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评价助推教育质量提升

来源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t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惠读”特色项目建设
  “惠读”特色项目实施背景
  丹阳市吕城中心小学坐落在千年古镇、三国名将吕蒙屯兵筑城的吕城镇。校址原为北宋时吴越国王钱俶建造的钱氏功德院;明正统十二年(1447)由僧人募捐改建成惠安禅寺,后逐渐荒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在惠安寺废墟上建成学校,一直延续至今。
  因学校花园内有原惠安寺泉苑、石栏等物,故以“惠苑”命名,学校也因此确立了“构建惠苑文化,實施书香育人”的特色办学思想。我们认为,“惠苑文化”的核心就是一个“惠”字,即要造福于学生,让读书惠及学生的一生。学校的校园文化、课程建设、学科评价、教师发展、后勤服务等都围绕着惠苑文化,凸显出“仁德有爱、睿智有才”的精髓。
  “惠读”特色项目的实施
  营造“惠读”氛围。学校以“惠读”为核心,全面规划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每一个楼层一个主题,“文学长廊”就我国文学发展史作了简要介绍;中间连廊还将吕城乡土文化的精髓镌刻其中;遍布校园的读书名言、读书诗篇,充分营造了浓郁的书香氛围。每个班级都有书香浓郁的班级名、班级口号和班主任寄语。每个班级都建有“惠苑小书屋”和“学生课外阅读一览表”。总之,从科学到艺术,从传统文化到地方文化,从物态文化到课程文化,无不体现着惠苑文化“仁德有爱,睿智有才”的宗旨。
  编印特色教材。学校编写了校本教材《小星星·学生课外阅读精选》,至今已是第三版。现行的教材共六本,既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取精华,又将现当代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收录其中。同时,还将《吕城镇志》中的相关内容按年段编排到校本教材中。
  探索“惠读”课型。实施“惠读”特色项目以来,我们不断探索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模式,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水平。实践中,我们总结出四种教学模式:阅读指导课、阅读欣赏课、读写迁移课、好书推荐课。这四种课型涵盖了从读到写、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等时空,为“惠读”特色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课程保障。
  开展“惠读”特色活动。吕城中心小学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惠读”活动,让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家校融合。
  开设“惠苑大讲台”。学校每学期都会确定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读篇目和选读篇目,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果,学校仿照《百家讲坛》的形式开设了“惠苑大讲坛”。学校请骨干教师在“惠苑大讲坛”上为学生开设读书讲座,进行读书指导和评点必读书目。学校规定每位教师专讲一本书,利用互联网收集资料,制作PPT,对整个年级的学生进行集体辅导。
  实施分层评价改革
  实施分层评价改革的缘由
  基于现实的考虑。大家都知道,人群的智商呈现正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因此在学生中,有智力超群的,也有智力普通的。然而,当下我们的教学评价标准仍然是用一把尺子去量学生,结果造成优秀生吃不饱,学困生赶鸭子上架,导致他们对学习丧失热情,体会不到学习的愉悦。
  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提倡因材施教,这就是最初的分层教学、分层评价。他主张根据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注重补偏救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最终培养出了各有千秋的七十二贤人。分层评价就是允许好、中、差的学生都能从自己的“起跑线”出发,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
  渗透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思想。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方,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分层评价能恰当地评价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其表现,评价不同学生所取得的相对进步,使所有学生都体会到进步的快乐。
  分层评价改革的具体措施
  学校实施的分层评价正视学生学习的实际差异,对他们进行准确定位,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发展状态,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策略,确定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要求,使学困生获得学习自信,中等生不断进步,优秀生主动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同时,学校也力求通过分层评价促使教师真正实施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
  学困生的分层评价。对学困生,我们以掌握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主要目标,降低考评标准和难度,综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就感。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按一定比例把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占学期成绩的40%)和结果性评价(占学期成绩的60%)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学期综合成绩。
  优秀生的分层评价。对优秀生,除了期末测试这种常规的评价方式之外,我们还采用了加分的形式对学生的课外拓展、创新型学习进行评价,并将分层评价的结果计入学生的学期学科综合成绩中。比如:语文增加了经典诗文的积累和课外必读书目的考核;数学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提高了解题思维难度,重在训练学生用数学的思想、方法与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英语不仅增加了词汇量,还增添了口语情景对话现场测试这一考核项目。
  分层评价助推教育质量提升
  学校进行书香校园建设和学科分层评价改革的初衷是为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深化“活力课堂”,丰厚学校发展内涵,并不是纯粹为了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在2007年,学科质量远没有现在这么高的地位,我们先后经历了两任校长,坚持做了10年,并取得了一些成绩。近年来,学校的学科教学质量稳居全市上游,今年6月,吕城中心小学还代表全市农村学校参加了镇江市六年级学科质量调研。回顾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之路,我们认为,书香校园建设和分层评价改革助推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师层面。在书香校园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每学期都坚持给教师赠阅教育教学人文类的书籍,征订各类教育教学期刊,鼓励教师认真阅读,撰写读书笔记。学校还举办读书沙龙、演讲比赛等活动,展示教师读书成果。这些举措提高了教师的专业修养,增强了他们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使教师团队中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
