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经济新闻注入“活”元素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8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联系新闻学的研究对象,经济新闻的定义是:经济新闻是人类社会最新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最新的自然经济现象的报道。可见,经济新闻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写好经济新闻,让读者从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为,写好经济新闻的关键在于一个“活”字。
  为经济新闻注入“活”的元素不是一件易事,我们日常读到的经济新闻大多有数字罗列型、文件介绍型,还有学术型的,这类报道往往因为枯燥乏味、专业术语太多,让人费解,一般受众都会一览弃之,留不下太深的影响。对于被采访对象来说,也起不到应有的宣传作用。
  如何让经济新闻“活”起来,让受众愿意看,这里面大有文章,笔者以为,需要攻克三个难关。
  一是报道的角度要“新”。这就要求作者要熟知经济政策。经济政策是写好经济新闻的基础。不同时期,国家会有不同的经济政策,如2007年,股指高涨,新股民猛增,人民银行一再出台新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这时政策的抑市引导作用凸显。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暴发以来,我国又陆续出台一系列新政策,如“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家电下乡”等,以扩大内需,引导消费、保增长。在这样不同的经济背景下,作者就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来撰写经济新闻,适时宜的经济新闻自然而然注入了顺应时期的“活”元素,吸引读者眼球。再比如,去年,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的阵痛,我区伊利、蒙牛两大乳品企业加大企业监管力度,销售日益回暖。而这个时期,消费者关注的就是伊利、蒙牛的产品还信得过吗?其整改的结果如何?抓住了大家关注的热点,时效性跟上了,文章自然有了新意。
  二是报道的方式要“新”,要有现场感,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2006年,《内蒙古日报》经济新闻采访部策划了“重点项目万里行”系列报道。该组报道共有10余名记者参与,记者们亲临一线,采写了很多鲜活的稿件,见报后受到多方关注。这组报道很重要的一个成功因素是因为采取了现场目击、开场有声的写作手法。策划组明确要求,凡是没有现场感的、没有开工动静的稿件一律不发。在笔者撰写的《绿色的经济板块——神华煤焦板块》一文中,就这样开的头:“原煤入洗,再捣成饼状,一堆堆捣固焦就这样从煤箱中不断滑出。目睹神华乌海煤焦化厂生产捣固焦的工艺流程,让记者对有助于煤炭加工转化的捣固焦有了感观的认识……”通过记者目睹,把读者一下子拉到了现场,大家接下来会很好奇,究竟这个捣固焦有什么用?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这样,就达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是报道的内容要“新”,作者要用换位思考法撰写稿件。我们写经济新闻时,往往会陷入作者收到什么信息就报什么信息的怪圈,忽略了受众想从报道中了解什么的根本所在,犯了一厢情愿的毛病。所以,你的报道内容要从受众的出发点选择。比如,笔者前几天收到一篇来自保险行业的信息,说要清理整顿保险中介机构,材料里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怎样整顿中介机构等。如果就这样报道出去,会很乏味,读者只知道保险中介机构要清理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清理,而这些才是受众想要了解的。因此,收到该条信息后,笔者没有马上报道,而是又详细了解其中详情,然后以《我区要对保险中介机构说“不”》标题见诸报端。虽然文章谈不上有多么好,但起码能给受众传达一个完整而有用的信息,即保险中介机构当前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要改,如何改。
   总之,写“活”经济新闻需要作者苦修内功,多捉“活”鱼,捕捉经济生活中的新鲜事、家常事,让受众读来有趣,也为他们的工作、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有用信息。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其他文献
用文学笔法写新闻特写     萧乾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记者,也是一位著名的京派作家。根植在萧乾身上的文学素质自然而然地影响着他的新闻写作。他在恪守新闻必须真实的原则下,熟练地运用文学技巧,写出可以和现实主义小说相媲美的报道,也因此,他写的新闻特写引人入胜,文采斐然,可读性很强。  萧乾就如何增强作品的文学性上曾说过:“我特别喜欢契诃夫,他从不把笔下的人物当作自己的代言人,也不使用‘画外音’。尽管特写在
期刊
节约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相对浪费的节约,也是建设节约型新闻媒体要求的最低底线。二是要求彻底转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断实行技术革新,实现科学发展。   节约,对于社会而言,是资源优化的体现;对于传媒而言,是精神文明的体现。然而,略带贬义的“吝啬”,搅动了一部分人爱慕虚荣的心,一味追求负面的大方,忘却了中华民族“节约”这个优良传统。再加上节约制度欠缺,节约机制不完善,节约技术利用少,在一些媒体中存在
