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老舍:“白话”的香味

来源 :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h__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特别简单的语言表达出特别高深的东西,这才是老舍的“大白话”了不起之处。
  迄今,老舍仍是作品被改编成影视剧数量最多的作家。今年,电视剧《茶馆》即将开拍,这是老舍第17部被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
  提到老舍,今天的人们脑子里会马上涌现出《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等浓郁北京味的电影电视剧,印象中,老舍是一个以写北京话取胜,描述老北京风貌的高手。
  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副馆长傅光明并不完全同意这种判断:“老舍的作品,是包含了京味儿,但京味儿远远不能涵盖老舍的作品。应该说是老舍用北京话写作,使北京话这种语言变得炉火纯青。”
  不像当时的其他作家,老舍的出身相当贫苦,而他开始写作以后,又用的是老百姓们的语言,这使得老舍“看上去不像是那么有学问的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孔庆东说,“实际上他学问非常大,语言学家统计过《骆驼祥子》,里面一共才用了1千多个汉字,现在的小学毕业生可以识900多个字,也就是说小学生都可以把它读下来。用大白话写出世界名著,用特别简单的语言表达出特别高深的东西,这是一流的水平!”
  老舍自己曾说:“我就是要努力地烧出‘白话’的香味来”。老舍还曾说:“我可以一句话写活一个人物”,“要让他们个个儿活”。这话听着颇有几分自傲吗?去读一读老舍的作品,全是真的。
  老舍的东西是可以朗诵的。“鲁迅的作品好,徐志摩的作品好,可是它们都不能读出来,粘糊糊的,不像老舍的那么朗朗上口。”孔庆东认为。
  老舍写剧本的时候,经常拿到人艺去读,自己分角色朗读,觉得不好的地方就改正,所以老舍的语言真是千锤百炼,而且千锤百炼得让人看不出来,《茶馆》拆开了其实就是十几段相声,可是旁人看不出来,它已经到了没有痕迹的地步。这样的作家写出的作品,也难怪当时的戏迷会带着席子在人艺门口睡觉,等着早上买票,他是真正活在人民心里的。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和老舍同时代的大作家群星荟萃:鲁迅、郭沫若、巴金、曹禺、茅盾……很多现代作家的东西现在已经不好读了,而老舍的作品却不断地被改编成影视剧。
  个中原因,除了老舍作品中独特的口语化语言外,还因为他的作品中“很多人物是超越了时代的。《茶馆》中的狗腿子、打手现在不是随时都还能见到?”傅光明说。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们曾不喜欢沈从文,不喜欢张爱玲,现在,又有人不喜欢郭沫若,不喜欢茅盾。孔庆东指出,无论时局如何变换,人们的口味如何回转,老舍在文学家中的位置总是排不到第一第二,却也总出不了前五名,这是他了不起的地方,“老舍的作品自有它永恒的东西在里面。”
其他文献
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没有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地理教师可以将快乐教学法应用到地理课堂中,使学生更好的理
★《埃及王子》早在1956年,这个描述古代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就被搬上了屏幕,42年后,斯皮尔伯格的梦工厂又以辉煌的动画特技将这个故事搬上了银幕。这是一部有意义的动画片
雅克·贝汉天·地·人三部曲之一,赢得了众多奖项。这是一部技术精湛但不被技术主宰的影片。影片筹备15年,器材设计就花了2年,餐风饮露拍摄了3年。短短64分钟的影片里,观众
曾以《儒商》、《西部警察》、《车间主任》、《我是警察》等电视剧名噪一时的导演巴特尔,最近又倾心打造了一部表现农村知识青年顽强进入城市,自强不息创造美好生活的电视剧《
中央实验话剧院最近演出了剧作家刘树纲的第二个社会调查剧《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引起了戏剧界、文艺界和社会上的关注。7月5日。《剧本》编辑部、戏剧文学学会和中央实
[内容介绍] 美丽富有的丹麦姑娘卡伦一心想做男爵夫人,于是嫁给了并不喜欢她的瑞典贵族布罗,他们决定去非洲定居。火车疾驶在广袤的非洲原野上,突然一个骑马的欧洲猎人丹尼
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SB900为“SL益生素生产菌,对其体内外若干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酸力强,乳酸产量为1.73%;耐酸性能好,在pH2的盐酸溶液(0.01mol/L)中
自八十年代开始,应用写作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及众多教学工作者的重视,一时间,《应用写作》教材大批涌现,理论研究空前活跃。对于应用写作理论研究,我认为用比较
要加强外语院系的中文课教学林庆扬谈到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业务水平,人们想到的的往往是如何加强外语教学,如何学习和掌握翻译技巧,以及如何以翻译理论来指导实践等等。毫无疑问
“花鼓戏是老百姓的戏”──访花鼓戏剧作家徐叔华胡燕徐叔华,长沙市人,1931年1月出生.离休前为湖南省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51年创作的歌舞剧《双送粮》在中南海怀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