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基建企业走向海外需加强非商业风险管理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huishou4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生在2011年的利比亚撤侨以及缅甸密松水电站遭搁置事件提高了我国企业对境外经营环境所遇到的“非商业风险”的关注,提醒我国有关政府部门和对外投资企业在相关问题上必须树立起风险意识。
  首先,风险无时不在。提到“非商业风险”,人们可能更多关注战争、动乱、恐怖袭击等重大事变,以及对外投资被无偿没收或者投资所在国单方面毁约。事实上,这些仅是极端体现。某国某项政策变化的本意可能不是要让外资受损,对一些外商而言是“突如其来”,对另一些外商来说则早有预案。能否有效应对“新兴市场”或“前沿市场”的种种政治不确定性,也是跨国投资企业间竞争的重要领域。
  其次,政府间的外交关系并非百分之百的风险担保。政府间的外交关系固然重要,我国政府也不遗余力地增进对外友好关系,但保护企业利益的责任不完全在政府,也在企业自己。对外投资即使获得了项目所在国领导人支持,但是对方可选择的合作伙伴很多,不会因为政府间关系好就有义务保障某个特定国家的企业把事情做成功。一个政府的优先服务对象永远是其国内政治和企业、个人利益。
  再者,投资来源国政府或领导人对某个项目的重视度越高,该国承揽企业输不起的概率就越高,国际舆论和非政府组织对该项目的关注度也更高。因政权更替、政治气氛改变而出现的经济政策、环境变化比较普遍,在通过选举产生领导人的国家更是如此。
  第四,将双、多边投资保护协定中对各方的约束落实到投资项目的权责细节,有助于应对风险。中国已与140多个国家缔结了投资保护协定,绝大多数都在联合国贸发组织条约库中全文公开。中国参加的多边经济合作安排中也包括了投资保护条款,熟悉并运用相关条文是企业必须做好的功课。投资保护条约多赋予跨国投资企业寻求国际仲裁的选项。尽管进行国际仲裁需要人力物力投入,能够挽回的损失也可能与企业诉求有落差,但“依法办事”是一家企业的“软资产”,有时即便输了官司也能够收获名声。习惯性地自动放弃,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同质竞争中占据上风。
  中资企业的目光必须是全球化的。必须看到,在基建领域,有意提供资本的国家和多边投资银行是多元的,所以,一个有被投资需求的政府在中资和其他外资之间“挑肥拣瘦”的空间很大。中资企业要把握好去海外投资的节奏,把每个项目做稳远比把项目投资规模做大重要。应特别慎重考虑“贷款换资源”的投资模式,至少要充分评估资源国的债务负担程度和还款能力。
  中资企业到国外从事基建投资已有几十年历史,近些年有了快速的发展。在看到优势的同时,必须面对一个现实:在合同谈判、项目实施、纠纷处理过程中,企业才是主体。而关于中资企业为什么要到国外去投资,近来出现了很多宏大的实际上超出企业能力的论述,国外也有种种泛政治化的评说,致使中资企业在一些国家被视为一种“例外”、“值得特殊警觉的对象”。
  中资企业主管部门、中资企业本身都需主动应对国际上有关中资对外投资的种种不利言论,并在应对中突出几点:第一,强调中资企业到国外,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只要在当地注册就是当地企业。第二,在境外投资基建的是企业,而不是政府的外交团队,那企业就做企业该做的事。第三,中资企业之所以获得投资国市场准入,得以签订项目合同,基础在于双方市场的需求和企业专业能力上的契合,而不是以国家关系友好程度为根本前提。第四,以合同条文为指针的项目稳定运营是双方的义务和责任。依据合同中的规定,通过仲裁(包括在第三方进行的国际仲裁)应对合同纠纷是常规性的选择。
  然而,宣传技巧永远取代不了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尽职调查”(due diligence)。在英文里,due就是“你做职业判断应该做的所有事”;diligence是“勤勉”的意思。而在中文里,“尽职”容易被理解为“把老板交给我的事做好”。实际上,“应该做的所有事”除了评估资金、技术、市场需求,也包括了解投资所在地的法规、历史、人文环境,项目所在地各级别政府部门历史上处理外商投资纠纷的行为习惯。有太多国内政府主管部门无法预见的情况,需要企业在可行性调研阶段摸清楚。这种调研应以企业自身团队为主,参考国际咨询服务为辅。游走于不同国家间的咨询服务公司有局限性,不一定了解中方企业的盲区所在。
  总之,中资企业的国内管理部门和企业自身应该为自己的工作设定一个“非商业风险”管理的最低目标:盈利不引争议,撤资也不成为公众事件。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纵观数百年的历史进程,无论是乌克兰国家的形成,还是乌克兰民族的成长,以及乌克兰社会的运转,一个不变而可悲的命运就是:地处“边陲之地”,动荡不定国家状况;身陷“强权掌控”,错综复杂外交关系。  大国的争夺、强权的运作、宗教的纷争、利益的瓜分、社会的动荡、民心的摇摆、前进的徘徊、发展的观望……似乎都是乌克兰逃脱不了的宿命。它从属于、依附于,甚至不得不在某一时刻、某一历史阶段听命于他人他国的蹒跚命运养成
