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电影走出去的途径探析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gsdr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开拓本土以外的国际市场,是电影发展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小成本电影要想走向发达国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东南亚正好是国产电影实现“走出去”一块试验田,一块跳板,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电影一定能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国产电影 跨境表达 中国-东盟合作
  长期以来,国产的电影绝大多数都采取本土的导演、本土的题材、本土的演员模式生产电影成品。在旧的体制下,加上从业人员的高度敬业精神,也产生了众多优秀的作品。在不注重票房纪录、不注重国际胃口的年代,这样的制作是没有问题的,但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旧模式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潮流,因此本土的电影人纷纷将目光投射到了境外,如大腕级人物陈冲、李连杰、巩俐、成龙、章子怡等进军好莱坞,都迸发出了耀眼的光芒;或大投入、大制作,将拍摄的视角移到境外,从而赚足观众眼球的《战狼2》等。据统计,《战狼2》这部电影的投资成本为2亿元人民币,海外票房100多万美元,成功跻身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为亚洲电影首次进入此榜,打破了好莱坞电影对该榜的垄断[1]。至2017年10月,《战狼2》票房以56.81亿人民币完美收官,位居全球票房榜第55名。[2]相较于旧的国产电影的制作模式,大腕级也好,大投入、大制作也好,其不仅吊足国内观众的胃口,开拓了国内观众的眼界和市场,也同时打开国际的市场,从而在真正的意义上带上了国际的“范儿”。
  然而,对于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地方省级电影集团或众多“发烧友”性质的刚起步不久的影视公司来说,既无大腕级人物支撑场面,又无雄厚基金做保证,要想顺利地“走出去”,绝不是一件说“走”就能“走”的问题。不过,我们从地方电影公司的小制作如《河内,河内》《泰囧》《越来越囧》等的实践来看,多少能得到一些灵感。
  一.合作拍片的“走出去”途径
  这是最常见、也是成效最好的一种模式,最早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和菲律宾文化中心合作拍摄历史传奇故事片《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而成为开山之作,影片讲述了明朝永乐年间,苏禄国(当时的菲律宾叫苏禄)的国王亲率舰队,历经艰险出访中国,与中国皇帝结下深厚友谊的故事,于1987年9月19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影片主要取景地有故宫、长城等,为传扬中华文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随着商业化电影制作的兴起,制作方在成本控制和宣传效果方面更加注重,2006年电影《河内,河内》上映,这部由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和越南作家协会电影制片公司联合拍摄的影片,颇受中越两国观众的好评,成为跨境合作拍片的一個好例子。同时,影片因生动再现了中越两国的传统友谊和文化交流而被中国国家电影局确认为年度优秀国产影片(2006年),并被推荐参加长春电影节和金鸡百花电影节。
  电影《河内,河内》的成功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第一,该片总预算控制在40万美元以内,并且由中越两国各投资一半,即各自负责50%的投入资金。第二,成立中越联合摄制组,同时摄制组中的各项工作均由两国人员共同合作担纲。这样的好处是风险共担,即便搞砸,也不会伤筋动骨。第三,影片的拍摄地主要集中在热门景点,在越南的选择在首都河内周边、老街、沙巴等地,在中国的选择在河口、昆明等地。这样的拍摄效果,与其说是拍摄故事片,还不如说是广告片。第四,为保证成功,双方都愿意拿出最好的资源、最具实力的演员来投入,如中方主演甘婷婷,中国内地当红女星,因在片中表现出色而夺得2007年度越南金风筝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而在2012年《人再囧途之泰囧》的成功拍摄,则将跨境拍片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由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由当时红得发紫的演员王宝强、黄渤担纲主演的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将拍摄的笑点、景点移位至了泰国,最终《囧》剧不仅收获满满,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斩获12.67亿的票房。[3]同时。借助《囧》剧的好名声,剧中的旅游景点在中国名声大振,无形中为泰国旅游业做了一次很好的宣传。为表达谢意,当时的泰国英拉总理还在总理府接见了全体工作人员。[4]
  另据2014年台海网报道,中国与老挝首次合作拍摄电影《琅勃拉邦有我的爱》,影片尽管无一例外还是老套的通过两国青年的爱情故事,来展现中国和老挝的文化风情、美丽风光和民间友好来往,但在取景时,也十分注重选择外景地,老挝著名的古都及佛教中心琅勃拉邦和中国广西的南宁、桂林等一一收入囊中。同年10月,广西首部在泰国、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取景拍摄的电影《越来越囧》签约仪式在南宁举行,由广西方面和香港大汉国际文化产权交易中心签约,这是中国电影项目首次登上国际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影片计划于当年12月份开机,南宁的取景地包括唐人文化园、青秀山等。《越囧》延续了同类题材、同类背景电影制作的老套路,越方在演员方面提供了当时红遍中国的网红组合HKT,以“港范儿+杀马特+无敌丑男+女汉子”等为看点和爆笑点,一系列的组合为影片增色不少。
