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中的语言训练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wl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语言训练呢?本文认为:一要让学生“多说话”,二要教学生“会说话”, 三要使学生“爱说话”,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教学 语言训练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外壳,那么语言训练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下面我结合数学教学的实践,谈一谈低年级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问题。
  一、让学生“多说话”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在一些数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怕学生不懂,讲得多而碎;怕学生不会,练得繁而杂,很少有学生的自主活动。师生之间的信息得不到真正的双向交流,这种现状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认为要大胆地让学生“多说话”,这就要求教师为每个学生提供说的机会,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广泛的信息交流。例如:教学“小时、分、秒”时,首先出示钟面模型,演示后提问:“分针走一小格,秒针走多少?”学生回答:秒针走圈,也有回答秒针走60秒。这是提醒学生回答问题的准备性和完整性,引导提出: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一圈,60秒。再演示时针走1格,分钟走一圈。然后讨论:通过观察演示过程,你发现时针、分钟、秒针在运行时有怎样的关系?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商议,推荐一人汇报,其他成员及时补充。大家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学生在讨论、整理、归纳的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数学语言的概括性和严密性。
  二、教学生“会说话”
  低年级学生缺乏数学语言训练,但他们的模仿性强,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做好示范,提供表达模式,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语言特有的准确性、简炼性、严密性,学生就能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例如在进行加法意义教学时,根据教材提供的插图,我提出这样一组问题:“小朋友手中拿的是什么?右手拿几只?左手拿几只?一共拿了几只?”这样启迪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小朋友手中拿的是气球,右手拿1只左手拿1只,一共拿了2只气球。再通过教师对教具演示过程的叙述,通过反复练习,完整叙述,来调节思维、促进思维。
  三、使学生“爱说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如果教师能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造情境,就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兴趣。例如:在教学图形认识(长方形)时,首先提供长方形实物让学生观察,然后我说:“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你能找到它们吗?”有的说课桌的面,有的说黑板的面,有的说电教柜的面……纷纷发言,气氛活跃。接着引导大家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和几个角,这里从图形的整体观察转而考虑它的组成部分。最后指导大家把信封“沿中间对折”,提问:“发现边的长度有何特点?”讨论得出“对边相等”,这就掌握了图形的特征。讲授正方形的认识时,每人取得小手帕,一边对折,一边表达,虽然教室里显得很“乱”,但每个人都参与到“有序”的说的过程中,在学生脑中形成了与定义相同的具体图像,即获得了图形认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任长松:《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4.郑毓信:《问题解决和数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单位:536015广西北海市银海区福成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必须大面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初中学生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如何让全体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在语文整体教学改革实践中,注重激励,实行分步引导,获得了一些认识:那就是分以下三步来激励学生学习语文兴趣。  第一步:抓住契机,用新颖的教学法吸引学生  学生新入学或刚换教师,往往因为对新的学校、新的教师充满了新鲜感,容易产生一种服从心理。教师提什么要求,他们比较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以极简炼、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表达了深挚的情感,千百年来脍炙人口。诗中的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我在教学中体会到,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  一、读诗作画,再现古诗的画面美  画家用线条、颜色表示形体,诗人则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超的
期刊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发展综合能力,培养健全人格,提高整体素质,减少学生差距,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表明:后进生在某些学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一些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中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克服偏见,真诚相待  因后进生受到的批评较多,有时即使做了一些好事,客观上也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久而久之,
期刊
语文是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  一、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  教学方法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是双边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因素,它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
期刊
【内容摘要】“习作难”是横卧在学生面前的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习作教学难”则是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逶迤磅礴的山脉。曾几何时,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总是重复着这样的故事——作文难,但我认为:只要教师能把习作教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财源”相融合,与师生的角色转换相融合,与教师的学科教学相融合,与教学的评价过程相融合。或许习作教学会有一个“豁然开朗”的境界。  【关键词】习作教学 三融结合  现
期刊
作为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然而实际教学中古诗词教学现状显得沉闷而单调乏味,教学方法单一,重记忆轻朗读,重背诵轻品味,优秀的古诗词往往被教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语文教学应该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感悟。教师要想方设法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和鼓励下,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那么,依据语感形成的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第一学段让儿童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中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在第三学段中则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古诗作为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在小学语文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教学策略应体现其新理念和新方法。  
期刊
在现代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也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优化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
期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