2015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适逢模拟联合国(以下简称“模联”)活动进入中国的第20个年头。5月7日至10日,由外交学院主办的“2015北京模拟联合国大会”在这所有“中国外交官摇篮”之称的高校举行。  “模联”,顾名思义,就是模仿联合国及其下属的国际机构,依照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参与到一场模拟的“联合国会议”中去。  1995年,
中国能否实现和平崛起,不仅在于主观愿望以及单方面的表白与诚意,更在于他者的认同与接受,和平崛起的最终保障来自于国家捍卫和平能力的增长。  中国和平崛起,是中国政府的郑重承诺和坚定信念,也是我们的一贯主张。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社会中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为何外界与我们对中国和平崛起存在如此重大的认知差异?如何能够最终让国际社会信服我们?  首先,中外关于中国和平崛起的认知重
就在缅甸政治转向的关键时期,缅甸的反对派斗士吴温丁与世长辞。由于长期坐牢并遭受非人待遇,缅甸最大反对派民盟创始人之一、著名诗人和记者吴温丁出狱后健康状况一直不好。2014年3月12日,他因为呼吸道问题住进了私人医院,后来被送入仰光中央医院救治。4月21日吴温丁逝世,享年85岁。  享有崇高声望的缅甸政治领导人  同日,民盟在仰光举行追悼会,出席追悼会的有多个政治组织领导人,缅总统府部长吴昂明及缅甸
美国大选前一个月的总统候选人大辩论,并不是选举季中一个锦上添花的程序,而是从“选党”到“选人”的平衡转变,辩论表现不佳者,面临着选情逆转的危险。在2011年共和党初选时总统参选人之间的一场电视辩论中,得州州长佩里笨拙的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佩里知趣退选。  在属于总统候选人充分展示魅力的最后一个月里,奥巴马与罗姆尼共有三场辩论,外加一场副手即副总统候选人之间的小辩论。10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共和
在极化政治裂痕加剧的氛围下,作为“茶党”青睐的女性政治人物,布鲁尔竟然力挺一项事实上“拯救”奥巴马医改的法案,其中的逻辑耐人寻味。  6月17日,亚利桑那州州长简妮丝·布鲁尔签署一项法案,标志着这个“大峡谷州”成为全美第24个接受奥巴马全民医改法案、扩大医改补助计划的联邦州。而布鲁尔本人因此成为第七位支持该法案的共和党籍州长。在极化政治裂痕加剧的氛围下,作为“茶党”青睐的女性政治人物,布鲁尔竟然力
2013年12月29日,南苏丹首都朱巴,一个流离失所的男孩拎着一桶饮用水走在泥泞的路上。自南苏丹战乱以来,有近20万人流离失所。  南苏丹是当今世界“最年轻”的国家,2011年7月刚从苏丹独立出来,但南苏丹人民还没来得及品尝国家独立的幸福,又要饱受一场权力斗争、部族冲突的内乱之苦。2013年12月15日夜,南苏丹总统卫队的一名指挥官在首都朱巴一处军营执行公务时,与军营弹药库的管理员发生争执,双方士
中东首富、沙特阿拉伯王子阿勒瓦利德·本·塔拉勒近日宣布,将其全部320亿美元财富在今后几年内悉数捐出,成立基金会做慈善。  阿勒瓦利德在其王国控股公司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将仿效美国亿万富豪比尔·盖茨,成立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阿勒瓦利德慈善基金会。他说,他的钱将用来促进不同文化间交流、消除贫困、帮助妇女和青年就业、赈济灾民、建立孤儿院和学校、发展医疗卫生和为贫困乡村建电站等。阿勒瓦利
【越】《全民国防》2015年第9期  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组织和道德上纯洁、强大的执政党有利于国家建设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下一届全国代表大会要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未来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继续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的执政党。我党需练就坚实的本领,积累有力的依据,探索合适的斗争方式,与敌对势力否认马列主义和胡志明思想的科学价值、否认我党对国家的领导角色、否认社会主义路线等错误和反动观点做斗争。第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8月19日表示,IMF执行董事会批准将现行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有效期延长9个月至明年9月30日。  IMF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延长现行SDR货币篮子的有效期是为了有关SDR的操作能够平稳进行。现行SDR货币篮子的有效期预计于今年年底到期。IMF表示,SDR使用者向IMF反映,由于年初市场清淡,根据全新的SDR货币篮子估值和权重来平衡储备货币头寸并不容易。此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