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联合药物对网络游戏依赖儿童的疗效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p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网络游戏依赖儿童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09年2月至2013年10月来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诊治的112例网络游戏依赖儿童,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心理干预组2个对照组与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试验组。对照组各38例,试验组36例。药物治疗组患儿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10 mg,1次/d;心理干预组患儿予一般连续8周的心理谈话,直至出院;试验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认知重建、想象辩论、自我暗示、自我提醒的认知疗法和行为契约、行为强化、行为消退、厌恶刺激、自我约束为主的行为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和8周结束后,应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CIAS)、应付方式问卷(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儿各因子得分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2周末及8周结束时,试验组CIAS评分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和心理干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9、2.03,P均<0.05;t=2.72、2.72,P均<0.01);试验组CSQ应付方式问卷中的幻想、自责和退避3因子在治疗2周末、8周末的评分试验组低于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9、3.78、2.15, P均<0.05;t=2.64、4.20、3.72,P均<0.01);试验组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高于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2.43;t=5.31、2.25,P均<0.01);试验组合理化因子评分在不同阶段与2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CL-90总分在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之间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5、4.31,P均<0.01)。2个对照组之间各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认知疗法、行为疗法为主的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对儿童网络游戏依赖的干预有较好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以眼眶包块起病的儿童眼眶恶性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方法2007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经病理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患儿15例。男11例,女4例;中位年龄2.25岁(1~12岁)。15例患儿应用MVP[甲氨蝶呤(M)+长春新碱(V)+泼尼松(P)]化疗方案治疗4例,改良化疗方案DAL-HX 83/90方案(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治疗11例。13例经手术结合化疗治疗,2例行单
目的利用MassArray基因分型技术对苯丙酮尿症(PKU)患儿家系致病基因进行检测,探讨该技术应用于孕前、产前和新生儿PKU预测与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常规检测与串联质谱相结合的方式,在烟台地区筛查到2例PKU患儿,利用MassArray技术对PKU患儿及亲属苯丙氨酸羟化酶(PAH)基因突变位点进行检测,寻找可能的致病突变位点,并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对MassArray基因检测结果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小儿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上消化道梗阻手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和术前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0例手术患儿中,85例证实为先天性肠旋转不良,其中并中肠扭转74例(87.06%,74/85例),超声诊断73例,漏诊1例,敏感度为98.65%(73/74例);未合并中肠扭转11例,超声均未检出。45例无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术前
期刊
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其中病毒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占半数以上。迄今为止,病毒感染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预防显得尤为重要。现介绍我国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防治措施,以提高儿科医师及儿童家属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认识。
目的探讨肠道益生菌对窒息新生儿肠道通透性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窒息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除常规治疗外,一组予以益生菌口服(治疗组),另一组则未给予益生菌治疗(对照组)。分别在入组当天、入组第8天对2组患儿进行血浆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醇及血浆D-乳酸水平测定,同时记录所有新生儿达到全胃肠道喂养的时间。结果入组第8天,治疗组血浆CRH水平为(233.7±48.5)ng/
期刊
目的调查住院患儿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情况,为临床进行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TRONGkids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对651例住院患儿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通过体格测量评估儿童营养状况,同时记录住院期间患儿的诊断、住院时间等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651例住院患儿中,7.07%(46例)存在高度营养风险,80.95%(527例)存在中度营养风险,11.98%(78例)为低度营养风险。营养不良检出率是2
目的建立多学科联合模式,应用全身化疗和局部治疗的综合治疗策略对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RB)患儿进行诊治,评价该方法对保存RB患儿眼球、视力以及改善生存率的效果。方法总结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诊治的全部眼内期RB患儿,分析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全部患儿随访至2012年12月31日。RB的诊断标准、分期、临床危险度分组、治疗方案和疗效标准均参照RB国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为H.pylori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南京地区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及体检的10 126例儿童采用13C呼气试验方法进行H.pylori感染检测,并结合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地区儿童H.pylori总感染率为49.48%,健康体检儿童感染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