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彪西钢琴作品《水中倒影》赏析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iang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印象主义音乐的世界里,可以说德彪西是最杰出、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他众多的钢琴作品中,当属1905年所创作的《水中倒影》最具代表性,这一时期也是德彪西创作的成熟时期,个人的风格已经完全形成,印象主义色彩显而易见。
  关键词:德彪西;钢琴;水中倒影
  德彪西在乐曲中运用极宽的音域和连续的琶音完美的诠释了《水中倒影》所表达的意象,在乐曲中给人们一种缥缈、空灵的画面感,仿佛真的置身水边,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体验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放松。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水中倒影》是德彪西最能体现印象主义色彩的作品。
  在学习《意象集》第一集时,深深的被这部作品的第一首《水中倒影》所吸引,本文主要针对《水中倒影》的音乐分析,更好诠释这部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一、德彪西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一)德彪西生平
  克洛德·阿施尔·德彪西( 1862-1918),印象派音乐的领军人物,也是印象主义音乐的创始者,可以说他是现如今被人们所谈论最多的法国作曲家,曾被人称为“音乐界的惠斯勒”(美国印象派画家)。德彪西从小就对音乐十分敏感,1872年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在学院学习期间,他展现了过人的音乐才能和天赋,在各种比赛和活动中斩获奖项,并喜欢创新和探索,时常有一些大胆的想法,这在当时受到了许多传统学院派的为难,但也受到了一些老师的鼓励与支持。19世纪80年代受邀到俄罗斯,在俄罗斯度过的两年接触了许多俄罗斯学派的音乐,这对当时的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也因此成为了俄罗斯学派在法国的主要传播人员之一。从19世纪80年达末开始,德彪西與象征主义诗人有了深刻的接触,并觉得这与他所想的打破陈旧,不用循规蹈矩的创作遥相呼应,他找到了他艺术创作的知音。这个时期的德彪西所创作的音乐逐渐接近当时印象派的绘画和诗歌,用音乐来表达那种模糊飘渺的意境,音乐中开始出现印象主义色彩,而印象派绘画的出现则使德彪西的创作进一步向印象主义成熟,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印象派创作风格。
  (二)创作背景
  法国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文学和绘画领域进行变革,这一时期出现了用暗示、象征的手法来表现诗歌律动的象征主义文学,与德彪西审美最为一致的象征主义诗人有马拉美、魏尔伦等人。在绘画领域,出现了强调画家对事物印象的印象主义绘画,其中最著名的是莫奈的《日出●印象》,这幅作品打破了传统绘画的陈旧和限制。美术
  界和文学界的革新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热爱诗歌和绘画的德彪西。
  而对于他的音乐创作真正产生影响的还是甘美兰音乐、民族乐派等来自异国民族的音乐文化,这些异国音乐从调式、节奏、织体等表现手法上深深的影响了德彪西的创作,比如他的《版画集》中就有来自于甘美兰的五声音阶的运用。德彪西的《意象集》第一集正是在以上这些背景下完成的,他从1894年开始酝酿,历经十年于1905年完成,《水中倒影》受到莫奈同名画作的启发,是其中的第一首,也是最广为流传的一首。
  《水中倒影》可以说是德彪西最杰出的钢琴作品,该曲是创作于1905年《意象集》第一集里的第一首,这是德彪西创作最成熟的阶段,也是德彪西最具印象主义色彩的一.首作品。作品创作起源于作者在回忆荒无的原野时,产生了强烈的创作灵感,把-瞬间的感受用音乐表达出来,运用有声的音乐来描绘无声的景色。而作曲家也摆脱了古典主义的严谨刻板和浪漫主义的丰富情感,变成了缥缈朦胧变幻莫测的音乐色彩。《水中倒影》 通过光与水的巧妙结合,完美呈现了一幅使人流连忘返的山水画,让人的心跟随音乐的律动,置身于景色中忘乎所以,让人忘记城市的喧闹,回归心里的一片净土。这也是为什么这首作品深受大众喜爱,也成为德彪西创作成熟的一个标志。
  二、《水中倒影》印象主义色彩
