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背景探讨如何构建小学数学的品质课堂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yage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首先阐述数学品质课堂的概念简介,以此确立本次研究的探究基点;然后简述构建数学品质课堂的重要性,直接展示本次研究的探究价值;最后详细论述数学品质课堂的科学构建:营造快乐愉悦的认知氛围、构建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实现令人满意的认知效果。
   关键词:品质课堂;新课程改革;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和日益完善,广大教师群体纷纷探寻数学课堂的提质增效途径,力求实现数学课堂获得本质性发展,摒弃传统课堂的落后做法,真正为小学生的数学认知创设一个高效的认知平台;在此过程中,品质课堂逐渐风生水起,在新课程改革上展示出强大的优越性,逐渐成为主流教学模式。
   一、数学品质课堂的概念简介
   数学品质课堂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将“讲堂”变为“学堂”,让小学生在快乐的认知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学习,以此激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生命发展潜能和生命活力,最大限度地催生出高效化数学教学。数学品质课堂的特点就是快乐认知、积极主动和科学高效,这也是新课改的主题思想。
   二、构建数学品质课堂的重要性
   首先,数学品质课堂能够实现小学生的快乐认知。小学生在快乐认知过程中,认知积极性、探究主动性和交流自觉性都会获得极大的提升,认知兴趣、求知动机和发展意识也会水涨船高,从而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主体认知状态。
   其次,数学品质课堂能够实现小学生的积极认知。数学品质课堂以小学生为活动主体,激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最后,數学品质课堂实现小学生的高效认知。数学品质课堂不仅注意小学生认知状态的科学调控,还注意小学生认知过程的主体开展,因而能够充分开发小学生的认知热情、求知动机、发展意识和生命活力,自然能够收获良好效果。
   三、数学品质课堂的科学构建
   数学品质课堂秉承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思想,积极探究数学教学的人性化、趣味化、高效化和实用化发展之路,切实推动小学生的快乐认知和健康成长。
   (一)营造快乐愉悦的认知氛围
   数学品质课堂凸显快乐教育的实施策略,主张小学生快乐地进行数学认知。因此,教师必然要创设快乐愉悦的认知氛围,让整个课堂都洋溢出快乐、积极、愉悦、自由的良好氛围,以此激发小学生拥有兴奋的大脑、浓厚的兴趣、积极的情绪、良好的心情、主动的心理等,使小学生开心地学习数学。
   以“认识人民币”为例,教师不仅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些人民币样币,让小学生直接把玩和辨认,还为小学生提供了大量实物,有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篮球队衣、足球队衣等,以此构成一个体育用品商店,让小学生拿着人民币样币直接进行购买、计算、找零、核对等活动,快乐地掌握人民币的使用。
   (二)构建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
   数学品质课堂不仅需要快乐愉悦的教学氛围,还需要小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认知、合作探究和快乐交流,以此激发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生命发展潜能。数学品质课堂以小学生良好的主体状态去进行数学探究活动,自然能够催生小学生的最强认知力、思维力和发展力,从而使高效课堂的构建成为可能。
   以“观察物体”为例,教师将大纸箱子、胶带、小刀带到教室中,让学生观察纸箱子的立体外形,然后让小学生亲自动手,用小刀将纸箱子随意变成六个面的平面组合图形,再观察;然后让小学生将平面组合图形再组合成立体图形,并用胶带粘好。再将纸箱子变成平面组合图形(和前面不一样),再组合成立体图形,以此循环。
   (三)实现令人满意的认知效果
   数学品质课堂不仅将小学生的主体认知状态调控到“最大值”,也将小学生的积极认知、主动思考和快乐交流调整到“最佳状态”,自然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认知积极性、探究主动性、交流自觉性和创新自主性,在强大主体潜能与生命活力的共同助推下数学课堂必然能够收获良好的认知效果。
   以“圆柱侧面展开图”为例,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每人在课下准备一个矿泉水瓶子,然后在课堂上将瓶子的包装纸轻轻地用小刀竖直划开。这样,每一个小学生都会得到一个长方形,让小学生观察一会。然后再让小学生亲手将包装纸粘在瓶子上,以此有效促进小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不仅给了教师反思自我、优化教学设计的机会,也给了数学课堂提质增效的发展空间,更给予小学生快乐认知和积极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思想,将数学品质课堂作为研究对象,在数学课堂上积极营造快乐愉悦的认知氛围,构建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实现令人满意的认知效果,努力为小学生的数学认知提供一个趣味化、快乐化、主体化、高效化的生命认知进阶平台,真正实现小学生的积极认知和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华顺.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17):63-64.
   [2]牟欣玉.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初探[J].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1):77-78.
   [3]王芳.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技视界,2018(28):225-226.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许多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停留在只会做题目、只会考试,缺乏数学创新思维,也不会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基于此,正确开展生活化数学教学非常重要。首先提出了在题目中设计生活画面的策略,其次对如何在教学中探究生活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了将生活化教学延伸到课后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小学教学;生活问题   数学与语文这类人文性的学科不同,数学给人的感觉是高高在上、远离生
摘 要:当下我国正处于新课程标准改革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下以生为本理念成为教师展开课程设计过程中坚持的核心原则,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同样需要转变传统思想,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坚定落实因材施教理念,及时解决作业设计中内容单一、作业量大、针对性弱等问题,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学习体验,保证他们在主观意识驱使下完成作业任务,得到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家庭作业设计;问题;对策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教学树立全新的目标,不仅要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同时也要建立正确的学习方式,从而改善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符合课程改革目标,让学生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引导语文教学发展,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降低初中语文课程学习难度。从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开展的优势以及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具体措施两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小
摘 要:教师在语文课堂中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构建了网络教学平台,丰富了课堂评价方式。   关键词:学习主体;网络平台;评价方式   一、高中语文翻转课堂概述   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要与时俱进。如果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就应该尝试创新,利用新科技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结合翻转课堂开展教学工作,是顺应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新要
摘 要:针对目前定量实验教学实效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高中教学中定量实验教学的不足,从高一教学顺序的挑战、高二定量教学难点的突破两方面对定量实验浸润式教学进行初步探究,分级逐步培养高中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推动教育环节的变革,为促进学生多元智力的发展提供平台和载体。   关键词:浸润式;定量实验教学探究;学生发展   化学实验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开展化学实验探究更能启迪学
摘 要: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是让每个学生都要有很好的发展,传统的教育体系必须要改变教学方式单一、教学过程僵化的不足。高中艺术生的地理学习普遍存在学习质量差的情况,如何对高中艺术生开展地理教学是地理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分析高中艺术生地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地理教学策略,提升高中艺术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艺术生;地理教学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的肯定和支持、家长的重视
摘 要:工业的发展离不开化学的参与。而在国民素质逐渐提高的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化学理念,以此来改善工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情况。对绿色化学的含义、意义及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发。   关键词:绿色化学;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作为高中的必修科目,在高中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高中化学最重要的是要担起绿色化学的普及以及教学工作,让绿色化学成为高中化学不可
摘 要:数学跟生活的关系剪不清、道不明。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是必然的,在数学教学中引入生活实际也是一种趋势。在数学中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加入数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分析现实生活的种种情况。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索,反方向地研究与反映了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同时也突出小学数学与生活建立密切联系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际;联系;探索   数学在生活
摘 要:语文是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学校对初中语文的教学有了新的要求,整合课程资源,将其应用到语文教学中,成为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丰富了教学的资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渗透越来越深入,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师思考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程理念;资源整合   所谓资源整合,是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