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zz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海外并购已成为企业长远发展不可避免的一种战略选择,这一行为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基于对中国汽车行业国内外环境的分析,通过研究汽车行业海外并购的可行性及战略措施,对我国汽车行业并购面临的困难和风险防范提出了合理的实施战略。
  关键词:海外并购;汽车产业;吉利;沃尔沃
  引言:经过50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生产和销售,产品结构,产业布局,整体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下,中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有很大的可行性,虽然与发达国家在科研投入、新技术开发以及跨国管理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很多国内企业为了避免这一瓶颈走向了合资的道路,但是合资后的中国企业往往接触不到核心技术,仍不能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与合资相比,海外并购将使中国企业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并能更多的依托于并购方在技术等方面的优势。
  一、中国汽车行业的现状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国的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上海汽车产业公司有几个主要的汽车类别,其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商的核心品牌,除此之外一些非核心的公司像,长安、奇瑞、吉利都发展的也很好。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共有243个汽车制造商,在这些中里面有15家公司的年销售量超过了100000辆,有18个公司的出口额超过了一亿元。我国汽车行业一直处于产销平衡状态,产量从2000年的206.82万辆到2013年增长到了2211.68万辆,我国汽车销售量从2000年的208.62万辆到2013年增长到了2198.41万辆,在这十几年间翻了十多倍,可谓量的飞跃。在全球范围内,我国汽车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也在逐渐提高,从2000年的3.54%到2013年的25.34%。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产销量都有很大的增长,甚至销量都已超过了美国,是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中国汽车行业的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二、吉列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1)并购背景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国汽车近几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虽然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但中国汽车业的发展前景仍然乐观。自主品牌产品越来越成熟的同时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及核心技术,经济危机致使收购价格大幅降低,吉利收购沃尔沃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同时,在风雨摇摆的美国汽车世界里,包括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在内的美国三大汽车企业已经达到面临被迫申请破产保护的境地,中国将成为新一轮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变迁转变的中心环节。为了满足发展战略及国际化道路,吉利减少了重新建立豪华汽车品牌的时间与成本,提高市场份额的同时获得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专业人才等各类资源,此时并购沃尔沃是很好的时机。
  (2)并购面临的风险及困难
  海外并购是否成功,并不只是看并购交易能否顺利完成,更重要的是并购后的若干年内能否实现整合的有效过渡、平稳运行及价值的提升。以下我们主要从文化、技术、品牌三方面来分析。
  文化整合。文化融合是跨国并购中最为艰难的一部分,它最终将影响到并购后的经营业绩。文化融合方面,吉利面对的第一个压力就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成本问题,吉利自成立以来,一直遵循着低价位路线,低价格的基础来源两个方面:1、出色的成本控制能力及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而并购之后,面临的则是高工资及福利待遇。另外,在并购之后,吉利还要面对亚洲文化及欧洲文化差异的冲突。在并购之后,吉利宣布,目前管理沃尔沃的团队仍然管理者沃尔沃的日常运营,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管理概念上的冲突。
  技术融合。从综合能力上看,吉利仍然是个后来发展的企业,当和高端品牌结融合后,许多主要的不确定因素将会暴露。例如吉利和沃尔沃可能会达成一些协议避免核心技术的丧失,并购总可能会产生一些不确定性增加并购的成本。
  3、品牌融合。与沃尔沃相比,吉利只是一个不知名的低端品牌,而沃尔沃是世界上顶尖的豪华品牌,两个品牌之间的差距很大,对于沃尔沃来说,并购到吉利最自身品牌可能会有负面的影响,汽车的销售量可能会有所下降,这些都是吉利在并购之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吉利能否保持独立性并有一个正向的发展也是吉利需要面对的问题。
  三、海外并购的建议
  1、从中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政府的支持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现在中国处在并购阶段的初期。找到一个合适的政策定位,政府可以:建立全国性的海外并购管理机构。在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进行政策上、计划上及合作上的指导。扩大海外并购的融资渠道。政府控制的融资和外汇管制应该适当的放松,公司能够获得在国外融资政府担保的权利,并能获得在国际市场上直接融资的权利,形成投资基金来来增强公司的资金水平。对跨国并购建立特殊的保险体系。在并购过程中,并购的公司将会面临很多不确定性风险,尤其是政治风险,一旦有一个保险体系尤其是对跨国并购活动来说,由于这些风险引起的损失将会得到赔偿。
  2、构建跨国并购的资金市场体系。首先,有能力的企业包括国有的、私人的或外资企业,应该给与到社会上融资的权力;第二,外资或私有企业应该被准许甚至鼓励减持国有股份。第三,建立拥有完整结构和功能的资金市场体系。最后,实施稳定的活跃的方式来促进国际化进程。国际化进程是个长期的不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可以分阶段实施。同时,应该认真维护国内资本市场以便可以更稳固的运行并且进一步的完善。
  3、加快企业制度和机制的发展。第一,为了使企业的制度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议企业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使领导体制、法人治理结构、生产管理更合理。第二,应该进一步加强组织结构的调整,目前,中国汽车行业对打的问题之一是集中度很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定要进行并购和重组,尤其是对于一些小型和中小型企业,这样整个行业的集中度和规模水平会有所提高。最后,应该鼓励一些大而强的企业调整机构的运行模式向跨国企业方向发展。
  四、我国汽车行业海外并购的展望
  发达国家汽车行业的发展经验证明了通过并购提高产业的集中度来实现汽车行业的发展变迁是不可避免的趋势。目前来看,中国汽车行业的能力在几年的迅速发展之后有很大的提升,中国和外国的汽车生产商不论是在产出还是在销售额或技术水平上的差距都在变小,一些企业已经拥有海外并购的能力。在政府的支持下中国的汽车行业将会有更好的发展,会有更多的企业参与到海外并购中来。海外并购将会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文献综述
  [1]袁也婷.关于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及建议—基于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的分析[J].中国商贸,2011(8)
  [2]贺峥.浅析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以吉利收购沃尔沃为例[J].中国商贸,2011(7):215.