  印象主义起源于西方美术史,产生于19 世纪60年代的法国,有一部分画家反对学院派陈旧的古典画派和沉溺在矫情的浪漫主义,要求在艺术上的创新和自由,共同追求艺术创新的道路,从而形成了印象派。而印象主义音乐是受到了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音乐流派,印象派音乐结合了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同样为了摆脱刻板的古典主义和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追求和声的新发现,在创作中有很多大胆的创新,与传统的作曲方式相反,例如大量使用了非三度叠置和弦,高叠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以及全音阶。印象主义音乐将我们带入了一个注重视觉色彩与听觉色彩的新世界,其独特的音乐形式,表现手法给人们一种浓烈的视觉色彩,更多地让人们感受出画面感。《水中倒影》作为德彪西最能体现印象主义特征的作品,是印象派绘画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印象主义风格显而易见,无论是结构还是和声上都是印象派音乐最明显的代表,印象主义色彩所体现的视觉色彩和听觉色彩表现的淋漓尽致。从视觉色彩来说,《水中倒影》 给人们所呈现了一种波光粼粼的水面,水滴落在水面泛起层层涟漪的画面。从听觉色彩来讲,它所描绘的不单纯是一种景象,而是通过景象表达一种情感,若隐若现的神秘的朦胧感使人琢磨不清。《水中倒影》 是光与声的重合,不仅在视觉上营造了一.种朦胧的、变幻的美,在听觉上同样让我们感受到了抽象的,梦幻的美。这与印象主义绘画大相径庭,让人们可以自由的引起无限遐想。
  三、《水中倒影》“写意”美分析
  印象主义画派追求光和色的变化对比,描绘事物的瞬间印象,不追求细腻的线条,而是用色彩相异的色块代替过去画家常使用的线与面,营造一种悠远、淡然、朦胧的意境,其中最著名的是莫奈的《日出●印象》。德彪西的音乐创作受到十九世纪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他十分注重和声的色彩性描绘,捕捉生活中的瞬间感想,和声对于他来说就像:是印象派画家手中的画笔,他的《水中倒影》就有着来自于莫奈的画作《水中倒影》的灵感,他将其中的光和色转变成了声音的表现形式。画中蕴含着写意美,乐中也蕴含着写意美,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却有着相通的艺术境界和艺术审美。   德彪西打破了传统和声的功能性进行,转而注重其色彩性描绘和开放性的排列,用和声来表现出画面中的明暗和笔触的浓淡。德彪西根本不在意传统和声连接先准备后解决的要求,而是直接将一个不协和和弦与另一个不协和和弦进行连接,传统和声写作中一直避免的平行五度、平行八度也成了德彪西音乐创作中经常会用到的元素。
  在《水中倒影》中,开头的1-8小节,低声部为持续音保持,高声部和弦叠置,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效果,给人无尽的遐想空间,中声部的降A、F、降E三个音就仿佛是滴落的水珠打破了湖面的宁静。
  16-17小节中,高低声部反向平行八度和弦的运用,破坏了调性的稳定性,产生了一种奇特的音响效果,仿佛平静的水面上在微风的吹拂下出現了一丝涟漪。
  44-48小节,低声部为八度和弦有力的进行,给人一种空洞的感觉,和声游离不稳定,增加了音响效果的色彩感。55小节再次出现了八度和弦为曲子的发展做了铺垫,72-81又再次出现了曲子开头的低音保持和三度和弦叠加,曲子的最后在八度中结束,营造了一种宁静、悠远的意境。
  德彪西扑捉到千万种光影瞬间的的交织变化,飘渺、朦胧、迷离,而这些光影都是和声的色彩性变化创造的,这种朦胧的美与写意画中画家笔触的浓淡所营造出的意境悠远的写意美不谋而合。
  四、结语
  德彪西的《水中倒影》是印象派音乐史,上的里程碑,也是最能体现德彪西成熟时期的创作风格的一部作品,是光与色之间的变幻,是印象派音乐和印象派绘画最完美的结合。在《水中倒影》这首乐曲中作曲家采用了高叠和弦、多层次和声的变化、无确定的调性、全音阶等手法,为听众带来了震撼的音响效果,他让自然与音乐结合,不单单让听众在听觉上感受了大自然给予的声音,还让听众不由的联想了一幅美轮美奂的画面,是一首画面感极强的作品。所以无论是在听觉还是视觉色彩上都给了听众最直观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汤普森著朱晓蓉张洪模译《德彪西一-一个人和一位艺术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2.
  [2]让巴拉凯著《德彪西画传一一印象派“音乐画家”与象征主义“音乐诗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09.
  [3]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08..
  [4] 弗兰克:道斯《德彪西的钢琴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04.
