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80后”的少年富豪

来源 :名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i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在所谓“80后”代表人物郭敬明等蹲在出版社门口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讨要稿费之时,年仅25岁只有高中学历的李想却坐在北京总部管理着自己100多人的公司,而外界传言他的身价已达2亿人民币。
  
  高速公路上的“导演”
  
  汽车网站是他的副业,在IT业的高速公路上。年轻的李想运用稳妥的手法率领着他的团队将这一副业做得风生水起。
  除了互联网,车就是李想的最爱。他的车开得极猛。大伙儿一起从后海出来走三环上京昌高速。后面的车刚到三环,他已经到京昌路掉头了。开猛车的人很多,可是加速快,就免不了多刹车。但有种快速是可控制的,跑完整个四环不用踩一脚刹车;开辆Polo在北京狂奔10万公里,一次没蹭过。这就是李想的风格,“在高速上保持预见性,把自己变成导演”。做阳刚的事情,却善用稳妥的手法。
  2004年,喜欢飙车的李想要推出汽车网站,当时对汽车了解得不是很多,只不过感觉汽车这种网站有点像2000年和2001年他做的IT网站有点相似。但是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就是他现在做汽车网站的时候,他已经有5年网站的运营经验和带团体的经验,所以自己感觉做这种汽车网站会比别人更加顺手一些。
  汽车之家刚成立的时候,基本上算是业内的笑话,除了团队的小头是一个七十年代末的有工作经验的,十几个人,剩下全都是82、83、84年出生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等着看我们笑话的人太多了,就这些毛头小伙子还搞评测,做汽车网站呢?”
  “我们知道自己的不足,只有不断的努力和学习才能不变成笑话。所以,别的网站工作的时候,我们在更认真地工作,别的网站不工作的时候,我们还在工作,去参加厂商的测试,测试完后别的媒体去娱乐,我们的编辑在加班加点保证第一时间把内容做出来,让读者看到。为了测试、拍照、更新、完成工作,加班加点,忘记吃饭,和时间作战,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04年、05年我大量购买国外的媒体杂志来看,所以05年对汽车媒体的了解和汽车网站的了解就已经非常不一般了,所以就比较容易带出一个好的团队。”
  和别人不同的是,李想的团队不是大杂烩,他们把每一个车做成一个网站,在这上面,既有新闻又有测评,既有图片也有数据,还有用户交流的论坛,这种全新的网站结构颇让李想得意,“因为我们是真正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传统的网站是综合性的,用户访问网站是被动的,也就是说网站更新什么,用户就看什么,比如,用户想找一篇有关马自达3的文章都很费劲,其实,对用户来说,首先关注的是产品,所以我们就进行细分,让用户用起来更方便,其实,这些东西原先都有,只不过我们把它更好地组合在一起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年轻的团队,过去18个月的时间,没有一个人离开,成绩也是显赫的,从近百家汽车网站中脱颖而出。有天看《人物》,看到了互联网大会的时候,VC对我说,专业网站如果不进入前三名,什么戏都没有,当时还是五六名的我无言以对,只有埋在心底,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我们的用户和流量已经稳定地进入了前三名。”
  现在,这个优秀的年轻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也成为了对手炙手可热的目标,但是“他们看到的只是现象,如果他们明白这个团队中每个人的付出、团结和责任的话,就不需要来挖我们的人了。”李想对自己的团队很有信心。
  