  [3]李良成.吉利并购沃尔沃的风险与并购后整合战略分析[J].企业经济,2011(1):25-28.
  [4]马佳彬、吴婷.当前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可行性分析—基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分析[J].现代经济.2012(11)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赵海阔,重庆工商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公管大三学生。  摘要:在科技和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的主导地位正在被新兴媒体所取代,新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它解决了以前文化传播速度、途径、方式等方面的困境,让文化传播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而向着高效、高速传播的方向迈进,本文将从新媒体对农村文化生活的影响这个切入点,谈一谈现代农村的文化生活。  关键词:农村;新媒体;文化生活;多样化  
期刊
摘要:作为中国文学的源头作品,《诗经》的地位无需赘言。其中两首共同描写历史人物共叔段的诗篇《叔于田》和《大叔于田》非常引人注意,虽说描写对象相同,但是这两篇诗歌却在篇幅、叙事手法以及叙事有效性上有着截然的不同。本文就是以这两篇诗歌为研究对象,结合史书《左传》中对共叔段的形象记载,初步探寻探寻《诗经》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诗经;叔于田;发声性别;叙事;有效性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乃至于整个文化
期刊
作者简介:张星(1977-),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副教授,文学硕士,单位:西安文理学院,研究方向:广告、新闻、公关等传播类内容。  摘要:对于历史名城来说,悠久的文化即是包袱,也可以成为我们的优质基因。从传统文化开始重新出发,我们需要焕发每一个个体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地铁不应只是城市形象的构建因子,它更应成为公共空间的文化服务体系一份子,发挥它自身应有的文化传播价值。地铁传媒最大的差异在于在于:大
期刊
作者简介:李洁(1989.7-),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青岛。学历:研究生,单位:武汉纺织大学,研究方向:服装品牌运作。  摘要:在服装设计当中,欧普艺术可以通过服装的图案、结构等方式达到夸张造型的效果。欧普艺术利用的是视错的方式帮助改善人体的缺陷,主要通过质感、色彩、形状、线条等来影响人对形体的心理感受,达到比客观实际美观的穿着外观。欧普艺术就是感性和理性认识的结合,具有虚幻与现实的美感
期刊
作者简介:李卫铁(1984.01-),男,30岁,汉族,四川人。工作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对当前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审计增值途径的现状做了简单介绍,通过对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审计增值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再结合近期国家和铁路改革对铁路运输企业提出的要求,提出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审计增值的途径。  关键词:铁路;内部审计;增值  铁路运输企业顺应改革潮流,自2011年起积极实施铁路改革,把
期刊
作者简介:刘娟(1987-7-月),女,汉,籍贯:贵州安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在读,专业:社会学;研究方向:应用社会学。  摘要:在煤炭企业中存在着一群特殊的群体——残疾矿工。他们在小城镇中生活几十年,是整个社区中的弱势群体。看上去他们受到了一些社会的保护(比如各种补贴和福利),但事实上,他们在受到当地煤炭企业的轻视的同时没有获得足够的社区关注。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分析残疾矿工的生活现状,应运社会
期刊
作者简介:陈墨阁(1995-)男,汉族,籍贯:浙江温州,学历:大学本科在读,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研究方向:法学。  摘要:法国大革命(1789年-1830年)是一段法国激进的社会与政治动荡的时期,对于法国历史以及全欧洲都留下了深刻广泛的影响。法国的政治体制在大革命期间发生了史诗性的转变: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与封建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过去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激进的左翼政治团体、
期刊
作者简介:冯静(1986-),女,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在读。  周健(1986-),男,湖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宣传部。  摘要: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有了更大的影响。人们开始关注媒介本身对社会、对文化造成的影响,于是有了两大不同的立场:媒介悲观主义和媒介乐观主义。本文以媒介环境学派里持媒介悲观主义的传播学者为代表,分析他们的思想观点,得以窥见媒介
期刊
作者简介:赵兰(1985-),女,汉族,重庆人,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在读西方经济学研究生,单位:交通银行重庆分行,研究方向:金融管理。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主要分析了当期存在的问题,了解到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因素复杂多样,但主要问题就是现有融资渠道的融资门槛过高,与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背离,投融资双方的风险和利益点相互冲突,因此难以形成互利的合作效果。我国的中小企业迫切需要寻求一条有
期刊
摘要:新闻的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是对新闻真实性不同层面的认识,从认识论的角度,新闻的真实不仅要做到现象真实还应做到本质的真实。本文结合“济南男子打老人”事件,对新闻报道中本质失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对如何做到新闻本质真实做了探讨。  关键词:新闻现象真实;新闻本质真实;调查采访  一、新闻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线,足以说明真实对于新闻至关重要性。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有两个方面:一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