  [5] 保罗霍尔姆斯《德彪西》[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09
  (新疆艺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其他文献
摘要:20世纪末,伴随着苏联解体和侨民文化复兴,俄罗斯社会欧亚主义思想再度复兴,并在急剧变化、跌宕起伏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产生了新欧亚主义理论。新欧亚主义理论一经兴起,不仅以全新的思想体系占据俄罗斯社科学界主流地位更是凭借其主导的地缘政治主张及其外交政策兴盛于俄罗斯政坛,成为俄罗斯政坛制定外交政策的重要依据。就历史起源来说,新欧亚主义是欧亚主义思想的历史演变和突破,同时与传统的弥赛亚主义和斯拉夫主义颇
期刊
摘要:当代工笔画艺术实践创作中需利用现代的设计绘画理论与情感表达相结合,从而拓宽了中国工笔画创作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其提高良好的艺术创作素养。本文列举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中国工笔画的作品,阐述其平面构成的情感表达对当今中国工笔画创作的启发。  关键词:平面构成; 当代中国工笔画; 情感表达  引言:  当代工笔画的艺术绘画创作中,讲究意境以及个人情感表达,图像情感表达在画面中个人情绪的表现,
期刊
摘要:《全唐诗》作为唐代诗人所见所感的文字记录,较为真实的反映了唐人的社会生活,其中许多诗句形象生动的描绘了唐人采集活动的相关场景。唐人的采集活动作为唐人经济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劳动,在唐人的饮食结构及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采集产品包括食材、药材等不仅解决了唐人的温饱问题,改善了唐人的饮食结构,同时也丰富了唐人的社会生活。  关键词:《全唐诗》;唐人;采集  人类通过采摘植物、采集果实等行
期刊
摘要:中国电影起始于1905年,作为一种新兴行业想要在百花齐放的时代打下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就必须要借助本国的其他文化进行融合和相互渗入,才能够体现出其独特性和不同的,因此我国电影业在刚开始的时候向传统戏剧美术进行借鉴和模仿,将传统戏曲美术融入到电影美术当中。通过戏剧演员的表演将文化融入在电影中,在不断发展中也向传统戏曲美术进行积极反馈,两者相辅相成,为我国的传统戏曲美术行业和电影行业都提供了极大的促
期刊
摘要:近年来电算化、大数据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将传统企业运作与智能化相结合。对比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更能够将财务业务实现集中管理,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完成财务转型升级等。但财务共享中心在内部建设以及运营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阐述了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义和其建设的必要性,并分析我国企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信息化  1.研究背景及意义
期刊
摘要:该设计报告从广西美食食品包装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入手,追求创新独特与新颖,设计产业在我国实体经济中占据越k来越重要的地位,也时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审美和工作,探索广西美食包装设计中扁平趣味插画元素的应用以香满巷为例,以促进包装设计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扁平插画;包装设计;美食产品包装  一、前言  (一)背景、目的及意义  1、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扁平化风格插画由于简约优雅、色彩
期刊
摘要:剑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认可,本文从剑的产生发展到剑文化的形成、成熟进行探究,以提升人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  关键词:剑;剑文化;传承  中国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
期刊
摘要: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美国音乐剧如日中天,1981年上演的由韦伯创作的音乐剧《猫》开启了英国音乐剧的复兴之路,这部作品累计上演达四万多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音乐剧《猫》内容通俗易懂,逻辑关系严密,角色之间的关系复杂,同时又具有多元化的音乐风格,这些特色使它收获了极佳的票房成绩,在音乐剧历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回忆》是《猫》剧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歌曲,很多人由此代表性唱段认识了音乐剧《猫》
期刊
摘要:近几年,儿童的焦虑情绪问题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因此需要做好其焦虑情绪调节工作。当然,这方面的调节工作仅靠医生或是家长根本无法取得理想的调节效果,所以需要推进相关调节措施的研究工作,以帮助儿童摆脱这类问题的影响。下文中笔者先结合工作和学习经验对易患焦虑情绪障碍的儿童群体特点进行了分析汇总,之后对调节儿童的焦虑情绪障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希望对推进相关工作的创新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儿童;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竞争日益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一些人由于难以适应,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纠正和干预,心理的不健康可能演变成为行为上的失守,甚至引发极端事件。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十分紧要。基于此,资兴市积极探索推行“一单位一村(社区)一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工程。  关键词:人民群众;
期刊