  挖掘80年代生人的理性
  
  经常在半夜,他用很长的时间进行自我反思。这对于一个执掌着100多人团队的年仅25岁的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思维习惯。
  李想问他的第一个合伙人,“我的理性会让我身边的人(包括女人)很难受、很累?”这个和他共事了接近了7年的人,可能是世界上最能包容他和看透他的人之一,他说:“你总是把理性挂在嘴边上,你就只能永远理性下去,不熟悉你的人都会很累、很难受。”
  “其实我也不想理性,只不过从小到大的经历让我变得越来越理性。对事情要理性,对人要感性,人不能当成事情对待,希望我身边的人不要那么的累,希望身边的人都可以轻松。”
  李想的这种理性源于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早早为自己树立了一个目标。李想在其个人博客里描述的他取得目前阶段性成果的几个关键词,的确是他目前全部行事的指导思想:有方向、有目标、有意愿、有方法、有毅力,观察自己。
  “上学时,我就想要每个月赚两千块钱就这么简单,当我实现这个目标以后,就有了新的目标,第一个是每月两千块钱的收入,最开始就是让每个月两千块钱收入,结果一下子做到七八千块钱,紧接下来,其实大家年轻人嘛肯定希望有车有房这样的,接下来的一个阶段,其实就实现了这种有车有房的一个梦想,再接下来发现其实那么多年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么一个团队,这么一帮年轻人聚集在一起,其实我觉得需要有一个远大更新的目标了,我们要实现三年,2008年底2009年初要去上市,那每年的计划是一个什么样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目标,那我们所有的人一起来认同并全力以赴去执行。”李想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他的员工就不会太舒服,总是有更高的目标在前面等着你。他坚持认为,当人觉得很舒服的时候,就会像猪一样,离挨宰的日子不远了。他为此还写了一篇博文,但因为会引起误解而删掉了。
  当然年轻的李想也并不是完美的,他也有瑕疵,有缺点。曾经一连串的成功让他过度关注自己的想法,而很少关注别人。他总结说:“从创业到2003年之间,我不听别人的意见。别人有建议的时候,我就极力说服别人承认我的想法是对的。这造成我跟员工沟通不畅,我的想法也执行不下去,当时的公司就是‘一盘有凝聚力的散沙’。我反而成了公司发展的瓶颈。当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我开始改变自己。放弃了即时通讯工具软件,开始跟员工面对面谈话。即使是那些我不喜欢的人,我也强迫自己去跟他沟通。学习体谅别人,发挥别人的能量。”原来“导演”也在随时自我调整。
  现在的李想学会了“观察自己”,经常在半夜,用很长的时间进行自我反思。李想说:“尽管我有时候还是沉浸到处理事务的具体细节中,但是我大部分时间都能够跳出自己来看待这个事情。”这对于一个执掌着100多人团队的年仅25岁的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思维习惯。
  李想会每天晚上看《越狱》,从《越狱》中他发现“除了严谨和理性的思维模式外,很明显的一点就是,美国人也从宣扬个人英雄主义向宣扬团队主义转变了。从《刺激1995》到《越狱》,蝙蝠侠、超人、蜘蛛侠这样的个人英雄主义有点过时了,神奇四侠等开始走红,现在是团队的时代了。”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注重团队的合作精神,李想也在不断适应,不断超越。
  80生人,标榜自我个性,力求挖掘出浮躁颓废的美来,但是从李想的身上,我们突然回味到,原来那些所谓的个性都是无法面对的借口而已。
  
