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yyp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60-01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录音、录像、电视、电脑、投影仪等诸多媒体已广泛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也悄然进入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恰当地使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多媒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多媒体,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呢?
  一、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当前,不能否认有个别语文课堂教学缺乏应有的深度和感染力,致使一部分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实践证明:能牵动情感的事,往往能引起兴趣,而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虽然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但我总觉得,多媒体的恰当使用是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的最好方法。例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上课一开始,我就打开课件。顿时,教室里“火车的鸣笛声”和“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的告别声响成一片。我随机深情地讲述起来:这是在1958年的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完成了“抗美援朝,保家为国”的光荣任务,凯旋回国。这时,他们已经踏上了归途的列车,望着车站上前来送行的朝鲜乡亲,志愿军们满含热泪,嘴里不住地喊着:“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呀,请慢一点开,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让我们在这曾经洒满鲜血的土地上再停留片刻。”“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在课件播出的音响中,学生被我那激情的讲述深深地吸引着,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志愿军战士为什么称朝鲜人民是亲人,称朝鲜的土地是亲爱的土地呢?带着问题,我和孩子们一起深入分析了课文的内容,他们也真正理解到中朝两国人民那种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同时也顺其自然地渗透了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的国际主义教育,提高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轻松解决教材的重、难点
  每篇课文中都有可以用来突出中心和体现训练重点的词、句、段,也有含义较深刻或内容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词、句、段。在课堂上,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启而不发”时,或当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或关键处需要学生理解掌握时,教师恰当使用多媒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詹天佑》一课,讲到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时,我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铁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行驶,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的画面,通过这种既直观又简洁,更有动感的课件,使学生一目了然,不但明白了这段课文的意思,而且更加由衷地钦佩詹天佑那超凡的智慧和创造才能。课后,孩子们对这一段课文的理解、背诵也迎刃而解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恰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作用。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学生情感的变化,还要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根据课文内容,我播放了一段录像:夜幕中,长安街两旁挤满了前来为周总理送行的男女老少。路是那样长,人是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戴着白花,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当总理的灵车缓缓地开来的时候,好象有谁在无声地指挥,人们不约而同地摘下帽子,肃立着,哭泣着,眼巴巴地望着灵车,顾不得擦去腮边的泪水……当灵车缓缓地前进,渐渐远去的时候,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跑,久久不愿停留,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当学生看完人民群众悼念总理的悲痛场面时,个个都泪流满面,不由得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对总理的无限崇敬、爱戴和深切怀念之情油然而生,也都沉浸在对总理的缅怀之中……我想,此时此刻这篇文章一定会给孩子们留下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这不正体现了现代电教手段——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魅力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已经成了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它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广泛的运用取悦于师生,为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老师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更需要以心理学、教育学作为科学的教育基础,否则,还有可能把课堂搞砸。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恰当运用多媒体,从实际出发,把多媒体放在课堂教学适当位置,灵活运用,让它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独有的功能与魅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情文并茂,更上一个台阶。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班主任作为学生最亲密的指导者和领路人,发挥班主任角色优势,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善于观察、因势利导,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积极应对,解决各种心理冲突,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班主任 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55-01  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的教学手段运用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使高中政治课教学由静态变成了动态、从抽象变成了具体,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破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政治课 运用 优势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52-01
【摘要】教学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上课时能积极参与和自主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这是关键,也就是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动起来,做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学生 语文课堂 激发兴趣 营造氛围 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我们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学生的实际,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细致地讲道理,脚踏实地地做工作。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方式应由被动转为主动,班主任应该积极地投入工作之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重视过程。班级管理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他们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塑造,做到尊重学生,使学生得到健康全面地发展。  【关键词】班主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56-01  班主任,天下最小的主任,可是我觉得他扮演的角色不能小瞧,学校离不开班级,班级离不开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影响着学校的整体工作,更重要的是影响着无数学生的前途与命运。看着一个个稚嫩的脸庞,会说话的眼睛,谁能忍心让他们受侮辱和不公平的待遇,谁能忍心看着他们一天天的迷失方向,走向悬崖而不能及时勒马
【摘要】尊重是一种美德,生活离不开尊重。同样教育也离不开尊重,教育教学的尊重有很多方面。有教师之尊重,学生之尊重。不管是什么样的尊重,归根都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价值的尊重。真正的教育必须从尊重开始,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关键词】尊重 教育 学生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57-01  尊重就是指敬重;重视。这是尊重一词最
【摘要】中学语文语法教学从过于强化语法教学到淡化语法教学,后者成为我们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这一症结给学生语文学习和语文能力的提高造成很大的困难。面对这个困惑,本文探讨了其中的原因,表述了语法教学的意义,构想了解决问题的途经。  【关键词】中学语文语法教学 素质教育 淡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5-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