  学生层面。通过读书活动的开展,学生阅读了大量优秀书籍,丰富了语文素养,提高了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对其他学科而言,与好书交友,与优秀对话,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磨炼了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丰厚了其人生底色。分层评价改革使学困生获得了学习自信,促使中等生不断进步,优秀生主动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学习上形成了良性循环,让他们能够充分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家长层面。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过程中,吕城中心小学每年都会评选“书香家庭”,举行亲子阅读展,借此让读书活动由学校向学生家庭、社区辐射延伸,为当地的乡土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通过我们的努力,现在已有数十个学生家庭被评为“书香家庭”。这些家庭不仅有一定数量的藏书,更关键的是,这些家长都具有主动阅读的意识,每天都能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看报,进行亲子阅读。在这些家庭的带动下,学校其他学生家庭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对学校读书活动和其他教育教学活动越来越支持,家庭阅读的氛围日渐浓郁,家长家庭教育的水平日渐提高。可以说,书香校园建设不仅提高了家长的人文素养,而且激发了他们尊师重教的意识,构建了家校融合良性互动的好局面。当然,这些在无形之中也促进了学校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说,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要忘了为什么而出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创新项目建设也是如此,根本宗旨只能是发展学生,造福学生。我们只有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不急功近利,不拔苗助长,不哗众取宠,学会坚守,静等花开,才能在坚韧付出和寂寞等待之后收获辉煌与成功。
其他文献
本报讯 近日,安庆市潜山县教育局与腾讯公司联合组织的“互联网+教育”精准扶贫腾讯智慧校园项目正式启动。  仪式上,潜山县副县长陈昌奇,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余云霖,腾讯智慧校园全国渠道负责人刘超分别致辞。潜山县教育局与腾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举行“腾讯智慧校园安徽省合作試点县”授牌仪式。仪式后,腾讯公司就智慧校园综合教育平台功能介绍、实际应用等方面开展专题培训。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
期刊
本报讯 近日,马鞍山市雨山区科普大篷车驶入雨山中心小学,同学们在教师和科技辅导员的组织下,以班级为单位依次有序参加观摩活动。  这次的科普大篷车并不像原来的一些科普信息展板,学生不仅可以阅读科技原理,还可以动手操作验证科学的神奇之处。例如“摩擦可以起电的纳米布”,学生将机器上的布条在铁棍上摩擦后,通过电流表的指针转动就能清楚地看到电流的存在。“同学们,这是纳米材料做的布,摩擦后产生的電流在电流表上
期刊
在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学校成立在线课堂,先后开通班班通,积极争取留守未成年人之家项目,开通留守未成年人亲情联通室和心理咨询室,网络覆盖整个校园。同时学校进入信息高速通道。目前42个教学班全部安装班班通,还建有2间计算机网络教室,每间教室都装有教学控制软件,可实现教师对学生整体、分组和单机控制及师生教学互动双向交流活动。学校还建设在线课堂主讲教室和录播教室,创办校园电视台,建立数字化校园等。  学
期刊
“陌生化”原本是一个著名的文学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最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对艺术的欣赏靠直觉的感受,而对常见的、熟悉的事物就会“越过感受”直接进入认知。“陌生化”正是将人们习见的常事、常情、常理变成“陌生”,重新唤起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兴趣,调动人们的思维,再以新颖的方式表现出来,给人以新的体验,新的认识。  在音乐课堂中,当我们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时候,我们必须改变很多以往课堂上惯
期刊
本报讯 5月31日,密云区新城子镇中心小学、果园小学与丰台师范附属小学三校联合以“春天”为主题,成功举办了远程跨区域、跨学科的综合互动教学活动。  新城子镇中心小学展示科学课《找春天》,让学生利用iPad走到乡野田间,将家乡特有的动植物带入课堂,以科学的视角和态度进行观察、分析和研究,展示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果园小学展示音乐欣赏课《唱春天》,让学生在传唱古诗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台师范附属小
期刊
本报讯 为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合肥市红星路小学牵手北京、上海等先发地区名校,通过区域间交流合作,与优质教育高位对接。近日,该校在国际部校区报告厅举办了以“聚焦核心素养、绽放活力课程”为主题的京沪皖三地活力课程交流研讨会。  活动伊始,红星路小学信息学科教师彭玉峰及科学教师朱小佳带来了一节融科学、数学、信息等相关学科知识为一体的融合课——《测速机器人》。课程以视频导入,结合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利用
期刊
作为第四届“互联网+教育”创新周的专题论坛,雄安新区教育发展论坛于5月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与会嘉宾共同探讨雄安新区未来成长之路,推动雄安新区智慧教育建设。北京市教委信息中心主任武装表示,全國教育信息化大会提出教育信息化2.0后,北京市正在紧锣密鼓制定北京市教育信息化计划,促进京津冀的协调发展。从雄安信息中心的角度来说,希望尽快落地网络的互联互通,促进资源的共建共享,做好教育信息化对教育综
期刊
本报讯 近日,“通州区智慧课堂变革教与学方式”项目阶段研讨会在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此次活动由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主办,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永乐店镇中心小学和南关小学三校联动,进行“智慧课堂助力学生发现之旅”主题研讨活动。  活动第一部分为教师集体观摩现场课,通州区第一实验小学刘岩晶、郭倩老师,以及永乐店镇中心小学谢海红老师、南关小学李想老师,分别展示了四节在智慧教室环境下进行的现场课。课程均借助
期刊
2011年9月,美国教育部长邓肯提出了著名的乔布斯之问——为什么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投入很大,却没有产生像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那样的效果呢?我国教育领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惑,为什么?  我们认为原因很多,其中突出的问题有以下三个:第一,1578.2万名(截至2016年数据)教职工中真正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比例不高。第二,教育软件与硬件研发人员对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严重不够,从而造成了信息技术系统与教育
期刊
本报讯 5月29日,由北京市顺义区教育信息中心、顺义三中主办的2018年顺义区PAD课堂教学应用现场会,在顺义三中召开。顺义区教委副主任张军堂、区教育信息中心主任张自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李葆萍博士等专家领导,以及全区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主管教学领导、主管教育信息化领导、学科教师、网管教师共2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与会人员首先观摩了由顺义三中语文、英语、物理、历史、美术五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