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几法

来源 :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近年来,央视推出了不少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节目,如《舌尖上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等。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可将相关的节目内容融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执教三年级下册《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时,讲到家乡的特产肉松的制作工艺时,我播放了一段《舌尖上的中国》,为学生讲述了各地具有代表性的传统特色美食和小吃。孩子们热情高涨,整堂课学习氛围浓烈,学生在热情地讨论和欣赏中,对中国地域饮食、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故事是孩子们最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找传统故事、讲故事、写故事、演故事等形式,感悟学习内容,体验人生之道。如在执教五年级下册《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一课时,讲到诚信话题,课前我先让学生搜集有关诚信的故事,接着在课堂上开展“诚信故事我来说”的故事交流会。孩子们找到了许多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曾子杀猪》《立木为信》《季布一诺千金》……通过绘声绘色的讲故事活动,孩子进一步了解了诚信,并认识到生活中诚实的重要性。用故事触动孩子们的“情”弦,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学习的热情,使其在感悟中水到渠成地生成了情感的共鸣。
  课堂教学的结束绝非是教育活动的结束。优秀传统最有效的落实是把所知转变为所行。教师要充分施展自己的智慧,做个有心人,为孩子们搭建一个个实践“行”为的舞台。如在执教四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时,为了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让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我有针对性地引入了关于节约的古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课后,结合晨会、班队课,在班里开展了“倡导光盘、拒绝浪费”等勤俭节约的系列实践活动。组织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以身践行勤俭节约的口号。同学们通过上网搜查资料、班内调查等方法,统计了解浪费带来的损失,并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自己的感受;小组内通过文字或照片形式记录自己是如何做到用餐不浪费、营养均衡搭配,以及向家人宣传光盘行动及其成效的;围绕“勤俭节约”主题,出好一次黑板报,举行一次手抄报比赛等;班级内举行“每日光盘行动”评比活动,每周评选出若干“节约小达人”。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勤俭节约意识,真正让“俭以养德”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
  身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善于利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积极展开探索和创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结合,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養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太仓市陆渡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笔者将从目标定位、内容选择、方法运用以及评价四个维度出发,以学生的认知发展为视角考察当前课堂作业布置与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提出展望。  一、 目标定位应从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发展为能力的提升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课的教学设计时,往往会将其目标定为两个方面:第一,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所表现的情感;第二,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日常课堂中,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
期刊
一、 用笔圈画关键词句  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养成边读题边动笔圈画的习惯,遇到题目中重要词、句,要随手圈出,这样就容易找准数量關系,容易理解题目。  例如,下面是去年小刚家各季度用水情况统计表:  小刚家平均每季度用水多少吨?要求学生在读题时就应该把问题中的“平均每季度”圈出来,以此提醒自己把问题看清楚,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二、 用脑学会联想  在整理题目条件、问题时,应用联想,让学生能把原有的条
期刊
统编版教材“双线组元”的编制结构,将“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统整为一个个内外勾连、纵横牵连的教学单元,以此把每一个单元作为一个小的“微型课程”,便于教师从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版块的融合性、教学活动的循环性三个方面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一、 基于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实施单元整体教学  七上第四单元一共有四篇文章: 《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人文主题”可以确立
期刊
怎样让孩子愿写、会写读后感呢?  第一步: 选对书  认真读过的书肯定是真心喜欢的,能边读边思考的;读着读着进入情境,感同身受的;不时回头想想,再翻过来品品的;读完后,欲罢不能,再回过去阅读,甚至摘录的……这样的阅读才是真阅读。读完后,让我们受到很深刻的启迪,引发共鸣,对认知和成长有帮助。这样的书,值得写读后感。  第二步: 能表达  确定主题。在提笔写之前,一定要确定好读后感的主题。主题怎么定?
期刊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可以引用史料对教科书中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进行佐证。如在学习《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时,可以引用《南京条约》的原文来印证教科书中《南京条约》的内容。如《南京条约》第3条规定:“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主掌,任便立法治理。”用这段史料与教科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进行比较,
期刊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深入阅读名著,释放出更多的阅读潜能,从而提高名著教与学的效益。  拿《水浒传》来说,该书情节长达一百回或一百二十回。对待这样的大部头名著,必须限定每周甚至每天的课前阅读量,而宝贵的课堂时间则用于师生交流,在交流中共同提高。这需要师生课前做好以下四项工作:归纳、批注、命题、作文,简称“四步法”。其目的分别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培养敢于质疑的品格;巩固记忆,深化理
期刊
高阶思维,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能力,在数学活动中有意识的、围绕特定目标的、需要精神付出与持续努力的高层次认知水平的复杂思维。数学运算能力的提升指向了高阶思维的发展,是运算技能和高阶思维能力的整合。初中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是每个数学教师需要思考并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 明晰算理算法,發展问题求解能力  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与其运算能力的发展是同步的,深刻理解算理,将有
期刊
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运算能力相对较弱,常会出现运算或理解失误。究其原因,一是老师的教学方式呆板,课堂生成不够,缺少该有的操作实践和算理演绎,学生被动接受,感悟不深,计算不得法;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分数,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三是缺乏与生活的联系,内容枯燥,练习繁多,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小学低年级计算教学要使学生产生兴趣,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该采取哪
期刊
“蘑菇行动”第一步:发现。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对蘑菇的认识基本止于餐桌上一道菜。我们的活动从发现开始:让大家通过自己的生活经历或者网络搜索,发现自己认为最奇特的一种蘑菇,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整理。  “蘑菇行动”第二步:新闻发布。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评选,每组评选出“最奇特”蘑菇,进行班级新闻发布。小组评选前,教师给予讨论交流技巧的指导:1. 注意倾听他人的讲述,讲述时尽量做到流畅而完整;2. 耐
期刊
在幼儿园课程中,幼儿应该回归儿童生活世界。幼儿园应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由儿童参与课程的建构。  一、 幼儿园课程应贴合儿童的自然生长  大自然的元素非常丰富,是任何图像、视频、音频无法比拟的。孩子浸润在大自然中,五感被充分调动,形成了丰富的内心体验。即使将来面对高度竞争的压力,与自然相处的早期经验也可以成为孩子内心深处的坚实基础,让他们可以抗衡未来的风雨。幼儿园课程应该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让儿童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