  不当科学家为何要学函数
  
  1999年,18岁小伙的个人网站靠送上门来的网络广 告就赚了10万,这一年高中毕业、成绩平平,放弃上大学而直接创业“理所应当”。
  李想有其神秘的地方,第一,他没有上过大学;第二,他的公司没有经过VC的加速和催肥;第三,他的公司不是让人晕眩的成功,但是在竞争激烈的IT产品社区和门户中,靠自有资金和利润确立了江湖地位。
  李想6年创业跟开车跑一圈四环也是相似的风格,两个字:顺、稳。1999年,18岁小伙的个人网站靠送上门来的网络广告就赚了10万,这一年高中毕业、成绩平平,放弃上大学而直接创业“理所应当”。2002年,李想告别父母,从石家庄迁到北京,招兵买马,开始“正式的商业运作”。自此,PCPOP的广告销售每年以10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又从IT产品向汽车业扩张。今天,当初红火一时的小熊在线、走入中关村等网站要么止步不前,要么销声匿迹,领先的中关村在线和太平洋在线都背靠大媒体或大卖场资源,而势头最劲的PCPOP单纯靠内生性增长。
  上小学初中时,李想的学习成绩特别好,但是到了高中之后,成绩就落下来了,尤其是数学成绩,因为李想始终想不通一个问题,就是学函数有什么意义,他将来又不当科学家,用函数的机会特别少,尤其是在咨询了父母姑姑们之后,他对数学的兴趣就没有多少了,用不上自然就不学了。
  六年前,在石家庄某中学读高三的李想没有对未来作过多谋划,只做了一个简单的决定:不参加高考。李想平时的考试成绩在班上居于末段,以升学率作教学统帅的老师没有反对。李想第一次接触电脑在初一,立即着了迷,他不想再学之前喜欢的美术,王杰也不强迫,尽管学校搞美术的朋友认为李想很有美术感,但王杰没理他要买电脑的央求。李想生气地说妈妈没文化,还偷偷地哭了。
  到了高一,李想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电脑。他清楚地记得花了8000多元,并且是按自己要求的配置攒的一台机。当时只能拨号上网,李想的月均上网费用为七八百块,花的都是自己的钱。这个钱是他给计算机专业报刊写稿,谈自己在计算机硬件产品运用上的感受而得的稿费,“我从小作文就好,写稿不困难。”
  “知道他是高中生,我并不惊讶,因为互联网没有历史,是给年轻人准备的。他的稿子写得够水准,所以成为我们的固定作者。”时任《家用电脑与用品》编辑的陈明辉说。比李想大5岁的陈明辉跟李想话题相投,都喜欢玩电脑赛车游戏,经常在BBS上聊。1998年年中,李想到北京采购电脑产品,他俩在网下第一次见面。陈记得李想一开始很腼腆。到2003年,陈明辉加盟泡泡网,任主编。
  高三,李想搞了“显卡之家”的网站,每天花费7—8小时,更顾不上课程学习,他已经明确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和要搞什么。李想坚持自己的主张:“妈妈,你不懂,如果上大学,我这网站就死了。我还要挣钱,网站不往商业方向发展不行。”看儿子如此坚持,王杰放弃了自己的想法,不过要求他好好学习。
  不读书后的第一个月,一个广东老板说要给李想寄推广费,他没当真,结果对方真寄来了6000多块钱。当时他还没构思好如何进行网站的商业化运作,给自己定的目标只是月收入2000元,“这个数比石家庄平均收入高了一截,我想证明自己能行。”到年底,他赚到10万元。
  于是,李想从一个发烧友、职业撰稿人转变为身价2亿的企业家。
其他文献
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各城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普遍面临着人才发展的新挑战,亟需加强人才建设、激发人才队伍活力,推动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提质增效.文章将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分为新城区型、老城区型、城乡接合型三种类型,并选取了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区级公共图书馆进行深度访谈.访谈结果显示,三类图书馆分别存在着人才流入缓慢、培训体系有待完善、馆员专业性不足;经费相对紧缺,人才晋升受阻,培训资源和能力有限;人才引进困难、人才发展困难等问题.结合政策导向及国内外相关
基于动机理论,通过问卷调研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层次回归分析法,探究我国老年居民休闲动机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和性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老年居民的休闲动机对其休闲满意度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休闲涉入是影响休闲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但对主观幸福感并无直接影响.此外,性别结构调节了休闲动机与休闲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可为提升老年居民休闲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精准施策提出量化的依据.
月嫂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近两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经验丰富的月嫂十分“抢手”。今天,我们将向大家介绍—位北京的金牌月嫂。通过她的故事,让我们对月嫂这个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知道金牌月嫂的“含金量”到底在哪里?  采访杨丽前,我就听慧婴之家的蔚老师介绍她:“这个月嫂不一般,有的月嫂2000元、3000元一个月还被雇主退回来,她从来没有被退过,每个月5800元的收入,雇主都争着要。”我不禁对
期刊
开展新型智库服务契合高校图书馆的业务需求和定位,是其自身转型和发展的迫切要求.基于对智库服务体系发展态势的研究,阐述高校馆构建新型智库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并对高校馆新型智库服务体系的适切性原则进行探索,提出高校馆构建新型智库服务体系的策略.
CaSe1  市运输公司司机刘军的儿子早产,出生时体重只有2.4千克。小宝宝从生后第二天便有生理性黄疸,住院一周就出院了。回家后第三天,孩子洗澡时着凉了,晚上开始咳嗽,发低烧,次日咳嗽加重,下午出现呼吸困难,已经减轻的皮肤黄疸又明显。家长赶紧来到市人民医院就诊,经过体查,抽血做有关化验检查,新生儿科专家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败血症”,收住院进行正规抗炎治疗两周,患儿病愈,全身黄疸也随之消退。 
期刊
孕期补钙你补对了吗
期刊
近年来,基于性别因素的单一性别群体阅读推广理论研究与实践逐渐成为了国外图书馆界一大探索领域,性别角色是儿童适应社会、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对少儿男女的阅读喜好、阅读习惯、阅读行为等进行探讨,将“因性施教”阅读推广策略融入根据不同年龄段进行分级阅读的举措中,有利于促进儿童性别意识的发展,让孩子于阅读中得到最大化的启发与满足,加快智能发展变化.
中国共产党100年辉煌成就的取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注重党内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延安时期作为党的百年历程中的重要一段,在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不朽的成绩,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缩影”.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基于完成革命任务、解决党内突出问题的需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党内政治生态:明确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目标任务,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指引方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构筑稳健基石;推进党的组织建设,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提供组织保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为党内政治生
作为智慧城市的一部分,智慧图书馆得到了国内外学界越来越大的重视.但是作为智慧图书馆研究的重要内容,图书馆智慧建筑研究仍然缺乏实践案例的支撑,尤其是小成本易模仿的国外案例.因此,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图书馆建筑智慧化改造,揭示其控制成本、环保节能、隐形施工、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等理念和原则,分析其由于图书馆的特殊热惰性、旧建筑属性以及公共文化场所属性造成的施工、预算、隐私保护和用户引导等方面的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对策,以期为我国图书馆智慧建筑改造提供参考.
绿色滋味,增添宝宝新活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