  二.以交流平台的“走出去”方式
  (一)译配流通。译配,原指为歌曲译配,即所译的歌词能配合原歌的曲调,配即配曲。译配是音乐学和翻译学学科交叉的产物,在制作上有很高的要求。将译配概念引入电影学,自然指的就是电影在翻译上如何遵循翻译维度、文学维度、民族文化维度、影片原生态维度诸方面完美地将原作影篇转达给受众。事实上,中国古代早就有“信、达、雅”之说,且中国电影的外译活动早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初步萌芽,可以说起步很早。虽然彼时的中国电影产业刚刚处在发展之初,最早的电影还是无声的,但国内的有识之士就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电影的外译活动,取得了不少成绩。影视剧的译配及其海外的流通承载着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建国以来我国便在这一方面投入了巨大的力量。当前,国内主要负责对外经营影视作品和国际版权贸易的机构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但多年来,该公司其所译配的影视作品多为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等语种,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受人才、资金、出路、国家需要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东盟国家小语种译的配影视作品就可想而知了。随着中国-东盟关系的日益密切、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与东盟国家距离最近的云南、广西都在这一方面作了不少的工作,如广西电视台就曾启动过电视剧译配传播推进面向东盟的国际传播工程,效果显著。另据新华社2016年的报道,由傣语配音的《画皮》、《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等一批优秀中国国产电影,每晚在新知图书万象华文书局门口免费放映,就是由老挝中国文化中心、中国云南西双版纳州政府和老挝新闻文化旅游部电影司,通过相关机构实现的。   中国与东盟山水相连,历史上无论从地缘政治关系、文化交往还是族群关系、民族迁徙等方面看,都是习俗相近、文化相通,因而中国电影的译配传播大有市场。
  (二)电视频道传播。以广西电影集团为例,从2010年5月开始创新经营广西科教频道,借助广西电视台这一优质平台,以精品栏目及与国内电影频道建立联盟的优势,深得观众的喜爱,同时,改频道还致力于“逐步把科教频道建成中国—东盟电影文化交流中心,打造成中国与东盟各国影视交流合作、人才培训和版权贸易的平台。”[5]
  作为省级地面电视频道,广西科教频道由广西电视台、广西电影制片厂合作共同经营管理,由广西广电总局主管。经多年打造,形成主要以科教为内容,以电影为特色的将科教和电影进行有机串联电视品牌。是知名度相当高,本土性强、科普度高的节目资源及专业、丰富的广西第一个科学教育类频道。2019年,该频道以“科教+生活+电影”定位,着力打造“新形象”“新媒體”“新剧场”“新栏目”“新营销”五大全新板块推进转型升级,争取实现“美好生活,源于科教”。[6]
  (三)举办电影周或中国-东盟电影节。举办东盟电影周或中国-东盟电影节也是国产电影走向东盟的一种好办法,届时双方不仅可以互相展示成果,更可以因为借机物色电影公司签署合作意向,为下一步的“走出去”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此类活动不断增多,如在广西凭祥开幕,展映有中国电影《唐山大地震》《泰囧》《阿佤山》的中越电影文化周(2013年);中国西安举办的“东盟电影周”(2016年);南宁“2016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中越电影文化周”(主办方为广西电影集团);柬埔寨金边的“柬埔寨—中国电影文化周”(2017年),稍后的第二届中柬优秀电影巡映在金边启动,中国电影《大唐玄奘》(柬语配音)《功夫瑜伽》《唐人街探案》以流动露天放映形式带给柬方观众;在马来西亚行政首都普特拉贾亚正式拉开帷幕、中国电影有《战狼2》和《解救吾先生》等参展的首届中国-东盟电影节(2017年12月)等。
  (四)翻拍影视作品。文化上的同根同源及心理上近距离,多年来中国的影视作品可以说是风靡东南亚,东南亚国家不仅热衷于观看,还有模有样地翻拍中国影视作品,在本土中国影视作品本来就已经很火的基础上再火一把。由于人力物力上的限制,翻拍的中国影视作品往往非常粗糙,但求“有”就行了,什么质量、演员等都不在话下,完全属于自娱自乐的性质。如以越南为例,近年来翻拍的中国中国影视作品有《西游记》《神雕侠侣》《还珠格格》《武媚娘传奇》(2014范冰冰版)《花千骨》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相关影视公司不如主动出击,将版权出售给相应合作对象,帮助他们尽快翻拍出“越南版”或“印尼版”的中国影视作品,力求再火上一把。
  从2001年开始,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启动的一项中国电影国际化的工程,中国“走出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然而,由于文化背景、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因素,中国电影要想一下走向发达国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东南亚正好是国产电影实现“走出去”一块试验田,一块跳板,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电影一定能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战狼2》成首部跻身全球票房TOP100的中国影片.凤凰网[引用日期2017-08-14]
  [2]《战狼2》56.8亿票房圆满收官 开创“主旋律IP”模式.凤凰网[引用日期2017-10-26]
  [3]杨倩.国产小成本电影走出营收囧境[OL].腾讯网.
