他标准,原本就很不合理。要照顾某些特殊群体,可以另想办法,例如加大高校自主招生力度,探索实行多元选拔机制等。总之不能把其他内容加在考试分数上。
  @易 飞(自由职业者):我主张保留。除了出于国家政策层面的考虑外,适当照顾一些思想品质好、确实有特长的学生难道不应该?相对透明度不高的大学“自主招生”,把某些项目以分值的形式融进高考,我倒觉得还科学、公平一些。
  @卢方毅(社会学者):能找到一个平衡点最好。一是缩减加分项目,能够科学评估的项目例如竞赛成绩、运动等级水平等可以考虑保留;二是减少加分分值,无论何种加分项目,都应控制在较小的分值上;三是加强监管,杜绝作假现象发生。
  确保“高考加分”公平公正
  @谈松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高考加分政策出现各种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制度设计和运作程序不够成熟,没有建立起权威的资格认证机构,各地区或者部门之间的测试成绩标准也很难把握。因此,还需从这些方面入手加以改革。
  @刘 鸣(时评人):如果高考加分政策一时还无法完全取消,就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完善,而这样的完善不应只是简单地增加或者减少某一项目,更应针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从而避免以一次成败论英雄。其中,有些特长因素可以作为一个指标,但绝对不应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惠 东(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德育副主任):人的品德是内在的,要把它用分数或等级量化出来还有待摸索,而高考是一项选拔性考试,标准明确。如果一定要把品德加入到高考评价中,就需要设计一个完整和科学的评估体系。(责编 欧金昌)
其他文献
对学生演讲  应注意输送正确的价值观  “你追求加内特、詹姆斯、科比……你不学习,连一张季前赛门票都买不起。”“你追求金泰熙、全智贤、金秀贤……你不学习,全家搞一顿炸鸡啤酒你都要考虑考虑。”“没资本还不学习!没背景还不学习!长得不帅还不学习!智商不够还不学习!”日前,江苏无锡市堰桥中学一位姓许的副校长在学校升旗仪式上的一段演讲震惊了学生,也震惊了不少网友,众人直呼“励志”。(4月18日 《现代快报
期刊
本刊讯 最近,我区召开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以下简称“全面改薄”)实施方案编制工作部署会议,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白志繁出席会议并讲话。针对“全面改薄”工作,白志繁提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全面改薄”项目的责任感、紧迫感;要突出关键,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全面改薄”项目要求,牢牢把握项目“5基本、2不超、2控制”的主要目标,精准确定项目的实施范围,科学合理安排项目
期刊
“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步入贵港市港区中学(以下简称港区中学),综合楼上的一排大字首先映入眼帘。近年来,该校以发展学生兴趣、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为本,深入实施教改,以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自2009年被确立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以来,该校持续加大建设力度,向成为合格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不断冲刺。校长韩建勇说:“近年来,我们在教学上尊重学
期刊
“好大的阵容!”拿到听课表和活动计划的一名中职教师这样感慨。10个教学研讨工作坊,11场示范研讨课,6个城市,11位专家进行现场点评,450余名中职教师参与观摩研讨,辐射全区60多所中职学校,柳州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柳工路创科技有限公司、新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南宁高华纺织服装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直接参与教研活动……  为充分利用广西中职教育优质教师资源,扩大中职教育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受益面,提高
期刊
今年是高考数学大纲卷最后一次出现在我区考生面前,其题型、内容、对考生能力的要求等是如何延续往年试题的风格的,又与今年的新课标卷有何异同,是每一位即将步入高三的师生关注的问题。本文将从纵向[追溯往年的大纲卷(理)]及横向[对比今年的新课标卷I(理)]两个维度对今年的高考数学大纲卷(理)进行分析,同时对今后备考提出建议。  一、2014年全国高考大纲卷(理)数学试题总体分析  (一)怀旧色彩浓重,题型
期刊
贵港市民族中学于2009年5月被确认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立项建设学校,2010年11月被认定为自治区民族体育示范学校,2014年5月被确认为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立项建设)。近五年来,该校在贵港市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紧跟广西高中课改新形势,认真分析自身发展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紧紧围绕“求真务实、特色鲜明、全面发展”的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建目标,不断优化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
期刊
在百色市西林县普合乡希望学校(以下简称普合希望学校)的一角,建设教师住房的施工队正忙得热火朝天。该校校长李国新告诉记者,这是该县今年刚批下的教师住房建设项目,该县财政给予了大力支持,全额补给建设款项。此次新建的教师住房共20套,建成后将基本满足该校全体教师的住房需求。该校一位年轻教师说:“到时候我就不用再在外面租房住,就可以安心教书了。”据悉,在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下,该校早在2006年就已建成教师
期刊
2013年6月9日,我区全国“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广西民族博物馆盛大举行。在贺州市八步区文化馆(以下简称八步区文化馆)瑶绣传习老师的带领下,八步区步头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步头中学)的赵成龙、赵元媛两名学生与来自全区14个市的近200名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同台献艺,展示了贺州瑶族服饰的制作过程。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项目学校,步头中学以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为己任,以建设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山区学
期刊
侧岭乡位于河池市金城江区西北部,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河池市金城江区侧岭乡拉合小学(以下简称拉合小学)便坐落在这个杂居着壮、瑶、苗、仫佬、高山、布依等少数民族的乡镇里。在这所农村学校里,有一个人日复一日,坚守了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他努力提升自我,乐于奉献,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农村小学教师,为改变当地的教育面貌作出了很大贡献。  他,就是拉合小学教师黄光照。  “努力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1984年,黄
期刊
2014年广西高考生物试题考查内容以考试大纲为指南,试卷的题型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方面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体现了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的一致性和权威性。试卷题型、题量及结构、分数比例均与2013年保持一致,总体而言是“在稳定中见创意,于细微处见特色”。考查内容既突出了核心知识的主体地位,又兼顾了知识点的覆盖,试题无偏题、怪题,注重基础,突出主干,强调综合,稳中求新,能力立意,难度适中,具有良好的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