期刊
电视专题片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品种,是伴随着电视媒体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专题片的发展历史带有浓重的时代烙印,这种烙印与社会的发展背景与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相关联。目前它已从起步时期的枯燥无味的叙事和极其长沉的镜头,变化到今天所强调的可视性、节奏性、故事性的风格上来,使其具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和全方位的表现形式。其中,对电视专题片的策划与包装是专题片整体艺术品质提高的重要手段。  客观、真实、自然是专题片
期刊
《绿野》栏目是内蒙古电视台响应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配合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工作而推出的一档大型杂志性农牧节目,从2006年11月节目正式播出以来,以其独特的节目风格、生动有趣的节目内容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  在当前激烈的收视竞争中,作为一档服务“三农”的节目,《绿野》栏目始终保持着它鲜活的生命力和稳定的收视率,究其根源,我认为源于它自身的几大特色:    主题鲜
期刊
有人说,今天已经进入“速读时代”,能够在读者手里停留20分钟的就是好报纸。面对波涛汹涌般的信息冲击,把盟市级党报形容为“在夹缝中求生存”一点都不为过。  虽然盟市级党报也有自己独有的优势,但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是,长期以来,党报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在许多情况下没有很好地发挥和体现出来。比如,只重视党报的导向功能,而忽视了监督功能、服务功能和娱乐功能;只注重党报的主流读者群,而忽视拓宽读者队伍等等
期刊
摘 要:归因理论作为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对媒体的新闻传播活动同样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以对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逝世一事的报道为例,中国的《南方日报》和美国的《纽约时报》通过对材料的强化弱化处理呈现了不同的报道倾向。运用归因理论的视角分析发现,由于群体间归因偏差的存在和内外因归因维度的不同,《南方日报》和《纽约时报》基于不同的归因方式,实现着各自的报道倾向。  关键词: 归因理论 报道倾向 群
期刊
综合新闻是指那种全面概括地反映一个时期全国或某个地区某项工作的情况、动向、成就、问题的报道。它和情况总结的区别在于它着眼于写思想,很少写专业性、技术性等问题。一些人往往容易将综合新闻写成总结,如何克服这一弊端?笔者谈一些从事新闻工作以来的体会。  新闻在于用事实说话,它是事实的综合,其特殊价值和独特作用就在于用确凿生动的事实来感染、影响听众和读者。我们说“事实的综合”,并非“情况的总结”。综合新闻
期刊
2007年,《鄂尔多斯日报》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以高度的政治意识,从大局出发,以国计民生为根本,成功策划了几次大型的战役性组合式报道,既增强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又提升了舆论的引导水平。    增强大局意识,注重导向    所谓重大战役性组合报道,就是在新闻报道活动中,围绕一个重大选题,通过创造性的策划、设计和操作,调用多种新闻手段,在一定的时间内组织实施大规模连续性报道,使新闻资源得到更好的优
期刊
一些电视新闻之所以缺少灵气,难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回味的余地,在很大程度上是失之于细节的运用。要想让新闻活起来,用好细节可谓一剂良方。   细节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个层面上一个细小的环节。它既可以是语言、动作,也可以是一幅画面、一个表情或神态。精心刻画并运用细节有助于增强报道的立体感、纵深感和厚重感,增强新闻的鲜活度,使新闻好看、耐看。观众还可以透过细节品味出许多报道意外的东西来。细节在新闻报
期刊
栏前语  3月13日,内蒙古日报社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总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要收获和成果。  内蒙古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惊海出席会议并作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  自治区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九指导检查组的同志到会指导,组长王今同志在讲话中对内蒙古日报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刘惊海同志在讲话中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内蒙古日报社开展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