  [4]新民网讯.徐峥受泰国总理接见 英拉:感谢为泰国旅游做宣传[OL].凤凰网.
  [5]荣忠霞,李莎.中国云南少数民族语配音的中国电影将在老挝放映[OL].新华网.
  [6]林浩.广西科教频道打造五大全新板块 推进转型升级[OL].中新网.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2018年度部校共建新闻专业经费“中国-东盟语境下影视文化产业跨境合作研究”(编号:2018xwc04)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古诗词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高中新课改的情况之下,古诗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从《诗经》到《唐诗三百首》再到“元曲”,在诗歌浸润下的孩子通常是“温柔敦厚”、“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近年来,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等热门文化综艺节目的热播,人们对古诗词的兴趣越来越大,在全民阅读中甚至掀起了一股“诗词热”。的确,在古诗词的鉴赏和学习中,中学生能够
期刊
内容摘要:十九世纪英国的通识教育起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在英国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纽曼、赫胥黎、罗素的丰富和完善中,逐步形成现代的通识教育。秉持着隐性教育方式,在教育过程中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理念,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培养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的人才。十九世纪英国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和实施方式无疑为我国高等院校通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自由教育 通识教育 人文教育 独立思考  
期刊
内容摘要:当前,影视作品被切条、搬运到短视频平台传播的现象非常普遍,作品版权方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社会反映强烈。走出短视频“重灾区”需要齐抓共管:短视频创作者需提高守法意识,践行“先授权后播出”;短视频平台方要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审核把关;政府职能部门分类监管、加强执法。新《著作权法》规定了短视频作为著作权作品的要件:“独创性”、“一定形式表现”、“智力成果”。短视频知识产权保护大格局的形成,还需要技
期刊
内容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影视剧登上海外荧幕,在跨文化交流和语言文化传播中发挥积极作用。影视剧名的翻译兼顾语言、文化和交际目的,直接影响海外观众的观赏兴趣。文章通过分析二十部国产影视剧的英文译名,阐明剧名翻译的重要性,提出直译、意译、套用和引用四种方法,以期给翻译从业者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国影视剧 翻译 语言 文化 交际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的战略远景下,中国与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当前新媒体行业的迅速发展,现代化信息的更新不断加快,大量的网络化信息是新媒体行业着重需要的。而为了满足人们对信息资讯了解的需求,新媒体行业投放于文学编辑的关注越来越多,外界对文学编辑的工作愈来愈予以重视,因此,对于文学编辑的业务要求也愈来愈严格。良好的工作操守以及强大的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新媒体行业,甚至是外界衡量文学编辑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新媒体 文学编辑 工作操守 能力培养 
期刊
内容摘要: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采取各种措施严加防控,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成就卓著,举世瞩目。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在强化防控措施、助力防控指导、巩固防控成果等方面精心筹划,全面跟进,保证了疫情状态下馆内外各种服务的正常平稳运行,受到全校师生高度好评,其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山东理工大学图书馆 疫情防控 探索实践  2019年12月
期刊
内容摘要:随着社会内卷化趋势的越演越烈,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亚健康问题越来越突显,但是传统显性心理课程对此表现乏力,而文学类课程作为隐性课程有着强大的心理调适功能,为了更好的发挥它的这一功能,必须施行文学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举措。   关键词:文学类课程 心理亚健康 心理调适功能  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日益增大,青年一代为了反压力,前几年提出“佛系”人生观,最近更是提倡“躺平”哲学,无论佛系还是躺平的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以冰心先生的散文《我的家在哪里》为例,根据接受美学的理论依据,以及刘勰《文心雕龙》中提出的鉴赏方法论——“圆照”、“玩绎”、“见异”,挖掘出文中“家”的三层含义,从而呈现出一套散文鉴赏的解读体系。   关键词:文学鉴赏 《文心雕龙》 圆照 玩绎 见异 《我的家在哪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第五个学习任务群——“文学阅读与写作”指出:引导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是为其他课程奠定良好基础的课程,是极其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以及未来成长中的发展和进步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新理念教学环境下,传统的一味灌输的教学课堂早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学理念和需求,这就要求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需要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不断优化,精心设计,培养学生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注重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作家铁凝的一部分文学作品为例,以获(huái)鹿的方言口语为参照,从文学作品和日常生活的角度来分析获鹿方言用词的特点,获鹿方言不仅简单直接、形象生动、幽默风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尤其是语气词有很多,它和不同的词结合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意义。并且很多经典的文学对于获鹿方言的发展来说,无疑起到了极为宝贵的传承和带动作用。   关键词:获鹿方言 铁凝 日常生活 用词特点  获(hu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